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1:2 B.2:1 C.8:9 D.9:82.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每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C.繁殖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主要发生在生物群落之间B.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进行C.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细胞的各种有机物D.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ATP合酶是合成ATP所需要的酶,分子结构由凸出于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时,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下列关于ATP合酶的分析,错误的是()A.ATP合酶在线粒体、叶绿体内都有分布B.ATP合酶既具有催化作用,同时也具有运输作用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都需要ATP合酶的催化D.ATP合酶使ADP和Pi形成ATP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5.图表示某种鱼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0和t2时种群数量相等B.若t0时种群数量为N,则t2时种群数量为2N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6.图示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多种激素的动态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此过程需要不同激素的有序调节C.此过程需要多种激素共同调节D.脱落酸在成熟期含量显著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Ⅰ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12345678910A717510616741569.3B196101481158549.0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__株/m2。(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植物群落的物种_________数据。②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_____。(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8.(10分)以下是孟德尔实验未曾出现过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烟草黄花与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多株纯合黄花烟草与纯合白花烟草杂交,F1均为黄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白花=35:1.让F1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白花=5:1.分析发现,F2中A、a基因频率相等。则据此推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根据上述现象,某同学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的思路对孟德尔的假说之一“在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即生物个体为二倍体)”进行了修改,合理的新假说应为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假说及测交实验结果可知: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对应的数量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2)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种群中偶然产生了一个雄性突变型个体(突变型与野生型构成了一对相对性状),该雄性突变型个体(甲)与多只野生型雌性个体杂交,产生大量子代,子代中雄性只有突变型,雌性均为野生型,若干代后出现了雌性突变型个体(期间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上述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该突变型性状的基因位于甲的____________,且为显性突变。9.(10分)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肺炎球菌细胞的结构与图1细胞相比,最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以上均填标号)。(2)某动物如图1所示结构三种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其核内所含DNA和细胞内所含的RNA种类是否相同?_____(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A细胞的名称是_____。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4)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5)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上,Ⅲ对应于图2中的_____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_____。10.(10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1)细胞分裂素足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_____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侧,用图I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g、检测A1叶的放肘性强度11.(15分)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一紫花×白花405411二白花×白花0820三紫花×紫花1240413(1)组合一中亲本基因型:紫花______,白花______。(2)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4)组合三中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5)请写出组合一的遗传图解: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小球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时,在光反应阶段将水光解产生O2、[H]、ATP,暗反应阶段CO2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图中A、B都为光合作用产生的O2。【详解】A、物质A为O2,B为18O2,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为16:18即8:9,A错误;B、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8:9,B错误;C、物质A为O2,B为18O2,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为8:9,C正确;D、A物质和B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8:9,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光合作用产物O2来自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2、D【解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公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公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公鹿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这是适者生存;没有发达鹿角的公鹿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这样经过一代代的选择进化,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公鹿。这属于自然选择,D正确。3、D【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详解】A、物质循环主要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A错误;B、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B错误;C、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错误;D、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加快有机物分解,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D。4、C【解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1)ADP和ATP的关系: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ADP比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特殊的化学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2)ATP的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磷酸基团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3)ATP的合成: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和P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详解】A、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有ATP的合成,含有ATP合酶,A正确;B、从“ATP合酶是合成ATP所需的催化酶”可知,ATP合酶具有催化作用,从“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可推测,ATP合酶具有运输作用,B正确;C、酶具有专一性,ATP水解为ADP需要ATP水解酶的参与,ADP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参与,C错误;D、ATP中的特殊的化学键中储藏着能量,因此形成ATP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D正确。故选C。5、C【解析】t0是起始点,对应种群起始数量;t1是种群数量达到K/2时的时间点,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t2是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点,此时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整个t0-t2阶段,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都属于增长型。【详解】A、t0为种群数量的起始量,t2时是种群数量的环境容纳量,之间种群数量一直逐渐增多,A错误;B、在t0时种群数量为起始量,而t2时增长速率为0,为环境容纳量,这二者没有确定的倍数关系,B错误;C、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t2时种群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为环境所允许最大容纳量(K),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由此可以确定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C正确;D、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故选C。6、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花开后的14天左右,生长素含量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都是最高,可促进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花开后脱落酸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又增加,花开后的35天左右,赤霉素的含量最高。说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发挥作用,但不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激素可能不同。【详解】A、图示只体现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激素含量,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B、据图可知,不同发育阶段中各种激素的含量有差异,说明此过程需要不同激素的有序调节,B正确;C、图示中说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发挥作用,C正确;D、脱落酸可促进果实的脱落,由图可知,脱落酸在成熟期含量显著增加,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随机取样(2).溪流两侧(3).等距(4).种群密度(5).9.15×10-2(6).植株高度(茎高)(7).年龄结构(8).增大(9).种类(10).丰富度(11).垂直结构(12).直接(13).就地保护【解析】1.样方法: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详解】(1)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由题意可知: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两侧需要设置等量样方个数,因此上表中的样带A和B应分别位于溪流两侧,溪流两侧为狭长地带,故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等距取样。②表中数据为单位面积内黑桫椤的个体数量,因此反映的是黑桫椤的种群密度,由于样带A、B的平均密度分别是9.3×10-2株/m2、9.0×10-2株/m2,所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为(9.3×10-2+9.0×10-2)÷2=9.15×10-2株/m2。(2)分析柱形图可以看出,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植株高度(茎高)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年龄结构,该种群年龄结构是年龄小的数量多,年龄大的数量少,因此属于增长型,种群数量将会增大。(3)①因为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所以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种类的调查,从而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数据。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呈现出分层现象,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垂直结构。(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该方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点睛】熟知种群的特征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群落丰富度的调查时本题的考查点之一,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措施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1)①.黄花②.烟草为四倍体植物、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有4个③.AAaa④.AA:Aa:aa=1:4:1(2)Y染色体的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解析】1、由题意知,烟草黄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多株纯合黄花烟草与纯合白花烟草杂交,F1均为黄花,可知黄花对白花为显性,F1自交,F2黄花:白花约35:1,将F1与白花植株杂交(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白花为5:1,若植株为二倍体,F1自交,F2黄花:白花约3:1,将F1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白花为1:1,所以该题要联想到四倍体上,即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F1为AAaa,则配子的比例为A_:aa=5:1,符合题意。2、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Y。【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多株纯合黄花烟草与纯合白花烟草杂交,F1均为黄花,说明黄花对白花为显性。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烟草应为四倍体,则该同学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的思路对孟德尔的假说之一“在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即生物个体为二倍体)”进行了修改,合理的新假说应为烟草为四倍体植物、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有4个。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F1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使这四个基因两两分离,并且移向两级是随机的,所以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4:1。【小问2详解】因为雄性突变型个体与多只野生型雌性个体杂交,子代中雄性只有突变体,雌性均为“野生型”,可以推知控制该突变性状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或只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但是若干代后出现了雌性突变体,则否定了只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所以控制该突变性状的第一个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XY同源区段,且为显性突变,雌性突变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XY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1)①.⑧(⑦)②.②⑤(2)DNA相同RNA不同(3)①.CD②.次级精母细胞③.D(4)C(5)①.b②.B③.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解析】分析图1:①~⑧依次表示中心体、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高尔基体、核仁、核膜。分析图2:A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3: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Ⅴ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肺炎双球菌细胞为原核细胞,而图1为真核细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无⑧核膜。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②核糖体(进行翻译)和⑤线粒体(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小问2详解】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所含DNA相同,但RNA不同。【小问3详解】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C、D;A细胞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中的D细胞所处的时期。【小问4详解】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该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C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小问5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b;Ⅲ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B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2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3中各组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0、(1)①.产生②.微量(2)除去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3)用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①.生长受抑制②.用等量蒸馏水代替细胞分裂素溶液同样处理A叶(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缓慢(6)a,e,g【解析】题意知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图2中显示的实验的处理方法是:Ⅰ用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片、B叶片不做处理,Ⅱ、Ⅲ、Ⅳ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B叶片,但是Ⅱ是2片A叶片、Ⅲ是一片A叶片,Ⅳ是没有A叶片,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A叶片还是B叶片及A叶片的数目,因变量是B叶片面积的相对值。【小问1详解】细胞分裂素是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小问2详解】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时,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小问3详解】由图2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方法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B叶实验组叶片面积小于对照组,应对B叶片是抑制作用,对照处理应用蒸馏水处理A叶片。【小问5详解】实验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小问6详解】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首先要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一片叶子,在另一片叶子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