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导论_第1页
财政学课件:导论_第2页
财政学课件:导论_第3页
财政学课件:导论_第4页
财政学课件: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导论本章概要财政是一个国家生存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政府需要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章通过对财政定义与特征的概括,简要介绍财政与财政学的发展历史,提出学习财政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财政学学习目标1.掌握财政的定义与特征。2.了解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理解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3.把握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掌握财政学说发展脉络。4.明确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认识中外财政借鉴的重要意义。第一节财政的定义与特征

要了解财政(PublicFinance),首先要对财政的概念有一个界定,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财政的标准与范围,以此来理解财政的特征。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二、财政定义上的分歧三、财政的定义四、财政的基本特征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随处可见,从政府机关到事业单位,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从政治、军事的操作到经济活动,都与财政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税收、利润上交财政,财政的拨款、补贴等现象看得非常直接。在市场经济下,尽管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经济运转,但其本身存在着一些客观的缺陷,需要运用政府财政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缺陷,财政现象仍然看得非常明显。比如:1.规模宏大的发电厂、钢铁厂、煤矿、油田,纵横交错的铁路干线、公路干线,飞跨江河的桥梁等等基础产业或设施的建设;2.国防、司法、外交等以及其他行政机关的运转;城市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以及广场、公园、公厕等基础设施的修建;3.幼儿园、学校、医院、防疫站、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部门的运转;4.基础科学研究、国家高新技术开发、航天航空等技术发展的经费;抚恤、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开支;5.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经费;调节地区之间的收支平衡、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金;6.财政收不抵支出现赤字的弥补,公债的还本付息等等。这些都需要投资、拨款、补贴,一句话都需要费用,都需要财政拿钱。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向财政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等税收;2.居民个人、个体工商业户等向财政缴纳的所得税等税收;3.企业、事业单位等向财政上交的企事业收入(利润);财政发行公债从企业、单位、居民个人、银行、以及外国的政府、银行、企业等取得的收入;4.国家机关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服务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构成财政的规费收入;5.还有未包括在如上所述项目中的一些其他收入等等。这些都需要向财政缴纳税收或利润,一句话都需要向财政交钱。上述财政支出和收入的现象,在任何国家都可以看得到。在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一种分配关系——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二、财政定义上的分歧在财政的定义问题上,国内财政学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一)国家分配论(二)价值分配论(三)货币关系论(四)社会共同需要论(五)国家资金运动论(六)剩余产品分配论(七)社会再生产论三、财政的定义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参与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经济活动)。财政的这个定义,包涵了财政的一些主要构成要素。财政财政分配的客体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形式

财政分配的主体(一)财政分配的目的

——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一个国家或政府生存有两个基本支柱,一个是军队,一个是财政。财政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国家(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职能,这些职能的运用所需要的费用都必须由财政给予供给。(二)财政分配的形式

——主要利用价值形式财政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1奴隶社会,奴隶也是一种主要的社会财富,财政分配主要采取以力役形式为主,兼有实物形式;2封建社会,财政分配采取以实物形式为主,兼有价值形式;3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完全采取价值形式;4.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财政分配主要采取价值形式,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价值形式,保留部分实物形式。(三)财政分配的客体(或对象)

——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社会产品的价值C生产资料耗费的补偿价值V劳动力再生产价值M剩余产品价值从C的这部分价值来看,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资金和原材料、燃料等所需的流动资金,它们都是补偿生产单位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生产单位应有的基本权力。因此,这部分价值不能离开生产过程,不应该进行其它方面的分配,也不应该构成财政分配的对象。从V的这部分价值来看,主要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消耗的价值补偿,即工资,它是劳动力生命运动与繁衍延续的物质保障。发达的私有制国家,工资包含内容较多,即衣、食、住、行、医疗、养老等等,工资水平较高,加上私有制国家的其它原因,就是构成财政分配对象的主要部分,同时不会影响居民的基本生存;发展中国家,比如我国,工资主要是衣、食方面的内容,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内容基本不包括,工资水平较低,加上公有制国家的其它原因,构成财政分配对象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V的这部分价值可以构成财政分配的一部分,其比重大小主要由一国生产力与工资水平以及税收制度的构成所决定的,一般不构成财政分配对象的主要来源部分。从M的这部分价值来看,就是通常所说的剩余产品价值。显然,它就是国家财政集中性分配的主要对象。因为只有剩余产品价值才需要而且可能从一般分配中独立出来,形成一种超越生产单位和个人之外的特殊分配过程。剩余产品价值是国民收入的主导部分,而财政在剩余产品价值分配中又起关键作用,财政可以通过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有效地控制国民收入以至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俗话说把蛋糕做得大一点,实际上是指扩大剩余产品价值,为财政创造一个宽松的分配环境。(四)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政府)对于财政分配主体的不同看法,是同对财政起源的分歧相联系的。“剩余产品论”和“社会共同需要论”主张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财政分配关系。前者强调剩余产品是产生财政分配的物质基础,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发生的社会职能组织占有剩余产品的过程,也就是财政分配关系的萌芽和发展过程。后者则强调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这一分配关系在原始社会已经形成。二者都认为原始氏族公社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他们也认为国家产生后,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当然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以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为主体的分配,都不属于财政分配。财政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作为国家经济存在的财政分配,其分配主体只能是国家。所谓国家为主体,是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掌握着财政分配的权力,并形成国家与其他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对此,“价值分配论”尽管认为财政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但也承认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四、财政的基本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一)强制性从分配关系来看,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才可能发生。就一般分配而言,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支配谁的问题。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处于不同的地位,国家始终是占据支配地位的主体,国家是财政分配的执行者和主宰者。财政分配的强制性,与工资分配、价格分配、信贷分配等相比较,表现得十分明显。工资分配是以提供劳动为前提,即作为劳动报酬进行分配;价格分配是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即在交换过程中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价值背离,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分配;信贷分配是以存、贷款为前提,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自由进行分配。这些分配都是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分配的一方必须得到另一方的认可,不能强制分配给另一方。(二)无偿性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指这一分配基本上是无代价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在取得和占有财政收入时如税收,国家依据政治权力,不支付任何代价;财政支出时如各种形式的拨款,国家对资金的接受者也不索取任何代价。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财政分配不能借鉴有偿的形式,财政也完全可以运用国家信用、投融资等有偿的形式进行分配。第二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对任何一门科学的历史作一番深入细致的了解,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而且可以加深对其概念的理解,促进其理论研究的发展。一、财政的起源财政的起源和产生是一个有区别的概念。起源是事物的萌芽阶段,具备事物本身特征的雏形,但还不是事物本身。犹如植物种子在土壤中的萌芽时期,动物在母体内的胚胎时期。产生是事物完全形成后的诞生时刻,它不是一个时期或阶段,而是较短时间。犹如植物的破土而出,动物的分娩。在财政概念上认识的分歧,某种程度上是混淆了财政起源与产生的区别。财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育成熟的,财政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属于我国的原始社会和原始社会以前社会的历史时期。起源

产生

是事物的萌芽阶段,具备事物本身特征的雏形。是事物完全形成后的诞生时刻,时间较短。图示:

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采集经济与抢吃食物(二三百万年前)(二)狩猎经济与分吃食物(一百七十至一百万年)(三)渔猎经济与原始分配(十万年前至三万年)(四)种植经济与分配形式的发展(三万年前至一万年)(五)火耕经济与原始公共分配的发展(一万年前)(六)耜耕经济与氏族联盟分配(七千年前)(七)锄耕经济与财政分配的雏形(四千年前)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二)财政的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财政孕育于原始社会末期,萌发于阶级产生和国家形成时期。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国家是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二)财政的发展财政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从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已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种形态,各种形态的国家财政都具有不同的分配内容和特点。1.奴隶制国家财政2.封建制国家财政3.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财政4.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财政第三节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财政学(PublicFinance)与经济学(Economics)有密切关系,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学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研究经济效率。财政学是研究国家或政府所辖范围内的一系列分配或经济活动的科学,侧重研究社会、经济的公平。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以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的。一、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二、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学习财政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经济学的发展概况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还不系统。(一)早期的经济思想(二)古典学派阶段1.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时期。2.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3.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时期。(三)新古典学派阶段1.边际革命——边际效用价值论。2.马歇尔——构造西方微观经济学基本框架。3.克拉克——边际生产力论。(四)新古典综合学派阶段1.微观经济学体系完善。2.凯恩斯理论出现。3.一般均衡理论形成。4.新古典综合理论。(五)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凯恩斯主义1.货币学派。2.供给学派。3.理性预期学派。(六)20世纪80年代后两大经济学流派 1.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2.新凯恩斯主义。二、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学产生与应用(二)财政学的发展概况(一)财政学产生与应用财政学就是在极其漫长的财政分配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把财政理论作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古典学派开始的。财政是经济的一部分,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把财政分配活动和财政知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其特殊性,总结其普遍性,抽象出规律性,就构成了一门学说——财政学。(二)财政学的发展概况1.法国的政治思想家波丹2.英国经济学家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3.古典学派大卫·李嘉图4.德国的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5.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问世6.公共产品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斯格雷夫(1910-1980),美国经济学家7.货币学派财政理论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8.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M·布坎南(1919),美国经济学家9.混合经济学财政理论的代表人物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

三、学习财政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与借鉴(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以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应用理论学科,在学科体系中起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和财政业务课的作用。即深化一般经济理论,便于进行财政业务理论性分析。财政学的任务: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情况的分析,揭示财政在保证国家实现职能的过程中形成以国家为主体分配关系的规律性。从而为政府理财提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财政的思想主张、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体制及分配手段等,可供政府在理财活动中进行选择。总之,财政学就是研究财政的基本理论依据、财政分配关系的原理、财政运行的规律性、财政政策手段运用的选择,为国家达到一个良好的财政经济环境提供理论服务。(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内容与性质。定量:总量与结构。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某一时点。动态分析:某一段时间。4、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是命令性的,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它要回答的是“应当怎样或应当怎么办”的问题。经济学家想要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经济学家往往给决策者提供看来是相互矛盾的建议:其基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科学判断的不同。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是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二是价值观的不同。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在另一些时候,经济学家提供的建议是一致的,但决策者可能选择不理会这些建议。实证分析: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是描述性的,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它要回答的是“会怎样、是什么或只能怎么办”的问题。经济学家努力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三)学习与借鉴中国财政时间(古为今用)纵向联系横向联系空间(洋为今用)

过去

现在

将来西方东方1.坚持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2.借鉴中国财政史3.吸取西方财政学本章小结1.面对复杂与随处可见的财政现象,财政理论界的认识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主要有国家分配论,价值分配论,货币关系论,共同需要论,国家资金运动论,剩余产品分配论等一些观点,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财政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吸取这些分歧观点的共性,归纳财政定义。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