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均能进行反射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获得)C.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完整,反射就一定能够进行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结构组成2.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哪项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A.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非常敏感,但对有机溶剂不敏感B.酶的结构比较稳定,所以催化功能很高C.酶直接用于生产时可能会混在产物中,影响产品的质量D.直接用于生产中的酶可以多次利用3.人体体温维持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过程没有激素的参与B.体温调节中的冷觉和热觉在下丘脑中形成C.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排尿、排便等途径散热D.寒冷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变色龙变化体色,兔子通过嗅觉发现天敌,这些都属于行为信息C.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但是每一种生物只能位于一个营养级5.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每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C.繁殖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6.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主要原因B.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中国工程院院土、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再次出征武汉。对于疫苗进展她回应:“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应用上被称为疫苗,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能够预防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新冠肺炎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将治愈患者的血浆输入其他患者体内有时可取得较好疗效。专家发现康复者体内含有多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不同抗体对病毒侵染能力的抑制效果是寻找治疗手段的有效途径。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抗NA抗体对某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该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抗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该病毒和易感细胞。(NA:病毒表面的一种抗原)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该种病毒混合b.将两种抗体同时与该病毒混合c.将各混合物加入装有相同细胞的同一培养瓶d.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装有相同细胞的不同培养瓶e.检测抗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f.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g.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实验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所选用的对照抗体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8.(10分)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以下为研究人员利用水稻进行有关生长素的实验。图1表示水稻幼苗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图2表示将水稻的胚芽鞘切除尖端后,在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并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段促进效果增加,CE段促进效果减弱,图中说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B.若测得表现出向光性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向光测浓度<fC.图2中,α会随着图1所示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大D.图2中,若在左侧放置单侧光,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9.(10分)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1)________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A.负反馈B.正反馈C.激素D.负反馈和正反馈(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3)氧化塘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者,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成分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10.(10分)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的____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我国的抗虫棉技术专利于2001年被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金奖。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抗虫棉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中,使棉花具有抗虫的性状。回答下列问题:(1)将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的过程中用到的“剪刀”和“针线”分别是_____和_____;若抗虫基因成功导入并表达,则可以在棉花细胞中检测到_____、_____和_____。(2)现让基因型为AA与aa的棉花植株杂交,已知含基因A的雄配子的成活率为60%,则F2棉花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和_____。(3)将转基因棉花植株和野生棉花植株一起种植并得到子代抗虫棉,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棉花种群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进化,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详解】A、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进行反射,A错误;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等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高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B正确;C、反射弧完整,且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反射活动,C错误;D、参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是神经中枢,而不是中枢神经,D错误。故选B。2、C【解析】1、酶是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2、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酶对有机溶剂非常敏感,容易失活。【详解】A、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非常敏感,对有机溶剂也敏感,A错误;B、酶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构并不稳定,B错误;C、酶直接用于生产时可能会混在产物中,影响产品的质量,C正确;D、只有固定化酶才可以多次利用,D错误。故选C。3、D【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量=散热量;(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体温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A错误;B、冷觉和热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C、热量的散失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C错误;D、寒冷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稳定,产热量也相应增加,D正确。故选D。4、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详解】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B、变色龙变化体色,属于物理信息,兔子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C、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正确;D、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每一种生物可位于多个营养级,D错误。故选C。5、D【解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公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公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公鹿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这是适者生存;没有发达鹿角的公鹿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这样经过一代代的选择进化,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公鹿。这属于自然选择,D正确。6、A【解析】从图中看出,单独培养时甲和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在混合培养后,乙藻数量降低直至0,甲藻数量增加,说明甲和乙之间是竞争关系。【详解】A、混合培养时,因乙藻在12天数量接近于0,故营养物质减少、种内斗争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A错误;B、呈“S”型曲线的种群,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故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K/2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单独培养时乙藻的数量先增多,后趋于稳定,故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D、混合培养时,甲依然呈“S”型曲线增长,但乙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可见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2)一方面,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另一方面,特定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3)新型冠状病毒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4)①.adf②.D63③.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该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解析】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到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细胞接触,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后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B淋巴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病原体结合。【小问1详解】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应答,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能够预防冠状病毒。【小问2详解】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冠状病毒的原因是:一方面,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另一方面,特定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小问3详解】接种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康复者体内含有多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小问4详解】①根据实验材料和给出的实验处理情况,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的步骤:培养易感细胞、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d.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f.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故adf正确。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D63。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B【解析】题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在0-g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大;生长素浓度为g-h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为g时,促进作用最大,因此g为生长素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详解】A、AC段促进效果增加,CE段促进效果减弱,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于h点生长素作用表现为抑制生长,此时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A错误;B、若测得表现出向光性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向光测浓度应该依然具有促进作用,只不过促进作用小于背光侧,因此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该<f,B正确;C、图2中,在0-g范围内,α会随着图1所示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大,在g-h时,α会随着图1所示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减小,C错误;D、图2中,由于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因此,接触琼脂块的一侧细胞伸长加快,导致向对侧弯曲生长即背光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B。9、(1)①.A②.B(2)①.次生②.二氧化碳(3)①.消费者②.分解者(4)①.能量流动②.物质循环【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2、输入池塘的能量有光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故选A;由于污染物进入池塘,导致池塘的污染进一步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故选B。【小问2详解】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是发生在已有生物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属于次生演替的过程;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该生态系统中,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藻类、风车草、莲属于生产者,圆田螺属于分解者,所以还需要有分解者。【小问4详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点睛】本题以奶牛场废水处理为素材,结合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成分、物质循环及稳态的理解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审图能力和理解用能力。10、(1)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②.稳定型③.出生率和死亡率(2)①.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会导致种群的年龄结构部变为增长型,导致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种群数量易恢复②.降低田鼠的环境容纳量(K值)(3)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分析曲线图,与曲线Ⅱ相比,曲线I体现树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捕食更多田鼠。【小问1详解】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根据表格中数据,幼龄鼠的数量为32+57+102+72+61=324只,中龄鼠的数量为71+79+68+102-320只,老龄鼠的数量为112+85+95+31=323只,各个年龄段数量差不多,说明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小问2详解】若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中龄鼠和幼龄鼠的种内斗争减弱,会导致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使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易恢复;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都是为了增加环境阻力,淘汰更多的田鼠,其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