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B.红细胞具有识别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D.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2.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无人工选择,产生的F4中抗病植株占7/16B.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n种C.过程③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3/4的后代是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D.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3.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ATP合成酶4.如图为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神经细胞及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图中①②为树突,③为轴突C.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不受激素的影响D.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5.狗进食时会分泌唾液,听铃声而不进食时不分泌唾液。通过训练,狗听到铃声后也会分泌唾液,此后若再反复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则最终狗听到铃声也不分泌唾液。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狗进食时分泌唾液的反射一般是永久的B.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以进食分泌唾液为基础形成的C.经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又不分泌唾液,铃声对唾液的分泌起抑制作用D.狗进食时分泌唾液与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6.生命系统具有不同层次。下列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是A.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与“非我”B.2019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C.旅游活动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有什么影响D.退耕还林后退耕地上的植被变化有什么规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傻),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拌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______________。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途径取食利用。从而将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3)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____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8.(10分)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继而引起发热。某人因病毒感染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_____,使下丘脑的_____中枢兴奋,使调定点升高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_____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产热增多。(2)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_____,引起机体散热_____。(3)某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持续发烧时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该刺激传至下丘脑,促进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9.(10分)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相对性状明显,子代数目多等优点,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依据上述实验结果,甲同学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乙同学则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你的判断是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填“常染色体”、“X染色体”“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理由是____________。(2)假设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下图所示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多代,则其后代____________(选填是、否)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10.(10分)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为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湿地类型线虫属丰富度土层深度(cm)植物寄生线虫(条/100g干土)腐食线虫(条/100g干土)食细菌线虫(条/100g干土)碱蓬群落190~1093151210~2014210柽柳群落180~1089192810~2021015白茅群落240~10598927110~2016397(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_____选择地点。(2)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腐食线虫和______________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____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呈“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cm土层;②深层土壤中___________积累较少。(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________,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_______最高。11.(15分)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如图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该种昆虫翅长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屿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昆虫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屿经常有大风浪,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1000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55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30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和突变,昆虫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3代以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可见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据此答题。【详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A正确;B、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可见促红细胞生长素(ESF)的靶细胞为骨髓造血组织细胞和肝脏细胞,而红细胞不具有识别ESF的受体蛋白,B错误;C、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C正确;D、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可见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2、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杂交育种中对筛选植株连续自交;②是单倍体育种中选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③是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离体细胞培养成植株;④是诱变育种。【详解】A、过程①的F1的基因型是DdRr,自交3代,产生的F4中杂合子Rr占(1/2)3=1/8,则F4中不抗病植株rr占1/2×(1-1/8)=7/16,F4中抗病植株占1-7/16=9/16,A错误;B、过程②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其减数分裂后可产生2n种花药,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n种,B正确;C、过程③为基因工程育种,导入的目的基因不一定是一个,若导入两个目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全是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若导入两个目的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只有15/16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C错误;D、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太空辐射多,主要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B。3、A【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葡萄糖存在于血浆等,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CD、呼吸酶和ATP合成酶均位于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详解】A、该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A错误;B、图中①为树突,②为轴突,③代表神经末梢,B错误;C、神经调节可受激素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D、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正确。故选D。5、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详解】A、狗进食时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因此,一般是永久的,A正确;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在铃声作为一个条件下,以进食刺激分泌唾液为基础形成的条件反射,B正确;C、经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又不分泌唾液,是因为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外界(食物)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会消失,此时铃声对唾液的分泌起抑制作用,C正确;D、狗进食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而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其形成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错误。故选D。6、B【解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2、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解】A、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与“非我”这属于个体水平的问题,A错误;B、由分析可知:年龄组成属于种群特征,故2019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属于种群水平问题,B正确;C、旅游活动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有什么影响,食物网是生物之间的捕食联系,这是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问题,C错误;D、退耕还林后退耕地上的植被变化有什么规律属于群落的演替内容,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碳平衡②.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2)①.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捕食、分解作用②.含碳有机物(3)①.碳释放②.碳存储【解析】1、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存储碳的过程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小问1详解】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从而维持碳平衡;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平衡,使大气中的CO2浓度迅速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的生态后果。【小问2详解】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获取碳元素,从而碳元素将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和低营养级的消费者来获取碳元素,分解者通过分解生产者的遗体残骸和消费者的粪便、遗体残骸来获取碳元素;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取食利用,从而将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小问3详解】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来减少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主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保护森林等,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具体过程及相关的环境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1)①.致热性细胞因子②.体温调节③.大脑皮层④.促甲状腺(2)①.毛细血管收缩②.减少(3)①.大于②.垂体【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至38.5℃,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激素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①过程使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调定点升高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进而使产热增多。【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毛细血管收缩,使机体散热减少。【小问3详解】某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故体温升高;持续发烧时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该刺激传至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水盐平衡的调节,能结合图示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准确分析解答,难度适中。9、(1)①.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②.据图分析,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是位于X染色体上,其杂交后代都会出现上述实验结果,故该等位基因可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2)①.不遵循②.否③.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为AaDd的裂翅果蝇逐代自由交配,后代所有果蝇基因型都为AaDd,后代中基因频率不变【解析】根据遗传图解,杂交组合为裂翅雌蝇Aa×非裂翅雄蝇aa;或裂翅雌蝇XAXa×非裂翅雄蝇XaY。【小问1详解】根据遗传图解,该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和X染色体上均符合要求,理由不管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是位于X染色体上,其杂交后代都会出现上述实验结果,故该等位基因可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要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所示的果蝇基因型为AaDd,自由交配多代后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其后代不发生进化。【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利用分离定律思想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是关键。10、(1).取样器取样(2).随机(3).食细菌(4).植物寄生(5).0-10(6).有机质(7).白茅群落(8).丰富度【解析】1、由题表可知表中三个群落的植物寄生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2、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会使腐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数量明显增多。【详解】(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小动物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随机选择地点。(2)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会使此类线虫和表中食细菌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由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育产业借款协议
- 2025年度书画家签约经纪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公共设施保洁服务合同
- 游泳馆装饰设计合同
- 2025年全球能源安全情景报告(英文版)-壳牌
- 2025年度抖音平台用户增长与活跃度提升合同
- 2025年度企业社保代缴与人才引进激励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退定金协议:高端酒店预订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多功能手摩托车购销合同范本
- 仓储用地租赁合同
- AI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学版
- 2025年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系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思想道德与政治考试题库 (单选、多选)
- 《中国成人白内障摘除手术指南(2023年)》解读
- 七年级语文组名著阅读计划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课件演示幻灯片
- 2025年上半年上饶市上饶县事业单位招考(13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浙江专用)(解析版)
- 《临床篇疾病概论》课件
- 2024托盘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