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三上语文园地一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目标

①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和诗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②语言运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正确运用词句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③思维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和分析词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④审美创造:感受优美的词句和诗句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用富有美感的语言进行表达。

⑤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好、传递正能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掌握词句的正确用法。

理解成语和诗句的含义,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忆课文,积累新鲜

(1)师: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本单元的课文,说说你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

(2)学生交流:雷云绒球花私塾先生戒尺

(3)学生交流句子:

我觉得“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句话很有新鲜感,把东风当作人来写,很生动。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句话也很新鲜,花会跳舞、狂欢,让我感觉花很活泼。

非常好,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往往运用了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拟人、比喻、排比等,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2.回归课本,交流新鲜

(1)我们来看课本上的这两句话。(课件出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这两句话好在哪里呢?

指名说,第一句话里的“十分安静"这个词语,简洁地写出了窗外的状态,让我们很容易想象出那个安静的画面。还有“停”这个词,把蝴蝶的状态描写得很生动。

指名说,这句话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一句话,把窗外的动物植物当作人来写,写出窗外很安静,同学读书声音很好听。

师:这两位同学理解很到位,看来已经学会寻找新鲜感并且感受新鲜了。前边同学从词语来分析,后边同学从表达的角度来分析。

(2)第二句话呢?有同学了解更夫这个职业吗?

指名说,我知道,更夫就是以前晚上打更报时的人。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古代有人在夜里敲锣来告诉人们什么时间了。

(3)师:这句话选自泰戈尔的诗集,“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感觉很有想象力。“更夫”这个词让我们想到了古老的夜晚,很神秘。“追逐"这个词也很有想象力,把更夫的行为描写得很有趣。

更夫在古代的夜晚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报时,也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氛围。这句话通过把自己想象成更夫,展现了一种对神秘夜晚的向往和探索以及对更夫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职业的向往。

3.回忆课文,其他新鲜感的词句交流

(1)师:除了刚才大家提到的,本单元课文中还有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同样可以关注一下词语哦。

指名说,“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里的“糊里糊涂"用得很形象,写出了孙中山当时对死记硬背的困惑。

指名说,“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招引"这个词让我觉得同学们的活动很有吸引力,“热闹”这个词也很好地表现出了校园生活的欢快氛围。

(2)师:同学们找得真不错。这些词句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充满趣味,让我们的课文更加精彩。

4.课外拓展,交流积累

(1)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些课外阅读中的优美句子,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课件出示:春天的溪水在山间漫步,哼着轻快的小曲,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秋天的银杏树热情地张开双臂,把飘落的叶片当作礼物,分发给路过的风与小动物。

(3)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指名说,我觉得第一句话很美,把溪水当作人来写,写出溪水活泼的特点。

指名说,我觉得第二句话也很美,这句话把银杏树当人来写,写出了银杏树很大方,很舍得,懂得分享。

(4)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优美的句子积累下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在今后的学习和阅读中,我们要继续善于发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不断积累,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尝试运用这些词句,让我们的习作更加精彩。

(二)词句段运用

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有趣的成语。

1.画面想象: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等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描述。

2.再读词语,发现特点。

(1)多种方法读词语。

(2)你有什么发现?

(3)交流发现:我发现这些都是成语。并且每个成语里面都有人体部位。

指名说,我发现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动作,有的写人的外貌。

指名说,我发现第一组成语的第一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

指名说,我发现第二组成语的第二和第四个字意思差不多。

3.小结:这些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都和人有关,有表示动作的、有描写外貌的、有描写心理活动的。

4.拓展:你还知道这样的成语还有哪些?

出示:点头哈腰手舞足蹈心灵手巧指手画脚

(三)典型句子朗读指导

1.出示句子

2.学生试读

3.强调重音(重音不一定要加重声音,有些可以放慢速度,有些则可以轻轻地读)

4.范读

5.学生再读,感受读法

6.指名读,评价反馈。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新鲜感的词句并且朗读了一些句子,感受到了语言之美,同时也要注意积累这样的词句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我们也学习了有关人体器官的成语,这些成语特别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

2.默写8个成语。

3.用今天学习的朗读方法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语文园地的奇妙世界,回忆了本单元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还交流了私塾、先生、戒尺等具有历史特色的内容,并且深入分析了课本上两句话的妙处。还感受了中国的成语文化特色。大家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见解,让我们对语言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语文园地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头脑风暴趣味取名

1.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名字,如“探索者小队”“"鲲鹏航模队”等。

2.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名字,你有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特点?

3.分析兴趣小组名字的特点

(1)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的兴趣小组名字的特点。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兴趣小组名字的特点:

①富有创意:名字独特,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

②体现主题:与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相关,让人一看就知道小组的兴趣方向。

③积极向上:传达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④简洁易记:名字简洁明了,容易让人记住。

4.给自己的小组取名

(1)头脑风暴: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各种可能的小组名字。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取名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或者结合小组的兴趣爱好、成员特点等。

(2)筛选名字:小组内对提出的名字进行筛选,选出几个比较满意的名字。

(3)投票决定:每个小组将筛选出的名字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投票。最终得票数最多的名字成为小组的正式名称。

5.名字展示:

文字灵动屋丹青妙笔阁

墨香苑足球小子组合

6.总结:在为兴趣小组取名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展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无论是绘画小组还是书法小组,大家都取了很多富有特色的名字,这些名字不仅体现了小组的活动内容和特色,也表达了同学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这些名字能成为小组的标志,激励大家不断进步,在艺术的世界里绽放光彩。

(三)背诵古诗日积月累

1.出示课本中的诗句“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借助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首诗

3.借助画面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4.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散文集。

5.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多种方式背诵积累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儿童的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只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两节课的语文园地一学习中,我们收获满满。我们回忆了本单元课文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仿佛再次置身于生动的场景之中。对私塾、先生和戒尺的交流,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分析课本上的语句时,我们的思维不断碰撞,学会了多角度地欣赏语言的美妙。而给兴趣小组取名的过程,更是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