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如何转型发展?北京市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举办各类特色活动、扩大公共服务半径,进而促进实体书店实现量与质的不断提升。浓浓书香,满足人们丰富多样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涵养着城市的文化底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呼吁人人读书,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06年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如果说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那么书店则是海洋和源泉的承载地之一。在一座喧嚣城市中,书店是能够让人们静下心的地方,走出家门、走进书店,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好的阅读使人奋进,文化提升能够促进区域发展,只要阅读还在,书香定会飘进千家万户。让人高兴地看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社会正努力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然而,在看到“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3本,均较上一年有所提升”等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因多方面原因,当前选择系统性读书的人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元化,读书似乎逐渐淡出一部分人的生活。不少地方的实体书店也面临着经营转型等方面的压力。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每一家书店都是城市文化的底蕴所在,每一家新开的书店都是探索城市文化的全新大门。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北京市出台了相关扶持举措。即一方面鼓励实体书店“进高校、进商场、进园区”,推动“书店与社区结对子”,鼓励每家书店对接周边5—10个社区,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书、借书,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仅2022年,北京举办各类特色阅读活动3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万余人次。另一方面,从2019年起,每年拿出1亿元的真金白银,促进实体书店聚焦主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北京市实体书店数量超过2100家,实现了持续增长,目前,北京每万人拥有书店接近1个。正如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所说:“目前北京已初步构建起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社会;读书有利,利己、利民、利国家。正如有哲人所说,书香是城市最美好的味道,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里得到心灵的滋养,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让城市文明更加光芒四射。同时,书香是慢慢凝聚起来的,书香社会是日积月累积淀出来的,而书香城市更是几代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上下齐心营造而成的。期待有更多的城市能总结借鉴北京等地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深耕城市书香建设,在推动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用书香涵养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让广大市民在书香里与一座城市相拥相依、相互成长!(摘自搜狐网2023年4月17日时评·王小梅《在书香里与一座城市相拥相依、相互成长》)材料二一些城市书店,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多维复合、别具一格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成为“高颜值”的乡村文化地标。坐落在安徽黟县碧山村、由古祠堂改造而成的碧山书局,是村里最热闹的公共文化场所之一。书店经常举办创作分享会、音乐会、放映会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很多年轻人慕名前来“打卡”。早在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支持实体书店进一步融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实体书店具有业态接口多、文旅融合能力强等特点和优势。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书香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原本以城市为主阵地的实体书店逐渐开始渠道下沉、触角下移、要素下乡,诞生了一座座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书店+”公共文化空间,激发了阅读,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让人们看到了“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乡村书店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香饽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亮点。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书店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从文化“轻资产”蜕变为文旅“新富矿”,不应简单照搬城市书店模式,其生命力在于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对优秀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实体书店下沉乡村需要立足乡村、深耕乡土。一方面,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构建以阅读为内核的复合型文化生活空间,深入挖掘传承乡村人文内涵,重塑在地乡村美学;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书店+”产业形态,探索跨界融合发展之道,提升自我“造血”功能,让乡村书店的“破圈”“出圈”真正惠及乡村大地。期待更多新型乡村书店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粮仓”。(摘编自2023年4月10日《人民日报》方宁《让乡村书店成为“文化粮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自2006年来,我国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成效非常明显,但依然不容乐观。B.北京仅采取鼓励实体书店向周边辐射、进入不同场所的措施,让更多群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C.乡村书店经常举办文化活动来吸引很多年轻人打卡,因此逐渐成为新时期高颜值的乡村文化地标。D.近些年,实体书店逐步转向乡村,激发了乡村活力,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实体书店,但二者因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而难以产生密切关联。B.城市不光需要实体书店,还需要开办各种特色读书活动来增强影响力,让已经淡出人们生活的读书回归社会。C.实体书店融入文化旅游、融入乡村生活,是对实体书店发展的有力补充和对书香社会建设的大力拓展。D.城市需要书店,没有读书就没有城市的文化温度与书香气息;乡村需要书店,没有读书就难有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3.下列名言警句,最适合悬挂于实体书店内鼓励人们阅读的一项是()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B.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C.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D.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有人说,开书店主要还是为了营利,两则材料都在大谈书店,对“书香社会”这个话题来说,未免有些俗气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C3.B4.①开篇提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的问题,并以北京市为例,引入话题;②第二、三段从多角度谈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原因;③第四段谈国民阅读现状和实体书店面临的压力;④第五段以北京市出台举措促进实体书店发展的实例,来说明如何有效推动实体书店转型,营造浓郁读书氛围;⑤第六段谈城市书香建设及推动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的意义。5.并不俗气。①书店是文化地标,各类书店能构建起更完善、更广泛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建设“书香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书店要想更好更长久地发展下去,对于经营者而言,适当营利是前提和保障。③书店也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时,积极探寻新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营利、促读两不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但依然不容乐观”错误,范围扩大。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应是当前选择系统性读书的人仍然不容乐观。B.“仅”字信息缺漏。北京市出台的举措有二:一是鼓励实体书店“进高校、进商场、进园区”,推动“书店与社区结对子”;二是“每年拿出1亿元真金白银,促进实体书店聚焦主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选项漏了第二点;C.因果颠倒。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应是一些城市书店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多维复合、别具一格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成为“高颜值”的乡村文化地标,才吸引很多年轻人慕名打卡。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但二者……难以产生密切关联”错误。过于绝对。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书香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原本以城市为主阵地的实体书店逐渐开始渠道下沉、触角下移、要素下乡,诞生的“书店十”公共文化空间可以促进乡村书店的发展;而且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实体书店的发展;B.“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的读书”错误,混淆时态。对照原文材料一第四段“读书似乎逐渐淡出一部分人的生活”,而非“已经”;D.“没有读书就没有城市的文化温度与书香气息……没有读书就难有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错误,过于绝对。“城市的文化温度”不只限于读书,城市建筑、影视戏曲等都可以带来文化温度;对于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读书”不是主要方式,更不是唯一方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等都可以使乡村文化健康发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强调惜时;B.“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意思是一天不读书、不写字,各种事情都要荒废。以此鼓励人们阅读。C.鼓励学习,非直指阅读;D.强调勤奋。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原文第一段“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如何转型发展?北京市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浓浓书香,满足人们丰富多样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涵养着城市的文化底蕴”,材料一第一段首先讲互联网时代,要促进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并以北京市为例,引入话题;原文第二段“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第三段“在一座喧嚣城市中,书店是能够让人们静下心的地方,……好的阅读使人奋进,文化提升能够促进区域发展……”,第二、三段从内外两方面谈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原因;原文“然而,……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因多方面原因,当前选择系统性读书的人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读书似乎逐渐淡出一部分人的生活。不少地方的实体书店也面临着经营转型等方面的压力”,第四段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读书似乎逐渐淡出一部分人的生活,实体书店面临着经营转型等方面的压力;原文“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北京市出台了相关扶持举措。即一方面鼓励实体书店‘进高校、进商场、进园区’,……另一方面,从2019年起,每年拿出1亿元的真金白银,促进实体书店聚焦主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五段谈北京市出台了促进实体书店发展的相关扶持举措,来说明如何有效推动实体书店转型,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原文“书香是城市最美好的味道,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里得到心灵的滋养,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让城市文明更加光芒四射。……用书香涵养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让广大市民在书香里与一座城市相拥相依、相互成长!”,第六段谈城市书香建设推动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的意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我认为并不俗气。①书店是文化地标,材料一第五段“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每一家书店都是城市文化的底蕴所在,每一家新开的书店都是探索城市文化的全新大门”;材料一最后一段“期待有更多的城市能总结借鉴北京等地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深耕城市书香建设,在推动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用书香涵养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让广大市民在书香里与一座城市相拥相依、相互成长!”,各类书店能构建起更完善、更广泛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建设“书香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书店要想更好地更长久地发展下去,对于业主而言,营利是前提和保障。材料二第三段“书香是慢慢凝聚起来的,书香社会是日积月累积淀出来的,而书香城市更是几代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上下齐心营造而成的”,“书香社会”是日积月累积淀出来的,书香城市需要几代人的坚持和共同努力营造而成的,而不是书店不营利就能实现的。③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国家、城市、乡村地方政府等共同的努力。同时,积极探寻新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营利、促读两不误。国家层面:材料一第二段“自2006年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材料二第二段“早在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支持实体书店进一步融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建设“书香社会”离不开国家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地方层面:材料一第五段“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北京市出台了相关扶持举措。即一方面鼓励实体书店‘进高校、进商场、进园区’,推动‘书店与社区结对子’……另一方面,从2019年起,每年拿出1亿元的真金白银,促进实体书店聚焦主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材料二第一段“书店经常举办创作分享会、音乐会、放映会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很多年轻人慕名前来‘打卡’”、材料二第三段“乡村书店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不应简单照搬城市书店模式,其生命力在于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对优秀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书香社会”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书香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原本以城市为主阵地的实体书店逐渐开始渠道下沉、触角下移、要素下乡,诞生了一座座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书店+’公共文化空间,激发了阅读,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让人们看到了‘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一方面,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构建以阅读为内核的复合型文化生活空间,深入挖掘传承乡村人文内涵,重塑在地乡村美学;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书店+’产业形态,探索跨界融合发展之道,提升自我‘造血’功能,让乡村书店的‘破圈’‘出圈’真正惠及乡村大地”,要积极探寻新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营利、促读两不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截击孙犁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我们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吴召儿姑家的庄园。这个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这里才能见到光亮,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在这样高的黑石山上,找块能种庄稼的泥土是这样难,种地的人就小心整齐地用石块把地包镶起来,恐怕雨水把泥土冲下去。奇怪!在这样少见阳光、阴湿寒冷的地方,庄稼长得那样青翠,那样坚实。玉蜀黍很高,扁豆角又厚又大,绿得发黑,像说梅花调用的铁响板。吴召儿出去了,不久,她抱回一捆湿木棍;“我一个人送一把拐杖,黑夜里,它就是我们的眼睛!”她用一把锋利明亮的小刀,给我们修着棍子。这是一种山桃木,外面是紫红色,好像上了油漆;这木头硬得像铁一样,打在石头上,发出铜的声音。这半天,我们过得很有趣,差不多忘记了反“扫荡”。当我们正要做下午饭,一个披着破旧黑山羊长毛皮袄、手里提着一根粗铁棍的老汉进来了,吴召儿赶着叫姑父。老汉说:“昨天,我就看见你们上山来了。”“你在哪儿看见我们上来呀?”吴召儿笑着问。“在羊圈里,我喊你来着,你没听见!”老汉望着内侄女笑,“我来给你们报信,山下有了鬼子,听说要搜山哩!”吴召儿说:“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来吗?我们还有手榴弹哩!”老汉说:“这几年,这个地方目标大了,鬼子真要上来了,我们就不好走动。”这样,每天吴召儿就拉我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从山顶可以看见山西的大川,河北的平原,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小村镇全可以看清楚。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我们紧挤着躺在下面,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吴召儿说:“这是暴雨,一会儿就晴的,你害怕吗?”“要是我一个人我就怕了,”我说,“你害怕吧?”“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常在山上遇见这样的暴雨,今天更不会害怕。”吴召儿说。“为什么?”“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她的话,像她那天在识字班里念书一样认真,她的话同雷雨闪电一同响着,响在天空,落在地下,永远记在我的心里。一清早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他们从吴召儿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转到大黑山来。我看见老汉仓惶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个人登着乱石往山坡上逃。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我喊:“红棉袄不行啊!”“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她蹬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节选自《吴召儿》,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主要塑造了吴召儿这一人物,平时像劳动人民一样淳朴、善良,战斗发生时又像革命战士一样英勇、无畏。B.文中多次出现环境描写,既是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也是在暗示人们抗日的原因是要保卫自己的家园。C.文章结尾并没有直接写明战争结局,而是只能听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悬念。D.姑父这一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作者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让人物鲜活生动。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善用侧面烘托,虽然没有正面描述日军“扫荡”情况,却让读者时时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B.吴召儿做拐杖、姑父报信、雨夜放哨等情节,看似与“截击”无关,实则环环相扣,都是在为后文“截击”作铺垫。C.虽然作品以残酷战争为题材,作者却选取一位漂亮、勇敢年轻女性作为主人公,给血与火的战争增添了浪漫气息。D.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叙事,讲述“我”在反“扫荡”时所目睹的吴召儿的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8.小说结尾部分出现的“红棉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孙犁的小说有“革命历史的诗意书写,战争年代的纯美绝唱”的美誉,因而又被人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选文和课文《百合花》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诗化小说”的理解。【答案】6.D7.A8.①情节方面:助推情节开展,为后文吴召儿将棉袄翻过来进行伪装作了铺垫;②人物方面:突出人物形象,烘托出吴召儿热情、聪明、勇敢、机敏的形象;③主题方面:深化文章主旨,亮丽的色彩彰显了抗日时期人民积极向上的状态和充满斗志的革命乐观精神,“红色的火花”则象征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形势因为有这些战士的存在而绽放出的火热与光亮。9.①环境描写:侧重自然环境的描写,且多清新质朴。无论是选文还是《百合花》,都通过多处自然环境描写来营造诗意美。②情节结构:淡化情节,叙事节奏缓慢,以散文式笔调叙事。虽然都写战争,但是两文都较少涉及正面战场的描写,而把重心放在战争之外的生活场景上面,平静祥和。③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多正面美好,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两文的主要角色都是可爱、美丽、勇敢、坚定的,有利于凸显主旨。④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蕴含诗意。选文中描写雨夜放哨、《百合花》中描写中秋月夜,都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意象美、诗意美。⑤主题思想:多弘扬人性的和谐与美好。选文旨在表现人民保卫家园的英勇无畏,《百合花》旨在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美好纯粹,都是在弘扬美好的人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作者运用了……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错误,作者在刻画姑父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没有正面描述日军‘扫荡’情况”错,原文“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有对日军正面的描写,只是很少。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物象作用的能力。①情节方面:“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我喊:‘红棉袄不行啊!’‘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助推情节开展,为后文吴召儿将棉袄翻过来进行伪装作了铺垫;②人物方面:“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此时吴召儿要去截击扫荡的日军,因为穿了红棉袄目标太大,所以就把棉袄翻过来穿,体现她的机智和灵活;“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吴召儿截击扫荡的日军,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时的描写,隐隐露出的红棉袄像一朵朵的火花,在山间跳跃,形象地突出了她的热情与勇敢。可见红棉袄助推情节开展,突出人物形象,烘托出吴召儿热情、聪明、勇敢、机敏的形象;③主题方面:抗日的严峻背景下,作者让吴召儿穿着一件“红棉袄”,其中的“红色”象征革命乐观精神,描写“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这“红色的火花”象征的抗日的热情和光明。可见红棉袄深化文章主旨,亮丽的色彩彰显了抗日时期人民积极向上的状态和充满斗志的革命乐观精神,“红色的火花”则象征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形势因为有这些战士的存在而绽放出的火热与光亮。【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特色和审美意蕴的能力。①环境描写:侧重自然环境的描写,且多清新质朴。如本文“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比如《百合花》“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无论是选文还是《百合花》,都通过多处自然环境描写来营造诗意美。②情节结构:淡化情节,叙事节奏缓慢,以散文式笔调叙事。比如本文只是写了我们在吴召儿姑家的庄园休息,吴召儿拉我放哨,吴召儿截击敌人等情节,比较松散,具有散文化特征;《百合花》则主要写“我”和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小通讯员牺牲,新媳妇把被子铺在棺材底,情节也比较松散。且二者虽然都写战争,但是两文都较少涉及正面战场的描写,而把重心放在战争之外的生活场景上面,平静祥和,如本文关于战争的直接描写只有“一清早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百合花》中对小通讯员的牺牲只是通过别人的口述侧面表现的。③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多正面美好,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如本文中的吴召儿活泼勇敢,敢于一个人给我们带路,敢于去截击敌人;《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可爱、勇敢,新媳妇美丽、善良。两文的主要角色都是可爱、美丽、勇敢、坚定的,有利于凸显主旨。④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蕴含诗意。选文中描写雨夜放哨“我们紧挤着躺在下面,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百合花》中描写中秋月夜“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都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意象美、诗意美。⑤主题思想:多弘扬人性的和谐与美好。选文旨在表现人民保卫家园的英勇无畏,如写吴召儿“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百合花》写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美好的人性,纯洁的情感,旨在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美好纯粹,都是在弘扬美好的人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万福,魏州元城人也。自曾祖至父皆明经,官止县令州佐。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喜书,学骑射。年十七八,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累迁至寿州刺史。州送租赋诣京师,至颍川界,为盗所夺,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川界讨之。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悉还其家。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万福不以为恨。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止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大历三年,召赴京师。代宗谓:“闻卿名,久欲一识卿,且将累卿以许杲。”万福拜谢,因前曰:“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贼诸将叛,以属何人?”代宗笑曰:“且欲议许杲事,方当大用卿。”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杲至楚州大掠,节度使书元甫命万福讨之。未至淮阴,杲为其将康自勤所逐。自勤拥兵继掠,循淮而东。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护致其家。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①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李正己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涌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改泗州刺史,为杜亚所忌,征拜左金吾卫将军。召见,德宗惊曰:“杜亚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图形凌烟阁,数赐酒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至贺,阳城②等于延英门外,天下益重其名。二十一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张万福传》,有删改)【注】①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②阳城:与张万福同时的大臣。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万福悉聚A而诛之B尽C得其所亡物D并得前后所掠人E妻子财物F牛马G万计H悉还其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经:汉武帝时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必须明习经学,故得此名。B.累迁:屡次或连续升迁,仅指升迁,与《琵琶行》中的“左迁”表贬官不同。C.节度使: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D.摄:指代理官职。古汉语中,此类词语还有“行”“署”“权”“假”等。12.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万福的曾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但仕途不显达,所以他不喜欢读书,喜欢习武,年轻时就立下战功。B.张万福虽被淮南节度使崔圆嫉妒,失去了刺史的职位,却并未仇视他,听从崔圆的任命连续击败了叛贼。C.许杲非常忌惮张万福的威名,不论是在濠州还是在和州时,只要听说张万福担任刺史他就率兵离开或转移。D.大历三年,张万福被召前往京城,代宗希望他能平定许杲的叛乱,万福却还担心黄河以北的将领要叛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2)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护致其家。14.张万福声威远著,受到上至天子下至对手尊重。请简要概括天下重其名的原因。【答案】10.BDH11.C12.A13.(1)许杲凭着平卢行军司马的身份率领三千士兵驻守在濠州不离开,有窥探淮南之意。(2)万福日夜兼程追赶捕杀他们,幸存的人有十分之二三。把他们所掳掠的金银妇女等全部缴获,并把这些全都送还各自的家。14.①英勇善战,军事才能显著;②胸襟开阔,不计个人得失;③忠诚爱国,不避困难。【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万福将他们全都聚在一起杀掉了他们。张万福把盗贼掠走的东西全都追缴回来,并把贼人前前后后掠夺来的别人的妻子和孩子以及数以万计的财物、牛马等,都归还给其家人。“聚而诛之”是“万福”的谓语和宾语,“而”字连接前后两个动词,中间不断开,B处断开;“尽得其所亡物”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也是动宾结构,“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都是“得”的宾语,后面H处断开。故选BD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错,节度使应该是唐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张万福的曾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说法错误。原文为“自曾祖至父皆明经”,说明他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明经;“业儒皆不达”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原文的表述是“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喜书,学骑射”。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凭着……的身份;“将”,率领;“去”,离开;“窥”,窥探。(2)“倍道”,兼程而行;“十二三”,十分之二三;“致”,送到。【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由“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州界讨之……尽得其所亡物”“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等内容可知,张万福英勇善战,军事才能显著,屡立战功,多次击败叛军和盗贼,威名大震,受到各界的尊重。由“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万福不以为恨”可知,他具有开阔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受人尊敬。由“李正已反,将断江淮路,兵守涌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等内容可知,张万福忠诚爱国,不避困难,受到别人的尊敬。参考译文:张万福,是魏州元城人,从曾祖父到父亲都是明经出身,但官职只到县令、州佐等。张万福因为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但仕途都不显达,(所以)不喜欢读书,而去学习骑马和射箭。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张万福)到辽东参军,得了战功,被提升为将领回来了。多次升迁后官至寿州刺史。州府押送租税到京城,走到颍州地界,被盗贼掠夺,张万福派精锐士兵骑马奔入颍州的地界讨伐盗贼。贼人没料到张万福会到,仓皇紧张之下无法应战,张万福将他们全都聚在一起杀掉了他们。张万福把盗贼掠走的东西全都追缴回来,并把贼人前前后后掠夺来的别人的妻子和孩子以及数以万计的财物、牛马等,都归还给其家人。张万福被淮南节度使崔圆妒忌,失去了刺史的职位,改任鸿胪卿,凭着节度副使的身份率领一千名士兵镇守寿州。张万福并没有因为这个而不满。许杲凭着平卢行军司马的身份率领三千士兵驻守在濠州不离开,有窥探淮南之意。崔圆命令万福代理濠州刺史,许杲听说后就率领士兵离开了,驻扎在当涂陈庄。贼人攻克了舒州,崔圆又让万福担任舒州刺史,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张万福连续打败了这伙叛贼。大历三年,(张万福)被召前往京城。代宗对他说:“听说你的大名,想认识你很久了,并且还要因为许杲叛乱的事烦劳你。”万福跪拜感谢,趁机上前说:“陛下因为讨伐许杲的事召见我,如果黄河以北那些心怀不轨的将领要叛变,将托付给谁?”代宗笑着说:“我们暂且先讨论关于许杲的事,朝廷正要重用你。”当即任命万福担任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万福到了和州,许杲害怕,把军队转移到上元。许杲到楚州大肆掠夺,节度使韦元甫命令万福讨伐许杲。万福还没到淮阴,许杲被他的将领康自勤赶走。康自勤聚集军队继续掠夺,沿着淮河一路向东,张万福日夜兼程追赶捕杀他们,幸存的人有十分之二三。把他们掳掠的金银妇女等全部缴获,并把这些全都送还各自的家。代宗下诏让本州一千五百名士兵在京西驻防,万福于是兼任和州刺史镇守咸阳。李正己造反,打算截断江淮路,命令士兵守住涌桥涡口,江淮水路上载有进献财物的船只有一千多只,都停泊在涡口不敢前进。德宗让万福担任濠州刺史,万福骑马奔到涡口,让马停在岸上,命令进奉船出发,(李正己率领的)淄青的将士停留在岸上窥视着,不敢有所行动,各路船只相继进发。(又)改任泗州刺史。因被杜亚嫉妒,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将军。(皇帝)召见万福,德宗(见到他后)惊讶地说:“杜亚说你老迈,你竟然是这样康健啊!”把他的形貌画在凌烟阁上,多次赏赐他酒馔衣服,并下令让度支登记他家里的人口和牲畜,供给其支出费用。到庆祝的时候,阳城在延英门外等候,天下的人更加尊重张万福。贞元二十一年,万福在左散骑常侍职位上退休。(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16.《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答案】15.A16.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竞身后的人的赞美: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A选项“欲扬先抑”错,“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此句是对夸父志向的赞美,没有贬低的意思。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情感,确定答题步骤。指出作者的情感,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注意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由“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可知夸父有敢于太阳赛跑的宏大志向。“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赞扬夸父的力量大,一起跑到了虞渊下,都没分出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讲夸父的神力大,能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对夸父的赞美。“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讲了夸父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3)“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答案】①.书生意气②.挥斥方遒③.契阔谈讌④.心念旧恩⑤.江山如画⑥.一时多少豪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意气”“遒”“契”“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曾有人担心:啄木鸟整日啄木,会得脑震荡吗?啄木鸟的啄击动作分两种:一种频率极高,但力度不大,通常是为了宣示领地或者求偶炫耀。另一种则是为了觅食或建巢,①,不啄出洞来誓不罢休。啄木鸟不会“脑震荡”而死,原因是因为它有两项绝活;一是“铁头功”。啄木鸟头骨较厚,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取消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二是“绝世轻功”。在鸟类中,啄木鸟的爬树技能出类拔萃,它可以身体紧贴着树干,头不转向地朝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快速挪动。身体轻盈且稳定性强,进一步缓冲了啄击动作的伤害。所以,②。还有人担心,啄木鸟会破坏树木吗?野外观察研究发现,③,而在健康的树上停留时间一般较短。啄洞即使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树木有生也会有死。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示例1:啄木鸟不会“脑震荡”而死,原因是它有两项绝活;一是“铁头功”。啄木鸟头骨较厚,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避免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
示例2:啄木鸟不会“脑震荡”而死,是因为它有两项绝活;一是“铁头功”。啄木鸟头骨较厚,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避免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
19.①频率不高,但每次都竭尽全力;②担心它得脑震荡可谓杞人忧天;③啄木鸟喜欢在枯树或者死树上觅食【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改为“原因是”或者“是因为”;二搭配不当,“从而取消了……问题”改为“从而避免了……问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由“一种”“另一种”可知,需要和第一种情况中“频率极高,但力度不大”相反,所以应填“频率不高”和“力度很大”,故可填写“频率不高,但每次都竭尽全力”,意思相近即可。②处,此处所在的句子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前文提出“会得脑震荡吗”的问题,然后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故可填写“担心它得脑震荡可谓杞人忧天”,意思相近即可。③处,根据后文“而在健康的树上停留时间一般较短”的转折关系可以得出,前文应该是“不健康的树”和“停留时间较长”,故可填写“啄木鸟喜欢在枯树或者死树上觅食”,意思相近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独特的胎记,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进而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面对这个与传统文化样式迥然不同的数字空间,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和逻辑语言,提取中华文化优秀的元素、符号,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中也得以①。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场景,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竞技馆……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数字图书等当下新媒体的方兴未艾,到云演出、云观展等一个个新业态的②,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存储、传播和表达,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产业规模也扩大了。一言以蔽之,③的数字科技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更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虎添翼。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发扬光大;屡见不鲜;与时俱进B.如日中天;屡见不鲜;日新月异C.发扬光大;层出叠见;日新月异D.如日中天;层出叠见;与时俱进21.下列各项中的省略号,与文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条、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B.处长突然变得异常严厉。小李瞄了一眼处长铁青的脸,紧张得话也说不利索:“我……我……也是刚到办公室。”C.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D.她轻轻地哼唱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C21.A22.①运用了比喻,将中华文明比喻成“胎记”“纽带”“宝藏”等,从多个角度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华文明的巨大作用;②运用了排比,四个“是……的……”排比句式,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从语势与语气方面强化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影响。【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倡。如日中天: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语境中很明显要强调事物的发展状态,而并不是已经处于巅峰状态,故选择“发扬光大”。层出叠见: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语境中“一个个新业态”意在说明新事物在接连不断地出现,故选择“层出叠见”。日新月异:形容事物发展变化快。一般指向事物的外在状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一般指向人的内在思想状态。此处形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版双子女离婚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股东权益受让协议书:股权受让合同
- 2024台州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合同3篇
- 油分离器课程设计
- 画敦煌壁画课程设计
- 小学科学电池课程设计
- 爱我中华课程设计
-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一)
- 2024年清水台建设劳务分包协议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ZZ019 智能财税基本技能赛题 - 模块三
-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塑料模具肥皂盒设计说明书
- 穿越河流工程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
- 地球物理学进展投稿须知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筑废料利用探究
- 解析电力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 火炬介绍 音速火炬等
- 制剂申请书(共16页)
- 《质量守恒定律》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