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讲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目录01模拟基础练 1考向一:信息的筛选整合 1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 802重难创新练 13考向一:信息的筛选整合 13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 1903真题实战练 26考向一:信息的筛选整合 26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 28(测试时间:25分钟;分值:22分)考向一:信息的筛选整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3分)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懦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般、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懦雅、懦吏、懦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宇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蹈、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蹼,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懦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固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子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懦、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懦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材料三: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客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懦、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札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懦、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懦、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参考答案】1.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辨析文中相关的内容要点的能力。B.“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并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思想。C.“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误。根据材料二“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可知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讲和则生万物。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错误。根据材料三“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可知“神本向人本转移”和“人道主义思潮”二者都属于“人文转向”,“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故选A。(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3分)宇宙是什么?天与地的形状是怎样的?古埃及人设想宇宙像一个箱子,稍凹的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其形状有人说是圆的,有人说是方的。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像个圆罩,地是个圆形平面。天空之上、地面之下全都被水包围着。天空上有一个天窗,天窗打开,就会下雨。太阳每日沿着天穹东升西落,然后又在夜里通过地下管道再回到东边,而天穹本身是不动的。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是观测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在中国古代各种宇宙理论中,盖天说最早始于周代,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人们看到头顶上的天很高,而四周的天都在远方同大地接触,很像一个圆盖。为什么要设想地是方的呢?这是因为古人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们活动的范围,从根本上说是个二维平面,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比上下两个方向有更重要的意义。《尸子》说“四方上下曰宇”,把四方与上下加以区分,就是这种实际状况的反映。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天穹旋转,日月星辰则在天穹之上,随天穹旋转。天穹绕本身的一个极点旋转,就像车牯辘绕轴旋转一样。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就是天的中心,后来发现北斗星绕不动的北极星旋转,就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实际上天穹上这个极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所以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中国最早的盖天说实质上是天拱地平说、天曲地直说。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宇宙模型,能对某些现象作出某种解释,又符合天尊地卑、天动地静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由于最初的盖天说不能解释实际问题,所以天圆地方说就逐步演化为“天地双拱”的学说。新的盖天说主张:“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天穹犹如一个斗笠,大地像一个底朝天倒放着的盘子。《周脾算经》说天穹与大地的中央都比四周高六万里,天与地相距八万里,可见天的曲率与地的曲率相同。这种学说的实质是:天拱地拱,天曲地曲,这在“圆则俱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天地也显得比较和谐了。从平直大地到拱形大地,是古代中国人对大地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向球形大地观念前进的过渡形态。对拱形大地的认识,在大海中航行时比较容易获得直观印象。许多生活在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罗马的学者都乘船到过埃及,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天文学家,却很少能横渡重洋,直接获得水面弯曲的印象。从平面大地到拱形大地,再往前发展,就必然会得出球形大地的结论。“方则俱方,圆则俱圆”,这既定于由和谐性的一个表现,也是宇宙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的要求。广义的方,包括平直的意思;广义的圆,包含球形的形状。天与地一圆一方,一是半个球,一是一块平面,这无论如何是不能说服人的。那么出路是“方则俱方”吗?想象方形的天,这同人的直观完全抵触。想象平面的天吗?平天说证明这条道路也很难走得通。因此出路只有一条:沿着“圆则俱圆”的道路前进。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扫清一个思想障碍——抛弃半个天球的观念,承认天是个完整的球,确立“球则俱球”的原则。这个工作的确有人做了。战国时的慎到就一反半个天球的说法,明确提出“天体如弹丸”,为浑天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浑天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汉时的张衡。他在《浑天仪》中提出了明确的浑天说观点。他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盖地”变成了“天包地”。这是一种地心说。他肯定了天球的存在。但这个天球不是正球形,而是椭球形。浑天说的实质是彻底贯彻了“方则俱方,圆则俱圆”的原则,提出了天球套地球的思想,简单讲来就是“球则俱球”。盖天说是上下二维结构,浑天说则是内外三维结构。这就是浑天说的精华所在。这样在人们看来,宇宙就完美和谐了。在这一点上,浑天说的确比盖天说前进了一大步。但浑天说也有一些理论上的困难。第一,若大地为球形,则水面也应当是球形,可是这同水成平面的直观印象不一致。所以许多浑天说者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大地是球形的,但水面还是平的。这显然是不和谐的。第二,球形大地是个庞然大物,为何能悬在空中?浑天说的核心是球中套球,因此这个问题也就成了浑天说的要害。有的浑天说者就解释说,地球之所以不下落,是因为天球内盛满了水,地球就浮在水上。第三,既然天球的下半部盛满了水,那么天体运转到水平线以下时,就要在水中通过了。太阳是个大火球,怎么能穿水而过?王充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浑盖二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总的趋势是浑天说占优势,因为它同天象观测较为一致。汉代的扬雄从盖天说转向浑天说,并提出了“难盖天八事”,生动体现了浑天说的生命力。综观浑盖二家,各有长短。盖天说没有地心说的错误,却否认了大地的运动;浑天说往往承认大地的运动,却又有地心说的味道。(摘编自林德宏《科学思想史》)2.结合原文,下列关于浑天说与盖天说相比前进了一大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盖天说是上下二维结构,浑天说是内外三维结构。B.盖天说认为天盖地,天是半球;浑天说认为天包地,天球套地球。C.盖天说认为大地由直变曲,浑天说认为地球浮在水上。D.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浑天说认为大地运动。【参考答案】2.C【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盖天说认为大地由直变曲”错,“由直变曲”是新旧盖天说主观认识的一个变化,不是盖天说认为大地客观的变化;“浑天说认为地球浮在水上”并不是相对于盖天说的一个进步。故选C。(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4分)材料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__________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__________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__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__________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就是要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摘编自孙雷、王慧敏《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不会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后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曾从英、法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也曾从外国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英、法等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为各国资产阶级接受。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接受,也为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继承,这很好理解,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经济基础,相似的阶级本质,相似的社会的需要,遇到相似的社会问题,因此有相似的文化。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也有批判继承关系。孙中山先生就讲过:“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是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确实批判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义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这些思想本来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用来调解和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孙中山则赋予传统儒家的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以同近代“民权”思想相近的涵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民有、民治、民享,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的君民关系和皇权至上思想。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共同的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批判继承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显然不是对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种重构。虽然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与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的决裂,是以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趋势,只有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创造出共产主义文化。(摘编自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3.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4分)【参考答案】3.①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明确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②要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勇担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③要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养料”,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④要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博采众长,赓续人类文明薪火,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题干要求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作答的关键是梳理每段的关键语句,特别是段落首尾句。从第一段“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等语句可提炼出:要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文化思想,明确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从第二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语句可以提炼出:要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有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勇气和决心。从第三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等语句可提炼出: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吸取养料,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从第四段“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塑造力显著提升”“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语句可提炼出:要加强同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博采众长,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等等要点,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6分)材料一: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不仅表明我国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是在为各行各业的低碳转型明确时间表,谋划路线图。“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对于众多能耗领域来说,这意味着既要从供给端加大清洁能源的供给,也要从使用端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数据显示,作为电力行业的“能耗大户”,我国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大中城市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夏季高峰负荷的60%。制造行业的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更大有可为。制造行业要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要实现创新突破。不久前,在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上,格力电器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零碳源”空调技术,从全球近百个国家2100多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实现节能85.7%,在大赛中夺冠。据预测,普及这种空调技术,有潜力在2050年前实现累计全球碳减排达1000亿吨,相当于1160亿棵树100年的碳汇量。可以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是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题中之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各国的共同挑战和责任,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零碳源”空调技术已服务于全球6000多个项目,成为“中国创造”造福全世界的一个生动写照。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应对气候变化、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谁能抢占节能减排技术的高地,谁就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各行各业当为自身的转型升级谋先机,助推“中国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球节能减排、绿色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发挥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摘编自人民网《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材料二:“不要孤立地看待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事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事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毅中的观点在钢铁行业的体现尤为明显。当前能源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等能源、产业、产品结构性问题都是影响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因素。反过来看,低碳发展也将倒逼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冷静看待当前钢材消费的高增长,国家提出压缩粗钢产量,就是要求钢铁行业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高速增长转移到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无论是控产能,还是减产量,目标都指向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这既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有利于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021年2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出倡议书,呼吁钢铁行业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尽早实现粗钢产量达峰,二是推动低碳冶金等变革性技术研发,三是有序发展电炉短流程工艺,四是提高高强度钢材的应用。钢铁企业积极响应,从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鞍钢集团等多家钢铁企业发布的2021年经营计划中可以看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关键词。(摘编自谢希瑶《要求更“刚”!碳达峰碳中和倒逼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材料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并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根据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为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此外,我国还建设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既要面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又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实现既定目标。但我国化压力为动力,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摘编自金观平《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中国贡献》)1.三则材料都涉及“碳达峰、碳中和”,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①材料一侧重阐述科技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②材料二侧重以钢铁行业为例,阐述碳达峰、碳中和倒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③材料三侧重阐述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制造行业要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要实现创新突破”以及文章出处《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可知,材料一侧重阐述科技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事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事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段“李毅中的观点在钢铁行业的体现尤为明显”以及文章出处《要求更“刚”!碳达峰碳中和倒逼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可知,材料二侧重以钢铁行业为例阐述碳达峰、碳中和倒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材料三第一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并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此外,我国还建设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二段“但我国化压力为动力,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及文章出处《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中国贡献》可知,材料三侧重阐述我国为应对气变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所取得的成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6分)材料一: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摘编自彭怡、邓沙沙《2021考研风向标》)材料二:材料三: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会议提出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摘编自陈福宽《高层次人才培养呼唤深层次教育变革》)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77万,再创历史新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名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达300万人。然而,亮眼数字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学校片面追求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力度不够;一些导师指导能力不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等。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从坚持思想引领、规范参与招生、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8个方面,对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提出了“十不得”要求,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为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同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需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在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严把“毕业关”。近年来,研究生清退事件越来越多,高校严把“毕业关”已成为新常态。教育部今年印发的多项文件也纷纷“瞄准”研究生培养短板—《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目标都是通过研究生教育的供给精准、硬件扩容、导师提质、教学创新、监管到位,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5日)2.材料一、三、四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答案】2.①材料一侧重从报名人数、招生规模、考研热度较高的原因等方面介绍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基本情况;②材料三侧重写“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介绍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目标、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③材料四侧重写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①由材料一中“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可知材料一侧重从报名人数、招生规模、考研热度较高的原因等方面介绍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基本情况;②由材料三中“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可知材料三侧重写“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介绍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目标、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③由材料四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名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达300万人。然而,亮眼数字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学校片面追求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力度不够;一些导师指导能力不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等。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可知材料四侧重写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测试时间:30分钟;分值:27分)考向一:信息的筛选整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3分)材料一:“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物勒工名”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保证。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礼记》云“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考工记》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业专一、诚实守信等内容。“物勒工名”制度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工匠极为重视生产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诗经》中即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说法。“物勒工名”制度之下,统治者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工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如在制作车辆时,车轮达到的技术要求明确而细致,车轮圆不圆,辐与牙相交处是不是直角,上下车辐是否成一条直线,两个轮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在追求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工匠们逐渐形成了精益求精的意识。“物勒工名”作为一种制度长期约束着工匠这一群体,对其产生的精神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要求和压力之下,工匠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认真劳作,兢兢业业,久而久之就内化为“敬业专一”的意识和实践。《礼记·月令》有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里的“诚”就是敬业专一的体现,其要求是“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指出优质的产品应当是“精良的”,而不是“奇异的”,而精良的产品必须通过敬业专一的“功致”生产出来。诚信精神在“物勒工名”制度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物勒工名”制度下,每一件产品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政府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查和处理也十分严格。《秦律·杂抄》规定:“禀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吏赀二甲,法废。”也就是说,士兵在使用武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武器的制造者将被罚款,甚至被追责。“物勒工名”制度让“以次充好”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彰显了对消费者的诚信。(摘编自庄华峰《“物勒工名”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材料二:2016年11月19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在内的测产验收专家组来到广东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1500公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经过现场收割、称重和测算,袁隆平主持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晚稻实割亩产705.68公斤(干谷),加上早稻的亩产832.1公斤,最终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折合3075.56斤),再次刷新了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该项目华南双季稻两季产量相当于以前的三季。彼时,袁老已经86岁,业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耕耘奋战在科研一线,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有关部门通报,当时,他正探索种植“海水稻”,计划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若能研制成功,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及几千万亩的滩涂有望成为新的“良田”。袁老还期待实现“90岁前拿下17吨(每公顷)”的目标,“到100岁还想在田里”。他的这种为了人类粮食安全甘于寂寞、敢于奉献的求索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网络巨变时代,对于我们所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无疑是一堂生动的“励志课”。(摘编自张东阳《创新当如袁隆平》)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部署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当前我们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终究是由人来完成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大国工匠,不仅是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石,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培树工匠精神首先要转变社会价值观念。针对当前社会浮躁化、逐利化的思想,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树立工匠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文化,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术工人短缺是目前我国各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劳动力供给不足,工匠型人才更是缺乏。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欠发达,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加快发展与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培养机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还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立技能培训制度,发挥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作用,定期组织选派优秀骨干参加培训、对外交流,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对各行业涌现的技术创新人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引导广大劳动者精益求精钻研技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美好人生。(摘编自杨安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言〉》)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物勒工名”作为一种制度长期约束着工匠这一群体,在其要求和压力之下,工匠逐渐内化为敬业专一的意识和实践。B.“物勒工名”制度下,政府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查和严格处理,“以次充好”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诚信精神得到充分体现。C.在网络巨变时代,袁隆平为了人类粮食安全甘于寂寞、敢于奉献的求索精神和坚强意志,给追求大国工匠精神的我们以启示。D.新时代呼唤弘扬工匠精神,我们只要推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就能形成先进生产力,用“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参考答案】1.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D.“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是“当前我们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材料一的核心观点讲“物勒工名”制度的内涵及对传承工匠精神的作用。D.介绍春秋时各国制造产品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并不涉及材料一的核心“物勒工名”制度。故选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3分)材料一:当前,旅游在消费时代成为了一种旅行、观光。人们带着旅行手册,以攻略的观光者姿态按图索骥,将被文本符号化的各色纪念品一网打尽,马不停蹄地占据每个特色鲜明的景点,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将自己放在其中定格拍照。他们似乎忘记了“慢慢走,欣赏啊”的箴言,或者说他们的心灵从未随之而来,而是安放在都市的某个暗黑角落。因而,他们在风景中没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物我浑然一体,而是冰冷地进行“凝视”。如果我们进一步要试着对当下中国百姓蓬勃兴起的观光旅行图景进行分类的话,一种是浪漫主义式的旅行,包含着中产阶级孤独的、持续不变的沉浸与幻想,热衷于欣赏自然界奇观,如自助旅游、背包客、探险旅游等小众旅游。二是集体主义式的共同体行动,它们是大众观光、团体旅游组织的一系列短暂相逢,倾向于集体娱乐的方式,在风景名胜走马观花地收集形形色色的文化符号,这是大众的狂欢。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集体主义的旅行观光其实是在交通、信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的文化消费。在此过程中,地方性与消费者之间免不了互动、博弈、协商和沟通,并且促使了文化的相互变迁。从游客来说,其消费的事实就是意义符号建构起来了某种特殊的需要。从旅游地来说,这种建构需要旅游地对景点进行筛选和排除。其实,旅游的过程是外在事物与内在心灵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就多有论述。《列子·仲尼》对于“外游”与“内观”做了一番辩证式的分析:“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不过,此处侧重的显然是“内观”,“外游”不过是形式枝末。庄子的逍遥游、屈原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大都是作为与外在和而未分的一体,没有自外于天地山川。中国山水画从宋元兴起,马远、夏圭、李成、倪云林的风格特色恰恰暗合了相关学者的分析:因为政治的挫折而逃回到内心。说到这里,有必要对“旅游”的发生做进一步的追溯。荣格通过梦和心理原型的剖析,认为“游”其实是根源于人性深处的超越性需要,“通过超越达到自由的最普通的梦,象征之一就是孤独旅行或朝圣的主题”。现代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志调查也表明,许多原始部落都存在着让少年独自旅游的成年礼。他们离开家庭,从他们自己的存在模式中寻找自由。在旅游中,每个个体都能调和性格内的冲突元素,最终达到身心平衡,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与荣格将“游”的根源定位在“人性的超越”不同,龚鹏程则从“超脱”的角度来深入理解“游”的本质。古人上下周游、游仙访道,还在于进行一种自我转化的历程,摆脱不称意,获得超越性解脱的追求。他们可以暂时离开自己原有的社会阶位,摆脱一切社会关系,成为另一人。经过旅途的重新体验生活、重新观察世界,也获得新的生命感受、新的体悟,获得了生命转化的意义。(摘编自《论旅游》)材料二:中国古人常用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叫“造化”。它是一种创造和化育万物的力量,它是否有意志呢?古人也不愿深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天地宇宙内在的生命力,它是永恒和无限。作为个体存在的生命短暂而渺小,这给人带来许多焦虑。当人们面对自然的时候,万象森然,壮丽而精妙,喻示着“造化”的神奇与活跃。人在自然中,会感受到自身与永恒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正是“造化”源源不绝地将一种智慧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王羲之的《兰亭》诗:“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用白话来说就是:辽阔而明朗的世界无边无际,当人们注视它的时候,世界的真理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伟大啊,造化的业绩,一切存在之物都蒙受它的恩惠。所以说,自然就是最显著的“神迹”,也是创造者存在的直接证明。中国古人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天人合一”。它可以从多个层面来阐释,其中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由此达成人与天道的一致。从这里引发出一种思考:相对于天道的永恒而言,从人类社会的权利结构产生的规则和价值是不稳定的,根据这种不稳定的规则和价值来确认的成功与荣耀是不真实的;当人们在世俗社会中追求荣耀与成功时,他们背离了生命的真实,他们的生命变得轻浮而虚妄。东晋时曾任司州刺史的王胡之赞美桐庐印渚的水:“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清洁之水可以洗涤污物,这是日常经验范围里的事情,但说它可以使人情“开涤”——由壅塞而致通达,由污秽而致清爽,就有一种玄妙的意味。简单地说,这就是因为人情融合于自然而获得它的超越性,从而使生命状态转化为宽广从容,成为美丽的生命。有“人情开涤”,进而便有“日月清朗”,这也是自然而然。这里“日月”犹如说天地、世界。用晦暗的心看到的世界只能是晦暗的,而明朗的心则使整个世界呈现明朗。在这个短小的故事里,人与自然的一种精神性关联得到非常生动的呈现。我们说旅游“有意思”,就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从习惯与庸常中摆脱出来,面向长天大地、高山流水,踏入古往今来,与世上豪杰谈论生与死,谈论高贵与卑怯……我们的生命尝试一种可能,就是更广阔、更超脱、更丰富的境界。(摘编自骆玉明《跟着唐诗去旅游》)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作者将当下中国百姓的观光旅行分为两类,通过不同旅行方式之间的比较,说明团体旅游对地方的文化消费能力更强。B.材料二中作者引用王胡之的话阐明净水可以让人情通达清爽,而清明的心则使世界呈现明朗,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性关联。C.与材料一的结构不同,材料二首先对古人常用的两个概念进行分析阐释,然后总结旅游的价值意义,行文清晰,论证严密。D.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内容上有相互印证之处,但材料一更侧重旅游这一过程的价值意义,材料二更侧重自然带给人的生命体验。【参考答案】2.A【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说明团体旅游对地方的文化消费能力更强”错误。根据原文“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集体主义的旅行观光其实是在交通、信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的文化消费”,可知不同旅行方式都是对“地方”的文化消费,选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选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3分)2024年2月26日,首部中国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千秋诗颂》于CCTV-1综合频道播出。据介绍,《千秋诗颂》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的200多首诗歌,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以下简称“上海AI实验室”)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还原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与场景。据上海AI实验室介绍,《千秋诗颂》是首部在电视上播出的AI动画片。该片借助大模型技术,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都基于“央视听媒体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高度还原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是一场中国诗词与人工智能的“双向奔赴”。Sora的横空出世让文生视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但事实上,文生视频并非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去年7月,上海AI实验室联合总台发布了央视听大模型,集合央视海量的视听数据,依托上海AI实验室的先进算法和大模型训练基础设施优势,运用AIGC技术,提升视听媒体制作的效率。上海AI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能够理解中国古诗词,科研人员与节目导演一起,向大模型“投喂”了大量的精准数据,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国风、唐代、写意、工笔画”等词汇,生成符合历史依据的人物、建筑和场景等美术图,美术风格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水墨、工笔等风格化传统审美。文生视频大模型技术的飞速进步,让影视行业人员倍感焦虑,AI取代相关行业从业者的讨论也层出不穷。面对这一话题,《千秋诗颂》的导演表示:“AI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提升了效率。比如,传统的纯人工制作,我们团队一个月只能做一集,现在一个月可以做三集。”上海AI实验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创作者只要通过输入“风格参考图片+提示词”的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千秋诗颂》的人物、场景等众多元素的生成。例如在生成人物时,先上传一张参考风格图片,再在概念设计描述中添加“中国风、唐朝、中年、清秀、男性、淡绿色衣服”等描述,而后点击“生成概念”,便能迅速生成一个人物形象。据介绍,在同等预算的条件下,按照传统动画制作流程计算,《千秋诗颂》至少需要8个月时间,在AIGC赋能下,制作周期缩短至4个月。“AI动画能够利用先进的算法和大量的数据,快速生成具有丰富细节和逼真效果的动画。相较于传统动画,AI动画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也显著降低。此外,AI动画还能模拟多种风格,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选择。”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王鹏进一步表示,AIGC的赋能将极大地改变动画的开发制作流程。通过自动化的工具和平台,从业者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作捕捉等任务。这将大大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这种变化也将对从业者产生一定影响。首先,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AI技术带来的变革。其次,他们的工作方式也将发生改变,需要更多地与机器合作,理解和运用AI算法和模型。”“随着AI生成视频技术的快速迭代,AI视频进入大爆发期。今年,我们大概率可以看到不需要演员的较长的电影。”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Sora模型发布以后,沈阳就一直带领着研究团队探索AI电影的制作,但受技术限制,目前还处于短时长的预告片和非连续性的片段阶段。《千秋诗颂》的播出,让长AI电影的未来加速到来,也打开了文生视频的商业化应用与落地的想象空间。国泰君安研报认为,AI视频生成模型迭代速度超预期,动画产业价值望迎重塑。动画等视频内容产业链可分为上游IP创意、中游拍摄剪辑与制作、下游内容分发三大环节,AI视频生成模型对重复劳动力占比最高的中游环节或产生最大影响,随着中游环节价值逐步被AI取代,上游环节IP创意的重要性有望不断凸显。“文生视频距离成熟应用和商业化落地还有多久,这是一个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但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来看,我认为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长。”王鹏认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AI动画与传统动画相比还存在一些劣势,比如缺乏传统动画中的人情味和艺术性,在情感和细腻度上也不如传统动画,但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文生视频的质量和效率将不断提高,为商业化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外,文生视频还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等多个领域。”王鹏说。(摘编自《证券时报·首部国产AI动画(千秋诗颂)开播,文生视频应用落地提速!》)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千秋诗颂》借助“央视听媒体”辅助制作,所以可以高度还原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B.AI技术给影视从业人员带来极大威胁,但只要他们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多与机器合作,就能解决这一问题。C.AIGC的赋能能更高效地完成动画的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作捕捉等任务,所以,今后从业者主要负责上游环节的创意即可。D.文生视频已经在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后还会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等领域得到应用。【参考答案】3.C【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所以”强加因果。原文“该片借助大模型技术,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都基于‘央视听媒体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高度还原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可见其中没有因果关系。B.“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首先,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AI技术带来的变革。其次,他们的工作方式也将发生改变,需要更多地与机器合作,理解和运用AI算法和模型”,原文没有充分条件关系。D.“已经在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中生有。原文王鹏说“除了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外,文生视频还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等多个领域”。故选C。考向二:材料异同的比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6分)材料一: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人机”。(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材料二: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词”。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1.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不同对你阅读经典作品有何启示?(6分)【答案】1.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认为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材料二则认为,对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对于其中蕴藏的道理与智慧,应该学习和借鉴,但不能不加分析地将经典作品的所有内容奉为圭臬,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依据“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人机’”等内容可知,材料一认为刘勰的观点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依据“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词’。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可知,材料二认为,对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同样是刘勰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启示我们,对待经典作品,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当然,经过岁月淘洗和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必然蕴藏着宝贵的道理和智慧,但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经典内容都奉为圭臬,不能绝对照搬照抄,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才是对待经典正确的态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6分)材料一: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2019年大数据风控公司被严查,2020年万豪酒店泄露大量用户数据,包括疫情下个人健康码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社会热点无不与个人信息保护密切相关,也影响着数字经济的未来。对数据安全及发展的法律法规需求,已十分迫切。2020年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头。《民法典》的一大创新和亮点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该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可以说,隐私和自然人有着密切的“物理”联系,侵害隐私,犹如侵害自然人的身体。个人信息与自然人则更多的是“数字”联系。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相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比如,知晓一个人的住址和直接闯入他的家中肯定是不同的。现代社会,允许他人处理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拨打电话号码按住址寄送快递等,已是一种必然。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只有个人信息才可能成为要素,隐私中的私密信息则不可能成为要素。当然,《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的规定。而私密信息具体有哪些,比如健康信息、行踪信息是不是隐私,《民法典》则未作说明,需由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予以明确。(摘编自顾子乙《〈民法典〉,为数字经济突破个人信息保护之困》)材料二: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有学者从信息隐私权角度分析隐私的益处和坏处: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过度限制信息使用会影响人们通过信息分享造福社会,这不符合互联网精神;而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隐私被侵犯也会使得社会环境恶化,因而保持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无论面对的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围绕着个人信息的数字治理不外乎这么几个过程: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储存,三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四是信息的使用。每一个过程都可能涉及信息的隐私化和隐私的信息化,关系到是否侵犯个人隐私。隐私信息化的过程相对简单,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信息隐私化因其过程复杂,信息处在动态过程不容易把握而经常被忽视,因此更应该引起重视。数字社会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难题,全世界都在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相关法律也应该尽快出台。但可以预料,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不一定能够应对所有的现实问题,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下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是,不管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最低限度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在面对个人信息时都要遵守这一原则,能不收集就不收集,能少收集就少收集。第二个原则是高门槛准入原则。对于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开展必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个人信息的储存、数据安全和业务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核。第三个原则是相关利益者知情原则。当事者要就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储存、加工、使用的权限和边界,信息使用的时间,信息的销毁等做明确的公示,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当然,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只有在重新认识数字社会隐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权清晰的制度框架,企业才能合法收集、利用数据,个人的信息保护诉求才具备治理基础。当下要杜绝个人信息被滥用和个人信息的无界限收集,严格厘清信息使用和加工的边界,严禁针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整合,营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提高民众隐私安全感,让社会大众可以放心使用信息资源,融入数字社会。(摘编自王俊秀《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2.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分别加以概括。(6分)【答案】2.同:①都认为应保护好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数据安全。②都认为应找到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界限,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异:①材料一更关注“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分别,材料二更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②材料一强调《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材料二认为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未必能应对所有现实问题。【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首先要总结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问题上的观点,然后进行两者的比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异同点。材料一“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材料二“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材料一“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材料二“保持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强调了对个人信息的收集要有限度和边界,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材料一“明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材料二“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可见材料一侧重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材料二侧重个人隐私的保护;材料一“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头”“《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的规定”,强调的是《民法典》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作用;材料二“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强调的是仅有原则是不够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6分)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使全球陷入一种综合性危机。加强人类的联合才能应对共同的风险挑战,谋求合作共生便成为时代所需。“共生”原为生物学上的概念,但只有置共生于人类社会,探寻种属之别下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探寻相同社会需求下人与人之间如何共生共在,探寻价值追求相异的文明与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存,从中以求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之道,“共生”方可超越纯粹的生物学意义而具有复杂且深刻的意蕴。人如何“生”存,为何“生”活,是一个历久不衰的元问题。受制于人自身的有限性,无论何种意义上的生都无法依靠单个人的力量实现,彼此联结、和谐共生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那么就需要以整体性思维、责任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理解性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在于各个国家的利益与人类普遍利益之间存在着张力。如果各国只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而忽视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就无法有效应对时代的挑战,甚至会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突破狭隘国家利益,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向自然无序的扩张,不仅给人也给自然的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带来了威胁,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提升公民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亦应共同承担起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责任和义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着对每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怀,以彼此合作和相互促进实现对“此消彼长”“零和博弈”思维的超越。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彰显出各民族、各国家、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而这一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实践离不开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开放合作。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彰显着对文明共生的期许。而文明共生的真正实现需要彼此的相互理解。各方不仅要在开放的文化交流中谋求文明之间的相“同”之处,还要在相互交流中去充分理解对方文明的相“异”之地。(摘编自李建华、吴长静《后疫情时代的共生伦理及其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材料二: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一些集中的自然灾害群发期,如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两汉自然灾害群发期”,在这期间,地震、海侵、冰川、水旱、河患、蝗灾、暴雪、瘟疫交替出现。古代史学家的笔下记叙了荒年之中人们的勇敢与智慧。贾让的“治河三策”经《汉书•沟洫志》的记载而受到历代文史学家的重视。五代史官把唐代宰相姚崇的治蝗行动写入《旧唐书》。明人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之法被写入《明史》本传而得以流传。这些作品中都有人与自然斗争的记载。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将日益呈现出它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人类在与自然力的对抗中,逐渐发现自然条件对于政治统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于是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利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抗衡,筑起城郭,设关立塞,修建堤防。但是,这种“以邻为壑”“雍防百川”“各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元旦汇演活动方案4篇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 2线段的大小教学思路(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虚拟现实设备采购合同
- 文字计算题(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3.3 做个快乐鸟4教学思路 新人教版
-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023年(7篇)
-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500字
- 26方帽子店j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公司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简短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03
- 2024年广西普法云平台考试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军事理论知识全册复习题库及答案
- 铁路设备售后服务方案
- 2023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音乐史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云南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