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钟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钟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钟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钟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钟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钟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每个DNA分子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B.DNA一条链中A+T/G+C的值,与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相等C.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的DNA分子中的基因不同D.一个四分体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2.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捕食水体中的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等,被称为水体中的“清洁工”,某些小型甲壳动物也可以藻类为食。某地开发的“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稻田中的泥鳅与小型甲壳动物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泥鳅被引进稻田后,可提高稻田中的物种丰富度C.因泥鳅引入,稻田生态系统具有了物质循环功能D.稻田中的泥鳅、昆虫、高等植物的碎屑等构成了生物群落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较高,可以构成一个群落B.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块进行取样,调查结果可能差别较大C.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小动物,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D.对采集到土壤小动物,可以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进行观察和分类4.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葡萄糖②血红蛋白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氨基酸⑥呼吸氧化酶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5.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6.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B.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基因表达功能也相同C.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⑤⑥代表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7.下图①~⑥表示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及实验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④和⑥的对照结果表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B.若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该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设置⑤和⑥两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D.该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8.(10分)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多种酶降解C.胃里面的蛋白质被胃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________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3)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此图所示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可测到15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10.(14分)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影响该数量特征的直接因素除甲图所示的外,还有_____。(2)根据图甲给出的信息,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原因是_____,若图乙中b时刻测得该种群的个体数量为390个,则其环境容纳量为_____个。(3)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①和②曲线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__。(4)若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的_____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11.(14分)图中的图Ⅰ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图Ⅱ是图Ⅰ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Ⅲ表示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1)图Ⅰ中①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图Ⅱ是图Ⅰ中________(填数字)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2)图Ⅱ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用A、B及箭头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图Ⅱ中B细胞产生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4)图Ⅲ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12.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群迁入大量同种个体可使该种群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减小后增加D.“J”型曲线所示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A、每个双链DNA分子都含有2个游离磷酸基团,染色体中的DNA分子都是双链结构,A正确;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G+C的比值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及在整个DNA上均相等,B正确;C、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C错误;D、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4个DNA,8条脱氧核苷酸链,D正确。故选C。2、B【解析】1、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多少;3、种间关系包括种间斗争和种间互助。种间斗争包括捕食、竞争、寄生;种间互助为互利共生。【详解】A、泥鳅捕食小型甲壳动物,二者存在捕食关系。泥鳅和小型甲壳动物都可以藻类为食,故二者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B、泥鳅被引进稻田后,增加了物种数目,即提高了稻田中的物种丰富度,B正确;C、稻田生态系统原本就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泥鳅的引入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非因泥鳅的引入才具有物质循环功能,C错误;D、高等植物的碎屑不是生物,D错误。故选B。3、A【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的,由于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详解】A、土壤中的小动物虽包括很多物种,但没有涵盖土壤中所有生物,它们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A错误;B、同一地块中的土壤中小动物,在不同时间取样,结果会有不同,B正确;C、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小动物,由于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D、对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如果肉眼难识别,可以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进行观察和分类,D正确。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4、D【解析】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详解】①葡萄糖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正确;②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错误;③二氧化碳和氧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④Na+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⑤氨基酸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⑥呼吸氧化酶存在于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故选D。5、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A正确;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光,这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因此会对其进行愤怒地啄击扑打,C正确;由B选项可知,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D错误。故选D。【点睛】生态系统的传递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6、C【解析】与①相比,②的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减弱,A错误;③④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但是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B错误;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⑤⑥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7、D【解析】1、②中的琼脂块是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而⑤中的琼脂块是没有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对比可以看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长。2、③④中含有胚芽鞘尖端产生物质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详解】A、④和⑥实验结果表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琼脂块本身无关,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A正确;B、图中的胚芽鞘切去了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而琼脂块也不能感受光刺激,故该实验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正确;C、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正确;D、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作用,琼脂块没有膜结构,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8、A【解析】内环境指机体内主要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包括有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组织液间隙属于机体内细胞外,即内环境,A正确;B、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多种酶降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胃里面属于机体外,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泪液不属于体液,属于体外,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①.胞嘧啶②.脱氧核糖③.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④.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⑤.4⑥.2⑦.①②③④⑥⑧⑨⑧.1∶8⑨.[15·(a/2-m)]【解析】(1)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其中①是胞嘧啶碱基,②是腺嘌呤碱基,③是鸟嘌呤碱基,④是胸腺嘧啶碱基,⑤是磷酸,⑦是脱氧核糖,⑤⑥⑦形成的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2)由图可知,图中有碱基对4对,每一条链中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3)N元素位于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上,所以15N位于①②③④⑥⑧⑨中。DNA复制4次,获得1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有14N和15N,14个DNA分子只含有15N,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2:16=1:8。(4)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DNA分子中的胞嘧啶=(a-2m)÷2=a/2-m,复制4次,共增加DNA分子15个,所以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15(a/2-m)。10、①.种群密度②.迁入率和迁出率③.增长型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⑤.780⑥.K⑦.c⑧.b【解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可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种群为增长型。分析图乙:a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a-b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b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详解】(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图中b处对应种群数量为K/2,c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因此若图乙中b时刻测得该生物数量为390个,则其环境容纳量为780个。(3)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①和②曲线发生重合,出生率=死亡率,则种群的增长率为0,说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对应在乙图上的的c点。(4)乙图中b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故为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的b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1、(1).感受器(2).⑥(3).A→B(4).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5).兴奋(或抑制)(6).b(7).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