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专卷博雅闻道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专卷博雅闻道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专卷博雅闻道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山东专卷博雅闻道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山东专卷博雅闻道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专卷博雅闻道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草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代谢速率逐渐增强,据此分析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变化是A. B.C. D.2.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B.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3.如图所示,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血管紧张素Ⅰ是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含有7个肽键C.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均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4.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A.有两个染色体组、4个核DNA分子B.正发生着同源染色体分离C.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D.产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B.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准是——两个个体能否杂交C.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D.一个染色体组就是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数6.2019年7月澳大利亚爆发山火,一连烧了几个月,焚烧了数千万亩的土地,不仅将美丽的森林烧成灰烬,也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了无尽的伤感和挑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地区生物群落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B.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将无法恢复C.火灾过后,澳大利亚受灾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原来增强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7.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毒的成分有DNA和蛋白质外壳B.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催化C.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D.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淀粉酶都是具有特异性的物质8.(10分)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C.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二、非选择题9.(10分)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1)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_____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组别及处理方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H:黄体酮、36℃①据图甲、乙的CK组和H组分析: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推测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___________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P、P+H组所示。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_____________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据图乙、丙、丁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截止2020年3月,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中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某科研队伍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研制两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思路,主要研制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进行PCR技术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3)两种疫苗的研制过程中均涉及了基因工程的相关操作,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进行②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4)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5)疫苗最重要的目的是对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进行免疫______________(“治疗”或“预防”);对该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对疑似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即采集其咽拭子,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________比较。(6)接种基因工程疫苗比接种灭活获减毒的病毒疫苗更安全,试从疫苗的结构特点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研究发现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肠促胰素不足表现出肠促胰素效应减退。肠促胰素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主要代表,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基于GLP-1的治疗成为糖尿病干预研究的新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由________细胞产生,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________(写出三种作用即可),从而降低血糖。(2)正常人在进餐后,肠促胰素开始分泌,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据图1分析,“肠促胰素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3)为检测GLP-1类似物的药效,研究者利用含GLP-1类似物的药物制剂和安慰剂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①根据对照实验原理,从成分分析本实验中使用的安慰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其使用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常人”或“Ⅱ型糖尿病患者”)②据图2分析GLP-1类似物的作用特点,在血糖平台水平高时,GLP-1可以促进________的分泌;在血糖平台水平低时,GLP-1不抑制________的分泌。该临床试验表明,GLP-1类似物既能降低血糖,又能保证个体不会出现________症状。12.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小春经济作物,为选育高产耐荫品种,将油菜品种A和B各分为二组,一组置于自然光下(对照组),另一组置于遮荫棚内(棚内光强为自然光的1/4),处理20天后,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可知,适合在春季阴雨多,日照偏少的地区种植的是_____品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油菜经遮荫处理后,植物的呼吸速率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所以,研究人员推测,能耐荫的油菜品种是因为其固定CO2的酶活性在弱光条件下保持较高水平,在叶绿体的_____(填场所)中固定CO2多,消耗的______和ATP也多,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3)部分油菜品种能耐荫的原因除了上述研究人员的推测外,还可能有哪些原因?(答出一点即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代谢加强,反之,代谢减弱。【详解】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越高,细胞代谢越强;小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增强,这表明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结合水相对含量降低,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对于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生物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C【解析】

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肽链变得较为松散。【详解】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可能会导致血管硬化等问题,A错误;B、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被吸收,也会使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米饭、馒头的摄入量,B错误;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小肠吸收功能受到影响,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水可补充葡萄糖、水和无机盐,C正确;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易消化,D错误。故选C。3、C【解析】

根据题意“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说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催化作用的酶,本质是蛋白质。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均为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三者氨基酸的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详解】由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Ⅰ是由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是由八个氨基酸构成的八肽化合物,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含有7个肽键,B正确;斐林试剂只能检测还原性糖,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都是多肽,可由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根据题意,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可转化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故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从而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D正确。故选C。4、A【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该动物为二倍体,而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处于着丝点分裂状态,因此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状态的细胞,并且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细胞是第一极体。【详解】A、该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加倍,有两个染色体组、4个核DNA分子,A正确;

B、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由于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C错误;

D、该细胞的产生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交叉互换),D错误。

故选A。本题以减数分裂细胞图为载体,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生物变异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识记并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并准确判断。5、C【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2、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A、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B、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准是——两个个体能否杂交产生后代,且后代具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B错误;C、基因工程育种是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育种方法,能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C正确;D、一个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结合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和染色体组的定义分析选项。6、C【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火灾过后该地区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B、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火灾产生的后果没有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仍然可以恢复,B错误;C、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增强,C正确;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C。7、A【解析】

1、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糖蛋白、载体蛋白、大多数酶、抗体都是蛋白质,几种蛋白质的作用都具有专一性。【详解】A、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故它的成分有RNA和蛋白质外壳,A错误;B、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正确;C、生物膜的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D、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信息分子,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专一性,抗体只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淀粉酶能与淀粉特异性结合,因此这几种物质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正确。故选A。本题的知识点是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生物膜的功能,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的作用特点,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的分析是难点,分析时结合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酶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8、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不可育;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可育。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后代雌性出现了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说明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而后代雄性只有棒眼一种表现型,说明母本存在缺失现象,为缺失杂合子,即有一条X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缺失。【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母本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棒眼是显性性状,正常眼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且该片段发生了缺失,B正确;F1中雌果蝇中棒眼为杂合子,正常眼为缺失杂合子,因此其产生的棒眼基因与正常眼基因的比例为1:2,则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1︰2,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应该发生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正确。二、非选择题9、类囊体薄膜暗降低D1蛋白含量降低大于解除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解析】

1.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2.图乙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使用黄体酮)的D1蛋白含量比H组低,图丙中,使用黄体酮的组D1蛋白表达量却比未使用的组高(P组比CK组高,P+H组比H组高),图丁中使用黄体酮的组与未使用组D1蛋白分解基因的表达量基本相同(CK组与P组基本相同,H组与P+H组基本相同)。【详解】(1)根据D1参与水的分解可知,该蛋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有【H】、ATP,用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据图甲、乙的CK组为水、25℃处理,H组为水、36℃处理,结果CK组光合作用速率比H组高,说明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结合图乙分析:图乙中H组的D1蛋白含量比CK组下降,推测可能与D1蛋白含量下降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均为1,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为3,而分解量为1.5,合成量大于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P组的处理是黄体酮、25℃,P+H组的处理是黄体酮、36℃,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解除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依据各图的结果分析可知: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说明D1蛋白可能发生了转化,故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本题结合直方图,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cDNA目的基因片段、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Taq酶构建表达载体限制酶、DNA连接酶显微注射预防核酸序列(或RNA.序列或核糖核苷酸序列)该疫苗不具有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增殖和感染【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1)图中①是新冠病毒RNA逆转录的产物,因此为cDNA。(2)图中进行PCR技术必备的条件有目的基因片段、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Taq酶等。(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图中②过程就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该步骤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该部位把单链中的磷酸二酯键切开,DNA连接酶能够将DNA片段连接起来。(4)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很多,具体用哪一种要看受体细胞的种类,这里的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这里用显微注射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5)疫苗能够激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据此可知疫苗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对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进行免疫预防,对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对疑似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即采集其咽拭子,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或RNA.序列或核糖核苷酸序列)比较,以此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6)由图示可知基因工程疫苗是蛋白质疫苗,而灭活获减毒的病毒疫苗依然含有核酸成分,也就是说基因工程疫苗不具有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增殖和感染,因此该疫苗更安全。熟知基因工程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认真读题是解答本题的首要条件,辨别基因工程疫苗和减毒疫苗的不同是本题的易错点。11、胰岛B摄取、利用、储存、转化等口服葡萄糖(进食)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葡萄糖不含GLP-1类似物药物的制剂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低血糖【解析】

据图1可知,口服葡萄糖时,胰岛素的应答反应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葡萄糖。据图2可知,在血糖平台水平高时,注射GLP-1和安慰剂,胰岛素分泌率前者较大;在血糖平台水平低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率相差不大。【详解】(1)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转化等,从而降低血糖。(2)据图1可知,口服葡萄糖(进食)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葡萄糖,两曲线之间的差值即为“肠促胰素效应”。(3)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