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农业种植培训教程指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6/wKhkGWcN4bCAOHC8AALWh7yWhkA279.jpg)
![三农农业种植培训教程指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6/wKhkGWcN4bCAOHC8AALWh7yWhkA2792.jpg)
![三农农业种植培训教程指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6/wKhkGWcN4bCAOHC8AALWh7yWhkA2793.jpg)
![三农农业种植培训教程指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6/wKhkGWcN4bCAOHC8AALWh7yWhkA2794.jpg)
![三农农业种植培训教程指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C/16/wKhkGWcN4bCAOHC8AALWh7yWhkA2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农业种植培训教程指南TOC\o"1-2"\h\u15170第1章农业种植基础理念 339931.1农业种植的概述 3326031.2农业生态与种植环境 317801.3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421499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4184652.1土壤类型及其特点 415202.2土壤养分与肥力评价 5148312.3土壤改良技术与方法 524860第3章种子与播种技术 6163233.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636403.1.1品种选择 6283653.1.2种子处理 619523.2播种时间与方式 6292183.2.1播种时间 696253.2.2播种方式 6154713.3播种深度与密度 614553.3.1播种深度 6236373.3.2播种密度 728191第4章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7124764.1植物营养需求与肥料种类 754774.1.1有机肥料:包括农家肥料(如堆肥、绿肥、粪便等)和商品有机肥料(如生物有机肥、复合有机肥等)。 7257534.1.2化学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7141824.1.3生物肥料:是指含有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能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植物营养吸收能力的肥料。 756204.2施肥原则与施肥时期 7278614.2.1施肥原则 7272024.2.2施肥时期 778674.3施肥方法与施肥技术 887694.3.1施肥方法 8325904.3.2施肥技术 84600第5章农田灌溉与水分管理 8313585.1农田灌溉的类型与方式 8178085.1.1地表水灌溉 8255655.1.2地下水灌溉 887355.1.3雨水收集与利用 953225.2水分需求与灌溉制度 924625.2.1水分需求 912985.2.2灌溉制度 99195.3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 9310655.3.1节水灌溉技术 9144225.3.2节水灌溉设备 932263第6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10150146.1常见农作物病虫害识别 10232016.1.1病害识别 10154506.1.2虫害识别 10185916.2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方法 10276986.2.1防治原理 10210596.2.2防治方法 10286406.3农药安全使用与生物防治 1184606.3.1农药安全使用 11172046.3.2生物防治 11166第7章农业机械与设备 11199037.1农业机械的种类与功能 11170447.1.1耕作机械 11190497.1.2播种机械 12204477.1.3施肥机械 12145377.1.4植保机械 12249807.1.5收获机械 1236597.1.6农田水利机械 12240217.1.7农产品加工机械 12198047.2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 1217337.2.1操作要点 1269757.2.2维护要点 12208987.3现代农业设备应用 12289807.3.1智能化农业设备 12122227.3.2信息化农业设备 13112807.3.3节能环保型农业设备 1382527.3.4精准农业设备 135507第8章农产品储藏与加工 13227148.1常见农产品储藏方法 1373248.1.1低温储藏 1311088.1.2气调储藏 13243888.1.3通风储藏 13214048.1.4脱水储藏 13299018.2农产品加工技术 13116468.2.1罐头加工 14107008.2.2冻结加工 1441448.2.3腌制加工 1481398.2.4烘干加工 14272838.3农产品质量检验与包装 1460508.3.1质量检验 14147728.3.2包装 1490728.3.3标签标识 1421331第9章农业市场分析与营销 1496169.1农业市场调查与分析 14198639.1.1市场调查概述 14276459.1.2市场调查内容 15136479.1.3市场调查方法 15296909.1.4市场分析 1539689.2农产品营销策略 15119.2.1营销目标与定位 15184399.2.2产品策略 15149599.2.3价格策略 16324029.2.4渠道策略 16124849.2.5推广策略 16277279.3农业品牌建设与推广 1665269.3.1品牌定位与策划 16122719.3.2品牌传播与推广 1667389.3.3品牌维护与管理 1731479第10章农业政策与扶持措施 171607510.1我国农业政策体系 171292210.1.1农业法律法规 17220010.1.2农业发展规划 172628210.1.3农业政策措施 17393810.2农业补贴与扶持政策 172454610.2.1农业补贴政策 17515210.2.2农业扶持政策 171359110.3农业项目申报与实施要点 171953010.3.1农业项目分类 181609210.3.2项目申报流程 18290110.3.3项目实施要点 18第1章农业种植基础理念1.1农业种植的概述农业种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农业种植涉及粮食、经济、蔬菜、果品等多种作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和纤维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1.2农业生态与种植环境农业生态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生态环境对作物生长和发展具有的影响。种植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种植方式等人为因素。了解和改善农业生态与种植环境,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3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下是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1)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提高作物适应性和抗逆性。(2)推广资源节约型技术:合理利用水、肥、土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发展生态农业: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生态友好型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结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6)完善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以上策略,有助于实现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2.1土壤类型及其特点土壤是农业种植的基础,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点是进行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前提。我国土壤类型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粮食作物。(2)黄土: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质地较轻,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需进行改良。(3)红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含量较低,需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4)水稻土:分布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宜水稻生长。(5)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内陆盐碱地区,土壤盐分含量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良。2.2土壤养分与肥力评价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对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和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土壤肥力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1)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肥力的总体水平,一般认为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强。(2)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反映土壤中养分的储备状况。(3)有效养分含量:包括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反映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4)pH值: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适宜的pH值有利于植物生长。2.3土壤改良技术与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改良技术与方法,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或不足。(3)土壤调理剂:使用石灰、石膏等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4)深翻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5)灌溉与排水:合理调节土壤水分,避免土壤盐渍化和湿度过大。(6)生物改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7)轮作与间作: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减轻土壤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第3章种子与播种技术3.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3.1.1品种选择在选择种子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市场需求以及种植者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应优先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成熟期适宜等优良性状的品种。3.1.2种子处理(1)种子清选: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清选,去除杂质、破损和病虫害的种子,保证种子质量。(2)种子消毒:为防止种子携带病菌,可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如0.1%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3)种子浸种: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以促进种子吸水,提高发芽率。一般浸种时间为46小时,具体时间视种子大小和气候条件而定。(4)催芽:浸泡后的种子,可置于湿润、通风的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3.2播种时间与方式3.2.1播种时间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而言,春季和秋季是播种的两个主要季节。在具体时间上,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气温、降水等因素合理安排。3.2.2播种方式(1)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适用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2)条播:在土壤表面开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播种密度和便于管理的作物。(3)点播: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将种子点在土壤中,适用于种子较大或对播种密度要求较高的作物。3.3播种深度与密度3.3.1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播种过深,种子容易缺氧,影响发芽;播种过浅,种子容易受到干旱、高温等不良因素的影响。3.3.2播种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密植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播种密度过大,容易导致植株间竞争激烈,影响个体发育;播种密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播种密度。第4章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4.1植物营养需求与肥料种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这些营养元素根据植物所需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微量元素包括铁(Fe)、锌(Zn)、铜(Cu)、锰(Mn)、钼(Mo)和氯(Cl)等。肥料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4.1.1有机肥料:包括农家肥料(如堆肥、绿肥、粪便等)和商品有机肥料(如生物有机肥、复合有机肥等)。4.1.2化学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4.1.3生物肥料:是指含有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能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植物营养吸收能力的肥料。4.2施肥原则与施肥时期4.2.1施肥原则(1)因土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质地、酸碱度等因素,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量。(2)因作物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3)平衡施肥:保持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避免单一元素过量或缺乏。(4)适时施肥:掌握作物生长关键期,合理施用肥料。4.2.2施肥时期(1)基肥: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用,为主要肥料,占总施肥量的60%70%。(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分次施用。(3)叶面肥:在作物生长中后期,针对作物叶片喷施,补充营养。4.3施肥方法与施肥技术4.3.1施肥方法(1)撒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翻入土中。(2)条施:在作物种植行开沟,将肥料施入沟内,再覆土。(3)穴施:在作物种植穴内施入肥料,然后覆土。(4)叶面喷施:将肥料溶液直接喷洒在作物叶片上。4.3.2施肥技术(1)深施:将肥料施入土壤深层,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吸收。(2)分层施:将肥料分层施入土壤,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3)结合灌溉施肥: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随水施入土壤。(4)微量元素肥料拌种:将微量元素肥料与种子混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素质。第5章农田灌溉与水分管理5.1农田灌溉的类型与方式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和产量。根据灌溉水源、灌水方法及灌溉设备的不同,农田灌溉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5.1.1地表水灌溉地表水灌溉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源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自流灌溉:利用地形高差,使水自然流动进行灌溉。(2)提水灌溉:通过水泵等设备将水提升到一定高度进行灌溉。(3)引水灌溉:通过渠道将地表水引入农田进行灌溉。5.1.2地下水灌溉地下水灌溉是指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主要方式有:(1)井灌:通过井泵提取地下水进行灌溉。(2)泉水灌溉:利用自然泉水进行灌溉。5.1.3雨水收集与利用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采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方式进行灌溉。主要包括:(1)雨水收集池:在农田附近设立雨水收集池,收集雨水用于灌溉。(2)渗透灌溉:将雨水通过渗透设施渗透到地下,提高土壤水分。5.2水分需求与灌溉制度5.2.1水分需求作物水分需求是指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为满足其生理需要所消耗的水分。水分需求包括:(1)蒸发蒸腾:作物通过蒸发蒸腾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满足其生长需要。(2)土壤蒸发:土壤中的水分因蒸发而损失。(3)作物需水量:在一定生长条件下,作物全生育期内所需的水分总量。5.2.2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根据作物水分需求、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制定的灌溉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灌溉时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确定适宜的灌溉时期。(2)灌溉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等因素,确定每次灌溉的水量。(3)灌溉次数: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次数。5.3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5.3.1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旨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农业水资源消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喷灌: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减少水分损失。(2)滴灌:通过滴头将水直接滴入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蒸发。(3)微灌:在作物根部附近设置微小灌水装置,实现局部灌溉。5.3.2节水灌溉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包括:(1)喷灌设备:喷头、管道、泵站等。(2)滴灌设备:滴头、滴灌带、过滤器、泵站等。(3)微灌设备:微灌头、微灌带、泵站等。合理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6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6.1常见农作物病虫害识别6.1.1病害识别(1)真菌性病害:常见症状包括斑点、腐烂、萎蔫等,如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等。(2)细菌性病害:常见症状包括水渍状斑点、溃疡、腐烂等,如细菌性角斑病、青枯病等。(3)病毒性病害:常见症状包括花叶、褪绿、畸形等,如番茄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等。(4)线虫性病害:常见症状包括植株矮化、根部肿大、叶片黄化等,如根结线虫病。6.1.2虫害识别(1)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地老虎等,以幼虫取食作物根部,造成植株死亡。(2)地上害虫:如蚜虫、飞虱、菜青虫等,以成虫或幼虫取食作物叶片、茎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6.2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方法6.2.1防治原理(1)预防为主:加强农业栽培管理,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2)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3)安全高效:选择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6.2.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深翻、施用有机肥等。(2)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人工捕杀等方法。(3)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防治。(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6.3农药安全使用与生物防治6.3.1农药安全使用(1)选用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作物生长期和农药特性,选择合适的农药。(2)合理配比:按照农药标签推荐剂量,精确配比,避免过量或不足。(3)安全操作: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避免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4)交替使用: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减缓害虫抗药性产生。6.3.2生物防治(1)天敌生物:利用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如捕食螨、赤眼蜂等。(2)病原微生物:利用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如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3)植物源农药:利用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植物提取物防治病虫害,如苦参碱、印楝素等。(4)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源农药,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调控病虫害发生。第7章农业机械与设备7.1农业机械的种类与功能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以下是常见的农业机械及其功能:7.1.1耕作机械用于翻土、松土、平整土地等,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包括拖拉机、耕整机、旋耕机等。7.1.2播种机械用于播种作物,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包括播种机、穴播机、条播机等。7.1.3施肥机械用于施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包括施肥机、追肥机、撒肥机等。7.1.4植保机械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保护作物生长。包括喷雾器、喷粉机、植保无人机等。7.1.5收获机械用于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提高收获效率。包括收割机、脱粒机、清选机等。7.1.6农田水利机械用于农田灌溉、排水等,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包括水泵、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7.1.7农产品加工机械用于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包括碾米机、磨面机、榨油机等。7.2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正确操作和维护农业机械,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7.2.1操作要点(1)阅读说明书,熟悉机械功能和操作方法。(2)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3)注意机械的负荷,避免超负荷作业。(4)定期检查机械的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7.2.2维护要点(1)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保证机械正常运行。(2)清洁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3)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4)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定期维修,保证机械使用寿命。7.3现代农业设备应用现代农业设备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7.3.1智能化农业设备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7.3.2信息化农业设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提高决策水平。7.3.3节能环保型农业设备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7.3.4精准农业设备基于卫星定位、遥感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本章学习,使读者对农业机械与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第8章农产品储藏与加工8.1常见农产品储藏方法农产品储藏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延长货架期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农产品储藏方法:8.1.1低温储藏低温储藏是通过降低储藏环境的温度,减缓农产品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活动,达到延长储藏期限的目的。适用于苹果、梨、番茄等果蔬类产品。8.1.2气调储藏气调储藏是通过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长其储藏期限。适用于香蕉、草莓、葡萄等水果。8.1.3通风储藏通风储藏是利用自然风力或机械通风,降低农产品温度,减少水分和热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适用于粮食、棉花等农产品。8.1.4脱水储藏脱水储藏是通过降低农产品水分,减缓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达到延长储藏期限的目的。适用于蘑菇、蔬菜等。8.2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转化为更具价值和消费需求的产品。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农产品加工技术:8.2.1罐头加工罐头加工是将农产品经过预处理、装罐、封口、杀菌等工艺,达到长期储藏的目的。适用于水果、蔬菜、肉类等产品。8.2.2冻结加工冻结加工是将农产品快速降至低温,使水分凝固成冰,达到延长储藏期限和保持产品质量的目的。适用于肉类、水产、果蔬等。8.2.3腌制加工腌制加工是利用食盐、糖、醋等调味品对农产品进行渗透处理,达到防腐、改善口感的目的。适用于肉类、蔬菜、水产等。8.2.4烘干加工烘干加工是通过热风或其他干燥方法,降低农产品水分,达到长期储藏和便于运输的目的。适用于药材、果脯、蔬菜等。8.3农产品质量检验与包装农产品的质量检验与包装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8.3.1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包括对农产品进行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8.3.2包装包装应根据农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达到保护产品、便于运输、提高商品价值的目的。包装材料包括纸箱、塑料袋、泡沫箱等,包装方法有简易包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等。8.3.3标签标识在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和监管部门追溯。第9章农业市场分析与营销9.1农业市场调查与分析9.1.1市场调查概述农业市场调查是了解农产品市场供需状况、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农业市场调查。9.1.2市场调查内容(1)农产品供需分析;(2)消费者需求调查;(3)竞争对手分析;(4)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5)行业政策与法规。9.1.3市场调查方法(1)文献分析法;(2)问卷调查法;(3)实地考察法;(4)访谈法;(5)数据挖掘与分析。9.1.4市场分析(1)农产品市场现状分析;(2)农产品市场趋势预测;(3)农业产业布局与区域竞争分析;(4)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分析。9.2农产品营销策略9.2.1营销目标与定位(1)明确农产品营销目标;(2)确定农产品市场定位;(3)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9.2.2产品策略(1)产品包装设计;(2)产品质量保障;(3)产品创新与研发;(4)产品组合策略。9.2.3价格策略(1)成本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的结构荷载》课件
- 如何招聘人才课件
- 《库存管理案例》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学生笔记本电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干湿多用蒸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沟通与交流的礼仪》课件
- 《财务报表编制教学》课件
- 《copd的评估及治疗》课件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