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刷题精练_第1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刷题精练_第2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刷题精练_第3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刷题精练_第4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刷题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刷题精练一、单选题1.(2021·鞍山)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大

D.都由碳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没有,故不符合题意;B.石墨是黑色晶体,但金刚石不是黑色晶体,故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硬度大,石墨的硬度小,故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碳单质的种类,进行分析。2.(2021·抚顺)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汽水,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用于气体肥料,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氧气能供给呼吸。3.(2021·襄阳)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

氮气

B.

氢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分析。4.(2021·苏州)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

导管连接

B.

胶塞塞紧

C.

气体验满

D.

气体收集【答案】A【解析】A.导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一段润湿,然后沿着一个方向轻轻转动,故A符合题意B.试管加塞时,不能放在桌面上,容易压碎,故B不符合题意C.气体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B根据仪器的连接方法分析

C、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分析

D、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分析5.(2021·北京)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

B.

稀硫酸

C.

食盐水

D.

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不会和稀硫酸发生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6.(2021·营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灭火

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C.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可用作燃料【答案】C【解析】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常作为气体肥料,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O无此性质与用途,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B、根据光合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进行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进行分析。7.(2021·自贡)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

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用于超导领域

C.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

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答案】A【解析】A.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制导线,不相符,故符合题意;B.

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可以广泛用于超导领域,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符,故不符合题意;C.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可以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符,故不符合题意;D.

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符,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8.(2020·呼和浩特)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

B.

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

C.

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

D.

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解: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所以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C、由石墨烯的结构可知,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D、石墨与石墨烯是不同种物质,因此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D符合题意。故该题选D。【分析】本题是对碳单质的性质的考查,熟悉碳单质的性质即可解答9.(2021·凉山)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①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②CO、甲烷、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③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④工业炼铁中焦炭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⑤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C6H8O6)都属于有机物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解析】①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C60是由分子构成,由C60分子构成,说法不符合题意;②CO、甲烷、酒精都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说法符合题意;③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O转化为CO2的方法有:2CO+O2点燃__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④工业炼铁中焦炭起到提供热量和提供还原剂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说法不符合题意;⑤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C6H8O6)都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说法符合题意。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答案为:B。【分析】注意C60是由C60分子构成,一氧化碳发生还原作用时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10.(2021·包头)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从实际出发,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

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

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C.

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D.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B、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适量使用,符合题意;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分析;

B、根据垃圾分类处理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分析;

D、根据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保护环境分析。11.(2021·潍坊)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

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

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CO2+C高温_【答案】B【解析】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不符合题意;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是因为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符合题意;C、加热炭粉过程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分析;

B、根据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氧化铜被还原分析;

C、根据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D、根据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分析。12.(2021·宁夏)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甲酸)热的浓硫酸_A.

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

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

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

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A、a处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A不符合题意;B、由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浓硫酸是催化剂,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C不符合题意;D、题中甲酸反应生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是分解反应,但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氧化铜还原成铜固体由黑变红分析;

B、根据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为催化剂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分析;

D、根据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二、综合题13.(2021·陕西)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__。(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2)石油(3)光合(4)C【解析】(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少温室气体;(4)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正确;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正确;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根据碳达峰中碳指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可减少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焚烧垃圾会污染空气分析。14.(2021·郴州)习总书记于2021年4月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________。(2)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3)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A.绿色出行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大肆焚烧秸秆

D.爱护花草树木【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人、动植物的呼吸

(2)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合理即可)

(3)CO2+H2O=H2【解析】(1)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人、动植物的呼吸;(2)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氢能、核能等;(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4)A、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不正确;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属于“低碳生活”,不正确;C、大肆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属于“低碳生活”,正确;D、爱护花草树木,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属于“低碳生活”,不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含碳元素物质的燃料的燃烧或人、动植物的呼吸;(2)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4)根据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的活动,进行分析。15.(2021·桂林)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1)图中“矿物”主要指化石燃料,如媒、天然气和________。(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________,结果会导致全球变暖。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理念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人走灯灭

②出行骑共享单车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1)石油

(2)H2O+CO2=H2【解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图中“矿物”主要指化石燃料,如媒、天然气和石油;(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3)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结果导致全球变暖;①人走灯灭,节约用电,正确;②出行骑共享单车,节约能源,正确;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森林资源,不正确;答案:③。【分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16.(2021·天津)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一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叶绿素__光照葡萄糖+6O(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溶液质量减少15.3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比)。【答案】(1)A

(2)C6H12O6;32

(3)CO2+3H2催化剂_【解析】(1)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等措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要求;我们应该合理的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答案为: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12、18,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设若吸收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6CO6

x=32g故可以释放出32g氧气;(3)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4)设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总质量为x,则有CO153x=4.4g

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g,故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g:2g=3:5【分析】(1)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合理使用;

(2)根据元素守恒来分析葡萄糖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出氧气的质量;

(3)注意化学式的书写、反应条件和配平;

(4)减少的质量即为沉淀碳酸钡的质量,根据碳酸钡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知道一氧化碳的质量,再进一步计算即可。17.(2021·威海)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一一二氧化碳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答案】(1)否(或不相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否(或不正确);C+O2点燃__CO2

(3)解:设每个家庭消耗甲烷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H4160【解析】(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不相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不正确,如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①见答案;②沼气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又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碳排放量;③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且没有二氧化碳生成,能减小二氧化碳含量;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甲醇燃烧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甲醇中碳元素完全来自于二氧化碳,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填:不影响。【分析】(1)根据碳循环是碳元素的循环,碳中和是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碳循环中有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根据甲烷的质量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分析。18.(2021·哈尔滨)图甲为某小组设计的物质关系框架图。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F有毒性,侯德榜先生为D物质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E为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B、E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2)E的稀溶液与D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3)D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C,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4)图乙上方的蓝色火焰是F与A发生反应产生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答案】(1)CO2;H2SO4

(2)有气泡生成

(3)复分解反应

(4)2CO+O【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B、E物质的化学式。B:CO2;E:H2SO4;(2)E的稀溶液与D溶液反应是指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生成;(3)D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C,是指氢氧化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图乙上方的蓝色火焰是F与A发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分析】先由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F有毒性,侯德榜先生为D物质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E为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推导出A、B、F、D、E这些物质,再由各物质间转化方法结构框图间物质关系推导出其它物质,再按要求进行解答即可。19.(2021·烟台)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CO2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能源的开发、CO2的“捕集”与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1)氢能源开发。2021年4月科技部与山东省签署“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①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②光伏发电可为电解水制氢气提供电能,光伏发电用到的高纯硅可用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区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③某种镁铝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制取该合金通常在真空中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________。(2)CO2的“捕集”,下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集”CO2的主要技术流程。①“捕集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捕集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优点是________。②整个设计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3)CO2的利用。①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②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答案】(1)热值高,无污染;SiO2+2C高温__Si+2CO↑;空气中镁铝和氧气反应

(2)2NaOH+CO2=Na2CO3+H2O;增大了接触面,加快反应速度;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3)1:2【解析】(1)①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污染小,故填:热值高污染小。

②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区应制取高纯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可燃性气体为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故填:SiO2+2C高温__③某种镁铝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制取该合金通常在真空中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空气中镁铝和氧气反应,故填:空气中镁铝和氧气反应。(2)①“捕集室”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2NaOH+CO2=Na2CO3+H2O,“捕集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优点增大了接触面,加快反应速度,故填:2NaOH+CO2=Na2CO3+H2O;增大了接触面,加快反应速度。②整个设计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故填:CaO和NaOH。(3)①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尿素中碳、氮原子个数比为1:2,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1:2,故填:1:2。②A.超临界CO2,由一种分子构成,它是纯净物,A不正确。B.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B正确。C.分子都在运动,C不正确。D.超临界CO2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D正确。故答案为:BD。【分析】(1)根据氢能源热值高,污染小、方程式书写原则、空气中镁铝和氧气反应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物质的接触面积影响反应速率、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在该转化中可循环利用分析;

(3)根据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反应分子个数比及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析。三、实验探究题20.(2021·烟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A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

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③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

④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4)硫化氢(H2S)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形成酸,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和水。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H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该实验需要对剩余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尾气处理,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用稀硫酸吸收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点燃【答案】(1)铁架台;分液漏斗

(2)③

(3)2H2O2MnO2__2H2O+O2↑;【解析】(1)据图可知,①为铁架台,②为分液漏斗;

(2)A装置为固固加热装置,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需要固液加热型装置,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不需要加热,③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用固固加热装置,④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不需要加热,故填③;(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故答案为:用C或E;(4)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故答案为:B作发生装置,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