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论文)3600字】_第1页
【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论文)3600字】_第2页
【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论文)3600字】_第3页
【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论文)3600字】_第4页
【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论文)36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目录TOC\o"1-2"\h\u22617浅谈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15762一、引言 126524二、农村公共服务中农民需求表达存在问题 216221(一)农民缺乏表达意识 27895(二)需求表达渠道单一 213414(三)监管机制不完善 224374三、农村公共服务中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 317914(一)培养农民表达意识 37938(二)完善农民表达渠道 325376(三)构建民主监管机制 4921四、结语 53169参考文献 5摘要: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公共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整体上的工作已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能力、渠道、体制等主观、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相对落后。为此,本文就如何在农村公共物品供应过程中,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需求表达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表达意识;表达渠道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公共事业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地扩展。我国目前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受能力、渠道、体制等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其发展滞后。因此,本文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农民需求表达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探讨。在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由于缺乏参与感、渠道不畅、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农村公共服务“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频频发生。为此,必须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深化农民的需要表达机制,准确把握农民的现实需要,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利益均衡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二、农村公共服务中农民需求表达存在问题(一)农民缺乏表达意识多数情况下,多数农民对自己的利益表达能力不强,变成了“沉默的多数”,不愿意站出来表态。由于受到以往的封建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农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不足。其次,由于农民在利益分配模式中的能力弱和缺乏必要的代表,限制了他们自身公民权利和国民待遇的有效展现。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是导致他们表达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他们缺少各种资源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需要,从而导致了他们无法表达出真正所需的资源。我国的农民数量虽多,但大多数是分散的,组织上呈现弱势。特别是在过去,一些有一定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精英”涌入了城市。(二)需求表达渠道单一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封闭性,农民观念相对落后,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意识不强,需要表达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大部分农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概念不甚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对个人的需要所带来正面影响不甚清晰。总体而言,农村公共服务需要的表达方式多为乡村基层自治组织,但由于其自身的组织结构较差,难以向上级机关传递其需要,因此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相对滞后,往往是在极端情况下、非常规情况下,农民将其视为实现乡村公共服务需要的途径。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个人需求的表现形式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存在着很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问题。(三)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乡村公共服务需要的最直接对象是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在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监管和制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其组织与运作必须接受村民的监督。只要关于村务公开、村重大事务、项目建设项目,村民对村委的监督是必要的。当前,我国农村村委公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不全面、时间不够及时、信息披露时间太短、信息披露时间太长等。结果是,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事务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功能,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体的积极性。三、农村公共服务中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一)培养农民表达意识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人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某种变化,对新时期的农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培育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制度上的差异,我们的公民在民主权利方面的认识,与欧美相比,还是差了一些。公民的权利意识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食粮”。因此,必须持续提高农村居民的民主权利意识。要积极培育公众的精神与公民权。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在社会中的话语权。要积极推进和健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渠道,拓宽农民群众的诉求表达途径,提高农民群众诉求表达的效率和效果。此外,还应建立各类公众资讯交流平台,以促进社会团体及第三方团体的发展,使广大农户自觉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学会互助互助,培养市民的自觉性。更新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我国宪法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进行了保障,客观上为广大农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实际情况是,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了解甚少,思想上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政府提供什么服务,我就享受什么服务”。而农民对法治的认识也比较滞后,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有正当的表达诉求,不能够运用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如公共产品的供给始终持消极的回避态度,即便发生了利益受到损害,也大都是隐忍不发,不敢为之而主动争取。所以,要加快法律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边远的农村,要大力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培育具有法律意识的新型农民。(二)完善农民表达渠道加强人大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它反映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公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内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主和经济发展已逐步不相适应,使我国的政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以保证我国人民的合法权利。加强信访体制的改革。信访是一种通过投诉、举报等形式将相关事实反映给相关部门,从而实现诉求的制度化途径。我国目前的信访制度建设与健全,对促进我国基层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访内容的不断改变,信访渠道的增多,信访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当前的信访工作中,要对信访工作中的各种新问题进行科学的整理、修改、完善,使信访工作走上法治化之路。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平台功能。民意是人们用一种无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媒介平台也在不断地发展。新闻媒介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民意的兴起,网络舆论平台逐渐成为网民发表意见、提出意见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新时期社会各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聚集的公共平台,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在当前的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公众关注公共问题、表达需求和意愿、影响政策是一种普遍的公共参与方式,也是公民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影响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三)构建民主监管机制法律的监管。治理国家要靠法制。在我国,法律制度是保证农村公共服务需要表达机制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同时,也需要通过强化法制建设,构建基本的法律体系,为农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要表达创造与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证。法律体系的支撑是实现农民利益表达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所以,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管体系,对违法者进行规范。制度监督。制度建设是实现政治民主的先决条件和保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的需要,必须从人大、信访、司法救济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调整和更新。为农民提供畅通、多元化的利益表达途径,开展网上问政、网上政务公开、独立调查制度等改革。以“笼子”的形式对权力的滥用进行约束。公众的关注。公众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特定的渠道、方式和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督促。公众舆论监督通常是通过举报和控诉的方式,对诸如言论自由权、结社权、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滥用职权等方面的行为进行检举。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行动,它利用舆论的特殊功能,使民众了解政府、社会和所有与之相关的事务,并引导他们按照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规范行事。四、结语在新形势下,农村公共服务需要表达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推动基层民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以政府垄断为主的单一供应体制,往往会造成公共服务供需失衡、供需失衡,从而影响到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公共物品最优供应理论认为,要使公共物品得到最好的供应,就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因此,要使农村公共服务得到科学的分配,必须注意到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为此,本文就如何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中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1]王丽慧,陈民.需求视角下农村公共品供给异化现象及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J].经济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