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东周的建立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B、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思想C、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D、文艺复兴主要涉及文学和艺术领域3、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韩愈4、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A.查理·帕金斯发明蒸汽机B.纺织业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瓦特改进蒸汽机D.乔治·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5、题干: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拥有最高权力B、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6、题干:以下哪项事件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提倡白话文B、批判封建礼教C、倡导民主与科学D、推行土地改革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儒家思想在秦朝时被秦始皇所排斥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D.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8、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一次重大事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美国独立战争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D.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现代化9、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C.秦朝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D.秦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后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后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C.辛亥革命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界泰斗”?A.司马迁B.司马光C.赵翼D.顾炎武12、题干: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3、题干: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史记》中包含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14、题干:以下关于唐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B.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C.唐朝与日本、朝鲜等国家进行过文化交流D.唐朝的都城是长安,而非东京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土地革命16、下列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天文学史上的百科全书”?A.《黄帝内经》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天文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中学组织了一场以“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下为竞赛题目中的一道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1978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材料二: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材料三:近年来,我国GDP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的意义。(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要求:1.答案要点要全面、准确。2.字数不超过300字。第二题【材料一】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主张强调了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材料二】近代以来,梁启超认为教育乃立国之本,主张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从而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问题:1.结合材料一,请解释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体内涵,并分析这一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2.材料二中,梁启超关于教育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评述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影响。第三题【材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了世官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优秀人才。材料二: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考试科目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清代的科举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考试科目分为经义、诗词、策论、时务等。材料三: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科举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途径;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第四题题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与动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云南省昆明市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东周的建立答案:A解析: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其建立标志着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进而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因此,选项A正确。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B、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思想C、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D、文艺复兴主要涉及文学和艺术领域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文化运动,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多个方面。因此,说文艺复兴主要涉及文学和艺术领域是不全面的,选项D描述不正确。其他选项都是对文艺复兴的正确描述。3、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韩愈答案:A解析:杜甫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真挚的情感著称。白居易、李白和韩愈也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但他们的主要成就并非政治家身份。因此,正确答案是A.杜甫。4、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A.查理·帕金斯发明蒸汽机B.纺织业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瓦特改进蒸汽机D.乔治·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答案:B解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通常被认为是从18世纪末纺织业的机械化开始的。1764年,纺织业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查理·帕金斯、瓦特和乔治·史蒂芬森都是在工业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但他们的发明和改进发生在工业革命的不同阶段。因此,正确答案是B.纺织业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5、题干: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拥有最高权力B、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的官员,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和罢免的,因此说他们“分管”是不准确的。其他选项描述符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6、题干:以下哪项事件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提倡白话文B、批判封建礼教C、倡导民主与科学D、推行土地改革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白话文、批判封建礼教、倡导民主与科学等。选项D中的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一项重要政策,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儒家思想在秦朝时被秦始皇所排斥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D.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答案:B解析:A选项,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正确的;B选项,儒家思想在秦朝时被秦始皇所排斥,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曾对儒家思想进行过打压,但并未排斥;C选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这是正确的;D选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这也是正确的。因此,选项B是不正确的。8、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一次重大事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美国独立战争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D.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现代化答案:B解析:A选项,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是正确的;B选项,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法国大革命虽然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法国大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完全确立;C选项,美国独立战争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是正确的;D选项,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现代化,这也是正确的。因此,选项B是不正确的。9、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C.秦朝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D.秦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后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选项A、B、D都是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正确描述。而选项C中提到的“焚书坑儒”政策,实际上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和统一思想,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烧了除法律、农业、医药和占卜以外的书籍,并坑杀了一批儒生。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描述。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后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C.辛亥革命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答案:D解析:选项A、B、C都是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正确描述。辛亥革命确实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然而,辛亥革命后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未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因为当时的中国仍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分割。因此,D选项是不正确的描述。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界泰斗”?A.司马迁B.司马光C.赵翼D.顾炎武答案:B解析: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通史,被誉为“史界之长城”。司马光本人也因此被誉为“史学界泰斗”。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12、题干: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但它们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五四运动则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是近代中国一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爱国主义运动。13、题干: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史记》中包含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答案:D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著,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但其中并不包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经典著作是《山海经》。14、题干:以下关于唐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B.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C.唐朝与日本、朝鲜等国家进行过文化交流D.唐朝的都城是长安,而非东京答案:D解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与日本、朝鲜等国家进行过文化交流。唐朝的都城是长安,而非东京。东京是北宋时期的都城。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场运动起源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他选项虽然也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但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点,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16、下列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天文学史上的百科全书”?A.《黄帝内经》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天文志》答案:D解析:《天文志》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编纂,是一部系统总结唐代以前天文学成就的著作,被誉为“天文学史上的百科全书”。其他选项中的《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学经典,《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著作,《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技术著作,它们虽然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但与天文学关系不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中学组织了一场以“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下为竞赛题目中的一道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1978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材料二: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材料三:近年来,我国GDP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的意义。(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要求:1.答案要点要全面、准确。2.字数不超过300字。答案:(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①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②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①GDP持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发展更加均衡。第二题【材料一】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主张强调了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材料二】近代以来,梁启超认为教育乃立国之本,主张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从而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问题:1.结合材料一,请解释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体内涵,并分析这一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2.材料二中,梁启超关于教育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评述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具体内涵是指国家的兴衰存亡不仅仅是由统治者决定,每一个普通百姓也有责任参与到国家事务中去。在明末清初这个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这种思想主张对于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对当时专制统治的一种反思,提倡了一种新的公民意识。2.梁启超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他主张通过教育改革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进而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梁启超的观点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在他的倡导下,新式学校逐渐建立起来,改变了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其次,重视科学教育和实用技能的培养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最后,他还强调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了女性地位的提升。总的来说,梁启超的教育理念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第三题【材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了世官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优秀人才。材料二: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考试科目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清代的科举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考试科目分为经义、诗词、策论、时务等。材料三: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科举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途径;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答案:(1)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官员。(2)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的特点: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考试科目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进一步规范化。(3)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为广大学子提供了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途径;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第四题题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与动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