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XM128-2021水文资料审查技术规程_第1页
DBXM128-2021水文资料审查技术规程_第2页
DBXM128-2021水文资料审查技术规程_第3页
DBXM128-2021水文资料审查技术规程_第4页
DBXM128-2021水文资料审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FORMTEXT13.060.10FORMTEXTB04FORMTEXTDBFORMTEXT22DBFORMTEXT22/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水文年鉴资料审查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fordataexaminationofhydrologicalyearbook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XX/XXXXX—XXXX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综合性检查 35说明资料 35.1目录、编印说明 45.2一览表与资料索引表 45.3站网分布图 55.4各站月年平均流量、输沙率对照表 56考证资料 56.1测站说明表与测验河段平面图 56.2水文站以上(区间)主要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及平面图 67水位资料 67.1逐日平均水位表 67.2洪水水位摘录表 77.3逐潮高低潮位表 87.4潮位月年统计表 88流量资料 88.1实测流量成果表 88.2实测大断面成果表 108.3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 118.4逐日平均流量表 118.5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 128.6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 139悬移质输沙率资料 139.1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 139.2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 159.3逐日平均含沙量表 1610泥沙颗粒级配资料 1610.1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 1710.2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 1710.3悬移质断面平均颗粒级配成果表 1710.4月、年平均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 1711水温、冰凌资料 1811.1逐日水温表 1811.2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 1811.3冰情统计表 1911.4实测冰流量成果表 1912降水量资料 2012.1逐日降水量表 2012.2降水量摘录表 2112.3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 2113水面蒸发量资料审查 2113.1陆上(漂浮)水面蒸发场说明表及平面图 2113.2逐日水面蒸发量表 2213.3水面蒸发量辅助项目月年统计表 22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文要素精度与符号说明 23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文数据特征值含义与统计方法 2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吉林省水利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正茂、陈锦岚、曲延光、管利群、张伟、隋佳硕、黄旭、柴禾蕾、张驰、彭朝辉、刘玉申、曹国忠、鄂文峰、张海波、闫法森、赵晶东、王丽华。水文年鉴资料审查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文资料整编的术语和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中水位(潮位)、流量、泥沙、水温、冰凌、降水、蒸发等水文资料的审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利部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资料审查工作,其他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资料,可参照本标准开展审查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L/T460-2020水文年鉴汇编刊印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HydrologicalYearbookofP.R.China按流域水系汇编,由国家水行政部门逐年刊印成册的水文资料。水文资料hydrologicdata各种水文要素的测量、调查、记录及其整理分析成果的总称。水文资料整编hydrologicdataprocessing对原始水文资料按科学方法和统一规格进行考证、整理、分析、统计、审查、汇编、刊印或存贮的全部技术工作。水位stage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平均水位meanstage某观测点不同时段水位的均值或同一水体各观测点同时水位的均值。保证率水位reliabilitystage一年中有多少天水位等于高于某一水位的相应保证率(历时)水位。流量discharge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平均流量meandischarge某一测验断面处一定时段内流量的平均值,如年、月、日平均流量等。径流总量totalrunoff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水文测验断面的总水量。径流模数runoffmodulus时段径流总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或时段内单位集水面积所产生的平均流量。径流深度runoffdepth单位集水面积的径流量所折算的平均水层厚度,一般以mm计。水位流量关系stage-dischargerelation河渠中某断面的实测流量与其相应水位之间建立的相关关系。含沙量sedimentconcentration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干沙的质量,或浑水中干沙质量(容积)与浑水的总质量(总容积)的比值。输沙率sedimenttransportrate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的泥沙质量。输沙量sedimentrunoff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水文测验断面的全部干沙质量。输沙模数sedimentrunoffmodulus时段总输沙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单断沙关系indexandcross-sectionaveragesedimentconcentrationrelation断面平均含沙量与相应单样含沙量建立的相应关系。颗粒级配grain-sizedistribution每一粒径组泥沙在给定的沙样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中数粒径medianparticlediameter小于某粒径的沙重百分数为50%的粒径。平均粒径meanparticlediameter粒径组平均粒径为粒径组上下限粒径几何平均值。样品的平均粒径为各粒径组平均粒径按各粒径组相应沙重百分数加权的平均值。冰流量icedischarge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冰块或冰花的体积。流冰疏密度icerunconcentration测验河段内,流冰块和流冰花面积与敞露水面面积的比值。降水量precipitation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水面蒸发量watersurfaceevaporation在一定时段内,由地表水体的自由水面逸入大气的水量,单位为mm。合理性检查rationalexamination为保证水文资料整编的质量,根据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各种要素间的关系,对整编成果的规律性所做的检验工作。综合性检查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含资料索引)对照,检查各成果表相关数据的正确性:各成果表站次、河名、站名与一览表应一致,后一测站站次应大于前一测站站次,不应存在刊印成果的测站未列入一览表的现象;列入表头的集水面积、基面与基面高差应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一致,基面与基面高差不得空白。检查各成果表使用的数据单位与附录A的符合性,输沙率单位为“kg/s”,输沙量单位为“104t”,同一测站刊印的各成果表间使用的含沙量单位、蓄水量单位应一致。检查数据有效位数与附录A的符合性,数据量级与使用单位的匹配性。列入各表的同一数值应一致。当出现河干、连底冻、水流停滞、缺测及部分测验项目部分时段按规定停测等现象时,检查各成果表同一日日值或摘录值的相应性,日值及月年特征值统计(计算)应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根据刊印的各项成果表,检查各要素变化趋势的相符性,变化趋势应与测站特性与水沙变化趋势相符;水位、水文站按上、下游关系,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按区域地形特点进行综合合理性检查,若出现不合理现象,应结合水利工程情况、测站控制条件、区域地形等因素综合分析其合理性。与上年度资料对照,检查同一测站相邻年份刊印成果的连续性与合理性:各测站刊印的表项应保持历年统一,各要素观测月份或时段应保持历年统一,并符合测验规范要求;确认各测站保证率水位、洪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输沙模数等特征值统计保持历年统一;检查各测站成果表相邻年份间附注说明的一致性。若有变动,应结合编印说明、附注说明及测站特性分析其合理性。按照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相关技术要求,确认各表附注说明填写齐全、正确,与表内数据及测站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资料目录、编印说明按照SL/T460中水文年鉴卷册的划分情况,检查水文年鉴的卷册名称、卷册编号、译文的正确性,水文资料年份应与刊印的资料年份一致,单位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司”。按照SL/T460技术要求,确认目录与卷册内刊印的资料项目相符,成果表、图的名称及排列次序正确,页码编排与刊印的内容一致。编印说明中统计的测站数量应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相符。统计的成果表项名称、排列次序与卷册内刊印的资料一致,成果表数量统计应正确。检查编印说明中涉及的领导机关名称的正确性,各项文字说明需规范、准确,与卷册内资料数据相符。检查编印说明中各项特征值统计与卷册内刊印资料的相符性,最小值应在全年正常观测值中挑选。参照相邻年份水文年鉴,结合刊印年份的水文测站变动情况,确认测站变动、资料变动等需要说明的内容在编印说明中无漏写、错写情况。编印说明中列写的流向符号、观测物符号、整编符号应齐全、正确,符号说明应正确。检查编印说明中所述的水文测验方法、水文资料整编方法的正确性,与卷册内刊印资料的相符性。一览表与资料索引表检查各类一览表中的测站信息,确认各项数据、文字准确无误,内容填写准确无误:站次需自1开始连续编号;检查测站编码、水系、河名、流入何处、站名、站别等信息的正确性,彼此相应;检查断面(观测场)地点、经纬度填写的正确性,与所在地行政区划的相符性。断面地点应填写到省、市、县(盟、州)、乡(镇、街道)、村,同一市(盟、州)、县(旗、市、区)、乡(镇、街道)、村名称卷册内应一致;经纬度应填写至分或秒,格式为度分秒;检查水文测站至河口距离、集水面积的正确性,其数值上、下游测站间变化趋势应与测站排序相符;考证资料最近刊印年份应正确填写,不早于领导机关最近一次统一考证的刊印年份,且不早于设站年份。刊印年份新设的测站,设立月份应与首次刊印资料的月份相符,当年应刊印测站说明表与测验河段平面图,且与其刊印内容相符;“冻结基面与绝对(假定)基面高差”、“绝对或假定基面名称”应正确填写,两者相应,刊印逐日平均水位表或逐潮高低潮位表的测站均应填写,其他断面可不填写;领导机关名称的填写应符合实际情况;测雨仪器型式应为“20cmJDZ01”、“20cmJDZ02”、“20cmJDZ05”、“20cmJQR01”、“20cmJHT01”或“20cmJEZ01”,仪器精度与刊印资料的精度一致;检查测雨仪器绝对高程、器口离地面高度填写的正确性,器口离地面高度应与测雨仪器型式相符,数值合理;绝对高程宜与测站所在地高程情况相符。与站网分布图对照,检查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栏表中测站排序的正确性,水系、河名、流入何处的一致性。与上年度水文年鉴中各类一览表信息逐一对照,检查测站排序与测站信息的一致性,若有变动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站别为水位、水文站的降水量站,检查相关信息的一致性,否则应考证其合理性。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冰凌资料索引表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对照,检查站次、河名、站名、排序的一致性,刊印表项与站别、断面性质的相符性。各测站刊印的资料项目应按SL/T460技术要求执行,并应与测站任务相符,缺项或多项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将各项资料索引表与资料成果对照检查,确认索引表项目填写准确无误,不存在多刊、漏刊现象,索引页码编排正确无误。将本年度水位、流量、泥沙、水温、冰凌、降水、蒸发资料索引表与上年度对照,检查相邻年份刊印资料成果的一致性,若有变动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站网分布图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对照,表内所有测站均应标注,位置应准确,标注符号应与测站类别相符,序号应与一览表一致。绘制的图形元素应按SL/T460技术要求执行,检查河流分布与名称的准确性。各站月年平均流量、输沙率对照表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对照,刊印逐日平均流量表的测站均应列入各站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刊印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的测站均应列入各站月年平均输沙率对照表;表内河名、站名、集水面积等应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一致。与站网分布图及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对照,检查列入表内测站排序的正确性,进行上、下游合理性检查的相加项及位置的合理性;检查其他卷册与本卷册有对照关系的测站有无漏录现象。检查表内文字的准确性,表内数值的单位及量级与表头相符。与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对照,检查列入各站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各站月年平均输沙率对照表中各项数据的一致性。与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对照,检查水库站蓄水变量及月、年平均流量计算的正确性,逐日平均流量表附注中列写的蓄水变量应与其一致。检查相加项各项数据的正确性:相加项集水面积、河名、径流深度、径流模数、输沙模数、极值及出现日期应空白;若相加项内兼有有水与缺测或空白并存时,检查对应相加值有无漏写不全统计符号“()”;若相加项全部为缺测或兼有缺测、空白时,对应相加值应为缺测符号“—”;若相加项全部为空白,对应相加值应为空白。进行上、下游水量与沙量合理性检查,如若不合理,检查在编印说明中说明原因的准确性。考证资料测站说明表与测验河段平面图测站新建、恢复观测、迁移或测站性质、类别发生变动时,检查有无漏刊印测站说明表与测验河段平面图现象。与上次刊印成果对照检查,未变动项的各项信息应相符。测站沿革各项数值的填写应按SL/T460技术要求执行,并应将自设站以来的变动情况说明清楚;检查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内的设站年份、站名、站别、领导机关的一致性,考证资料最近刊印年份与资料年份的一致性,各时期领导机关名称与实际情况的相符性。检查测验河段及其附近河流情况填写的正确性,与实测大断面成果表刊印的河床组成的相符性,与本表所列写的其他内容应一致,固定参照物与基本水尺断面的相对位置应一致、合理。检查断面及主要测验设施布设情况所列写内容的准确性,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实测冰流量成果表、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的相关信息的相符性;应按先基本水尺断面或流速仪测流断面再其他断面(自上而下)的方式填列,基本水尺断面的位置应为与固定参照物的相对方向及距离,其他断面应为与基本水尺断面的相对方向及距离。确认基本水尺水位观测设备所列写的基本水尺及自记水位计型式、质料与位置等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名称正确,排列次序及文字说明正确,与逐日平均水位表附注说明相符。水准点填写应齐全,检查型式及位置填写的正确性,水准点基面名称的正确性,绝对基面、假定基面高差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的一致性。列写的水准点不少于3个,引据水准点正确。按SL/T460技术要求,确认测验河段平面图规格正确,测站说明表中所列写的断面及主要测验设施、基本水尺水位观测设备、水准点等均已准确标明,图式准确,河流流向、比例尺、测站位置等均已标明。与站网分布图对照,检查测验河段平面图中所绘制水系、河名的一致性。按地形图测绘的基本要求,检查图中绘制的测验河段及附近的其他要素的正确性,各要素尺寸宜协调,绘图质量达到刊印水平。水文站以上(区间)主要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及平面图按照SL/T460技术要求,确认表中填写的各项内容正确,排列顺序正确。水利工程若已设立水位、水文站,且水文测站资料列入本卷册水文年鉴,检查工程地点、经纬度、控制面积、建成年月等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相关信息的相符性。注字无错漏,平面图绘制的内容齐全,表中所列各项工程均已在平面图中标明。按照SL/T460技术要求,确认图幅、图式、图例等正确,绘图质量达到刊印水平。水位资料逐日平均水位表表头“表内水位(冻结基面以上米数)±×××m=××基面以上米数”应正确填写,不得空白,基面与高差应相符:测站采用绝对基面时,表内水位与表头高差之和应与当地同一基面的高程、本站水准点高程相符或相应;测站采用冻结或假定基面时,高差一般应为0.000,否则应考证其合理性。表内逐日平均水位检查7.1.2.1检查相邻日平均水位变化趋势与测站特性、水流特性的相符性,若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检查加工方法的正确性。当出现河干、连底冻现象时,检查日值统计方法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7.1.2.2与相邻年份对照,年头、年尾接头处水位应衔接;若衔接不当,应检查是否因数据加工错误、基面改变、水情变化等因素造成;基面发生变化时,应附注说明。非全年观测站,可采用同期水位对比的方式检查。7.1.2.3与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对照,检查水位、流量、含沙量日变化趋势的相应性,与测站特性、水沙特性的相符性。若出现不合理现象,应结合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水位(水温)观测记载簿等,检查是否因冰坝、冰塞、决口、水利工程施工等因素造成,否则应检查原始数据与控制信息录入、推求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应检查以下各项的对应性:当水流出现停滞现象时,对应日平均流量应为0;当水流出现河干、连底冻现象时,逐日平均流量与逐日平均含沙量统计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当水位缺测或停测时,若流量、含沙量不为缺测或停测,应结合其推求方法分析其合理性。月年特征值检查7.1.3.1月最高、最低水位及出现日期应在瞬时值中挑选,月最高水位不低于月最高日平均水位,月最低水位不高于月最低日平均水位;若极值与水位日平均值相等,极值出现日期应不晚于对应日平均值的最早出现日期。7.1.3.2月平均水位为月内日平均水位的算术平均值,其数值应不低于月最低水位、不高于月最高水位。7.1.3.3年最高、最低水位及出现日期自月极值中挑选,检查挑选的数值及出现日期的正确性。年平均水位为年内日平均水位的算术平均值,检查方法与月平均水位相同。7.1.3.4当月内或年内出现河干、连底冻但无缺测、停测等现象时,按附录B的技术要求,检查月、年统计的正确性。7.1.3.5当月内有缺测或停测现象时,月或年平均值应为缺测符号“—”,极值应在观测值中挑选,分析加不全统计符号“()”的正确性。7.1.3.6水库站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水位时,月、年平均值正常统计,月、年极值及出现日期应在观测值中挑选。7.1.3.7检查月年特征值及其出现日期与水位变化趋势的相符性,若不相符应分析其合理性。7.1.3.8若统计保证率水位,检查年最高保证率水位与年最高水位的一致性,后一保证率水位不高于前一保证率水位;若某一保证率水位为河干或连底冻时,其后均应为河干或连底冻。与逐日平均流量表对照,检查采用单一曲线法推流期间,水位月极值与流量月极值出现日期的一致性。若不一致,分析是否因流量计算取舍原因造成,否则应检查数据加工、推流方法或附注说明的推流方法及日期的正确性。同一天使用两种推流方法时,可不一致。分别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实测冰流量成果表、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实测大断面成果表、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洪水水位要素摘录表及水库水文要素摘录对照,检查表内数据与各表基本水尺水位(摘录水位)的合理性,若出现表面矛盾,检查是否因录入错误、加工方法错误等原因造成:检查基本水尺水位(摘录水位)变化趋势与水位日值变化趋势的相符性,基本水尺水位(摘录水位)不高于月最高、不低于月最低水位,当数值相同时,施测日期应不早于对应月水位极值出现日期。当摘录水位与日平均水位数值相差较大时,分析其水位日变化的合理性;采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洪水水位要素摘录表及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摘录水位计算日平均水位,检查其与当日平均水位的相应性;实测大断面成果表施测位置为基本水尺断面时,按上述方法检查测时水位的合理性。若施测位置在基本水尺断面上游,测时水位应不低于月最低水位;若施测位置在基本水尺断面下游,测时水位应不高于月最高水位;当出现河干、连底冻、缺测、停测、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水位等现象时,各表的测时水位(摘录水位)应一致,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应日值应合理。洪水水位摘录表检查刊印洪水水位摘录表的测站与该站刊印任务的相符性。刊印洪水水位摘录表的测站,不应存在重复刊印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的现象。检查表内刊印的摘录时间格式与历年、卷册的一致性。检查水位省略方式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检查摘录场次与过程的准确性:本年天然来水形成的最高水位过程及对应的最高水位不应漏摘、误摘,因水利工程、冰坝、冰塞等壅水形成的年最高水位一般不参加摘录;摘录的其他场次洪水,最高水位不应漏摘、误摘;检查摘录的水位过程与日平均水位变化过程的相符性,最高、最低水位出现日期及数值应合理;检查摘录数据疏密程度的合理性,是否自起涨前2~3时段摘至落平后2~3时段。逐潮高低潮位表检查表头“表内水位(冻结基面以上米数)±×××m=××基面以上米数”填写的正确性,检查方法与逐日平均水位表相同。表内逐潮潮位检查:检查每月高潮、低潮潮位自低潮依次出现的对应性,潮汐现象正常期间,若本月1日首先出现的是高潮,本月第一行应为低潮且日期、潮位和时分空白,上月最后一行应为低潮且正常统计;检查高潮、低潮潮位变化过程有无突出不合理现象,高潮潮位高于相邻的低潮潮位,时分均记至分钟;若某月部分或全部日期潮别栏空白时,检查该月附注说明原因的正确性,语句标准。检查每月附注栏资料来源情况说明的正确性,且语句标准。潮位月年统计表检查表头“表内水位(冻结基面以上米数)±×××m=××基面以上米数”填写的正确性,检查方法与逐日平均水位表相同。检查表头潮差单位的正确性,应为“m”,历时单位应为“时:分”。检查表内各项数值统计(计算)的正确性,公历与农历日期应对应,出现日期格式应为“月-日”,闰月时格式应为“闰×月-×日”,时分格式应均为“时:分”。当全月潮汐现象消失时,月统计只填写全月最高和最低潮位,其余各栏应空白。按规定停测的站,检查全年统计栏各项数值的不全统计符号“()”有无漏填,全年统计栏中平均潮位、平均潮差、平均历时栏应为缺测符号“—”。流量资料实测流量成果表施测号数应自1开始连续编号,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因测验精度低、代表性不好而舍弃时,检查说明语句的准确性;连续数次流量为0仅刊印起、止测次而中间测次舍弃时,检查说明语句与刊印内容的相符性;施测号数为文字时,应为层冰层水或分股施测的流量,检查文字的规范性与准确性;若流量为非实测时,检查除水位、流量值外有无多录现象。合成成果不应刊印,刊印表项应齐全、正确,与分股成果对应。检查月、日省略方式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施测时间格式宜为“时:分”,按下列方法检查施测时间的正确性:止时间晚于起时间,后一测次时间晚于前一测次时间;若相邻测次施测时间重叠,应结合测验方法、测验实际情况分析其合理性;若为比降—面积法施测,止时间应空白;根据测验方法检查测流历时的合理性,能否满足测流方法、垂线数与测点总数的最低时长要求。若采用ADCP(ADP)测流时,检查测流历时与平均流速的合理性。检查断面位置填写的正确性,否则应论证其合理性:河道站,填写的应为“基”或为与基本水尺断面的相对位置,且相对距离为整米数,如“基上10m”,检查其正确性;渠道站或水库站,填写的应为与闸、坝的相对位置或“水文测桥”等;刊印合成成果时,检查其对应的断面位置有无多填。检查测流方法名称的正确性,根据流量测验方法,检查测次数据的正确性,确认无漏填、多填现象:测流方法为流速仪法时,确认表中除水面比降、糙率外其他各项数据均齐全;测流方法为ADCP(ADP)时,确认表中除最大测点流速、最大水深、水面比降、糙率外其他各项数据均填写齐全;测流方法为比降—面积法时,确认表中除最大测点流速、最大水深外其他各项数据均填写齐全;测流方法为浮标法(电波流速仪)时,应有浮标系数,如为高水时的中泓浮标法,一般断面面积应加不全统计符号“()”。检查测验方法与统计项填写的对应性,检查测验方法名称的正确性:统计项为垂线数/测点总数时,确认测验方法为流速仪法或深水浮标法,测点总数大于垂线数且数值合理;统计项为垂线数/系数时,确认测验方法为浮标(小浮标、漂浮物、中泓浮标、电波流速仪)法,系数取值应合理且保留两位小数;统计项为垂线数/测点相对位置时,确认测验方法为流速仪法。检查基本水尺水位、流量、流速、断面面积、水深、水面宽变化趋势的相应性,一般呈同向变化,否则应检查变化趋势的合理性。确认表内各项数值计算正确,不存在表面矛盾。确认最大水深大于平均水深且数值合理,若相等应结合测站特性分析其合理性;水深应满足测验方法的基本要求。分析同一断面平均流速、最大测点流速比例系数的合理性,最大测点流速应不小于平均流速且数值合理,若相等应分析原因,计算取舍原因可认为合理。若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或采用其他方法测流同时观测比降的测次,确认比降与糙率同时出现,数值取值合理,数据计算正确。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时,应附注说明糙率来源。若测流方法为浮标法、流速仪水面一点法或0.2一点法时,应分析确定断面面积是否应加不全统计括号“()”。若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时,确认断面面积加不全统计符号“()”。按SL/T460技术要求,确认本表附注列填写的冰情或水流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正确,文字说明与表内其他数据不存在表面矛盾。确认说明部分所述内容完整、准确,与测站情况及本年测验情况相符:检查过河方式与测站实际情况的相符性,语句标准统一,相邻年份过河方式相应,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确认流速系数、浮标系数、糙率等说明与表内资料相符,取值合理;采用新方法、新仪器测流且相关项目未统计时,应附注说明相关情况;部分或全部流量测次刊印的测时水位非基本水尺水位时,应附注说明相关情况,该水位与逐日平均水位表数值一般不一致。与逐日平均流量表对照,根据各时期推流方法检查测次布置的合理性,能否满足流量推求的精度要求;检查流量值与月年统计值的合理性: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推求流量时,分析对应时期测次布置与水情变化趋势的相符性,应能控制流量变化过程,满足该时段的推流精度要求;采用临时曲线法推求流量时,根据洪水涨落情况,分析对应时期的测次布置对水情变化趋势的控制程度,应能满足定线推流的精度要求;采用改正系数法推流时,分析对应时期的测次布置对改正系数变化过程的控制程度,应能满足该时段的推流精度要求;采用改正系数法或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推求流量时,确认实测流量值不小于逐日平均流量表中对应月流量最小值且不大于最大值;若与月极值相等,其施测日期应不早于对应极值出现日期,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采用单一曲线法推流期间,水位与流量变化趋势应完全相应;渠道断面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改正系数法、改正水位法等方法推流时,确认测时水位已填写;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推求流量时,水位可空白。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检查测时水位的合理性:检查测时水位变化趋势与逐日平均水位变化趋势的相符性,与对应日平均水位的合理性,若差值偏大,应分析瞬时水位过程的合理性与真实性,确认逐日平均水位推求正确;确认测时水位不低于对应月最低水位、不高于对应月最高水位;若与极值相等时,施测日期应不早于对应极值出现日期;水位按规定停测期间,确认对应测次测时水位空白;水位、流量均停测时,因推流需要而施测的测次除外。与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对照,检查测时水位与摘录水位的对应性:检查测时水位与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摘录水位变化趋势的相符性,测时水位与测流期间摘录的水位不矛盾,若差值较大应确认未录入错误;若起、止时分均摘录且水位变化缓慢时,起、止时分摘录水位的平均值一般应与测时水位一致;结合逐日平均流量的推流方法,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或改正系数法推流期间,检查测次流量与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对应时段摘录流量的相符性,否则应确认不存在录入错误或流量节点值加工错误。与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对照,检查两表测时水位、冰情的合理性:检查两表测时水位、摘录水位的相应性,如水位按规定停测,两表水位均应空白;若冰厚与冰情要素摘录表摘录时间处于实测流量成果表施测时间内,两表测时水位(摘录水位)一般应一致,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测流断面为基本水尺断面且为冰情观测断面时,检查两表冰情的相符性,测流冰情为冰情变化转折点时,确认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已摘录;若测流断面与冰情观测断面不在一处时,应检查两表冰情变化趋势的合理性;分析冰期测流方法的合理性,封冻期无特殊情况时不应采用ADCP走航式测流。实测大断面成果表检查各站刊印断面次序的正确性,应按先基本水尺断面或流速仪测流断面,再其他断面从上游向下游依次排列,同一断面按施测时间先后次序排列。确认大断面施测日期、测时水位填写正确、完整。测时水位空白时,结合逐日平均水位表,检查河底高程最小值能否满足直接测量河底高程的水深要求;测时水位非空白时,检查方法参照逐日平均水位表的检查方法。按SL/T460技术要求,检查断面名称的正确性,检查同一位置不同测次断面名称的一致性;在非基本水尺断面施测时,应注明其与基本水尺断面的相对位置,如“基上10m”。确认实测大断面成果表起测岸别与止测岸别不存在漏填、错填现象;垂线号自1开始连续编号,且对应的起点距逐渐增大(陡岸边除外),否则应确认未录入错误。确认起点距均保留至小数后一位,相邻起点距呈递增关系,不存在录入错误导致的前后矛盾;为陡岸边时,同一起点距不超过3个且河底高程不一致。当起点距与河底高程出现负值时,负号和整米数均不应省略。按起点距顺序,检查河底高程变化趋势与天然河床变化规律的符合性,如有突出不合理现象应查明原因:确认测时水位高于过水断面部分河底高程,低于岸上部分河底高程;水位平稳时期,在基本水尺断面或附近施测的大断面的测时水位,应与对应日平均水位一致或相近。同一断面各次施测成果对照检查,挖沙、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造成的断面变化应在附注中说明具体情况。按照SL/T460技术要求,确认各断面刊印次数、变化趋势与断面特征相符。确认刊印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m~1.0确认附注说明完整、齐全,河床组成情况与测站实际情况相符。同一日施测多个断面时,检查上、下游断面测时水位变化的合理性,一般上游断面的测时水位不小于下游断面的测时水位,若出现不合理的倒比降现象,应查明原因。根据不同水位计算水面宽,检查与实测流量成果表施测时间相近测次水面宽的合理性,若断面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水位与水面宽应呈同向变化。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确认堰闸名称与特性填写正确,与上年度一致,发生变化时已附注说明。检查水位、水头列填写的对应性,结合闸底及堰顶高程检查水头计算的正确性,水位差计算的正确性。检查开启总宽、闸孔过水面积与开启孔数、孔宽的对应性,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检查相关因素及系数取值的合理性,根据各时期采用的计算公式,检查流量变化趋势的合理性。施测时间、实测流量、断面位置、测验方法、断面面积、平均流速等,检查方法同实测流量成果表。确认流量系数计算采用的公式满足公式计算条件,数值正确,公式编号填写正确,采用自定义公式时,应按要求附注说明。逐日平均流量表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对照,结合测站特性,确认逐日平均流量推求不存在突出不合理现象:无冰坝、冰塞、水利工程施工、决口等事件发生时,检查逐日平均水位与逐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的相符性,否则应结合断面控制条件及冲淤变化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检查年头、年尾接头处,有水与河干、连底冻、缺测、水流停滞接头处及停测与恢复测验接头处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的合理性,若不合理应检查数据录入、推流节点数据加工的正确性;当出现连底冻、河干、水流停滞、停测、缺测等现象时,确认数据加工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改正系数法、历年综合线法推流时,确认推流期间不存在冰坝、冰塞等因素造成的假水位现象,否则应根据推求的流量过程分析推流方法的合理性。测站同时刊印合成断面与分断面逐日平均流量成果时,检查分断面流量成果与合成断面流量成果的合理性,各分断面相同日流量之和应与合成断面对应日流量一致。根据逐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检查月、年统计值的正确性:确认月平均流量为该月逐日平均流量的算术平均值,年平均流量为本年逐日平均流量的算术平均值;月最大、最小流量应从推求的瞬时流量中挑选,确认月最大、最小流量与表内逐日平均流量间不存在表面矛盾,出现日期与水情变化趋势相符。检查月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差值的合理性,否则应检查推流节点数据加工的正确性与推流方法的合理性;全月缺测时,确认各项月统计数据均为缺测符号“—”;月内兼有缺测、有水现象时,确认月平均流量为缺测符号“—”,月最大、最小流量及出现日期应在有水期间挑选,结合上、下游测站流量资料分析是否应加不全统计符号“()”;年内有缺测或按规定停测等资料不全现象时,确认年平均流量为缺测符号“—”,年最大、最小流量及出现日期应分别自月最大、最小流量中挑选,结合年内流量测验情况及上、下游测站的流量资料分析是否应加不全统计符号“()”;当挑选的月或年最大流量出现在冰坝、冰塞等因素造成的壅水期间时,应结合冰情观测资料等分析其合理性。确认年径流量正常统计且数值正确,年内出现缺测、停测等资料不全现象时,确认数值已加不全统计符号“()”。确认径流模数、径流深度计算与历年统一,与测站(断面)特性相符,若有变化应结合说明资料分析其合理性:年内观测月份不全、没有集水面积的站及渠道断面,不计算径流模数与径流深度;当上游蓄水工程控制面积超过本站集水面积15%、本站调节水量超过7.5%时,一般不计算径流模数与径流深度,附注说明相关情况;按规定应计算径流模数、径流深度但年内有缺测现象时,确认径流模数与径流深度为缺测符号“—”;受水利工程影响或设有分断面时,确认工程蓄水量、引入(出)水量及分断面年径流量已参加径流模数、径流深度计算,计算过程正确。参照上年度附注说明,结合本年度具体情况,结合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部门相关技术规定,检查附注说明:采用单一曲线法或临时曲线法推流时,确认已附注说明曲线标准差,测点不足未计算时不说明;年内有缺测等非正常观测现象时,确认已附注说明相关情况;水库合成断面,确认已说明该表流量的组成部分,结合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检查水库年蓄水变量计算的正确性。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确认摘录表格式历年统一。确认摘录洪水过程的完整性,应自起涨前2~3时段摘至落平后2~3时段,摘录的疏密度应适当。确认月、日省略方式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时分格式历年一致、卷册统一。后一摘录时间大于前一摘录时间,且不跨越8时(同一场次洪水)。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检查摘录的洪水过程及摘录水位的正确性:确认年最高水位对应的洪水过程已摘录,冰坝、冰塞等原因造成的假水位过程如无特殊情况不摘录;若某月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出现在摘录期内,确认该水位已摘录,摘录日期与对应月极值出现日期一致;1日0时水位挑选为月极值且未处于水位过程的封顶、谷底时,可不摘录;检查摘录水位变化过程的连续性,确认不存在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整米数省略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与逐日平均流量表对照,检查摘录的洪水过程及流量的正确性:确认年最大流量对应的洪水过程已摘录;若某月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出现在摘录期内,确认该流量已摘录,摘录日期与对应月极值出现日期一致;1日0时流量挑选为月极值且未处于流量过程的封顶、谷底时,可不摘录;检查摘录流量变化过程的连续性,确认不存在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根据摘录的流量值,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流量,确认其与逐日平均流量表中对应日平均流量一致或相近;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推流期间,确认采用同一条曲线推流期间,摘录的水位值对应流量唯一。与逐日平均含沙量表对照,检查摘录的含沙量变化过程的正确性:确认年最大含沙量对应的洪水过程已摘录;若某月最大、最小含沙量出现在摘录期内,确认该含沙量已摘录,摘录日期与对应月极值出现日期一致。1日0时含沙量挑选为月极值且未处于含沙量变化过程的封顶、谷底时,可不摘录;检查摘录含沙量变化过程的连续性,确认不存在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确认平水期与丰水期的划分保持历年统一,各时期出库流量的摘录方法保持历年统一。与上年度资料对照,年头、年尾水位不存在突变现象,采用的水位、蓄水量关系为同一系列。确认月、日省略方式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时分格式保持历年一致、卷册统一。确认已自本年1月1日8时摘录至次年1月1日8时,后一摘录时间晚于前一摘录时间且不跨越8时。与坝上断面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确认摘录水位为坝上水位,水位整米数省略方式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检查摘录水位变化趋势与逐日平均水位变化趋势的相符性,确认不存在突出不合理现象;水位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时,确认摘录段次与逐日平均水位表的观测段制对应,水位值一致,否则应检查录入数据的正确性、逐日平均水位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确认月、年最高、最低水位均已摘录,出现日期相应;1日0时水位挑选为月极值且未处于水位变化过程的封顶、谷底时,可不摘录。与合成断面的逐日平均流量表对照,检查摘录流量过程的合理性:检查摘录流量变化趋势与逐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的相符性,确认不存在突出不合理现象;确认月、年最大、最小流量均已摘录,出现日期相应;1日0时流量挑选为月极值且未处于流量变化过程的封顶、谷底时,可不摘录;根据摘录的出库流量,采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流量,与逐日平均流量表中对应日平均流量应一致或相近,否则应检查数据加工的正确性。确认水位、蓄水量呈同向线性变化。悬移质输沙率资料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根据测验方法,确认各测次刊印的项目齐全、对应,无漏填、多填现象。施测号数应自1开始连续编号,若不连续应分析其原因,一般测次错误、代表性不好应舍弃并说明原因,连续多次输沙率为“0”应舍弃中间测次仅刊印首、尾测次,否则应为录入错误。河流有分流串沟需要分股成果时,参照实测流量成果表的方法检查。确认施测时间填写正确、齐全,不存在漏录、错录现象:确认月、日省略方式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起、止时间格式为“时:分”;确认各测次止时间晚于起时间,施测时长满足测验方法的最低时长要求;确认后一测次施测时间晚于前一测次施测时间,若重叠应结合测验方法分析其合理性。后一测次流量施测号数应大于前一测次流量施测号数,结合实测流量成果表,检查表中相关数据的正确性:流量施测号数为数字时,检查刊入表内的流量、施测时间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对应测次数值的一致性;若施测时间不一致,应进一步确认施测号数、施测时间等不存在录入错误,否则应结合测验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流量施测号数为空白时,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对照,确认不存在施测号数漏录现象,流量值应加不全统计符号“()”。结合测验方法与推沙方法,检查表内流量、断面输沙率、含沙量计算的正确性。9.1.5.1采用全断面混合法测取断面平均含沙量时,计算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流量的乘积,其与对应测次的输沙率应一致。9.1.5.2采用垂线混合法、选点法、积深法测取断面平均含沙量时,计算输沙率与流量的商,其与对应测次的断面平均含沙量应一致,流量应为实测值。9.1.5.3结合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检查断面平均含沙量统计项与单样含沙量测验方法的正确性: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为积深法时,断面平均含沙量测沙方法第二组数据应为“垂线数/积深”,单样含沙量取样方法应与其对应;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为垂线混合法时,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第二组数据应为“垂线数/测点总数”,测点总数大于垂线数且不大于垂线数的3倍;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为选点法时,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第二组数据应为“垂线数/测点总数”或“垂线数/取样位置”。为“垂线数/测点总数”时,确认测点总数大于垂线数且不大于垂线数的3倍,单样取样方法为一点或垂线混合,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为“垂线数/取样位置”时,确认取样位置是否为0.6或0.5(特殊情况时可为0.0),单样取样方法应为对应位置一点法;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为全断面混合法时,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第二组应与单样含沙量取样方法对应,否则分析其合理性;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为一点法时,表明测沙垂线未同时测速,流量施测号数应为空白,流量应加不全统计符号“()”。9.1.5.4检查表内单样含沙量与断面平均含沙量的相应性,确认不存在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与逐日平均含沙量表对照,检查表内相关数据的合理性。9.1.6.1根据断面平均含沙量的推求方法,结合当年水沙特性,检查输沙率测次布置能否满足推求逐日平均含沙量与逐日平均输沙率的精度要求:采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法或流量(水位)与输沙率关系曲线法推沙时,分析输沙率测次布置能否满足定线推沙的精度要求;采用实测断沙过程线法推沙时,分析输沙率测次布置能否控制含沙量的变化过程;采用单断沙比例系数过程线法推沙时,分析输沙率测次布置能否控制单断沙比例系数的变化过程。9.1.6.2根据断面平均含沙量的推求方法,检查推沙方法与测验方法的对应性采用实测断沙过程线法推沙时,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第三组及单样含沙量应空白,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采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法、单断沙比例系数过程线法、流量(水位)与输沙率关系曲线法推沙时,确认测验方法各组数据不存在漏填现象。9.1.6.3根据断面平均含沙量推求方法,确认不存在多刊、漏刊实测输沙率成果表现象,否则应根据文字说明分析其合理性及推沙方法的正确性:采用实测单沙过程线法或历年综合关系曲线法推沙时,不应存在多刊实测输沙率成果表现象;采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法、实测断沙过程线法、单断沙比例系数过程线法、流量(水位)与输沙率关系曲线法推沙时,不得漏刊实测输沙率成果表。9.1.6.4采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法推沙时,以表中单样含沙量乘于对应时期的单断沙系数,应不小于对应月的最小含沙量,不大于对应月的最大含沙量;若与月极值相同时,施测日期不早于对应极值的出现日期。采用实测断沙过程线法或以断面平均含沙量代替单样含沙量时,采用相同方法检查断面平均含沙量与对应月极值的合理性。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对照,结合对应测次流量测验方法,分析单样含沙量、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的合理性:采用ADCP(ADP)、浮标、比降—面积法测流时,断面平均含沙量的测验方法应为全断面混合;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方法为选点法、积深法、垂线混合法或一点法时,流量应为实测值,对应测次流量的施测方法不应为中泓浮标法、比降—面积法。与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对照,检查洪水摘录期间表内含沙量、流量数据的正确性:采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时,以表中单样含沙量乘于对应时期单断沙系数,与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中摘录的平均施测时间含沙量应一致,与施测时段内其他时间摘录值应一致或相近,否则应分析是录入错误还是单断沙系数计算错误;采用实测断沙过程线法、流量(水位)与输沙率关系曲线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时,检查表内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摘录值的合理性,检查方法同上;测次流量为非实测值时,应与摘录的平均时间流量一致,与施测时段内其他时间的摘录值应一致或相近,否则应分析流量值及推流方法的合理性。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与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对照,检查表内数值的合理性:日平均输沙率变化趋势应与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相符,否则应检查有无录入错误或加工方法错误。发生特殊水沙情变化或较大冲淤变化时,日平均输沙率变化趋势与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可不相应;逐日平均流量表未计算径流模数与径流深度时,确认未计算输沙模数,计算径流模数与径流深度的测站可不计算输沙模数;根据附录B的技术要求,检查逐日平均输沙率与逐日平均含沙量计算的正确性;逐日平均流量有缺测现象时,确认对应日平均输沙率为缺测符号“—”;与逐日平均含沙量表对照,逐日平均含沙量有缺测现象时,对应日平均输沙率应为缺测符号“—”。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当水位为河干、连底冻或停滞时,检查日平均输沙率计算方法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根据年内日平均输沙率变化情况,检查月年统计数据的正确性。9.2.3.1确认月平均输沙率为对应月日平均输沙率的算术平均值,年平均输沙率为年内日平均输沙率的算术平均值。9.2.3.2年内有缺测现象时,确认对应月平均输沙率、年平均输沙率为缺测符号“—”,对应月及年最大日输沙率应正常统计且加不全统计符号“()”。9.2.3.3月最大日输沙率及出现日期应自日值中挑选,确认挑选正确,年最大日输沙率及出现日期应自月极值中挑选。9.2.3.4确认输沙量单位为104t,年内资料不全或有缺测现象时,确认年输沙量正常统计且加不全统计符号“()”。9.2.3.5与上年度资料对照,确认输沙模数的计算保持历年统一,否则应结合附注及编印说明分析其合理性非全年观测、无集水面积或蓄水工程调节对年输沙量影响超过10%的测站不计算输沙模数,确认不存在多计算现象;按规定计算输沙模数但年内有缺测现象时,输沙模数应为缺测符号“—”。逐日平均含沙量表日平均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应与测站特性与水沙特性相符,不存在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否则应确认不存在含沙量数据错误、代表性不好等现象。确认有水与停测、连底冻或河干接头处及年头、年尾接头处日平均含沙量不存在突变现象,否则应检查接头处数据加工的正确性。年内含沙量有按规定停测现象时,恢复观测日或停止观测前一日含沙量不应有偏大现象。水库站合成断面刊印逐日平均含沙量表时,当各断面全日均为河干,对应日平均含沙量亦应为河干。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检查日平均水位与日平均含沙量的对应性:日平均水位为河干或连底冻时,对应日平均含沙量应为河干或连底冻;日平均水位为部分河干或部分连底冻时,检查日平均含沙量计算方法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水位按规定停测期间,确认对应日平均含沙量为空白或“0”,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水位为缺测时,确认对应日平均含沙量为缺测符号“—”,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与逐日平均流量表对照,检查日平均流量与日平均含沙量变化趋势的相应性,否则应分析其合理性。有特殊水沙情发生时,水沙变化趋势可不相应,但应符合测站特性。结合日平均含沙量变化趋势,检查月年统计数据的合理性:检查月、年平均含沙量计算方法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与表内日平均含沙量及对应月最大、最小含沙量的合理性;月最大、最小含沙量应从推求的瞬时断面平均含沙量中挑选,与表内日值不应存在突出不合理性现象;当年内出现河干、连底冻、缺测现象时,确认月、年极值在有水期间挑选,年极值在月极值中挑选;当年内有缺测现象时,确认对应月及年平均含沙量为缺测符号“—”;对应月及年最大、最小含沙量应正常统计,分析是否应加不全统计符号“()”。检查年平均流量与逐日平均流量表的一致性,年平均输沙率应与逐日平均输沙率表一致。检查单断系数计算及有效位数的正确性。泥沙颗粒级配资料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确认列入表头的统计项目齐全,规格正确。分析号数应连续,刊印单颗成果时,确认对应分析号数为空白。刊印断颗成果时,确认断颗成果行单沙施测号数为空白。刊印单颗成果时,单颗成果行断沙施测号数应空白,取样日期空白。单沙栏合并分析的施测号数,两次相连者之间用“、”号,连续三次以上者开始和最后两个数值之间用“~”。检查中数粒径、平均粒径、小于某粒径沙重百分数相互关系的合理性。一般平均粒径大于中数粒径,如有反常应分析原因;中数粒径应介于沙重百分数小于50%和大于50%的两个粒径之间,计算取舍造成的数字矛盾视为合理。确认各行百分比数值由小到大排列。与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对照,检查断沙的施测号数、日期、单沙、断沙取样方法的一致性。采用断面平均颗粒级配过程线法推求断颗的,确认未刊印单颗成果,测次少不能建立关系的除外。采用单断颗关系曲线法推求断颗并同时刊印单颗成果,相应单颗取样两次及以上的,与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对照,确认相应单颗为各次的平均值。与逐日水温表对照,检查施测水温与对应日水温的合理性,取样时间为8:00时应一致。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采用实测单颗过程线法整编,不施测悬移质输沙率或单断颗关系散乱的测站,不应作此表。检查分析号数、施测号数、取样时间的正确性;合并分析的沙样,时:分、水温栏应空白,当两日(次)合并时两号(日)之间用“、”号,连续三次以上者开始和最后两个数值之间用“~”号。确认各行百分比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同时编制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与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的测站,确认列入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中的单颗成果均列入,两表刊印数值、分析方法、取样方法一致,最大粒径统计与否保持一致。与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对照,检查列入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中的测次,对应单样含沙量与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的一致性;确认所有测次取样方法与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统一。与逐日水温表对照,检查施测水温与对应日水温的合理性,取样时间为8:00时应一致。悬移质断面平均颗粒级配成果表根据断颗推求方法,确认采用单断颗关系曲线法整编的测站均编制此表。采用其他方法推求断颗的测站,未编制此表。与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对照,确认列入表内的单样颗粒级配成果均已转换为断面平均颗粒级配,序号、取样时间、施测水温、取样方法、分析方法一致。沙重百分数对应、合理。确认各行百分比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开展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测次,与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对照,断面平均含沙量应一致,含沙量单位应一致。与逐日水温表对照,检查施测水温与对应日水温的合理性,取样时间为8:00时应一致。确认附注填写齐全、标准。月、年平均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检查颗粒级配年平均数值统计的正确性,颗粒级配缺测月份输沙量占年输沙量20%以上,不计算年平均颗粒级配。确认各行百分比数值由小到大排列。检查中数粒径数值与平均粒径数值的合理性,一般后者应大于前者,如有反常,应检查原因。中数粒径应介于沙重百分数小于50%和大于50%的两个粒径之间,计算取舍造成的数字矛盾视为合理。根据断颗推求方法,分别与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悬移质断面平均颗粒级配成果表对照,月内仅测一次颗粒级配成果者,检查该月平均颗粒级配成果与实测(转换)颗粒级配成果的一致性;月内未实测颗粒级配者,该月平均颗粒级配应空白;月内有多次实测值者,该月平均颗粒级配与该月实测(转换)颗粒级配成果不应有突出不合理现象。检查最大粒径统计与否各表的一致性,统计值应为对应月实测成果的最大值。水温、冰凌资料逐日水温表确认表内数值精度与观测精度0.1℃或结合气温变化、观测河段条件,检查水温数值的合理性:确认水温不存在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应不低于0℃、不高于当地年最高气温。水温变化趋势检查水温恢复观测与停止观测日期的合理性,冬季进入稳定封冻期后连续3~5日水温观测值不大于0.2℃水位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期间若观测水温,检查水温观测日期与水位观测日期的一致性,月初第一天、月末最后一天应观测。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对照,检查表内水温数据的合理性:出现河干、连底冻现象时,检查日值统计与附录B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年内出现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水温现象但无缺测、河干、连底冻现象时,月、年平均水温应正常计算,月、年最高、最低水温应在观测值中挑选。与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对照,摘录的8时水位为河干时,确认对应日水温为河干。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确认月、日省略方式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起、止时间记录方式保持历年一致、卷册统一。确认摘录冰情的变化过程符合测站特性与气温、冰情变化的自然规律,冰情符号符合附录A的技术要求:摘录密度应适当并与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相关技术要求相符,应能控制冰情变化过程的转折点;确认摘录日8时冰情已摘录,初冰日结冰晚于8时、终冰日终冰早于8时可不摘录;水位出现连底冻或结冰期间出现无冰现象时,确认其起、止时间均摘录;冰情出现相同日变化时,按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技术要求检查摘录数据的正确性。检查固定点冰厚测次布置对冰厚变化过程的控制程度,在冰上行走无危险期间观测,应能控制冰厚变化过程的转折点。检查冰厚变化过程与河段冰情及气温变化规律的相符性。与逐日降水量表对照,检查冰上雪深数值的合理性,确认不存在漏填现象。检查岸上气温变化趋势与自然规律的符合性,确认不存在漏填现象。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检查表内摘录水位的合理性:检查摘录水位与对应日平均水位的相应性,变化趋势应与日平均水位变化趋势相符,水位省略方式应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摘录水位不低于对应月最低水位、不高于对应月最高水位,与月最高、最低水位相同时,其摘录时间不早于对应月极值的出现日期。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对照,检查摘录水位与冰情的合理性:检查两表测时水位、摘录水位变化趋势的相符性,摘录时间若处于流量施测时间内,摘录水位与对应测次测时水位应一致或相近;测流断面与冰情观测断面一致时,测流冰情与摘录冰情应一致或相符。观测断面相近时,检查两表冰情的合理性;测流冰情系冰情变化转折点时,确认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已摘录;分析冰速与相应日实测流量成果的最大测点流速的合理性。根据表内摘录值,检查年统计数据的正确性:确认最大岸边冰厚、最大河心冰厚、最大冰上雪深统计与否与测站任务相符,统计值与表内摘录值一致,与附注说明的冰厚观测位置一致;年内有流冰现象时,确认已统计最大流冰块的长、宽与冰速,长与宽数据合理,无观测任务者除外;年内出现观测数据不全或缺测时,对应年统计值加不全统计符号“()”,全部缺测时应为缺测符号“—”。与上年度资料对照,检查年头、年尾接头处冰情的衔接情况,观测项目及固定点冰厚观测位置的一致性,否则应根据说明资料分析其合理性。冰情统计表冰情统计表、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一般应对应刊印,否则应检查与测站刊印任务的相符性。与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对照,按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技术要求,检查各项特征值统计及封冻天数计算的正确性。按SL/T460技术要求,检查表内各项数值填写格式。确认封冻出现在次年等需要说明的情况已在附注中说明。实测冰流量成果表施测号数应自1开始连续编号,确认舍弃的测次已附注说明原因。确认施测时间填写正确、齐全,不存在漏录、错录现象:月、日省略方式应符合附录B的技术要求,起、止时间格式应为“时:分”;各测次止时间应晚于起时间,施测时长满足测验方法的最低时长要求。确认断面位置填写正确,应为“基”或与基本水尺断面的相对位置,距离记至整米数。确认测验方法为“精测法”或“简测法”,保持历年统一。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对照,检查测时水位的合理性:检查测时水位变化趋势与逐日平均水位表变化趋势的相符性,与对应日平均水位的合理性。若差值偏大,应分析瞬时水位过程的合理与真实程度,逐日平均水位推求的正确性;确认测时水位不低于对应月最低水位、不高于对应月最高水位;若与极值相等时,施测日期不早于对应极值出现日期;水位按规定停测期间,对应测次测时水位应空白。与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对照,检查表内数据的合理性:检查冰流量测次布置的合理性,施测时间段摘录的冰情应包含流冰或稀疏流冰;检查两表测时水位与摘录水位的合理性,若摘录时间处于施测时段内且断面位置相同,两表水位应一致或相近;确认各测次冰速不大于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中最大流冰块冰速,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中最大流冰块冰速不应为空白或缺测符号“—”。检查表内疏密度、冰厚或冰花厚、冰速、敞露水面宽数值取值的合理性,确认不存在突出不合理现象,疏密度不得大于1.00。检查表内疏密度、冰厚或冰花厚、冰速、敞露水面宽的乘积与冰流量的一致性,有效位数取舍正确。与实测流量成果表对照,若施测日有实测流量成果,检查冰速与实测流量最大流速的合理性,敞露水面宽与实测流量水面宽的合理性,测时水位合理。若表内列写冰花密度,确认同时列写冰花折算系数;计算冰花密度与0.91的商,检查与冰花折算系数的一致性。降水量资料逐日降水量表结合测站特性,检查逐日降水量数据的合理性:按附录A的技术要求,检查降水物观测符号、整编符号及加工方法的正确性,降水物与当地气温变化趋势相符;检查逐日降水量变化过程的合理性,应与当地雨情变化趋势相符;结合各时期降水量观测仪器,检查降水量数据与仪器精度的相符性,确认不存在因仪器故障等原因导致的降水过程不合理现象。结合地形图,对各降水量站进行区域合理性检查,确认各降水量站无缺测、串日、欠准、降水物符号漏记等现象。与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对照,检查降水量数据加工的合理性:根据降水量摘录数据计算各日降水量,检查与对应日降水量的一致性,检查降水日数统计的正确性;检查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中24h降水量,应不小于年最大日降水量。按SL/T460技术要求,确认月、年统计及数据加工正确。12.1.4.1统计各月及全年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检查与表内统计的月、年降水量、降水日数的一致性,否则应从以下几方面检查数据加工的合理性:检查降水量原始数据录入时间,应与对应时期观测段制相符;检查观测时期外的降水量原始数据,不应存在多加工现象;根据各时期采用的降水量观测仪器,检查数据加工方法(时段量法或坐标法)与仪器型式的相符性。12.1.4.2检查各月最大日降水量与表内数值的一致性,出现日期应正确。12.1.4.3全月缺测时,缺测日及月统计值应为缺测符号“—”或虽为空白但在附注栏说明缺测情况,确认日值及月、年统计正确;月内部分时段缺测,缺测日降水量应为缺测符号“—”,月降水量特征值正常统计并加不全统计符号“()”。12.1.4.4分别按1日、3日、7日、15日、30日滑动,统计对应时段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日期,检查与表内统计值的一致性。结合表内数据、降水量观测仪器,按SL/T460技术要求检查附注填写,不应存在漏填、错填现象:非全年观测站,确认已附注说明降水量观测时期;年内有缺测现象时,确认已附注说明缺测原因;若相应日值未加缺测符号“—”,应附注说明缺测日数据处理方法;降水量、水面蒸发量一览表内列入的降水量观测仪器非全年使用时,确认已附注说明其他观测仪器的使用时期。降水量摘录表结合逐日降水量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按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技术要求,检查降水量摘录场次选择的合理性,非连续摘录场次间应空行。检查降水量摘录段制、数据精度与对应时期观测仪器的相符性,应与加工的观测段制相符,否则会造成摘录量计算的日降水量与逐日降水量表日降水量不一致。检查摘录的降水量过程的合理性,不应存在因仪器故障造成的不合理降水现象。若该表注写降水物符号,检查其与逐日降水量表的对应性。若摘录的降水量数据出现连续增大现象,检查自记资料整理方法的正确性,不应存在将“时段量法”错加工为“坐标法”的现象。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确认制作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2)的测站保持历年统一;若由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改做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2),若非因使用的观测仪器造成应分析其合理性;若由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2)改做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分析其与测站刊印任务的相符性。降水量数据应满足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2)摘录精度要求,应与对应时期使用的降水量观测仪器精度相应。后一时段最大降水量不小于前一时段最大降水量,相邻摘录时段数值变化应合理。结合逐日降水量表,检查各时段最大降水量数值及出现日期的合理性;出现在人工观测时期,分析确定数值及日期是否应加不全统计符号“()”。水面蒸发量资料审查陆上(漂浮)水面蒸发场说明表及平面图按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技术要求,确认表中各项内容填写正确,排序正确。非首次刊印的测站,与上次刊印成果对照检查,测站沿革内容应相符,附近地势变化应合理。与一览表对照检查,站名、领导机关、仪器型式等应一致,发生年月与附近地势情况应相符;若刊印测站说明表,检查两表相关数据的合理性。附注中说明的仪器型式与观测日期与刊印的逐日水面蒸发量表应一致,确认不存在不合理现象。测站沿革应将自设站以来的变动情况(含领导机关)说明清楚,附近地势描述符合规范要求。填写的场地四周障碍物用语规范,折实系数与遮挡率计算正确。检查平面图标注内容与测站沿革、场地四周障碍物情况的一致性,与本册年鉴中使用的降水量、水面蒸发量仪器型式的相符性,规格与图式应统一,标注内容齐全,用词标准,绘图质量达到刊印要求。逐日水面蒸发量表检查表内数值变化趋势的合理性,应与当地天气变化相符。与逐日降水量表对照,检查蒸发量数据的合理性。结合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及当地天气变化过程,确认蒸发量的结冰现象不存在突出不合理性现象。初冰、终冰日期正确、合理,本表初冰日期一般应不晚于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的初冰日期。按SL/T460及流域、省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技术要求,检查月、年统计数据的正确性。水面蒸发量辅助项目月年统计表检查列入表内的气温、水汽压旬平均值与自然规律或当年实际情况的相符性,水汽压与气温变化趋势应呈同向变化。检查月平均与该月上、中、下旬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不应存在突出不合理现象,年平均与各月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不存在突出不合理现象。检查月内各旬、年内各月资料不全时,对应月平均、年平均值应为缺测符号“—”。与上年度资料对照,检查各项目观测月份的一致性,接头处数值应合理。

(资料性附录)

水文要素精度与符号说明水文要素单位与取用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中各项水文要素的单位和取用位数,按表A.1的要求填记。取用精度位数后一位数字,采用“四舍六入”方法取舍。即取用精度位数后一位数字小于5者则舍,大于5者则入,等于5时若其后有非零尾数仍入,无非零尾数则视取用的末位数的奇偶取舍,为奇则入,为偶则舍。水文资料整编成果各要素单位和取用精度一览表项目单位取用精度至河口距离km≥10km时,记至1km;<10km时,记至0.1km集水面积km2≥100km2,记至1km2;≥10km2且<100km2,记至0.1km2;小于10km2,记至0.01km2基面、水准点高程m记至0.001m水位、河底高程、水头、水位差、闸门开启高度、闸底或堰顶高程m一般记至0.01m,必要时记至0.005m水深m≥100m时,记至1m;≥5m且<100m时,记至0.1m;<5m时,记至0.01m流量径流模数水面比降输沙率泥沙粒径平均沉速m3/s10-3m3/(s·km10-4kg/s或t/smmcm/s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洪水量、径流量、蓄水量104m取四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四位潮量、净泄(进)量104m取四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流速、冰速m/s≥1m/s时,取三位有效数字;<1m/s时,取两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断面面积m2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大断面起点距m一般记至0.1m,≥100m时,可记至1m;<5m,可记至0.01m断面位置:基上(下)×××mm取整数水面宽、闸门开启总宽、平均堰宽m取三位有效数字,≥5m时,小数不过一位;<5m时,小数不过两位径流深度mm记至0.1糙率记至0.001电功率kw取整数含沙量kg/m3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输沙量g/m3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一位t或104t或108t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输沙模数t/km2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单样推移质输沙率g/(s·m)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体积(沙重)百分数%记至0.1,等于100记整数水温、气温℃记至小数后一位冰厚、冰花厚、冰上雪深m记至0.01疏密度记至0.01,目测法记至0.1冰花折算系数记至0.01冰花密度t/m3记至0.01敞露水面宽m记整数冰块长、宽m取两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一位冰流量m3/s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流冰总量m3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器口离地面高度m记至0.1测雨(蒸发)仪器绝对高程m记整数降水量mm根据观测仪器分辨率确定,记至小数后一位或整数水面蒸发量mm记至小数点后一位灌溉面积hm2记整数标准差、不确定度、系统误差、效率%记至0.1;水位比测的不确定度和系统误差以cm计,记整数有效潮差m记至0.01一潮总历时104s记至0.001单断沙关系系数取四位小数流量系数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流速系数、改正系数、相关因素(比值)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年鉴中符号、简称的代表意义流向符号刊印的流向符号代表意义出现情况逐日平均水位表逐日平均流量表全日顺流,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