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指南TOC\o"1-2"\h\u2672第1章引言 337031.1三农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3286031.2三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 46225第2章三农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4153902.1小镇定位与目标 4122852.1.1定位 4201512.1.2目标 4314762.2产业布局与发展策略 5139972.2.1产业布局 5299862.2.2发展策略 530912.3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568502.3.1空间布局 5217302.3.2功能分区 64584第3章产业发展规划 6324733.1农业产业发展 6228893.1.1发展定位 6320663.1.2发展重点 6286813.1.3政策措施 6209703.2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7158963.2.1发展定位 7171013.2.2发展重点 773903.2.3政策措施 7190213.3产业融合与创新 7293213.3.1发展定位 7322333.3.2发展重点 7200953.3.3政策措施 718376第4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44144.1交通与物流规划 8290854.1.1交通网络规划 8174524.1.2物流体系建设 8132294.2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8105074.2.1教育设施规划 8207354.2.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815164.2.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8209834.3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866124.3.1信息基础设施 8145764.3.2智能化应用 9182914.3.3人才与政策支持 910389第5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9119285.1生态保护与建设 9291905.1.1生态保护原则 9292575.1.2生态保护措施 9289345.1.3生态建设 963185.2环境污染治理 937865.2.1污染防治原则 969535.2.2污染防治措施 10184705.3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 10123675.3.1生态修复原则 10148845.3.2生态修复措施 10262805.3.3景观打造 104168第6章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 1077656.1乡村文化挖掘与保护 10189636.1.1乡村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1084716.1.2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11147246.1.3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 11213146.2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11272976.2.1乡村文化教育体系建设 1134976.2.2乡村文化传承人培育 11256836.2.3乡村文化创新 11285486.3文化产业发展 11299756.3.1文化产业布局 11125056.3.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1146976.3.3文化产业品牌培育 112486.3.4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1118285第7章乡村治理与社区建设 1266627.1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12229137.1.1治理结构优化 12147647.1.2治理机制创新 12122927.1.3乡村法治建设 12287687.2社区服务与管理 12197917.2.1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1210017.2.2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2167927.2.3社区管理创新 12181847.3乡村人才培育与引进 1247227.3.1人才培养 1260017.3.2人才引进 1390727.3.3人才激励机制 1331859第8章三农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规划 13206338.1投融资模式与政策 13297018.1.1投融资模式选择 13127598.1.2投融资政策支持 13105128.2项目包装与招商 13303448.2.1项目包装 13258988.2.2招商引资 137208.3资金筹措与管理 14248748.3.1资金筹措 1411318.3.2资金管理 14294858.3.3资金监督与评价 148966第9章规划实施与监管 14199839.1规划实施策略与步骤 14205869.1.1实施策略 14259579.1.2实施步骤 1579389.2监管体系与政策保障 15252029.2.1监管体系 15311019.2.2政策保障 15147769.3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15114249.3.1风险识别 15117909.3.2风险防范 15318749.3.3应对措施 1513664第10章案例借鉴与启示 16224410.1国内外典型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16526010.1.1国内特色小镇案例 16807710.1.2国外特色小镇案例 162942310.2三农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162388110.2.1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 162755910.2.2深挖文化底蕴,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161011110.2.3加强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16449710.2.4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小镇品质 161721010.2.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171755010.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303410.3.1产业融合发展 172702610.3.2创新驱动发展 171363710.3.3绿色低碳发展 172573710.3.4智慧小镇建设 17737910.3.5国际化发展 17第1章引言1.1三农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问题日益凸显,三农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三农特色小镇建设便是重要组成部分。三农特色小镇建设旨在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三农特色小镇具有以下意义:(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4)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1.2三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三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应遵循以下总体要求:(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因素,明确小镇发展定位,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2)注重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严格保护耕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5)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三农特色小镇建设。(6)加强人才培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小镇发展提供人才支持。(7)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三农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第2章三农特色小镇发展规划2.1小镇定位与目标2.1.1定位三农特色小镇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性小镇。小镇应致力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代农业示范窗口、农村创新创业平台和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1.2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实现小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2)产业融合目标: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3)生态环境目标: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保证小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4)社会发展目标:提升小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2.2产业布局与发展策略2.2.1产业布局(1)主导产业:以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渠道等产业链环节。(2)辅助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产业,与主导产业形成互动发展。(3)新兴产业:培育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康养服务等产业,提升小镇综合竞争力。2.2.2发展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2)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4)打造区域品牌:加强小镇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拓展市场渠道。2.3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2.3.1空间布局(1)核心区:包括小镇中心、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是小镇发展的核心区域。(2)辐射区:包括周边乡村、农业基地等,通过核心区的辐射带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3)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保障小镇生态环境质量。2.3.2功能分区(1)农业生产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等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农产品加工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乡村旅游区: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4)农村电商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体系,拓宽销售渠道。(5)文化创意区:挖掘小镇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小镇内涵。(6)农村创新创业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各类人才,推动农村创新创业。(7)公共服务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小镇居民生活水平。第3章产业发展规划3.1农业产业发展3.1.1发展定位农业产业发展应立足于特色小镇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1.2发展重点(1)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特色农业。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如特色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链水平。3.1.3政策措施(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3)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3.2农村二、三产业发展3.2.1发展定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应结合特色小镇实际,以农业为基础,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2.2发展重点(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农村服务业。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村服务业水平。(3)农村创新创业。鼓励农村创新创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发展。3.2.3政策措施(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环境。(2)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3)引导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3.3产业融合与创新3.3.1发展定位产业融合与创新是推动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二、三产业的协同作用,实现产业融合发展。3.3.2发展重点(1)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的产业体系。(2)产业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3)产业协同。加强产业间合作与协同,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3.3政策措施(1)建立产业融合与创新机制,推动产业跨界合作。(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产业创新平台建设。(3)优化产业政策环境,激发产业活力。第4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1交通与物流规划4.1.1交通网络规划(1)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道路交通体系。(2)加强与周边城市、乡镇的交通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3)规划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出行需求。4.1.2物流体系建设(1)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障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3)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物流企业与农业生产、销售企业的信息共享。4.2公共服务设施布局4.2.1教育设施规划(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加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子女就学需求。(3)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4.2.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3)推广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4.2.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1)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合理布局体育设施,提高居民身体素质。(3)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4.3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4.3.1信息基础设施(1)推进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提高农村互联网接入率。(2)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服务。(3)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4.3.2智能化应用(1)发展智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2)推进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智能化应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3)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保证信息化建设安全可靠。4.3.3人才与政策支持(1)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农民信息素养。(2)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3)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基础设施与智能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第5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5.1生态保护与建设5.1.1生态保护原则(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3)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功能;(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5.1.2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生态空间管制,明确生态保护红线,保证生态空间安全;(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生态脆弱区治理;(3)保护水源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生态监测,提高生态保护管理水平。5.1.3生态建设(1)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3)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障水系生态安全;(4)开展生态景观打造,提升小镇整体形象。5.2环境污染治理5.2.1污染防治原则(1)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2)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全面推进;(3)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5.2.2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2)提高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实现达标排放;(3)加强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4)推进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5.3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5.3.1生态修复原则(1)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2)突出重点区域,分类推进;(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4)注重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结合。5.3.2生态修复措施(1)开展水土保持与侵蚀治理;(2)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生态功能;(3)修复矿山、荒漠等退化土地;(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5.3.3景观打造(1)挖掘小镇特色,体现地域文化;(2)优化景观布局,提高景观品质;(3)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打造生态景观;(4)融入现代元素,提升小镇形象。第6章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6.1乡村文化挖掘与保护6.1.1乡村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普查,对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充分了解乡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分布、特点和价值,为后续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1.2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进行修缮和保护。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分类保护和动态管理。6.1.3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如农耕文化、渔猎文化、茶文化等,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展览、比赛等活动,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6.2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6.2.1乡村文化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文化教育体系建设,将乡村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开展乡村文化教育普及工作,提高乡村居民文化素质。6.2.2乡村文化传承人培育选拔和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通过技艺培训、学术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文化素养。6.2.3乡村文化创新鼓励乡村文化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支持乡村文艺创作,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6.3文化产业发展6.3.1文化产业布局根据乡村文化资源优势,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6.3.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鼓励乡村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融资服务、技术指导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6.3.3文化产业品牌培育加强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展览、交易等活动,扩大乡村文化产业的影响力。6.3.4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提高乡村文化产业整体水平。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第7章乡村治理与社区建设7.1乡村治理体系建设7.1.1治理结构优化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应优化治理结构,明确各级职责,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治理体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7.1.2治理机制创新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建立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7.1.3乡村法治建设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乡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乡村社会稳定。7.2社区服务与管理7.2.1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卫生服务站等设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7.2.2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推动社区互助与共建。7.2.3社区管理创新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推进网格化管理,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社区管理水平。7.3乡村人才培育与引进7.3.1人才培养制定乡村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乡村人才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7.3.2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工作和生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导优秀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7.3.3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乡村人才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落实乡村人才待遇,提升乡村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第8章三农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规划8.1投融资模式与政策8.1.1投融资模式选择三农特色小镇建设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宜的投融资模式。常见的投融资模式包括投资、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企业投资、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确定各投融资模式的比例和组合。8.1.2投融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三农特色小镇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土地政策等,以降低项目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8.2项目包装与招商8.2.1项目包装对三农特色小镇建设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包装,提高项目的吸引力。项目包装应注重以下方面:(1)项目定位:明确项目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等;(2)项目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3)项目效益: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展示项目的投资价值;(4)项目风险: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8.2.2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三农特色小镇建设。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宣传推广,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提供优惠政策支持;(3)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拓宽招商渠道;(4)建立专业招商团队,提高招商成功率。8.3资金筹措与管理8.3.1资金筹措(1)投资:积极争取投资,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2)社会资本:吸引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3)金融市场:利用债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4)其他资金: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贷款等资金支持。8.3.2资金管理(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2)加强项目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3)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保证资金安全;(4)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防范资金风险。8.3.3资金监督与评价(1)建立资金监督机制,对项目资金进行全程监督;(2)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3)及时调整资金使用策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强化责任追究,对资金管理不善、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进行处理。第9章规划实施与监管9.1规划实施策略与步骤9.1.1实施策略(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规划实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2)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阶段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和项目,保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制定整改措施。9.1.2实施步骤(1)开展前期研究,明确规划范围、目标和重点任务。(2)编制规划方案,包括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3)组织专家评审,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4)报批规划方案,保证规划合法性和权威性。(5)启动实施项目,保证规划落地。(6)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和调整,保证规划实施效果。9.2监管体系与政策保障9.2.1监管体系(1)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部门协同。(2)制定监管制度,规范监管程序,保证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3)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9.2.2政策保障(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规划实施提供法治保障。(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3)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执行力。9.3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9.3.1风险识别(1)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政策调整、市场波动、资金不足等。(2)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9.3.2风险防范(1)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如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土地承包合同补充协议范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篇
- 2024年度单身公寓房产买卖与装修材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度大型体育场馆代建合同范本6篇
- 2024年新型城镇化规划土地使用权委托购买协议3篇
- 2024年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合作合同2篇
- 2024版佛山企业员工带薪年假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城市公园照明灯具安装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二手房交易样本:老旧小区改造合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专业收养协议书撰写指南3篇
- 2024年办公楼装修工程承包协议2篇
- 肿瘤物理消融治疗新进展
- 《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本科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10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的最值模型之胡不归模型(原卷版)
- 赛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突破阅读三回答问题人教PEP
-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行政管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曲阜师范大学
- 03“探界者”钟扬(同步教案)-2024-2025学年中职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安徽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 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研究》范文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