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宁蒗县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宁蒗县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宁蒗县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宁蒗县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宁蒗县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宁蒗县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2.物质甲的分子很小(能通过半透膜),物质乙的分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物质乙能和物质甲相互作用呈现深蓝色。如果将物质乙溶液加入一个下端用半透膜封住的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并将其放入盛有物质甲溶液的烧杯中,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变化是()A.漏斗内液面升高,不变色;烧杯内溶液变成深蓝色B.漏斗内液面降低,变成深蓝色;烧杯内溶液不变色C.漏斗内液面升高,变成深蓝色;烧杯内溶液不变色D.漏斗内液面降低,不变色;烧杯内溶液变成深蓝色3.艾滋病(AIDS)是由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也可由母亲遗传给子女D.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降低导致4.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毒素残留,鱼类比藻类更严重D.湿地能蓄洪防旱,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5.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选项正确的是()A.细胞1、2、3、4、5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B.细胞1、2、3、4、5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细胞1、2、3、4、5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D.细胞1、2、3、4、5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6.如图为某一重组质粒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限制酶EcoRV处理该质粒得到的分子共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同时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I处理该质粒可得到3个双链DNA片段C.将受体细胞培养于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D.在获得重组质粒过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可能会同时使用限制酶EcoRV和BamHI7.人们发现,肺炎双球菌的R型和S型均存在1和2两种类型,其中R1能自然突变成S1,R2能自然突变成S2,其他类型闻均不能自然突变,若要证促使R型转化为S型的因子来自S型的菌落,下列实验设计应选择的组合是()①R1型菌落②R2型菌落③S1型菌落④S2型菌落⑤加入加热杀死的S1菌⑥加入加热杀死的S2菌⑦检测是否出现S1⑧检测是否出现S2A.①⑤⑧ B.②⑤⑧ C.②⑤⑦ D.①⑥⑦8.(10分)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D.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二、非选择题9.(10分)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上发生了复杂的神经调节。图甲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ɑ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图乙是离体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变化。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3)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4)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_____个突触。(5)写出以离体神经纤维为实验材料,探究图乙中c点大小与外界溶液中Na+浓度关系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操作步骤:①设置等浓度差的一系列不同___________浓度的盐溶液(要保证神经纤维能保持正常生理活性);②把同种生物、生理状态相同、功能完好的____________置于上面的盐溶液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各组动作电位的峰值。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11.(14分)如图为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______。(2)乙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的第_____________阶段,这里的磷脂双分子层是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的_____________膜(填“内”或“外”)。(3)能量①②③中,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4)如果氧气供应不足,人体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12.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⑥所代表的能量_______。(填:少量或大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在高中生物试题中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学生应掌握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优点。【详解】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二者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因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对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相应的效果,所以可以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A正确;幼苗乙与幼苗丙的形成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此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因此需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B正确;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配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乙与丙的基因型为XX或YY,因此雄株丁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X、YY,C错误;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雄株乙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减数分裂,因此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及其所遵循的原理,要注意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种,此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另外需要明确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2、C【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据题意“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可知,开始时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详解】据题意“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可知,开始时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由于物质甲能通过半透膜,由烧杯扩散进入漏斗,与漏斗内的乙相互作用呈现深蓝色,而物质乙不能通过半透膜,不能从漏斗内进入烧杯,故烧杯内溶液不变色。物质甲能通过半透膜,由烧杯扩散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溶液浓度升高,大于烧杯内溶液的浓度,渗透吸水,使漏斗内液面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3、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参与的免疫可清除大多数HIV,但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使免疫能力降低。【详解】A、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错误;B、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的HIV,B正确;C、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可由母亲感染给子女,但不属于遗传病,C错误;D、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降低导致,D错误。故选B。4、C【解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5)海洋污染;(6)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详解】A、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B、外来物种若导致生态入侵则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B错误;C、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处于较高营养级的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C正确;D、湿地能蓄洪防旱,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C。5、D【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为效应B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细胞1、2、3、4、5分别表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骨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A错误;B、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错误;C、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错误;D、细胞1、2、3、4、5都是由受精卵增殖分化产生,都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D正确。故选D。6、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一重组质粒,其中含有2个限制酶EcoRⅤ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一个限制酶BamH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详解】A、该质粒共有2个限制酶EcoRⅤ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因此用限制酶EcoRⅤ处理该质粒可得到两个链状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该质粒中只有1个限制酶BamHⅠ的切割位点,不含限制酶HindⅢ的切割位点,因此同时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处理该质粒只能得到1个双链DNA片段,B错误;C、由图可知,标记基因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将受体细胞培养于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C正确;D、目的基因中含有限制酶BamHⅠ的切割位点,因此获取目的基因时不能用限制酶BamHⅠ,否则会破坏目的基因,D错误。故选C。7、C【解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3、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实验目的是要证明促使R型转化为S型的因子来自S型的菌落,题中显示R1能自然突变成S1,R2能自然突变成S2,其他类型间均不能自然突变,显然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采用①R1型菌落和⑥加入加热杀死的S2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是否S2;或者采用②R2型菌落和⑤加入加热杀死的S1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是否出现S1,两种设计方法均可,即①⑥⑧或②⑤⑦,C正确,ABD错误。故选C。8、C【解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详解】A、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整个小岛组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B、小型益鸟以虫为食,虫为第二营养级,故小型益鸟为第三营养级,B正确;C、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食物链,即草→鼠→猫头鹰,C错误;D、这个小岛上营腐生生活生物是分解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②.有限的③.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2)部位、时间等(合理即可)(3)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解析】群落中种间关系有捕食、寄生、中间竞争、互利共生和原始合作。种间竞争的特点是: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生存能力相当,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同步性变化。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竞争越激烈。【小问1详解】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不同种动物应遵循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原则,所以可选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使它们之间因争夺资源而进行斗争,当实验出现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消亡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小问2详解】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或因取食的时间不同或因取食的位置不同,使竞争排斥减弱而共存。【小问3详解】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可知: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因竞争排斥而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若进化出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使竞争排斥减弱,便可共存。【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分析题干中的“竞争排斥”的概念,结合实验目的来判断,需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能力。10、(1)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只能传递给效应器,而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①.感受器和效应器#效应器和感受器②.增强(4)7(5)①.钠离子#Na+②.离体神经(纤维)③.给予强度相等且适宜的刺激【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只能传递给效应器,而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因此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小问2详解】α神经元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表现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小问3详解】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肌梭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小问4详解】突触包括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产生,也包括神经与肌肉细胞之间产生,还包括神经与腺体之间产生,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突触有2个,共7个。【小问5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乙中的c点为动作电位的峰值,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钠离子的浓度,因变量是c点的峰值大小。①为设置自变量,即设置等浓度差的一系列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盐溶液。②该实验需要把同种生物、生理状态相同、功能完好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盐溶液中。③控制无关变量,需要给予强度相等且适宜的刺激,测量各组动作电位的峰值。【点睛】本题结合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再结合题图准确判断。11、(1)①.丙酮酸②.CO2(2)①.三②.线粒体③.内(3)③(4)①.乳酸②.细胞质基质【解析】分析甲图:葡萄糖→A(丙酮酸)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丙酮酸)+水→B(二氧化碳)表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