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下列描述符合河姆渡文化的是()A.仅使用打制石器 B.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D.出土了胎壁较薄的黑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C项正确;河姆渡文化已使用磨制石器,排除A项;仰韶文化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不符合河姆渡文化,排除B项;蛋壳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薄壁黑陶,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种,不符合河姆渡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思想中包含了古代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A项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未体现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和变革,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3.柳宗元对秦朝的某一制度给于高度评价:“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制度应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郡国并行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柳宗元的这段话意思是,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实行郡县制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材料所述是在肯定秦朝的“公天下”制度,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盛行,排除A项;皇帝制度不是公天下,而是为一己之私的君主专制,排除C项;郡国并行是汉初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4.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如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这些都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张骞“凿空”的事迹是指()A.北击匈奴,控制河西走廊 B.设立河西四郡C.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D.设置西域都护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张骞“凿空”的事迹是指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C项正确;北击匈奴的是霍去病,排除A项;设立河西四郡是国家政府行为,排除B项;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也是政府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5.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民族交融政策,其中包括迁都。下列对其迁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从镐京到洛邑 B.从平城到洛阳 C.从汴京到临安 D.从南京到北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将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项正确;从镐京到洛邑的是东周,排除A项;从汴京到临安的是南宋,排除C项;从南京到北京的是明朝,排除D项。故选B项。6.《资治通鉴》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体现出两税法()A.加强了人身控制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缩小了征税范围 D.降低了赋税税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可知,唐朝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将税收分成夏秋两次征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项正确;两税法减轻了对人身控制,排除A项;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税率,排除D项。故选B项。7.如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一些突出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国家大力提倡文治,文人阶层壮大◯印刷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分化军事职权,使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比重上升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间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国家大力提倡文治,文人阶层壮大”“印刷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等及所学可知,列举的四个特征符合宋代重文、印刷术发展、分割武将军权、海外贸易繁荣的特点,C项正确;汉朝未出现印刷术,排除A项;“分化军事职权,使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与唐朝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比重上升”与明朝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运河、海运路线图。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对运河沿线军事控制 B.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C.促进元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便利南北方百姓交通出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拓展运河、海运路线,有利于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进而维护元朝统治,B项正确;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加强对运河沿线军事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C项;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9.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黄宗羲这一思想()A.源于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B.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C.受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D.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是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当时并未丧失,排除A项;这一主张不会加速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10.清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地区是()A.西南地区 B.台湾地区 C.新疆地区 D.蒙古族地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的流官担任地方长官,A项正确;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第二年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排除B项;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排除C项;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1.《海国图志》在其序言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的刊印()A.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 B.推动了清政府全方位学习西方C.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尝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该书的刊印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项正确;“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该书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并不是“全方位学习西方”,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尝试,排除D项。故选C项。12.如图为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下图数量(千万海关两)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群众运动的进行 B.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C.中华民国的成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19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13年至1918年中国关税征收额下降,反映出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1918年以来中国关税征收额迅速增加,则反映了一战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说明数据变化受到一战的影响,D项正确;群众运动抵制洋货会导致数据下降,但不能导致征收额数据上升,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继续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无法解释中国关税征收额由下降到上升的变化,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会导致征收额下降,但不能解释上升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3.“听八一、南昌天半,一片枪声惊广宇”,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是()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D.由幼稚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听八一、南昌天半,一片枪声惊广宇”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A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并未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排除B项;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和尝试是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遵义会议标志着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14.在陕甘宁边区,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该做法旨在()A.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B.解决边区经济困难C.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 D.促进全党思想统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陕甘宁边区,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解决边区经济困难是大生产运动,排除B项;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与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团结党内外人士共同抗日,促进全党思想统一是整风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5.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实现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克服经济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调整很快取得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基本内容为一化三改造,和1962年-1965年经济稳步增长无关,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但取得材料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图是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 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很快,主要是由改革开放的深化推动,B项正确;A项是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提出建立,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项。17.“中世纪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这是因为中古后期的西欧社会()A.封君封臣制度,政治上分裂割据 B.封建庄园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C.教会的宗教戒律,束缚了人性发展 D.工商业复兴繁荣,推动了城市自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方)。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西欧工商业复兴繁荣,推动了城市自治,给西欧带来了光明,孕育着近代西方文明,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政治上分裂割据属于西欧封建政治特点,不利于西欧发展,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属于封建经济基础,落后代表,排除B项;西欧中世纪教会束缚人性,不利于走向近代,排除C项。故选D项。18.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认为当时的人们仍处于黑暗之中,为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倡导的核心思想是()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倡导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C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时的主张,排除B项;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9.关键词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整理的关键词是“奴隶制存废”“《宅地法》”“林肯”。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应是()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1865年,内战结束。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应是美国南北战争,B项正确;林肯不属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期的人物,排除A项;林肯是美国人,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涉及美国南北战争,与日本明治维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建立了()A.手工工场 B.股份公司 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工厂出现了。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形成,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是手工工场,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就出现了股份公司,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2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其诞生的标志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 D.第一国际的成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正确;欧洲工人运动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而非标志,排除A项;巴黎公社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排除C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22.在19世纪末的非洲,由本国皇帝发起号召,英勇打败侵略者,并保持了独立的国家是()A.埃塞俄比亚 B.苏丹 C.埃及 D.阿尔及利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的非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末的非洲,埃塞俄比亚由本国皇帝发起号召,英勇打败侵略者,并保持了国家独立,A项正确;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并控制了苏丹,排除B项;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排除C项;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排除D项。故选A项。23.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对国际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A.美国利用国联操纵了国际事务 B.消除了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C.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的世界中心优势地位逐渐动摇,C项正确;美国当时虽然主张建立国联,但美国因为自身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加入国联,排除A项;消除了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24.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为苏联这一伟大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新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苏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此时在苏联模式下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为二战抗击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是苏俄内战时期的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后停止实施,排除B项;苏联新经济体制是二战后改革期间实施的,排除D项。故选C项。25.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课堂学习笔记。据此判断,其中空白处的内容应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经济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快速崛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都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图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能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图1、图2中①、②所示区域的治理中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并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答案〗举措:①和亲、会盟。(任答1点)②册封、设立奴儿干都司(或:设机构)。(任答1点)(若答出具体史实亦可)意义: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作答,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边疆稳定;从边疆地区的角度作答,如: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和明朝(中国)。举措:根据材料“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册封、设立奴儿干都司(或:设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和亲、会盟等等。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边疆地区的角度、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等方面分析,如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作答,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边疆稳定;从边疆地区的角度作答,如: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等。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觉得外国确有我们所不及,有舍己从人的必要。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一个霹雳,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追求“进化”的理解。(要求:理解应包括背景分析、过程及作用阐释,条理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理解:近代中国不断遭到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重,在此背景之下,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救亡图存的重要性,积极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历经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进化过程,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戍变法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探索活动,体现中国向西方学习,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发展特点。近代中国人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等影响。〖解析〗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理解:从学习历程和实践活动看,从中国近代历经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进化过程,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戍变法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探索活动,体现中国向西方学习,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发展特点角度作答;从向西方学习的背景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入侵,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从影响角度看,近代中国人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8.如图为1949—2019年新中国建交状况示意图,其中A段、B段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建交高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在A段、B段所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并说明其对我国的共同历史影响。〖答案〗外交成就:A段:从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的角度作答;B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或:中美正式建交)中日正式建交的角度作答;影响:从这些外交成就极大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为国内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拓展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角度作答。〖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9—2019年中国。第一小问外交成就,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段为1949-1959年:从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的角度作答;结合图示根据所学可知B段为1969-1979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或:中美正式建交)中日正式建交的角度作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从这些外交成就极大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为国内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拓展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角度作答。29.香料在近代早期全球贸易格局和社会大变革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媒介和催化剂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98—1505年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表时间威尼斯葡萄牙1498—1501年均350万英镑年均100万英镑1502—1505年均22.4万英镑年均230万英镑——据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成为中世纪的奢侈品现象析论》材料二正是香料促使葡萄牙人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贸易网络:为了购买香料,他们需要印度纺织品,而为了买到纺织品,又需要在印度畅销的商品或金银。于是,他们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贸易范围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交易商品涉及欧洲的银、铜,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瓷器、麝香,日本和美洲的白银,非洲的黄金,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据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与“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以葡萄牙为代表的香料贸易给世界历史带来的影响。〖答案〗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或: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绕道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影响:推动人类历史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推动了人口迁移,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或:三大贸易齐头并进);加速欧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或: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中断了美洲非洲原有社会进程,冲击亚洲古老帝国。(任意答出其中4个角度即可)〖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事件:根据材料“1498—1505年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表”“他们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贸易范围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交易商品涉及欧洲的银、铜,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瓷器、麝香,日本和美洲的白银,非洲的黄金,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和所学知识可知,“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或: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绕道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影响:根据材料“1498—1505年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表”“正是香料促使葡萄牙人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贸易网络”“他们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贸易范围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交易商品涉及欧洲的银、铜,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瓷器、麝香,日本和美洲的白银,非洲的黄金,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和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人类历史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推动了人口迁移,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或:三大贸易齐头并进);加速欧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或: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断了美洲非洲原有社会进程,冲击亚洲古老帝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下列描述符合河姆渡文化的是()A.仅使用打制石器 B.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D.出土了胎壁较薄的黑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C项正确;河姆渡文化已使用磨制石器,排除A项;仰韶文化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不符合河姆渡文化,排除B项;蛋壳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薄壁黑陶,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种,不符合河姆渡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思想中包含了古代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A项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未体现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和变革,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3.柳宗元对秦朝的某一制度给于高度评价:“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制度应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郡国并行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柳宗元的这段话意思是,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实行郡县制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材料所述是在肯定秦朝的“公天下”制度,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盛行,排除A项;皇帝制度不是公天下,而是为一己之私的君主专制,排除C项;郡国并行是汉初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4.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如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这些都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张骞“凿空”的事迹是指()A.北击匈奴,控制河西走廊 B.设立河西四郡C.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D.设置西域都护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张骞“凿空”的事迹是指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C项正确;北击匈奴的是霍去病,排除A项;设立河西四郡是国家政府行为,排除B项;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也是政府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5.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民族交融政策,其中包括迁都。下列对其迁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从镐京到洛邑 B.从平城到洛阳 C.从汴京到临安 D.从南京到北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将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项正确;从镐京到洛邑的是东周,排除A项;从汴京到临安的是南宋,排除C项;从南京到北京的是明朝,排除D项。故选B项。6.《资治通鉴》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体现出两税法()A.加强了人身控制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缩小了征税范围 D.降低了赋税税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可知,唐朝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将税收分成夏秋两次征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项正确;两税法减轻了对人身控制,排除A项;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税率,排除D项。故选B项。7.如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一些突出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国家大力提倡文治,文人阶层壮大◯印刷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分化军事职权,使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比重上升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间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国家大力提倡文治,文人阶层壮大”“印刷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等及所学可知,列举的四个特征符合宋代重文、印刷术发展、分割武将军权、海外贸易繁荣的特点,C项正确;汉朝未出现印刷术,排除A项;“分化军事职权,使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与唐朝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比重上升”与明朝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运河、海运路线图。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对运河沿线军事控制 B.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C.促进元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便利南北方百姓交通出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拓展运河、海运路线,有利于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进而维护元朝统治,B项正确;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加强对运河沿线军事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C项;这一时期航运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财赋与粮食北运,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9.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黄宗羲这一思想()A.源于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B.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C.受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D.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是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当时并未丧失,排除A项;这一主张不会加速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10.清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地区是()A.西南地区 B.台湾地区 C.新疆地区 D.蒙古族地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的流官担任地方长官,A项正确;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第二年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排除B项;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排除C项;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1.《海国图志》在其序言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的刊印()A.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 B.推动了清政府全方位学习西方C.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尝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该书的刊印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项正确;“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该书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并不是“全方位学习西方”,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尝试,排除D项。故选C项。12.如图为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下图数量(千万海关两)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群众运动的进行 B.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C.中华民国的成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19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13年至1918年中国关税征收额下降,反映出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1918年以来中国关税征收额迅速增加,则反映了一战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说明数据变化受到一战的影响,D项正确;群众运动抵制洋货会导致数据下降,但不能导致征收额数据上升,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继续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无法解释中国关税征收额由下降到上升的变化,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会导致征收额下降,但不能解释上升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3.“听八一、南昌天半,一片枪声惊广宇”,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是()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D.由幼稚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听八一、南昌天半,一片枪声惊广宇”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A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并未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排除B项;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和尝试是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遵义会议标志着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14.在陕甘宁边区,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该做法旨在()A.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B.解决边区经济困难C.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 D.促进全党思想统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陕甘宁边区,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解决边区经济困难是大生产运动,排除B项;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与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团结党内外人士共同抗日,促进全党思想统一是整风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5.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实现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克服经济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调整很快取得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基本内容为一化三改造,和1962年-1965年经济稳步增长无关,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但取得材料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图是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 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很快,主要是由改革开放的深化推动,B项正确;A项是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提出建立,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项。17.“中世纪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这是因为中古后期的西欧社会()A.封君封臣制度,政治上分裂割据 B.封建庄园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C.教会的宗教戒律,束缚了人性发展 D.工商业复兴繁荣,推动了城市自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方)。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西欧工商业复兴繁荣,推动了城市自治,给西欧带来了光明,孕育着近代西方文明,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政治上分裂割据属于西欧封建政治特点,不利于西欧发展,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属于封建经济基础,落后代表,排除B项;西欧中世纪教会束缚人性,不利于走向近代,排除C项。故选D项。18.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认为当时的人们仍处于黑暗之中,为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倡导的核心思想是()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倡导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C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时的主张,排除B项;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9.关键词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整理的关键词是“奴隶制存废”“《宅地法》”“林肯”。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应是()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1865年,内战结束。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应是美国南北战争,B项正确;林肯不属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期的人物,排除A项;林肯是美国人,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涉及美国南北战争,与日本明治维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建立了()A.手工工场 B.股份公司 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工厂出现了。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形成,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是手工工场,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就出现了股份公司,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2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其诞生的标志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 D.第一国际的成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正确;欧洲工人运动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而非标志,排除A项;巴黎公社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排除C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22.在19世纪末的非洲,由本国皇帝发起号召,英勇打败侵略者,并保持了独立的国家是()A.埃塞俄比亚 B.苏丹 C.埃及 D.阿尔及利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的非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末的非洲,埃塞俄比亚由本国皇帝发起号召,英勇打败侵略者,并保持了国家独立,A项正确;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并控制了苏丹,排除B项;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排除C项;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排除D项。故选A项。23.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对国际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A.美国利用国联操纵了国际事务 B.消除了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C.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的世界中心优势地位逐渐动摇,C项正确;美国当时虽然主张建立国联,但美国因为自身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加入国联,排除A项;消除了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24.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为苏联这一伟大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新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苏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此时在苏联模式下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为二战抗击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是苏俄内战时期的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后停止实施,排除B项;苏联新经济体制是二战后改革期间实施的,排除D项。故选C项。25.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课堂学习笔记。据此判断,其中空白处的内容应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经济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快速崛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都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图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能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图1、图2中①、②所示区域的治理中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并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答案〗举措:①和亲、会盟。(任答1点)②册封、设立奴儿干都司(或:设机构)。(任答1点)(若答出具体史实亦可)意义: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作答,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边疆稳定;从边疆地区的角度作答,如: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和明朝(中国)。举措:根据材料“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册封、设立奴儿干都司(或:设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和亲、会盟等等。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边疆地区的角度、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等方面分析,如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作答,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边疆稳定;从边疆地区的角度作答,如: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等。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觉得外国确有我们所不及,有舍己从人的必要。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一个霹雳,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