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北京初三二模物理汇编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现代生活中,人们由于长时用眼而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到墙面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可以形成白光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几束光一定不相交3.(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调节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到烛焰在光屏中央成一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B.若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只在靠近透镜的左侧位置放一个适当的远视镜片,则仍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则光屏向左移动可接收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若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则光屏向右移动可接收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4.(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二、多选题5.(2023·北京大兴·统考二模)小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把光屏和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两侧,然后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再将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发现当光屏放在65cm刻度线处时,恰好能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幻灯机是根据此时的成像规律制成的C.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为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D.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的适当位置,为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三、填空题6.(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小阳在初二物理学习时,通过探究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入初三时,他用高为5cm的F光源、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具座和光屏,进行该实验的复习。(1)他将F光源放在物距分别为20cm、30cm、40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后,测量并记录了三个像高分别为5cm、3cm、15cm。请你帮他选出物距为40cm时对应的像高为___________cm;(2)当物距为50cm时,像高可能为___________。A.2cm
B.4cm
C.5cm
D.7.5cm四、实验题7.(2023·北京平谷·统考二模)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1)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2)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应用了此成像特点的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始终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应在凸透镜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特点。8.(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利用焦距为f1=10cm的凸透镜B做了三次实验;透镜放置在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分别放在20cm、30cm和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将蜡烛放置在43cm刻度线处,蜡烛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正立放大”或“倒立缩小”)的像。
9.(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实验室有一凸透镜A,焦距未知,请自选器材写出测量该透镜焦距的步骤。10.(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二模)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焦距为10.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比烛焰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0cm刻度线处,烛焰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参考答案1.B【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照到墙面上发生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果将色光三原色按相同比例混合则可以形成白光,故B正确;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错误;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通过凹透镜的光也可能是会聚的,即可能相交,故D错误。故选B。3.B【详解】A.由图得,物距大于像距,此时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故A错误;B.若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物距大于2f,像距在f~2f之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像距变小,因此在靠近透镜的左侧位置放一个适当的远视镜片,仍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故B正确;C.若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物距在f~2f之间,像距大于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物距在则光屏向右移动可接收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故C错误;D.若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物距小于f,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再光屏上,故D错误。故选B。4.C【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论是平行光还是发散光甚至是会聚光,都用会聚作用,不符合题意;B.由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不符合题意;C.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色光,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不符合题意;5.AC【详解】AB.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由图可知,物距为50.0cm-20.0cm=30.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错误;C.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0cm-35.0cm=15.0cm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应大于2倍焦距,为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故C正确;D.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延迟成像,为了在光屏上再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故D错误。故选AC。6.3A【详解】(1)[1]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也变的更小,所以物距为40cm最大时,像高最小,为3cm。(2)[2]当物距为50cm﹥40cm时,像高小于3c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同一高度倒立投影仪右【详解】(1)[1]实验前,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2][3]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物距小于像距,则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生活中投影仪应用了此成像特点。(3)[4]将蜡烛移至45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所成虚像的特点。8.变大正立放大【详解】[1]当蜡烛放在20cm处时,此时的物距为u1=50.0cm-20.0cm=30.0cm>2f1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放在30cm处时,此时的物距为u2=50.0cm-30.0cm=20.0cm=2f1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当蜡烛放在35cm处时,此时的物距为f1<u3=50.0cm-35.0cm=15.0cm<2f1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由此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的大小变大。[2]将蜡烛放置在43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u4=50.0cm-43.0cm=7.0cm<f1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9.见解析【详解】实验器材:白纸、刻度尺、凸透镜A等。实验步骤及结论:找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把凸透镜正对着阳光,移动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是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用刻度尺测出白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10.BD不能【详解】(1)[1]图中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能成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