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佳作。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元丰六年十月,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又洒脱。通过月下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结尾抒发内心感慨。语言干净利索而极富表现力,是写景抒情的精品。本文不仅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通过苏轼与张怀民的友情,展现了面对人生遭际的乐观态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对简短、语言朴素的文言文接受度较高。然而,由于与苏轼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差距较大,学生可能在深入分析和感悟作者情感上存在困难。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写法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需加强诵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心境。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3、能够深入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和豁达胸怀,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2、教学难点:能够深入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和豁达胸怀,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他不仅有李白的才华,还有李白远远没有的学问他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这样的美好祝愿就出自他手,他号东坡,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记承天寺夜游》,来感悟他
的人生。
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有文《赤壁赋》《石钟山记》,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书法方面,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
在绘画方面,他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皆是大师。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王安石新法持有不同意见,以诗文谤讪新政的罪名被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
元丰六年(1083)作者在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写下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
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
遂(suí)寝(qǐn)与(yǔ)藻(zǎo)
荇(xìng)横(héng)柏(bǎi)吾(wú)
2.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并依此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记叙——寻伴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描写——庭中月色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议论、抒情——月下感叹
2.结合第一层的记叙部分,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黄州承天寺
※人物苏轼与友人张怀民
※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相与步于中庭
3.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什么变化。(知夜游之事)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念无与为乐者——遗憾、孤独怀民亦未寝——激动、惊喜
相与步于中庭——喜悦、闲适庭下如积水空明..——愉悦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感慨万千
4.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找张怀民呢
明确:张怀民和苏轼两人处境相似,志趣相投,都是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同为品格清高洒脱之人。可谓是人生知己。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5.苏轼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他们看到了怎样的庭中景色呢(赏月色美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虚实结合,把月光比作积水,把藻、荇比作竹柏的影子,营造出一种空灵皎洁、清澈透明、清丽淡雅、疏影摇曳的景色,
新奇的比喻奇特的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悟“闲人"心境】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这两个问句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感情尽在其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的自宽自慰。虽遭贬谪却能欣赏到自然美景,这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无
法感受到的,透出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意虽平淡,却含蓄深沉,回味无穷。闲人:具有闲情雅致,热爱生活,懂得自我派遣,自我释放的旷达胸襟。
1、处境:作者为贬谪之人,有职无权,清闲无比。
2、心境:作者富有闲情雅致,郁郁不得志之时仍能悠游自如欣赏美丽的月色。
(四)合作探究
1.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明确:“闲人":清闲的人
具有闲情逸致的人,被贬官后的自我安慰,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从汴京城里最耀眼的青年到壮志难酬、颠沛流离的闲人。这一声“闲人”,有多少无奈、心酸、不甘、愁苦。然而,他是苏轼啊。生活或有苦难,心情或有波折,仍一路向前的苏轼啊。这一声“闲人",又有多少刚强、高洁、傲骨、旷达。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海南。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长江环抱着城郭,可知江鱼的味道鲜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乐观豁达开朗胸襟开阔洒脱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作者与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所见月下美景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板书设计
(夜深人静,解衣欲睡
月色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甘肃泰安县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建筑供应链优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瑜伽改善老年睡眠质量-洞察及研究
- 多波段成像技术-洞察及研究
- 3D打印矫治器设计-洞察及研究
- 城市空间权力实证研究-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来凤县重点中学2026届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海安市十校2026届中考五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 流行病学调查-洞察及研究
- 车贷中介服务及贷后管理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浙江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课件】破茧 逐光-2026届新高三启航主题班会:挑战极限成就梦想(含规划指南、学法指导、心理护航)
- 2025至2030中国GPU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竞争格局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三聚氰胺基复合气凝胶:制备工艺、性能表征与应用前景探究
- 2025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医院存货盘点管理制度
- 社区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校特殊教师管理制度
- 电玩城制度管理制度
- DB31/T 779-2014学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