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手册_第1页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手册_第2页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手册_第3页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手册_第4页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手册TOC\o"1-2"\h\u7601第1章引言 395441.1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概述 4231951.2推广目的与意义 49872第2章农业种植新技术 4200562.1保护性耕作技术 414622.1.1少免耕 477852.1.2秸秆还田 5304862.1.3地膜覆盖 5100292.1.4优化作物轮作制度 5167022.2水肥一体化技术 5107502.2.1微灌技术 5269042.2.2自动控制系统 595132.2.3水肥一体化配方技术 552552.3设施农业技术 5278212.3.1温室技术 5324242.3.2植物工厂 545812.3.3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6295222.3.4精准农业技术 622921第3章农业养殖新技术 6132143.1精准饲养技术 6150133.1.1饲料配方优化技术 6295443.1.2自动化饲养设备 6303403.1.3生长监测与评估技术 6246263.2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 662943.2.1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6255533.2.2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 6263283.2.3雨污分流技术 6106983.3疫病防控技术 7200523.3.1生物安全措施 7256713.3.2疫苗接种技术 7298623.3.3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 7302243.3.4抗菌肽等新型抗菌技术 77855第4章新品种选育技术 743314.1杂交育种技术 7240294.1.1亲本选择 751924.1.2杂交组合设计 7165594.1.3人工授粉 756864.1.4后代选育 7267184.2分子育种技术 743214.2.1基因定位 8135264.2.2基因克隆 8166894.2.3基因转化 83504.2.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8264414.3组织培养技术 8326764.3.1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8245534.3.2培养基配制 8276594.3.3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 815424.3.4脱毒与快繁 8280014.3.5品种改良 81565第5章粮食作物新品种 8172665.1水稻新品种 9227875.1.1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9171745.1.2抗稻飞虱水稻品种 926195.1.3抗旱水稻品种 9214085.2小麦新品种 9200075.2.1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92215.2.2抗病小麦品种 9201075.2.3抗旱节水小麦品种 935915.3玉米新品种 920925.3.1高产稳产玉米品种 964905.3.2抗病抗虫玉米品种 10109215.3.3优质专用玉米品种 107460第6章经济作物新品种 10132316.1棉花新品种 10170346.1.1高产优质棉花品种 1023606.1.2抗病抗虫棉花品种 10233916.1.3生态适应型棉花品种 10129316.2油菜新品种 10173396.2.1高油酸油菜品种 1035416.2.2抗寒油菜品种 10125956.2.3抗菌核病油菜品种 1044276.3蔬菜新品种 11258206.3.1叶菜类蔬菜新品种 11223466.3.2茄果类蔬菜新品种 1178226.3.3根茎类蔬菜新品种 11315606.3.4花菜类蔬菜新品种 1125335第7章畜禽新品种 11128047.1生猪新品种 11295637.1.1外二元杂交猪 1183037.1.2内二元杂交猪 1135807.1.3杜洛克猪 11201687.2肉鸡新品种 11317427.2.1快大型白羽肉鸡 11168317.2.2黄羽肉鸡 12296327.2.3优质肉鸡 12208977.3奶牛新品种 1290237.3.1荷斯坦奶牛 12224817.3.2娟姗奶牛 12154297.3.3更赛奶牛 1219741第8章水产养殖新品种 12209718.1淡水鱼类新品种 1219698.1.1草鱼新品系 1269728.1.2黄颡鱼新品系 12321848.2海水鱼类新品种 1230328.2.1大黄鱼新品系 12230208.2.2刀额新对虾新品系 13314328.3贝类新品种 13229378.3.1杂色鲍新品系 1343288.3.2翡翠贻贝新品系 13266028.3.3河蚌新品系 1317285第9章农业机械化技术 13185569.1耕作机械化技术 1313279.1.1深耕深松技术 13295669.1.2保护性耕作技术 13260579.1.3精细耕作技术 1461289.2收获机械化技术 14256889.2.1谷物收获机械化技术 1473569.2.2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 1420909.2.3果蔬收获机械化技术 14327069.3植保机械化技术 14174769.3.1喷雾机械化技术 14107639.3.2植保无人机技术 14325769.3.3植保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1419129第10章农业信息化技术 151099710.1农业物联网技术 15575510.1.1农业物联网架构 152935610.1.2关键技术 153059510.1.3应用案例 153165910.2大数据与农业 152312810.2.1农业大数据概述 152133610.2.2关键技术 152609610.2.3应用案例 161620410.3智能农业技术展望 16870310.3.1智能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16179310.3.2应用前景 16第1章引言1.1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概述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涉及作物栽培、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本章将从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定义、分类、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后续章节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1.2推广目的与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引导农民发展适应性、高效益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4)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5)提升农业环境保护水平:通过推广绿色、低碳、环保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6)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引进和推广国际先进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7)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本章旨在阐述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目的与意义,为后续章节详细介绍推广策略、方法及实践案例提供理论依据。第2章农业种植新技术2.1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提高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农作物产量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种植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2.1.1少免耕减少或免除传统翻耕作业,降低土壤扰动,保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2.1.2秸秆还田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2.1.3地膜覆盖在作物种植季节,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杂草生长,促进作物生长。2.1.4优化作物轮作制度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特性,合理调整作物轮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2.2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通过灌溉系统将溶解在水中的肥料输送到作物根系,实现水分和养分的同步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2.2.1微灌技术微灌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等,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肥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肥利用率。2.2.2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实时调整水肥供应,实现精确灌溉和施肥。2.2.3水肥一体化配方技术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水肥一体化配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3设施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通过人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3.1温室技术利用温室设施,调控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2.3.2植物工厂采用封闭式植物生长系统,通过人工光源、营养液循环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作物全年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2.3.3蔬菜无土栽培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如岩棉、椰糠等基质栽培,避免土壤传播病虫害,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品质。2.3.4精准农业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第3章农业养殖新技术3.1精准饲养技术3.1.1饲料配方优化技术精准饲养技术首先体现在饲料配方的优化。通过分析不同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结合当地饲料资源,制定出高效、经济的饲料配方,提高饲养效益。3.1.2自动化饲养设备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实现饲料投喂、饮水、粪便清理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饲养效率。3.1.3生长监测与评估技术采用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时监测养殖动物的生长状况,为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2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3.2.1生态循环养殖技术通过构建养殖生态系统,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3.2.2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将粪便、尿液等废弃物分解为有益物质,减少氨氮排放,改善养殖环境。3.2.3雨污分流技术在养殖场设置雨污分流系统,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处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轻环境污染。3.3疫病防控技术3.3.1生物安全措施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降低疫病传播风险。3.3.2疫苗接种技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减少疫病发生。3.3.3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疫病进行早期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疫病对养殖业的危害。3.3.4抗菌肽等新型抗菌技术研发和应用抗菌肽等新型抗菌技术,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药性问题,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第4章新品种选育技术4.1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品种选育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授粉,将不同品种或不同种间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产生具有优良特性的后代。杂交育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1亲本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人工杂交。应充分考虑亲本的遗传差异,以利于产生具有较大变异性和丰富多样性的后代。4.1.2杂交组合设计根据育种目标,设计合理的杂交组合,以实现优良性状的互补和累加。4.1.3人工授粉在适当的时间,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花粉进行授粉。4.1.4后代选育对杂交后代进行系统选育,通过多代自交、选择和纯化,最终获得具有稳定遗传性和优良性状的新品种。4.2分子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实现对作物品种的改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4.2.1基因定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标性状进行基因定位,为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4.2.2基因克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基因,为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基因资源。4.2.3基因转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赋予作物新的性状或改良现有性状。4.2.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对杂交后代进行早期选择,提高育种效率。4.3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实现快速繁殖和遗传改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3.1外植体选择与处理选择适合的组织或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消毒、切割等处理。4.3.2培养基配制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提供必要的营养和生长调节物质。4.3.3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通过调控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和比例,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完整的植株。4.3.4脱毒与快繁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病毒感染的植株进行脱毒处理,并快速繁殖健康植株。4.3.5品种改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如突变体的筛选、基因转化等。第5章粮食作物新品种5.1水稻新品种5.1.1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我国水稻科研工作者通过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5.1.2抗稻飞虱水稻品种针对稻飞虱危害严重的问题,我国成功选育出抗稻飞虱水稻品种。这些品种能有效抵抗稻飞虱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5.1.3抗旱水稻品种为应对干旱气候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选育出一批抗旱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好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在干旱条件下保持稳定产量,提高水稻生产的适应性。5.2小麦新品种5.2.1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针对市场需求,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加工品质优良等特点,满足了面粉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需求。5.2.2抗病小麦品种为降低小麦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选育出抗病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对小麦常见病害如条锈病、白粉病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5.2.3抗旱节水小麦品种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科研团队成功选育出抗旱节水小麦品种。这些品种能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高产量,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有利于节约水资源。5.3玉米新品种5.3.1高产稳产玉米品种我国玉米科研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出高产稳产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农民收益。5.3.2抗病抗虫玉米品种针对玉米病虫害问题,我国成功选育出抗病抗虫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对玉米常见病虫害如纹枯病、玉米螟等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5.3.3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如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甜玉米等。这些品种具有特定的品质特性,满足了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行业的需求。第6章经济作物新品种6.1棉花新品种6.1.1高产优质棉花品种介绍几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表现优异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6.1.2抗病抗虫棉花品种针对棉花生产中常遇到的病虫害问题,推荐几种抗病抗虫棉花品种,以降低农药使用,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6.1.3生态适应型棉花品种根据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棉花品种,提高棉花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6.2油菜新品种6.2.1高油酸油菜品种介绍高油酸油菜品种的栽培技术及其优点,如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加油菜籽产量等。6.2.2抗寒油菜品种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低温条件,推荐几种抗寒油菜品种,提高油菜在寒冷地区的适应性。6.2.3抗菌核病油菜品种介绍几种抗菌核病油菜品种,降低油菜生产中菌核病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6.3蔬菜新品种6.3.1叶菜类蔬菜新品种介绍叶菜类蔬菜新品种,如菠菜、芹菜、生菜等,这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6.3.2茄果类蔬菜新品种推荐几种茄果类蔬菜新品种,如番茄、茄子、辣椒等,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6.3.3根茎类蔬菜新品种介绍根茎类蔬菜新品种,如萝卜、胡萝卜、土豆等,这些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耐储运等优点。6.3.4花菜类蔬菜新品种推荐几种花菜类蔬菜新品种,如花椰菜、西兰花等,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花球紧实、口感好等特点。第7章畜禽新品种7.1生猪新品种7.1.1外二元杂交猪介绍:外二元杂交猪是指以大白猪、长白猪等优良瘦肉型猪种为父本,与本地母猪进行杂交的后代。该品种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7.1.2内二元杂交猪介绍:内二元杂交猪是指以本地优良猪种为父本,与其他地区优良猪种进行杂交的后代。该品种在保持本地猪种优点的基础上,提高了生长速度和瘦肉率。7.1.3杜洛克猪介绍: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一种瘦肉型猪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耐寒耐湿、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7.2肉鸡新品种7.2.1快大型白羽肉鸡介绍:快大型白羽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是我国肉鸡产业的主导品种。7.2.2黄羽肉鸡介绍:黄羽肉鸡是指我国地方品种鸡与外来肉鸡品种进行杂交的后代,具有肉质细嫩、口感好、适应性强等特点。7.2.3优质肉鸡介绍:优质肉鸡是指具有较高肉质、生长速度适中、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的肉鸡品种。包括北京油鸡、丝毛鸡等。7.3奶牛新品种7.3.1荷斯坦奶牛介绍:荷斯坦奶牛原产于荷兰,是目前全球养殖面积最广的奶牛品种。具有产奶量高、奶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7.3.2娟姗奶牛介绍:娟姗奶牛原产于英国,是我国引进的优良奶牛品种之一。具有产奶量稳定、奶质优良、耐寒耐湿、抗病力强等特点。7.3.3更赛奶牛介绍:更赛奶牛原产于瑞士,是一种小型奶牛品种。具有产奶量高、奶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等特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第8章水产养殖新品种8.1淡水鱼类新品种8.1.1草鱼新品系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通过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的草鱼新品系。该品系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养殖,为养殖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8.1.2黄颡鱼新品系黄颡鱼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经过多年的选育,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黄颡鱼新品系,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大、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系适合在我国各地淡水水域养殖,为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养殖选择。8.2海水鱼类新品种8.2.1大黄鱼新品系大黄鱼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手段,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的大黄鱼新品系。该品系在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8.2.2刀额新对虾新品系刀额新对虾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水虾类。经过多年的选育,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刀额新对虾新品系,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繁殖力高等特点。该品系适合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为养殖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8.3贝类新品种8.3.1杂色鲍新品系杂色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贝类养殖品种。通过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的杂色鲍新品系。该品系为我国贝类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8.3.2翡翠贻贝新品系翡翠贻贝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水贝类。经过多年的选育,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翡翠贻贝新品系,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抗逆性高等特点。该品系适合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为贝类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养殖品种。8.3.3河蚌新品系河蚌是我国淡水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研究人员通过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抗逆性强的河蚌新品系。该品系为淡水贝类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章完)第9章农业机械化技术9.1耕作机械化技术9.1.1深耕深松技术深耕深松技术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该技术通过机械化深耕深松,打破土壤底层硬结,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水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常见的深耕深松机械有铧式犁、圆盘犁、深松机等。9.1.2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有利于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的耕作方法。主要包括:少(免)耕、覆盖、轮作等。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9.1.3精细耕作技术精细耕作技术是通过机械化手段,实现土壤的精细耕作,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主要包括:平整、碎土、镇压等环节。精细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9.2收获机械化技术9.2.1谷物收获机械化技术谷物收获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联合收割机、割晒机等。采用机械化收获,可以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损失,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机械化收获有利于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9.2.2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棉花采摘机、甘蔗收割机、茶叶采摘机等。这些机械设备的运用,提高了经济作物收获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9.2.3果蔬收获机械化技术果蔬收获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采摘、收获机等。采用机械化收获,可以降低果蔬收获的劳动强度,减少损失,提高果蔬的品质。9.3植保机械化技术9.3.1喷雾机械化技术喷雾机械化技术是通过喷雾器械,将农药、化肥等均匀喷洒在作物上,达到防治病虫害、补充营养的目的。常用的喷雾机械有背负式喷雾器、喷杆式喷雾机、无人机等。9.3.2植保无人机技术植保无人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植保机械化技术。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病虫害防治、施肥、生长监测等环节。9.3.3植保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植保机械化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环保化方向发展。新型植保机械的研发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第10章农业信息化技术10.1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