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作业指导书TOC\o"1-2"\h\u27602第1章建筑节能概述 4200811.1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4108841.2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 4170641.3建筑节能标准与认证 53217第2章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方法 5290702.1建筑能耗统计与预测 5198072.1.1能耗数据收集 5247722.1.2能耗数据分析 672922.1.3能耗预测方法 621242.2建筑能耗评价方法 697032.2.1能耗指标 6123232.2.2建筑能耗基准 655602.2.3建筑能耗评价体系 640422.3能耗模拟软件应用 6148642.3.1能耗模拟软件概述 6263642.3.2软件操作流程 6157272.3.3模拟结果分析 6166702.3.4软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案例 61258第3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7248793.1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7227373.1.1保温材料选择 75823.1.2保温层厚度设计 7296383.1.3保温系统施工技术 7145533.2门窗节能技术 7131453.2.1门窗型材选择 7254413.2.2玻璃选用与制作 7160283.2.3门窗安装技术 7197493.3屋面与地面节能技术 7231223.3.1屋面保温隔热技术 7317763.3.2地面保温隔热技术 881053.3.3屋面与地面防水技术 811109第4章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 8126974.1通风节能技术 8157354.1.1自然通风设计 8118684.1.2高效通风系统 836814.1.3通风与室内空气质量 8178284.2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829684.2.1变频空调技术 8249474.2.2空调系统优化设计 8266064.2.3空调系统智能控制 9324514.3冷热源设备节能技术 9133454.3.1地源热泵技术 9318424.3.2空气源热泵技术 9104354.3.3冷热源设备优化运行 965664.3.4蓄能技术 95268第5章建筑电气与照明节能 9276365.1电气系统节能技术 9149855.1.1优化供电系统 923365.1.2高效电气设备 912895.1.3电气设备监控系统 9220685.2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9246255.2.1高效光源和灯具 1095145.2.2照明控制系统 10233275.2.3天然光照利用 10249745.3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 10288105.3.1能源管理系统 10192435.3.2智能化照明控制 1064565.3.3电力需求侧管理 10305145.3.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07955第6章绿色建筑概述 10213676.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1076546.1.1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1112096.1.2节能降耗: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1181906.1.3低碳减排:绿色建筑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1216.1.4以人为本:绿色建筑关注室内外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11265286.1.5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注重与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的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112676.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1278616.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 11186296.2.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审查、颁发和管理进行规范。 11165706.2.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对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进行详细规定。 11144646.3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11269936.3.1政策推动: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11103056.3.2技术创新:绿色建筑技术将不断创新,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设备和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11265166.3.3产业链整合:绿色建筑产业链将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产业链。 1192856.3.4全过程管理:绿色建筑将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绿色化。 11298016.3.5智能化与信息化:绿色建筑将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1220164第7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 1218097.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2207387.1.1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从整体角度考虑,包括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建筑形式和结构等,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12327287.1.2生态平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240097.1.3节能减排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249387.1.4资源循环利用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 1263297.1.5健康舒适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关注室内外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保障人们身心健康。 1268507.2绿色建筑生态策略 1243737.2.1绿色建筑形态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形态、朝向、开窗方向等,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和日照条件,降低建筑能耗。 12241967.2.2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功能的围护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能耗。 12132987.2.3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12198807.2.4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耗。 12309677.2.5绿色建筑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3313287.3绿色建筑模拟与优化 13261337.3.1建筑能耗模拟:利用专业软件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建筑节能效果,为节能设计提供依据。 1395627.3.2建筑环境模拟:对建筑室内外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包括采光、通风、声环境等,优化建筑设计。 13107037.3.3建筑结构优化:通过模拟分析建筑结构功能,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3146747.3.4建筑生命周期评价: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包括材料生产、施工、运行维护等阶段,指导绿色建筑设计。 1318711第8章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3245898.1被动式节能技术 1312298.1.1设计原则 13256848.1.2应用措施 13318328.2主动式节能技术 14288458.2.1设计原则 14322518.2.2应用措施 14309408.3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14150528.3.1设计原则 14195738.3.2应用措施 14894第9章绿色建筑施工与监理 147799.1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1472589.1.1节能施工技术 14140129.1.2绿色建材应用技术 15271619.1.3信息化施工技术 15266639.2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1516659.2.1环境保护管理 15325309.2.2资源节约管理 157549.2.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5136439.3绿色建筑监理与评价 1541619.3.1监理制度与职责 15259959.3.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5160259.3.3监理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1518013第10章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案例分析 162386510.1国内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案例 16649110.1.1案例一:上海世博园区 1632610.1.2案例二:北京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162284910.2国外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案例 161332510.2.1案例一:德国弗莱堡市沃邦区 16144310.2.2案例二:美国纽约市赫斯特大厦 16317010.3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启示与建议 162490810.3.1启示 162151410.3.2建议 17第1章建筑节能概述1.1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建筑节能,顾名思义,是指通过采用节能技术、产品和管理措施,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其核心目标是减少建筑领域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供需矛盾;(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3)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改善居住舒适度;(4)促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5)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1.2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我国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以推动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主要政策与法规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和措施,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对公共机构的建筑节能提出了具体规定;(4)《建筑节能标准》:规定了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5)《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1.3建筑节能标准与认证建筑节能标准是衡量建筑物节能功能的技术规范,是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家标准:《建筑节能标准》等;(2)行业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制定相应的节能标准;(3)地方标准:根据地方气候、经济和技术条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认证是对建筑物节能功能的第三方评价,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绿色建筑评价: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2)节能建筑评价:侧重于建筑物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价;(3)能效标识:对建筑物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级评价,以标识的形式展示评价结果。建筑节能标准与认证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功能,推动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第2章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方法2.1建筑能耗统计与预测2.1.1能耗数据收集建筑能耗统计与预测的首要步骤是收集能耗数据。这包括建筑物的基本信息、用能设备、运行时间、能耗量等。数据来源可从能源管理系统、智能电表、气象站等设施获取。2.1.2能耗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能耗规律和变化趋势。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为能耗预测提供依据。2.1.3能耗预测方法本节介绍常用的能耗预测方法,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2.2建筑能耗评价方法2.2.1能耗指标建筑能耗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能耗强度、能源消耗总量、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本节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其计算方法。2.2.2建筑能耗基准建立建筑能耗基准,有助于评价建筑能耗水平。本节介绍国内外建筑能耗基准的制定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类型建筑进行调整。2.2.3建筑能耗评价体系结合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构建建筑能耗评价体系。从能耗指标、能耗基准、评价方法等方面,为建筑能耗评价提供全面指导。2.3能耗模拟软件应用2.3.1能耗模拟软件概述介绍常见的能耗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DOE2、DEST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功能及应用领域。2.3.2软件操作流程以EnergyPlus为例,详细介绍能耗模拟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模型建立、参数设置、模拟计算等步骤。2.3.3模拟结果分析对能耗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能耗分布、能耗强度、节能潜力等。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依据。2.3.4软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案例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能耗模拟软件在建筑节能设计、运行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展示软件在建筑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3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3.1墙体保温隔热技术3.1.1保温材料选择在选择墙体的保温材料时,应根据我国地域气候特点、建筑物的用途及经济条件,综合考虑材料的保温功能、防火功能、耐久功能等因素。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3.1.2保温层厚度设计保温层的厚度应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墙体材料的热工功能等因素。合理的保温层厚度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1.3保温系统施工技术保温系统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层的固定、接缝处理、防潮层设置等关键环节,保证保温系统的整体功能。3.2门窗节能技术3.2.1门窗型材选择门窗型材的选用对节能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宜选择断桥铝合金、塑钢、木材等节能型材。型材的保温功能、气密功能、水密功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2.2玻璃选用与制作选用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等节能玻璃,可提高门窗的保温功能。玻璃的厚度、间隔层厚度、密封功能等均需满足设计要求。3.2.3门窗安装技术门窗安装应保证其气密性、水密性和牢固性。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检查门窗框的垂直度、水平度;使用合适的密封材料;保证门窗与墙体连接紧密;做好防水处理。3.3屋面与地面节能技术3.3.1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应考虑屋面防水、排水、抗风揭等因素。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膨胀聚苯乙烯泡沫板等。保温层施工时应注意层间粘结、防潮层设置等。3.3.2地面保温隔热技术地面保温层的设计应结合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常用的保温材料有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等。施工过程中应保证保温层与基层粘结牢固,避免热桥现象。3.3.3屋面与地面防水技术屋面与地面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用途、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防水规范进行,保证防水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粘结和整体功能。同时要做好排水系统的设计,防止屋面和地面长时间积水。第4章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4.1通风节能技术4.1.1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手段,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良性循环。在建筑通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形、风向、气候等因素,优化建筑布局和开窗方向,以提高通风效果。4.1.2高效通风系统采用高效通风系统,如变风量通风系统、全热交换器等,可以提高通风能效,降低能耗。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通风系统的优化运行。4.1.3通风与室内空气质量优化通风系统设计,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提高居住舒适度。同时应关注新风处理技术,提高新风的品质。4.2空调系统节能技术4.2.1变频空调技术通过采用变频空调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运行频率与实际负荷的匹配,降低能耗。同时变频空调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性。4.2.2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包括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盘管等设备的选型,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合理设计空调水系统,降低水力损失,也是节能的关键。4.2.3空调系统智能控制利用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对空调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调节,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智能控制技术包括变频控制、负荷预测、故障诊断等。4.3冷热源设备节能技术4.3.1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时具有较高能效。合理设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提高其节能效果。4.3.2空气源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利用室外空气作为热源,具有安装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通过优化热泵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可降低能耗。4.3.3冷热源设备优化运行结合建筑实际需求,对冷热源设备进行优化运行,如分时段控制、负荷调节等,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3.4蓄能技术利用低谷电时段进行冷热源的制备和储存,高峰电时段释放,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降耗。蓄能技术包括冰蓄冷、水蓄冷等。第5章建筑电气与照明节能5.1电气系统节能技术5.1.1优化供电系统电气系统节能的首要任务是优化供电系统,包括提高供电电压质量、降低系统损耗和提高功率因数。采用高效变压器、合理设计供配电线路及选用合适的电力补偿装置,均可有效降低电气系统的能耗。5.1.2高效电气设备选用高效电动机、电器设备等电气元件,降低设备本身损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5.1.3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利用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5.2照明系统节能技术5.2.1高效光源和灯具选用高效、低能耗的光源和灯具,如LED灯、荧光灯等,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同时合理设计照明布局,提高照度利用率。5.2.2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光照度、人员活动情况等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节能目的。5.2.3天然光照利用充分利用天然光照资源,采用采光井、光导纤维等技术,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需求。5.3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5.3.1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内电气设备的能耗情况,为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能源消耗的优化配置。5.3.2智能化照明控制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节能目的。5.3.3电力需求侧管理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对建筑内电气设备的用电负荷进行监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用电策略,降低电力需求峰值,实现节能。5.3.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气、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第6章绿色建筑概述6.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绿色建筑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6.1.1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6.1.2节能降耗: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1.3低碳减排:绿色建筑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6.1.4以人为本:绿色建筑关注室内外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6.1.5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注重与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的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6.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体系:6.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6.2.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审查、颁发和管理进行规范。6.2.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对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进行详细规定。6.3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3.1政策推动: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发展。6.3.2技术创新:绿色建筑技术将不断创新,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设备和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6.3.3产业链整合:绿色建筑产业链将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产业链。6.3.4全过程管理:绿色建筑将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绿色化。6.3.5智能化与信息化:绿色建筑将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第7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7.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充分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是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7.1.1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从整体角度考虑,包括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建筑形式和结构等,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7.1.2生态平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1.3节能减排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7.1.4资源循环利用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7.1.5健康舒适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关注室内外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保障人们身心健康。7.2绿色建筑生态策略绿色建筑生态策略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2.1绿色建筑形态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形态、朝向、开窗方向等,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和日照条件,降低建筑能耗。7.2.2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功能的围护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能耗。7.2.3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7.2.4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耗。7.2.5绿色建筑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7.3绿色建筑模拟与优化绿色建筑模拟与优化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分析建筑功能,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7.3.1建筑能耗模拟:利用专业软件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建筑节能效果,为节能设计提供依据。7.3.2建筑环境模拟:对建筑室内外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包括采光、通风、声环境等,优化建筑设计。7.3.3建筑结构优化:通过模拟分析建筑结构功能,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7.3.4建筑生命周期评价: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包括材料生产、施工、运行维护等阶段,指导绿色建筑设计。通过以上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生态策略和模拟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绿色功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第8章绿色建筑技术应用8.1被动式节能技术8.1.1设计原则在绿色建筑中,被动式节能技术是基础和关键。其设计原则主要是通过建筑物的朝向、体型、布局以及围护结构的优化,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需求。8.1.2应用措施(1)利用自然光照: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空间,提高室内光照利用率,减少人工照明需求。(2)优化建筑通风:采用自然通风设计,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调使用频率。(3)保温隔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4)遮阳设计:合理设置遮阳设施,降低夏季阳光直射导致的室内温度升高。8.2主动式节能技术8.2.1设计原则主动式节能技术主要依赖于建筑设备的优化运行和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设计原则是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2.2应用措施(1)高效能源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2)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建筑设备进行优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建筑能源监测与诊断:对建筑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发觉能耗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8.3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8.3.1设计原则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设计原则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8.3.2应用措施(1)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为建筑提供热水供应,降低传统能源消耗。(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建筑屋面、墙面等部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3)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热能为建筑提供制冷和取暖,降低能耗。(4)风力发电: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风力发电为建筑提供电力。通过以上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第9章绿色建筑施工与监理9.1绿色建筑施工技术9.1.1节能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施工技术起着的作用。该技术主要包括:高功能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节能门窗施工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9.1.2绿色建材应用技术绿色建材具有环保、节能、低碳、可再生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绿色建材,如节能型墙体材料、绿色混凝土、环保涂料等。同时要关注绿色建材的应用技术,保证其在建筑物中的合理使用。9.1.3信息化施工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绿色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9.2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管理9.2.1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包括: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噪音控制、废水处理和废弃物分类回收等。9.2.2资源节约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资源节约管理,主要包括:节水、节材、节能等措施。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9.2.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遵循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保证绿色建筑各项功能指标的实现。通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科模拟题+参考答案
- 煤矿完工合同范例
- 合同范例内容
- 果场合伙合同范例
- 大棚西瓜种植收购合同范例
- 校园投票赞助合同范例
- 家庭劳务雇佣合同范例
- 2025年江苏货运驾驶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合同范例纸质
- 《第九课 比比谁打字快:词组输入》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23)三年级上册
-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2020版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作文范文
- 《电工新技术介绍》课件
- 改革开放简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工业大学
- 医院纪检监察室工作总结暨述职报告课件
-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课件
-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 DB3209-T 1217-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盐城大米
- 10KV配电室倒闸操作票
- GB/T 43447-2023首饰金合金颜色定义、颜色范围和命名
- GB 1103.1-2023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