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分析 财务会计学专业_第1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分析 财务会计学专业_第2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分析 财务会计学专业_第3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分析 财务会计学专业_第4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分析 财务会计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国也迎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凭借便捷的操作模式、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迅速获得了大批客户的认可,这给长期以来依靠利差来获利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影响和冲击。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顺应市场需求,创新服务与产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的积极影响,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三个方面,并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InternetfinancialresearchontheinfluenceofcommercialBanks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developmentandpopularityoftheInternettechnology,ourcountryalsousheredintheeraoftheInternetfinancial.Internetfinancialwithconvenientmodeofoperation,lowertransactioncosts,aswellasavarietyoffinancialproductsquicklywonalargenumberofcustomerrecognition,ithavelongreliedonspreadsforaprofitofcommercialbankbringstheinfluenceandimpact.TofurtherpromotethecommercialBankstoadapttomarketdemand,innovativeservicesandproducts,consolidatetheirmarketposition.TheemergenceoftheInternetfinancial,forthe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s,isbothanopportunityandchallenge,howtoutilizethepositiveinfluenceoftheInternetfinancialpromotethe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s,isanurgentprobleminthecommercialBanksofourcountryatpresent.Tothis,thisarticlewillwiththe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ofChinaasanexample,analyzedtheinfluenceoftheInternetfinancialofcommercialBanks,includingassetbusinessandliabilitybusinessandintermediarybusinessthreeaspects,andcombiningtherealityofcommercialBanks,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tofurtherpromotethereformofcommercialBanksinourcountry,toachievetheoptimalallocationofresources.Keywords:Internetfinancial;CommercialBanks;impact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引言 3二、相关理论概述 4(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4(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三)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5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6(一)经营理念 6(二)经营方式 6四、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影响分析 7(一)对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7(二)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8(三)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11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13(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3(二)优化组织结构 13(三)提升科技水平 14(四)打造以客户为核心的运营模式 14(五)加强风险管理 15六、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一、引言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逐步渗透到金融业,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跃入国人视野,改变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余额宝”凭借其无最低限额的投资门槛、年化率6%左右的可观收益以及“T+0”的交易方式,风靡国内金融市场,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一批类“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网络低成本的融资平台,聚集草根阶层在银行账户内闲置的小额资金,投资于货币基金市场,返还给储户高于银行活期利息十几倍的收益,唤醒了我国草根阶级的理财热情。互联网金融凭借便捷的操作模式、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以及低廉的交易成本迅速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的互联网技术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消费者不必再去营业网点排队办理业务,只要通过网络或者手机进行简单操作,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我国传统金融行业以及商业银行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央行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2月底,人民币存款增加1.99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虽然2月份人民币存款出现回升,但前两个月新增存款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8339亿元。反观余额宝,截至2015年12月,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其规模突破5000亿元,用户数超过8100万,用户量超过中国股票市场。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金融市场上掀起波澜,不断地拨动着商业银行的敏感神经,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促进银行的发展,成了众多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以工商银行为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我国金融改革以及金融创新理论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二、相关理论概述(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所谓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功能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兴领域,其本质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提供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实现资金供需匹配、支付结算和信用媒介等功能的新型金融业态。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所有具有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例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公司、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金融电子商务等;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以货币流通的电子化、虚拟化,也就是专指资金融通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实现。(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支付便利、使用者众多在IT技术的支撑下,主流支付措施逐步被移动通讯设施、无线通讯设施组成的移动支付方法所取代,变成了快速、便捷、费用更少的第三方结算,使得互联网金融支付更为便利。而网络拥有普惠性质的平台,放宽了准入条件,让使用者遍布各行各业,对规模较小的公司筹资等难题的解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交易信息相对对称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利用互联网并在互联网上留下信息,而且这些信息被搜索、抓取的成本极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的搜集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直观的评估交易对手的财力和信用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当贷款对象违约时,恰恰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易获取性、高效传播等特点,互联网金融企业公开交易对手违约信息、降低其信用评级将大大的提高违约成本。3、资源分配自主性依靠电商平台与网络有关IT技术,人们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形式下饭方便翻看交易对象的买卖记录、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加以深层次的发掘与剖析,以此为基础,比较客观与全面地掌控交易目标的资料,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互联网金融下,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必经过第三方资本中介,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有效匹配,个体投资与公司筹资进行资本衔接。因此,在电商平台上,能够同时实施的两者或多者买卖及竞争充分的定价均会最大程地提高资金效率,进而让社会福利达到最高水平。4、具有独特的风险特点互联网金融诞生时间较短,国内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公司经营业务处于监督管理空白与法律涉及不到之处,因而,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此外,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和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电脑病毒或平台技术漏洞都有可能整体网络金融系统的崩溃,因而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最后,互联网金融集中了众多信息,对信息的管控不当会导致数据的损坏、遗失或者泄漏,因而具有一定的信息风险。(三)互联网金融的功能1、平台功能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平台,客户可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搭建的网络金融平台上自行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而且,在网络金融平台上,客户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将极大提高。客户仅需在个人网络终端上动动手指,即能完成转账、支付结算、贷款申请、理财产品选购等金融活动。2、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在网络金融平台发布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的自动匹配功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供求双方发布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潜在交易双方可以方便的查阅、记录对方的交易需求和交易记录。交易双方可通过对对手方信息和数据的全面、深入分析快速完成交易,互联网金融模式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3、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利用其互联网技术优势方便、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帮助商家和客户完成支付结算交易。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和传统支付平台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垄断地位。4、信息搜集和处理传统金融模式下,庞杂的信息资源掌握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中,而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这就造成了信息数据难以有效处理应用。然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金融机构均可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标准化、结构化,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一)经营理念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是金融业实践发展的结果。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之前,金融中介机构利用其大量的实体营业场所和专业的业务团队,降低资金融通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另外,金融中介掌握着庞大的资金供求信息,通过对其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能够缓解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可见,传统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两个主要功能是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二)经营方式就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平稳,总资产和总负债年均复合增长率近五分之一。但是以“重投入、数量、规模、速度,轻效益、质量、结构、管理”为特点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和发展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创新与规模增长速度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大中型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这两类客户拥有稳定的融资和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因此,传统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过程是以其专业的全面的金融技术知识、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和程式化的业务流程向客户提供的具备安全性、低成本和相适应程度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融资和财富管理需求。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快速融合的模式下,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根本焦点越来越显现出在快捷、便利、安全和良好的客户体验上。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低端、零散的客户通过网络金融平台的整合成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需求方。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类型发生了改变,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覆盖更多的社会阶层。客户类型的改变导致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发生变化。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客户和年轻的个人客户更倾向提供了门槛更低、更为多样化、差异化、方便快捷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机构依靠强大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使得金融产品的设计、定价、申请、办理等业务流程相对简化了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后台参数设置和程序开发低成本、批量化的向客户提供模块化的资产组合。四、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影响分析(一)对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1、影响状况分析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进程中,中小企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多融资难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可以简化其贷款流程,所以工商银行在资产项上受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上。在个人贷款方面,P2P和众筹是主要的贷款平台,而根据几大主要网贷平台给出的利率显示,个人贷款的平均利率在13%-25%之间,这一利率区间远高于工商银行的个人客户所接受的6.5%-9%的利率区间,所以选择互联网融资方式的客户群属于高风险客户群,大多不符合工商银行的贷款条件,没有对工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产生较大影响。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选择互联网贷款方式的机构客户同样要面对远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区间,也属于高风险客户,大多不符合银行面对的客户群条件。所以目前机构贷款方面互联网金融业未对工商银行有较大冲击。而随着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强,互联网贷款可能会趋向和银行产生合作互补的关系。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互联网金融在资产项上对工商银行盈利能力没有产生明显不好的影响,而更可能对工商银行的业务发展有补充作用。如表1,工商银行在2010-2015年间,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幅度不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工商银行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表12012-2017年工商银行相关数据指标(单位:%)年份资产收益率净息差非利息收入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20121.322.3519.3430.611.0820131.442.4921.8729.380.9420141.452.4920.2528.560.8520151.442.421.6328.030.9420161.462.4420.8427.640.9120171.472.4821.5627.090.942、影响机制分析互联网贷款通常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流程简单快捷,贷款条件不高等优点是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而贷款业务又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业务,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并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由此看来,倘若互联网金融在未来某一时间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就一定会挤压到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二)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1、影响状况分析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的一个特点是负债经营,银行通过向公众吸收大量存款,建立自身的信用,然后再向外发放贷款,通过这样的信用转移来从中获得利差的收入。用目前执行的2015年的工商银行的利率表和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来做比较。如下表2、3。表22017年工商银行的利率表(活期、定期)银行活期(年利率%)定期(年利率%)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基准利率0.352.12.32.53.13.75工商银行0.352.352.552.753.253.754表3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2017-03-01至2017-03-30)时间03/0103/0203/0303/0403/0503/0603/0703/08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4.4774.4804.4864.4564.4504.4534.454时间03/0903/1003/1103/1203/1303/1403/1503/16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4.4604.4814.4834.4894.4804.4824.521时间03/1703/1803/1903/2003/2103/2203/2303/24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4.5024.5254.5384.5424.5404.5224.519时间03/2503/2603/2703/2803/2903/3003/31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4.5224.5034.4994.4994.4874.493以余额宝为例来看看,当互联网金融推出了更高的资本收益业务时,虽然不能保证七日年化收益率的完全稳定,但在宏观来看还是比工商银行的一般获取存款高出许多倍,这种收益率的明显差别自然会引导资本流向互联网金融市场,也就意味着工商银行一直以来的垄断地位不再。在此情况下,工商银行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资本收益,否则原有的存款负债业务也难以稳固增长。因而,工商银行函待针对市场变化改善产品与服务,不再用固有观念认为依然处于垄断地位。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对工商银行负债项目存在一定影响,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强调该业务对银行个人储蓄存款、理财等业务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尤其针对第三方理财产品、P2P信贷业务等方面,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表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项的影响第三方支付结算互联网融资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余额宝类理财产品主要为流失个人活期存款少量转移个人定期存款与理财资金少量转移个人存款及理财资金转移个人存款及理财资金(1)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结算时通常会造成工商银行的活期储蓄流失,由于央行出台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中指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全额缴存至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这种活期储蓄的流失现象也仅存在于非备付金存管银行中,而流失到备付金存管行的资金由活期储蓄很有可能转化为1年以内的定期储蓄,这种活期储蓄的转化也就意味着工商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不过相比较银行体系中的上百万亿存款数量,这样的流失对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2)互联网融资业务的影响互联网融资业务主要表现为P2P网络借贷和理财产品销售。和工商银行的产品相比,互联网融资的风险收益更大。一般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都在7%以下,追求保本并获取略高于活期储蓄的利息收入的客户是其主要面向的客户群,而由于监管的真空存在,P2P网络借贷的收益可以高达20%,这种高收益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通常只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敢于尝试。因此,互联网融资与工商银行面向的客户群不同也就限制了互联网融资业务对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2)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开拓的网上销售理财产品具有过程方便易操作等特点,这种特点可能会使原先有在工商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部分客户转向网上购买。目前流行的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其实质上是货币基金,属于现金替代品。而在工商银行里销售的理财产品大多有5万元及以上的购买门槛,也就将一些散户排出在外。互联网理财产品正是把这些散户集中到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银行的活期储蓄流失,并且无形中提高了工商银行的负债成本。这是因为余额宝吸收的资金大多投向同业存款和大额存单一类,这些资金原本只需工商银行付出少量的活期储蓄利息,而经过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加工,虽然又流回到工商银行体系里,却不再是原先的资金成分,导致工商银行的资金成本被迫提高。由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进程中,这种线上理财产品也将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模式,对工商银行的负债项影响也就越来越大。2、影响机制分析工商银行的负债项主要以吸收的存款形式表现出来,根据我国工商银行的利润来源特点可以看出,对存款的利息支出是工商银行的成本,如果利息被提高,在贷款利息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越高工商银行的盈利越少。与此同时,我国对工商银行有着贷存比不能超过75%的要求,存款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可能存在的最大贷款额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三)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中间业务是指工商银行不构成表内资产和表外负债的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办理收付款和其他委托代理的金融服务等。在办理此类业务时,银行不再是债权人也不是债务人,而是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办理各项事务。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融通业务、银行卡业务以及各种汇兑、承兑、信用证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多种业务。目前,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为中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统计口径,中国工商银行发展的中间业务形式大多是代付类、结算类等附加值较低的业务类型,与国际大型工商银行的资产托管、信息咨询等创新力强、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相去甚远,这也与中国工商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运营模式息息相关。纵观中间业务发展趋势,我国中间业务规模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仅为198.5亿元,而2014年达到3534.72亿元,增长1680.7%。这归因于自金融危机以来,工商银行充分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积极促进盈利模式结构的转变。然而在收入结构上,中国工商银行中介收入业务总体规模不大,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国工商银行,截止到2015年,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非利息收入比例仅为22.5%,低于发达国家40-60%的比例。数据显示,我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工商银行的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截止2015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333.87亿元,占银行中间业务总收入的66.03%。一方面因为,大型工商银行业务量大,因此在中间业务获利能力上较强。另一方面,大型工商银行规模大,营业网点分布越多,客户资源和市场认知度越高,更容易扩张中间业务的发展。而大型工商银行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图12006-2015年中国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趋势图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影响上。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部分手续费收入。由表看出,在传统支付方式下,商业银行通过POS机可获得交易额1%-%的手续费,其中10%给银联,70%给发卡行%,20%给收单行,如果发卡行和收单行是同一个银行,那么该行能获得手续费的90%的收益,因此通过POS机刷卡,商业银行能获得交易额0.34%-1.12%不等的手续费。而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仅收取交易额的0.3%-0.5%作为手续费,而这其中,70%的收益给发卡行,那么发卡行获得的手续费收入为交易额的0.2%-0.4%不等,发卡行手续费收入下降约50%-70%。其次,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摊薄商业银行代销收入。一般来说,银行通过代销基金和保险,分别收取交易金额的0.5%-%和2%-3%作为代销费。而通过线上直销,商业银行仅能获得交易金额的0.2%-0.5%作为在线支付的手续费,这样一来,代销费的收入骤减。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属性和财务属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一般是纯粹的经济和金融专业或纯计算机专业的,都知道模型的不足,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熟悉银行业务和管理决策。招聘强调复合型人才,也要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在金融业务培训的专业人才,大力发展各种在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对大数据挖掘人才的积累,对商业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业务决策数据,保证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战略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互联网金融兼具金融性和科技性,战略的实施、系统的改造、架构的重组、流程的优化等方面都需要人才的参与,因此,培养符合要求的核心人才,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发展的必经之路。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复合性,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些人才除了熟悉经济金融业务知识外,还应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和移动互联工具运用等多种技能。对此,商业银行既要在员工招聘时关注复合型人才或者能优化人才结构的人员,也应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科技知识培训以及科技专业人才的金融业务培训,更需要注重的是发现并鼓励员工符合互联网金融价值观的言行,对其中具有培养价值的核心人才进行阶段性复合型培养,使其深谙互联网金融运作规则,并具备互联网相关金融、技术、营销和管理等复合型技能,认同互联网时代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队伍的整体素质。(二)优化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存在内部产品并行、条线机构分割、业务职能分离等现象,导致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商业银行传统的组织架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开放、便捷、全面、互联等全新金融服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此,商业银行应优化组织结构,对内部的产品部门和各类管理部门进行扁平化改造,从关注资金流到参与数据流(信息流)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并从“以市场为导向”升华到“以数据为导向”。根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不同特点,客户部门可以保留对公和对私的两个大类,相应的产品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等都应该围绕这两类客户群体进行“链状分布”,同时在对公和对私两大类部门之间建立对接联系机制,尤其是针对中小私营业主建立公私账户和金融服务的映射关系,保证每一个客户的业务需求都能一站式解决。在网点机构设置上,商业银行应借鉴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经验,将网点视为线下体验的实体店和与客户的接触点进行更新设置,在以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实现了客户随时接入的基础上,参照线下商务和体验经济的经营思路,在核心商业地段建设大型金融超市,全面宣传和展示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和业务服务,而在居民点和办公区附近则以小型金融体验店为主,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协同效应。(三)提升科技水平信息科技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商业银行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但具有内部封闭性,所有的客户都围绕银行这个核心以及银行的产品来接受金融服务,相互之间很难在银行的平台内分享信息,客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交互有限。互联网金融系统具有开放式和平台型的特点。对此,商业银行应提高科技水平,商业银行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改造银行的信息系统,使其融入互联网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信息系统必须具有易接入性、高开放性、高交互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高等功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的改造重点包括电子商务平台、数据仓库及其挖掘系统、支付结算通道系统和征信查询系统以及云服务接口标准等。这些系统不能仅站在商业银行内部视角,而应放眼整个金融生态圈。对于渠道类系统如电子商务平台和支付结算通道系统等可以考虑以并购重组的方式直接控制现有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免从头构建或发展相关系统耗时良久错过市场机会;征信查询和数据仓库系统则可以选择与金融生态圈里的相关实体合作,获取包括本行客户在内的海量业务数据后进行智能匹配数据分析等;业务后台则需要对以往封闭的银行交易功能进行服务平台化改造,区分不同业务主题进行规划开放,构建云服务接目标准。只有从前中后台等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信息系统互联网化,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对信息系统支撑的基础性要求。(四)打造以客户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互联网金融时代,客户体验成为决定商业银行存亡的生命线。当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都成为现实后,优化客户体验就成为增加客户粘性、吸引潜在客户的关键举措。客户体验的评估和优化应贯穿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全过程。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发现、响应、提供、评价、反馈到改进,都需要商业银行优化运营模式,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互联网金融需要采用社交营销、体验营销、交互营销和事件营销等客户营销方式,商业银行实施这些营销措施时,应围绕“平等沟通”的客户营销主题,让客户感到便捷安全,不断简化业务流程,优化美化客户端界面和功能,最终提升客户体验。商业银行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目的是改进客户服务体验而不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对此,商业银行在改变经营模式时,应顺应客户的使用习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准确识别、快速响应,寻求最便捷最优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并对客户的实时评价进行及时充分反馈,并根据客户的意见进行修改,进而改进客户的体验。(五)加强风险管理首先,商业银行应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全面推广企业网银注册新流程,加强对网上银行注册和U盾发放、电子商务、网上收款等业务的风险管控,强化限额管理,严格控制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