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韩非子·定法》中说:“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术是君主管理大臣的制度性安排,法是大臣管理民众的制度性安排,两者各有各的用途。由此可见,法与术()A.服务主体一致 B.发挥作用相同C.适用范围不同 D.适应时代相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术是君主管理大臣的制度性安排,法是大臣管理民众的制度性安排”说明法主要针对民众,术主要针对大臣,适用群体不同,C项正确;“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可以看出法与术服务主体不一,排除A项;“两者各有各的用途”说明发挥作用不同,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法与术适应时代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初平岭南时,其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后派官吏到岭南“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这些措施()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B.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平衡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武帝初平定岭南,由于岭南经济文化落后,派遣官员到当地改进落后的经济文化面貌,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材料涉及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不能得出岭南地区与北方经济的平衡,排除B项;汉武帝的措施,在岭南地区传播了儒家思想。而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完备”说法错误,材料只涉及在岭南地区的建立学校,夸大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3.下表为北魏时期的部分墓志(节选)。这体现出()墓主墓志(节选)乞伏保达其先盖夏禹之苗裔尔朱绍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为尔朱A.民族矛盾尖锐 B.孝文帝改革效果显著C.华夏认同增强 D.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乞伏保达的墓志“其先盖夏禹之苗裔”,尔朱绍的墓志“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可知,这些少数民族人物认为自己的祖先出自华夏族,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为华夏认同增强,与民族矛盾尖锐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明确给出北魏的具体历史时期,无法判断是孝文帝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或北魏统一北方前还是统一北方后,排除B、D项。故选C项。4.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 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对知州进行监察、纠举,且府衙不在同一地区,这有利于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对地方官员的制约,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不设置在一个地区,是为了节制地方势力,并不是为了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有体现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5.“三言二拍”故事题材多采自唐宋传奇、宋元话本,但又多有改造创新。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主人公许仙为“生药铺主管”。唐人小说中,类似讲许仙这样角色的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话本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南宋奚统制之子。这反映了()A.医药领域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B.“重商好货”的社会风气C.“四民”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中的主人公从唐代的“生药铺主管”到南宋的“奚统制之子”,这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高,说明“重商好货”的社会风气,B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医药领域出现的经营方式,排除A项;四民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战国以来,整个封建社会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没有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B项。6.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中国民间资本创办经营的出版机构兴盛。其中,文明书局以开通民智为旨,以出版教科书著称;广智书局志在维新,所出图书多属变法、变政之类;教育世界志在振兴教育;湖北法政编辑往所出皆为法学书籍;等等。这反映了清末()A.官营出版业实现私有化经营 B.社会危机加快思想觉醒C.文化领域形成自由争鸣局面 D.维新变法观念日益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内外危机加剧,促使民间知识分子从“开通明智”“维新”“振兴教育”“法学”中探寻出路,思想加快觉醒,B项正确;题干只涉及民间资本创办出版机构兴盛,未提及官营出版业的私有化,排除A项;晚清政府并未放弃对思想文化的管控,“自由争鸣”无法实现,排除C项;19世纪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变法观念有所减弱,民主革命观念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7.1927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1927年8月初迁至芜湖,随即领导了桐城、潜山、南陵、泗县、东流、至德、郎溪等地的多起农民暴动,到1928年底,安徽农民运动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安徽农民运动的恢复与发展主要得益于()A.共产国际的指导 B.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功开展C.八七会议的推动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召开八七会议,提出进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为此后的革命指明了方向,因此安徽的农民运动得以恢复发展,C项正确;共产国际强调中共在城市发展,而非乡村,排除A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是1928年10月,不能解释农民运动的恢复,排除D项。故选C项。8.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统区下的官营军事工业也加入了“大内迁”的行列。如表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火炮生产厂一览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官营军工企业大内迁原厂名内迁后代名所在地主要产品炮兵技术研究处忠怒林场重庆野战地(设计中)、轻榴弹炮(设计中)、小口径炮弹广东第二兵工厂务实林场重庆反坦克炮(待出品).炮弹金陵兵工厂宁和号重庆步枪、机枪、迫击地。迫击地弹金陵兵工厂(分厂)宁和号(分号)昆明迫击炮,迫击炮弹合川地厂无量林场昆明山炮.炮弹(待出品)A.旨在为中国远征军提供装备 B.助推了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C.体现出相对的集中和隐秘性 D.刺激了国内重工业自主创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全面抗战时期。依据题干官营军工企业内迁西南地区,并改名为民营企业,用于迷惑敌人,以便更好的保护军工企业,体现出内迁特点相对的集中和隐蔽性,C项正确;官营军工厂为全国抗日部队提供武器装备,不单单只为中国远征军提供装备,说法错误,排除A项;民营企业在内迁的过程中,官僚资本侵吞民营资本,助推了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但表格中都是官营企业,看不出助推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排除B项;表格体现不出刺激了国内重工业自主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9.如图是1964年出版的《奋发图强,争取农业大丰收》宣传画:一位强壮的男社员,在脱粒机旁,手捧着倾泻而下的谷子,笑逐颜开。该作品旨在A.倡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激励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C.宣传国民经济建设调整政策 D.赞扬包产到户取得显著成效〖答案〗B〖解析〗1964年正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宣传画的目的是鼓励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就完成了,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国家经济建设调整政策,排除C项;包产到户是在1978年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1994年至2007年,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先后召开了6次年会(见表),会议主题发生了重要转向。年会主题的确定是基于()年份主题1994拉美现代化及对外关系199920世纪拉美的重大改革与发展2001全球视野下的拉丁美洲发展200320世纪拉丁美洲变革与发展2005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2007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A.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B.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C.反对霸权主义的现实需要 D.民众了解拉美状况的诉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对拉美史的研究,由关注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内容逐渐过渡到拉美地区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进程,关注点更加宏观和趋于本质,这也就折射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于体制在不断进行探索,A项正确;年会主题的确定实际上与国家的现实形势有关,而不是基于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排除B项;我国对拉美史的研究并不一定就是在反霸权,这一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年会主题的确定和民众的意愿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古代西非某国曾一度打通了北至中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1324年其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此行让西非文明走向世界,并让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都感受到其文明的强盛。该国()A.以廷巴克图为经济文化中心 B.朝圣之行导致拜占庭金价下跌C.国家都城以石块垒砌而建成 D.疆域曾一度扩张到尼罗河流域〖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材料“某国曾一度打通了北至中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1324年其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和所学可知,该国为马里,廷巴克图是马里的经济文化中心,A项正确;1324年,曼萨·穆萨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排除B项;国家都城以石块垒砌而建成的是大津巴布韦,排除C项;马里为西非国家,疆域未曾扩张到尼罗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12.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国王将土地分给他的封臣,以换取对方的军役义务。土地分封可逐级分下去,大封建主封给比他小的封建主,最后及于农民,但高一层的封建主只能对他的直接受封人发号施令。材料表明,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A.以封建庄园经济为基础 B.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局面C.为建立帝国提供了条件 D.建立在教会统治基础上〖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西欧,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封君封臣制度,国王和中央的权力有限,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局面,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封君封臣制度以庄园经济为基础,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不利于欧洲国家的统一和帝国建立,排除C项;封君封臣与教会统治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3.1854年,美国通过的《土地价格递减法》规定,针对上市多年而没有销售的西部地区土地,按与其上市时间成反比的规则重新核定新的上市价格,上市时间越长,出售价格越低。同时,美国西部各州设立了移民局,各州还纷纷出版书籍介绍本州基本情况。美国上述举措()A.意在扭转国内战争基本态势 B.埋下了南北冲突的隐患C.导致了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1854年(美国)。通过《土地价格递减法》、设立移民局、出版书籍介绍各州基本情况,都是为了加快西部土地出售和鼓励向西部移民。结合所学,南方和北方争夺西部土地的斗争日益激烈,成为引发南北战争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爆发,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鼓励向西部移民,主要是加剧了南方和北方、自由州与蓄奴州的矛盾,与种族矛盾关系不大,排除C项;美国西部的土地多被资本家和大农场主购得,当时美国仍然有很多无地农民,排除D项。故选B项。14.1921年春,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而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报告中指出,“只靠员的双手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在这一思想调整下苏俄()A.找到了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路径 B.重视发挥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C.引入了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D.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1922年(苏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允许市场流通,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市场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并未引入西方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是1945年创作的时政漫画《碎片的麻烦》。画面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站在铺有欧洲地图的桌前正在玩着一场拼图游戏。该漫画()A.展现了开罗国际会议的全貌 B.凸显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C.体现了两大阵营激烈的较量 D.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实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世界)。据材料反映的是战后列强对欧洲的瓜分,D项正确;开罗会议时间是1943年,排除A项;图中只有美、苏、英三大国开会,B不符合图示内容,排除B项;两大阵营在当时尚未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6.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进行了所谓“温和私有化改革”,对养老保险支付采取了提高退休年龄、严格给付资格审查等措施,各国福利制度往往要经历“危机—改革—危机—再改革”的循环,政府的政策在福利膨胀与福利收缩的交替挤压之下来回拉锯。这反映西方国家()A.积极应对经济“滞胀”风险 B.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C.增加福利以缓解社会矛盾 D.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政策在福利膨胀与福利收缩的交替挤压之下来回拉锯,是因为福利膨胀容易导致工作惰性,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福利收缩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因此,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试图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B项正确;“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增加福利缓解社会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未体现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研究徽州楹联文化,解密徽商精神。西递村笃敬堂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甘棠镇崔氏宗祠楹联欲享福却无福,无福享福真无福;肯吃苦便不苦,不苦吃苦永不苦潜口村乐善堂楹联乐善是图,施诸人忠以作所;守诚有道,职其事实而行之宣城镇清代宁国府义学楹联义在必行,读书勤业;学成为用,报国光宗黄田村培风中学大礼堂楹联众学生济济一堂,大好光阴,莫闲过白日;先总理高高在上,无穷事业,都蜀望青年歙县徽城镇许氏宗祠楹联祖德宗功垂福泽,诗书礼乐振家声屯溪镇程惇本祠大殿楹联宗有德祖有功,永秩千秋之祀;系以姓缀以食,聿敦万古之伦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皖南敌后区以经济战为主要斗争形式,成为一块坚固的抗日堡垒。面对经济困难,皖南行署推行“一亩地运动”“凡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厂、团体一切人员及各界民众,不论男女,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必须垦荒一亩”。还举行春耕、冬耕运动。1939年2月,皖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屯溪平衡物价委员会,设立安徽省进出口货物检查处等防止走私的执行机关,查禁敌货,并严禁资敌。设粮食联合稽查机构,严防私运粮食。安徽地方银行“‘坚持抗战守土’,积极扶植战时工业,办理易货,运销土产,到沦陷区抢购、储备物资,促进本省抗战物资和金融流通,稳定人心,维持抗战大局”。——摘编自张绪《危机与应对:论皖南地区的经济抗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商精神的主要内涵,并说明其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成皖南敌后区成为坚固的抗日堡垒的有利因素,并说明其经济战的意义。〖答案〗(1)主要内涵:艰苦奋斗、知难进取;诚信重义;贾而好儒、崇文重教;仁心济世、爱乡爱国;坚守伦常尊宗敬祖。背景:皖南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存压力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影响。(2)有利因素:战略位置,多省交界,平原、川交错,距大城市远;尊儒传统,培育爱乡爱国、艰苦奋斗的理念;重视工商的传统;皖南地方政权实施了增加生产、平抑物价、严查敌货、打击走私、稳定金融秩序,扩大银行业务等经济举措,充实抗战力量;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国共两党的重视。意义: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巩固抗战的经济、民众基础;粉碎日敌经济进攻,振奋军民抗日信心;为该地区乃至东南战场持久抗战以及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第一小问主要内涵:由材料“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可得出艰苦奋斗、知难进取;由材料“乐善是图,施诸人忠以作所;守诚有道,职其事实而行之”可得出诚信重义;由材料“义在必行,读书勤业;学成为用,报国光宗”可得出及所学贾而好儒、崇文重教;仁心济世、爱乡爱国;由材料“祖德宗功垂福泽,诗书礼乐振家声”“宗有德祖有功,永秩千秋之祀;系以姓缀以食,聿敦万古之伦”可得出坚守伦常尊宗敬祖。第二小问背景:由材料“乐善是图,施诸人忠以作所;守诚有道,职其事实而行之”“宗有德祖有功,永秩千秋之祀”及所学可得出传统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皖南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存压力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小问2】本题是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小问有利因素:由材料“面对经济困难,皖南行署推行‘一亩地运动’‘凡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厂、团体一切人员及各界民众,不论男女,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必须垦荒一亩’。”及所学可得出战略位置,多省交界,平原、川交错,距大城市远;重视工商的传统;由材料“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可得出尊儒传统,培育爱乡爱国、艰苦奋斗的理念;由材料“面对经济困难,皖南行署推行‘一亩地运动’‘凡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厂、团体一切人员及各界民众,不论男女,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必须垦荒一亩”。还举行春耕、冬耕运动。1939年2月,皖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屯溪平衡物价委员会,设立安徽省进出口货物检查处等防止走私的执行机关,查禁敌货,并严禁资敌。”及所学可得出重视工商的传统;皖南地方政权实施了增加生产、平抑物价、严查敌货、打击走私、稳定金融秩序,扩大银行业务等经济举措;结合所学可得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国共两党的重视。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还举行春耕、冬耕运动。”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由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皖南敌后区以经济战为主要斗争形式,成为一块坚固的抗日堡垒。”及所学可得出“坚持抗战守土’,积极扶植战时工业,办理易货,运销土产,到沦陷区抢购、储备物资,促进本省抗战物资和金融流通,稳定人心,维持抗战大局”粉碎日敌经济进攻,振奋军民抗日信心;为该地区乃至东南战场持久抗战以及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结合所学可得出粉碎日敌经济进攻,振奋军民抗日信心;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约2223年。《舆地纪胜》记载,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片责,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余顷。”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两堰,“灌田两千余顷”,史称“七门三堰”。明宣德年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国。“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清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记载:“沙湾之地,厥宜泄水”,古人已早早认识到弯道环流效应。七门三堰,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成功实现水沙分流,实现了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又记载:“山冈之地,最宜蓄水,因高就下,可塘可堰,渟潴灌溉,利饶耕作”。在灌溉系统建设中,古人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连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串联互通。——摘编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报道材料二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14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汧史杭灌区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润泽江淮,是新中国治淮工程衍生的重要成果,联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灌区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65年来,汧史杭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六安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推动六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人民日报——洪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2023年08月18日16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水利建设的意义〖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分配水资源;尊重科学规律;创新性;(2)意义: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③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改善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 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得出政府重视。根据材料“ 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得出尊重自然规律。根据材料“ 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得出合理分配水资源。根据材料“ 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得出尊重科学规律;创新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材料“ 汧史杭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出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得出③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改善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维新只是一次失败的内政改革,它作为宫廷政变的一部分,那拉后专权使吏治益坏,对于光绪帝变法行为进行限制。——潘武《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1912年材料二政变以后,所在朝的守旧党,故自以为意得志满,但社会上的心理,却和他成一个反对,依旧趋向着维新的一方面,所以要算做第一次欧化的大动机。维新失败,政治复旧,但是国人思想已变。——赵玉森《新著本国史》1922年材料三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增长起来,形成一种政治势力……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都开始了政治活动。——苏寿桐《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1957年》请以“时代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叙事的关系”为视角,自拟论题,对上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作出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历史教科书中戊戌变法的叙事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境况。民国初期,为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认识清末政府的腐朽没落,帮助学生明白共和政府推翻清政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戊戌变法的叙事,突出清政府的黑暗,尤其侧重对变法阻力的介绍。《新著本国史》所在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想的互动交织影响着教育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全新的社会形势,历史教育有所发展。《新著本国史》对戊戌变法的叙事,侧重于变法的影响,认为戊戌变法对民众的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历史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对戊戌变法的叙事,首次从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角度对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因此也可以成为了解时代的一面镜子。〖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阐释题。时空:1912年、1922年、1957年(中国)。首先,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据材料一及所学可知,1912年是民国初期,对戊戌维新的认识,突出清政府的黑暗,尤其侧重对变法阻力的介绍。据材料二及所学可知,《新著本国史》对戊戌变法后国人的思想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据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1957年》从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角度对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为历史教科书中戊戌变法的叙事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境况。其次,对材料一的分析,结合所学分别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的角度分析。对材料二的分析,结合所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民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对材料三的分析,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来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例如,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可以成为了解时代的一面镜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际,由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家长制家庭没有像雅典那样分化为个体家庭,氏族部落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但是阶级分化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动因主要不是由于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而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部落战争的结果是征服者把被征服者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而使属于不同部落的人们组成了新的结构,于是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便具有了地域的性质。在古代中国,家长制家族组织却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家长制家族组织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产生而消亡,相反在国家产生以后得到强化,原有的家庭结构生长成为政治结构的补充部分,成为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摘编自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材料二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16—17世纪,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形成了大众忠诚于王权的新的政治认同,民族语言迅速传播与使用,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由此,整个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大大增强。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君主阻碍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和西欧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不同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答案〗(1)不同因素:中国:部落征服战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长期存在;商品经济不发达;阶级分化严重。(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推动;王权的加强;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2)主要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强调人民主权,淡化血缘关系。(任意一点即可)影响:增强了公民的国家意识,确立了政治文化认同;消除封建割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度;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答出一点,答出三点,其它言之成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欧。根据“中国古代国家产生动因主要不是由于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而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便具有了地域的性质。在古代中国,家长制家族组织却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家长制家族组织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产生而消亡,相反在国家产生以后得到强化,原有的家庭结构生长成为政治结构的补充部分,成为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可知,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源自部落征服战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长期存在;商品经济不发达;阶级分化严重。根据“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可知,影响近代西欧民族国家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推动;王权的加强和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西欧近代民族国家主要特征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有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根据“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得出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强调人民主权,淡化血缘关系。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增强了公民的国家意识,确立了政治文化认同;消除封建割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度;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韩非子·定法》中说:“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术是君主管理大臣的制度性安排,法是大臣管理民众的制度性安排,两者各有各的用途。由此可见,法与术()A.服务主体一致 B.发挥作用相同C.适用范围不同 D.适应时代相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术是君主管理大臣的制度性安排,法是大臣管理民众的制度性安排”说明法主要针对民众,术主要针对大臣,适用群体不同,C项正确;“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可以看出法与术服务主体不一,排除A项;“两者各有各的用途”说明发挥作用不同,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法与术适应时代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初平岭南时,其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后派官吏到岭南“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这些措施()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B.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平衡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武帝初平定岭南,由于岭南经济文化落后,派遣官员到当地改进落后的经济文化面貌,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材料涉及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不能得出岭南地区与北方经济的平衡,排除B项;汉武帝的措施,在岭南地区传播了儒家思想。而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完备”说法错误,材料只涉及在岭南地区的建立学校,夸大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3.下表为北魏时期的部分墓志(节选)。这体现出()墓主墓志(节选)乞伏保达其先盖夏禹之苗裔尔朱绍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为尔朱A.民族矛盾尖锐 B.孝文帝改革效果显著C.华夏认同增强 D.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乞伏保达的墓志“其先盖夏禹之苗裔”,尔朱绍的墓志“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可知,这些少数民族人物认为自己的祖先出自华夏族,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为华夏认同增强,与民族矛盾尖锐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明确给出北魏的具体历史时期,无法判断是孝文帝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或北魏统一北方前还是统一北方后,排除B、D项。故选C项。4.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 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对知州进行监察、纠举,且府衙不在同一地区,这有利于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对地方官员的制约,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不设置在一个地区,是为了节制地方势力,并不是为了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有体现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5.“三言二拍”故事题材多采自唐宋传奇、宋元话本,但又多有改造创新。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主人公许仙为“生药铺主管”。唐人小说中,类似讲许仙这样角色的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话本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南宋奚统制之子。这反映了()A.医药领域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B.“重商好货”的社会风气C.“四民”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中的主人公从唐代的“生药铺主管”到南宋的“奚统制之子”,这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高,说明“重商好货”的社会风气,B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医药领域出现的经营方式,排除A项;四民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战国以来,整个封建社会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没有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B项。6.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中国民间资本创办经营的出版机构兴盛。其中,文明书局以开通民智为旨,以出版教科书著称;广智书局志在维新,所出图书多属变法、变政之类;教育世界志在振兴教育;湖北法政编辑往所出皆为法学书籍;等等。这反映了清末()A.官营出版业实现私有化经营 B.社会危机加快思想觉醒C.文化领域形成自由争鸣局面 D.维新变法观念日益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内外危机加剧,促使民间知识分子从“开通明智”“维新”“振兴教育”“法学”中探寻出路,思想加快觉醒,B项正确;题干只涉及民间资本创办出版机构兴盛,未提及官营出版业的私有化,排除A项;晚清政府并未放弃对思想文化的管控,“自由争鸣”无法实现,排除C项;19世纪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变法观念有所减弱,民主革命观念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7.1927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1927年8月初迁至芜湖,随即领导了桐城、潜山、南陵、泗县、东流、至德、郎溪等地的多起农民暴动,到1928年底,安徽农民运动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安徽农民运动的恢复与发展主要得益于()A.共产国际的指导 B.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功开展C.八七会议的推动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召开八七会议,提出进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为此后的革命指明了方向,因此安徽的农民运动得以恢复发展,C项正确;共产国际强调中共在城市发展,而非乡村,排除A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是1928年10月,不能解释农民运动的恢复,排除D项。故选C项。8.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统区下的官营军事工业也加入了“大内迁”的行列。如表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火炮生产厂一览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官营军工企业大内迁原厂名内迁后代名所在地主要产品炮兵技术研究处忠怒林场重庆野战地(设计中)、轻榴弹炮(设计中)、小口径炮弹广东第二兵工厂务实林场重庆反坦克炮(待出品).炮弹金陵兵工厂宁和号重庆步枪、机枪、迫击地。迫击地弹金陵兵工厂(分厂)宁和号(分号)昆明迫击炮,迫击炮弹合川地厂无量林场昆明山炮.炮弹(待出品)A.旨在为中国远征军提供装备 B.助推了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C.体现出相对的集中和隐秘性 D.刺激了国内重工业自主创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全面抗战时期。依据题干官营军工企业内迁西南地区,并改名为民营企业,用于迷惑敌人,以便更好的保护军工企业,体现出内迁特点相对的集中和隐蔽性,C项正确;官营军工厂为全国抗日部队提供武器装备,不单单只为中国远征军提供装备,说法错误,排除A项;民营企业在内迁的过程中,官僚资本侵吞民营资本,助推了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但表格中都是官营企业,看不出助推官僚资本的急速扩张,排除B项;表格体现不出刺激了国内重工业自主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9.如图是1964年出版的《奋发图强,争取农业大丰收》宣传画:一位强壮的男社员,在脱粒机旁,手捧着倾泻而下的谷子,笑逐颜开。该作品旨在A.倡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激励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C.宣传国民经济建设调整政策 D.赞扬包产到户取得显著成效〖答案〗B〖解析〗1964年正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宣传画的目的是鼓励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就完成了,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国家经济建设调整政策,排除C项;包产到户是在1978年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1994年至2007年,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先后召开了6次年会(见表),会议主题发生了重要转向。年会主题的确定是基于()年份主题1994拉美现代化及对外关系199920世纪拉美的重大改革与发展2001全球视野下的拉丁美洲发展200320世纪拉丁美洲变革与发展2005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2007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A.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B.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C.反对霸权主义的现实需要 D.民众了解拉美状况的诉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对拉美史的研究,由关注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内容逐渐过渡到拉美地区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进程,关注点更加宏观和趋于本质,这也就折射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于体制在不断进行探索,A项正确;年会主题的确定实际上与国家的现实形势有关,而不是基于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排除B项;我国对拉美史的研究并不一定就是在反霸权,这一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年会主题的确定和民众的意愿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古代西非某国曾一度打通了北至中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1324年其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此行让西非文明走向世界,并让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都感受到其文明的强盛。该国()A.以廷巴克图为经济文化中心 B.朝圣之行导致拜占庭金价下跌C.国家都城以石块垒砌而建成 D.疆域曾一度扩张到尼罗河流域〖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材料“某国曾一度打通了北至中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1324年其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和所学可知,该国为马里,廷巴克图是马里的经济文化中心,A项正确;1324年,曼萨·穆萨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排除B项;国家都城以石块垒砌而建成的是大津巴布韦,排除C项;马里为西非国家,疆域未曾扩张到尼罗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12.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国王将土地分给他的封臣,以换取对方的军役义务。土地分封可逐级分下去,大封建主封给比他小的封建主,最后及于农民,但高一层的封建主只能对他的直接受封人发号施令。材料表明,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A.以封建庄园经济为基础 B.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局面C.为建立帝国提供了条件 D.建立在教会统治基础上〖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西欧,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封君封臣制度,国王和中央的权力有限,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局面,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封君封臣制度以庄园经济为基础,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不利于欧洲国家的统一和帝国建立,排除C项;封君封臣与教会统治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3.1854年,美国通过的《土地价格递减法》规定,针对上市多年而没有销售的西部地区土地,按与其上市时间成反比的规则重新核定新的上市价格,上市时间越长,出售价格越低。同时,美国西部各州设立了移民局,各州还纷纷出版书籍介绍本州基本情况。美国上述举措()A.意在扭转国内战争基本态势 B.埋下了南北冲突的隐患C.导致了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1854年(美国)。通过《土地价格递减法》、设立移民局、出版书籍介绍各州基本情况,都是为了加快西部土地出售和鼓励向西部移民。结合所学,南方和北方争夺西部土地的斗争日益激烈,成为引发南北战争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爆发,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鼓励向西部移民,主要是加剧了南方和北方、自由州与蓄奴州的矛盾,与种族矛盾关系不大,排除C项;美国西部的土地多被资本家和大农场主购得,当时美国仍然有很多无地农民,排除D项。故选B项。14.1921年春,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而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报告中指出,“只靠员的双手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在这一思想调整下苏俄()A.找到了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路径 B.重视发挥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C.引入了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D.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1922年(苏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允许市场流通,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市场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并未引入西方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是1945年创作的时政漫画《碎片的麻烦》。画面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站在铺有欧洲地图的桌前正在玩着一场拼图游戏。该漫画()A.展现了开罗国际会议的全貌 B.凸显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C.体现了两大阵营激烈的较量 D.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实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世界)。据材料反映的是战后列强对欧洲的瓜分,D项正确;开罗会议时间是1943年,排除A项;图中只有美、苏、英三大国开会,B不符合图示内容,排除B项;两大阵营在当时尚未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6.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进行了所谓“温和私有化改革”,对养老保险支付采取了提高退休年龄、严格给付资格审查等措施,各国福利制度往往要经历“危机—改革—危机—再改革”的循环,政府的政策在福利膨胀与福利收缩的交替挤压之下来回拉锯。这反映西方国家()A.积极应对经济“滞胀”风险 B.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C.增加福利以缓解社会矛盾 D.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政策在福利膨胀与福利收缩的交替挤压之下来回拉锯,是因为福利膨胀容易导致工作惰性,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福利收缩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因此,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试图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B项正确;“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增加福利缓解社会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未体现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研究徽州楹联文化,解密徽商精神。西递村笃敬堂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甘棠镇崔氏宗祠楹联欲享福却无福,无福享福真无福;肯吃苦便不苦,不苦吃苦永不苦潜口村乐善堂楹联乐善是图,施诸人忠以作所;守诚有道,职其事实而行之宣城镇清代宁国府义学楹联义在必行,读书勤业;学成为用,报国光宗黄田村培风中学大礼堂楹联众学生济济一堂,大好光阴,莫闲过白日;先总理高高在上,无穷事业,都蜀望青年歙县徽城镇许氏宗祠楹联祖德宗功垂福泽,诗书礼乐振家声屯溪镇程惇本祠大殿楹联宗有德祖有功,永秩千秋之祀;系以姓缀以食,聿敦万古之伦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皖南敌后区以经济战为主要斗争形式,成为一块坚固的抗日堡垒。面对经济困难,皖南行署推行“一亩地运动”“凡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厂、团体一切人员及各界民众,不论男女,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必须垦荒一亩”。还举行春耕、冬耕运动。1939年2月,皖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屯溪平衡物价委员会,设立安徽省进出口货物检查处等防止走私的执行机关,查禁敌货,并严禁资敌。设粮食联合稽查机构,严防私运粮食。安徽地方银行“‘坚持抗战守土’,积极扶植战时工业,办理易货,运销土产,到沦陷区抢购、储备物资,促进本省抗战物资和金融流通,稳定人心,维持抗战大局”。——摘编自张绪《危机与应对:论皖南地区的经济抗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商精神的主要内涵,并说明其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成皖南敌后区成为坚固的抗日堡垒的有利因素,并说明其经济战的意义。〖答案〗(1)主要内涵:艰苦奋斗、知难进取;诚信重义;贾而好儒、崇文重教;仁心济世、爱乡爱国;坚守伦常尊宗敬祖。背景:皖南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存压力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影响。(2)有利因素:战略位置,多省交界,平原、川交错,距大城市远;尊儒传统,培育爱乡爱国、艰苦奋斗的理念;重视工商的传统;皖南地方政权实施了增加生产、平抑物价、严查敌货、打击走私、稳定金融秩序,扩大银行业务等经济举措,充实抗战力量;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国共两党的重视。意义: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巩固抗战的经济、民众基础;粉碎日敌经济进攻,振奋军民抗日信心;为该地区乃至东南战场持久抗战以及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第一小问主要内涵:由材料“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可得出艰苦奋斗、知难进取;由材料“乐善是图,施诸人忠以作所;守诚有道,职其事实而行之”可得出诚信重义;由材料“义在必行,读书勤业;学成为用,报国光宗”可得出及所学贾而好儒、崇文重教;仁心济世、爱乡爱国;由材料“祖德宗功垂福泽,诗书礼乐振家声”“宗有德祖有功,永秩千秋之祀;系以姓缀以食,聿敦万古之伦”可得出坚守伦常尊宗敬祖。第二小问背景:由材料“乐善是图,施诸人忠以作所;守诚有道,职其事实而行之”“宗有德祖有功,永秩千秋之祀”及所学可得出传统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皖南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存压力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小问2】本题是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小问有利因素:由材料“面对经济困难,皖南行署推行‘一亩地运动’‘凡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厂、团体一切人员及各界民众,不论男女,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必须垦荒一亩’。”及所学可得出战略位置,多省交界,平原、川交错,距大城市远;重视工商的传统;由材料“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可得出尊儒传统,培育爱乡爱国、艰苦奋斗的理念;由材料“面对经济困难,皖南行署推行‘一亩地运动’‘凡党政军机关、学校、工厂、团体一切人员及各界民众,不论男女,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必须垦荒一亩”。还举行春耕、冬耕运动。1939年2月,皖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屯溪平衡物价委员会,设立安徽省进出口货物检查处等防止走私的执行机关,查禁敌货,并严禁资敌。”及所学可得出重视工商的传统;皖南地方政权实施了增加生产、平抑物价、严查敌货、打击走私、稳定金融秩序,扩大银行业务等经济举措;结合所学可得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国共两党的重视。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还举行春耕、冬耕运动。”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由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皖南敌后区以经济战为主要斗争形式,成为一块坚固的抗日堡垒。”及所学可得出“坚持抗战守土’,积极扶植战时工业,办理易货,运销土产,到沦陷区抢购、储备物资,促进本省抗战物资和金融流通,稳定人心,维持抗战大局”粉碎日敌经济进攻,振奋军民抗日信心;为该地区乃至东南战场持久抗战以及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结合所学可得出粉碎日敌经济进攻,振奋军民抗日信心;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约2223年。《舆地纪胜》记载,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片责,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余顷。”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两堰,“灌田两千余顷”,史称“七门三堰”。明宣德年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国。“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清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记载:“沙湾之地,厥宜泄水”,古人已早早认识到弯道环流效应。七门三堰,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成功实现水沙分流,实现了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又记载:“山冈之地,最宜蓄水,因高就下,可塘可堰,渟潴灌溉,利饶耕作”。在灌溉系统建设中,古人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连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串联互通。——摘编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报道材料二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14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汧史杭灌区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润泽江淮,是新中国治淮工程衍生的重要成果,联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灌区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65年来,汧史杭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六安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推动六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人民日报——洪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2023年08月18日16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水利建设的意义〖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分配水资源;尊重科学规律;创新性;(2)意义: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③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改善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 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得出政府重视。根据材料“ 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得出尊重自然规律。根据材料“ 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得出合理分配水资源。根据材料“ 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得出尊重科学规律;创新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材料“ 汧史杭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出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得出③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改善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维新只是一次失败的内政改革,它作为宫廷政变的一部分,那拉后专权使吏治益坏,对于光绪帝变法行为进行限制。——潘武《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1912年材料二政变以后,所在朝的守旧党,故自以为意得志满,但社会上的心理,却和他成一个反对,依旧趋向着维新的一方面,所以要算做第一次欧化的大动机。维新失败,政治复旧,但是国人思想已变。——赵玉森《新著本国史》1922年材料三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增长起来,形成一种政治势力……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都开始了政治活动。——苏寿桐《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1957年》请以“时代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叙事的关系”为视角,自拟论题,对上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作出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历史教科书中戊戌变法的叙事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境况。民国初期,为进一步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