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1.(2021•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摸底考)碳量子点是种新型碳纳米材料,我国化学家研究的
一种新型复微合光催化剂[碳量子点/氮化碳(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
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H2()2=H2+O2
B.水分解过程中,H2O2作催化剂
C.复合光催化剂中两种纳米材料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D.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A.总反应为2H2。=2也+。2,故A错误;
B.过程I中,水分解为氢气和过氧化氢,过程H,过氧化氢再分解为氧气和水,所以过氧
化氢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CQDS是碳纳米材料,是碳单质,不是化合物,故C错误;
D.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在此过程中,水分解分两步进行,若反应n是放热反应,则反应I
一定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
2.(2021•安徽蚌埠•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杳)澳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过程机理
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反应进程
A.反应过程中有0—H键的断裂
B.该反应的焙变为(b-a)kJmoH
C.向浪乙烷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溪元素
D.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2Br4-OH--*CH3CH2OH+Br-
【答案】D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没有0-H键的断裂,错误;
B.该反应的焙变为(a-b)kJmoH,错误;
C.向澳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然后再加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
浪元素,错误;
D.根据始态和末态物质可得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2Br+OH-->CH3cH2OH+B1S正
确;故选D。
3.(2021•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已知:CH2=CH2(g)+H2(g)峰?CH3cH3(g)的反
应过程中的能量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木能量/kJmol
反应进程
A.该反应的AHvO,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该反应
B.上述过程中,CH2=CH2内部碳原子间的双键变为单键
C.途径b使用了催化剂,使催化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由Ez降为日
D.CH2=CH2(g)+H2(gX期CH3cH3(g),该反应的△H=(E「E3)kJmol」
【答案】A
【解析】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不能说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A错误;
B.乙烯变成乙烷是碳碳双键变成单键,B正确:
C.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热,故反应热为△H=(E2-E4)kJmoH=(E[.E3)kJmol-
1,D正确:
故选A。
4.(2021•吉林长春•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
素),说法正确的是
A.H2(g)+X2(g)=2H(g)+2X(g)AH2Vo
B.生成HX(g)的反应热与途径有关,所以AH产△%十△%
C.若X分别表示Cl、Br、I,则过程口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C12(g)、b(g)分别发生反应口,同一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K3,则K>代
【答案】D
【解析】
A.化学键的断裂要吸热,焰变大于0,H2(g)+X2(g)=2H(g)+2X(g)A^2>0,故A错误;
B.反应培变与起始物质和终了物质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途径□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
径无关,所以△4=A%+2S”3,故B错误;
C.途径HI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和氢气
反应越来越微弱,故形成HC1、HBr、HI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逐渐减小,故C错误;
D.途径□生成HC1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I的多,氯气和氢气化合更容易,两反应的平衡常
数分别为Ki,代,则KI>K3,故D正确;
故选:Do
5.(2021•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摸底考)三甲胺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实
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N,N一二甲基甲酰胺[(CH3)2NCHO,简称DMF]转化为三甲胺
[N(CH3)3]O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
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CH3)2NCHO(g)+2H2(g)
.50
s
_
L
N(CH3)3(g)+H2O(gb)
_.0(CH3)2NCHOH*+3H*
.511.23(CH)NCH+OH*+2H*
L322
_.0-1.55
Z-1.77
_1-2.16,
(CH3)2NCH2OH*+2H*
(CH3)2NCHO*+2H*N(CH3)3+OH*+H*
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CH)NCH2OH+=(CH5)2NCH2+OH'
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DMF的平衡转化率
D.若ImolDMF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L02eV-NA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A.步骤(<3也)2火也0汗=((2£'(2也+0田的能垒(正反应活化能)为0.22eV,正反应
活化能最高的最后一步步骤的能垒1.19eV,故最后一步是上述历程中的决定反应速率步
骤,故A错误;
B.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元为L19cv,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降低DMF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
误;
D.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可知,反应放热为0eV-(-1.02eV)=L02eV,ImolDMF完
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6.(2021•广东高三8月阶段性质量检测)我国科学家构建直接异质结和间接异质结构系
统,实现co?还原和H?O氧化。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Pt/WO3Cu2O-Pt/SiC/IrO^
A.只涉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金属Pt表面的反应为:Fe2+-e=Fe3+
C.Fe2'/Fe3+作为氧化还原协同电对,可以换成「生
D.总反应为:2H2O+2CO,=O2+2HCOOH
【答案】A
【解析】
A.由反应机理图可知只涉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
B.金属Pt表面的反应为:Feu+e=Fe2>,B错误;
C.由于是阳离子交换膜,不可以换成1/I2,C错误;
催化剂
D.总反应为:2H2O+2CO2^=O2+2HCOOH,D错误;答案选A。
7.(2021•广东高三开学考试)我国某科研团队研究了一种利用半导体光催化还原氮气制备
梵气的方法,该方法因具白高效、清洁的优点而引起极大关注,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LDH
A.该过程LDH为催化剂
B.该过程表明,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MvO
C.该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6H?O=4NH3+3。2
D.工业上把液态空气升温,可获得N2,电比先汽化出来
【答案】B
【解析】
A.利用半导体光催化还原氮气制备氨气,根据过程示意图可知,LDH为该反应的催化
剂,A正确;
B.该过程不能表明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的反应能量变化,B错误;
C.根据题意和过程示意图可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C正
确;
D.工业上把液态空气升温,沸点低的物质先汽化,电比。2先汽化出来,D正确:
答案为:答
8.(2021•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最新文献报道,有机小分子可催化多氟芳燃的
取代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是催化剂
B.4和7都是反应中间体
C.2向4的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与极性健的断裂与形成
【答案】C
【分析】
有机小分子可催化多氟芳烧的取代反应,根据流程示意图可知,物质3、5是整个过程的反
应物,物质1、6是整个过程的生成物,物质2是催化剂,物质4、7是反应中间体,整个
过程表示为:物质3+物质5管物质1+物质6o
【解析】
A.物质2在反应第一步加入,且在最后又生成,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物质2是该反应
的催化剂,A正确;
B.物质4、7均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且是下一步的反应物,可知物质4、7是反应中间
体,B正确;
C.对比物质的结构可知,2向4的转化过程中C-F键断裂,形成了C-N键,只有极性键的
断裂与形成,没有非极性健的断裂与形成,C错误;
故1是
故答案为:Co
9.(2021・广东珠海•高三上学期摸底测)“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反应2so2+O2
、催?剂、2SO3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下:
。
O卜
J2L
SUO
02yVU
-V
o。/
OA
OOI
\-慢OO
快\
V-
H|/v
Ov
nn
o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上述催化剂能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B.反应②的活化能比反应①大
C.过程中既有V.O键的断裂,也有V-O犍的形成
D.该反应的催化剂是V2O5
【答案】B
【解析】
A.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反应②的活化能比反应①小,故B错误;
C.反应①有V-O键的断裂,反应②有V-0键的形成,故C止确;
D.根据图示,V2O5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
选B。
10.(2021•全国高三模拟)一种FeTiOx催化剂催化N%还原NO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NO+l/2O2
2NH3
2+
\^^2什+-0-…H-N+Hjs^O2N-O-Fe
Ti4+-O--H-N+Hr-(X
J^N-O-Fe2+
4++
Ti-O--H-NH3-O<
2Ti4+-O-H
2N2+3H2O
A.在图示转化中,只有Fe和N元素的价态发生变化
B.反应过程中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每一步转化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TiO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4NH3+4NO+O24N2+6H2O
【答案】D
【解析】
A.从图可知,O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A项错误;
B.从图可知,除了极性键的断裂,还有02中化学键的断裂和N2化学键的形成,即非极性
键也有断裂与形成,B项错误;
C.从图可知,反应机理中,有化合价未出现变化的反应,并不是每一步转化都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c项错误;
FeTiOx
D.将图中所有反应物与生成物相加,再、2,即得到总反应:4NH3+4NO+O2-
4N2+6H2O,D项正确:
答案选D。
11.(2021•安徽蚌埠•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一定条件下的2L密闭容器中,发
生2A(s)疏92B(g)+C(g)反应,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见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
物质的量/mol0510152025
温度/」
5001.00.80.660.560.500.50
6001.00.500300.200.200.20
A.500时,前lO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4molL【min/
B.该反应的△H>0
C.再加入少量A,B的平衡浓度增大
D.若将容器体积缩小,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A.500匚时,B与A的反应系数相同,前lO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力=0.017(〃“/七|”而尸),A错误;
B.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升高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量较少,说明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即
△H>0,B正确;
C.A物质是固体,温度不变情况下,平衡常数不变,B、C物质浓度的比值也不变,则再
加入少量A,B的平衡浓度不变,C错误;
D.若将容器体积缩小,则体系压强增大,平衡朝着气体物质系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即平
衡逆向移动,则A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错误;
故选B。
12.(2021•安徽蚌埠•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对Pd单原子催化剂(Pd/SVG)上出
还原NO的反应进行研究,发现Pd/SVG上NO被还原生成N2和NH3的路径机理如图所
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d/SVG可以改变NO的平衡转化率
B.NO被还原为N2的总反应为2NO+2H2=N2+2H2O
C.NO被还原为NH3的反应决速步为解离1反应
D.Pd/SVG上山还原NO过程中产物N2的形成更容易
【答案】B
【解析】
A.Pd/SVG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不能改变NO的平衡转化
率,错误;
B.由如图可知,NO被还原为N2的总反应为2NO+2H2=用+2氏0,E确;
C.由图可知,生成氨气的基元反应中,NFhO+H-NH20H这一步活化能最大,故这步为
决速步骤,错误;
D.由图示知,NO被氧化为Nz的活化能明显大于氧化生成N%活化能,故在该催化剂作
用下,NO更容易被还原为NH3,错误;
故选B。
13.(2021•江西临川•高三月考)温度为TZb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
活性炭和ImolNCh,发生反应:2C(s)+2NO2(g)^N2(g)+2CO2(g)o反应相同时间,测得
各容器中NO: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决
M飞
^螂e
S
Z
O
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A.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c=*^molL“
B.由图可知,c点V正>V逆
C.向a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NO2,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小
D.容器内的压强:pa:pb=6:7
【答案】D
【解析】
A.由图可知,b点NO2的转化率最高,则温度为T匚时,b点恰好达到平衡状态,而ab曲
线上对应容器的体积均小于V2L,起始投料相同,则NO2的起始浓度均大于b点,ab曲线
上物质的反应速率均大于b点,所以ab曲线上反应均先于b点达到平衡状态,即ab曲线
上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由于a点时NO2的转化率为40%,a点反应三段式为
2C+2NO2q出N2+2CO2
始/mol100
所以T匚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变/mol0.40.20.4'
平:/mol0.60.20.4
0.2(0.4,
—x|--
VIVJ4
'kinol/L=——mol-L1.故A正确:
(AAi4。V]
B.图中b点NO2的转化率最高,则温度为T1时,b点恰好达到平衡状态,b点以后,随
着容器体积的增大,NCh的起始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所以be
曲线上反应均未达到平衡状态,并且NO?的起始浓度均小于b点,反应速率也小于b点,
则be曲线上反应正向进行,即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故B正确;
C.反应2c(s)+2N(h(g)潘诊N2(g)+2CO2(g)正向气体体积减小,恒温恒容条件下,平衡体
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0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向
a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NO二,达到平衡时,NCh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小,故C正确:
2C+2NO2UN2+2CO,
始/mol100
D.b点反应三段式为泰/.根据A选项中a点
0.80.40.8'
平/mol0.20.40.8
反应三段式、b点三段式和pV=nRT可知,PaV|=1.2RT,PbV2=1.4RT,由于V2>V”所以容
器内的压强:Pa:Pb>6:7,故D错误;
故选D。
14.(2021•吉林长春•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工业制硫酸的接触室中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o该反应在500口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如果使氧气过量,并给足够时间让反应充分进行,SO2可以全部转化为SCh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体系压强的增加而增大
C.该反应选择在500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只改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被破坏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延长反应物在接触空内的时间,还是使氧气过量,都无法使
SO2全部转化为SO3,A错误;
B.平衡常数只有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需要在500。(?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是因为500。(:反应速率
快,催化剂活性高,C错误;
D.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因为么K,所以化学平衡会被
破坏,D正确;
故选D。
15.(2021•全国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可闻声波诱导液体振动产生的法拉
第波可以调节氧气分子在水中的溶解,从而诱导有差别的时空分布,有的区域呈氧化性,
而同时有的区域呈还原性。研究人员选择了如图所示的氧化还原平衡体系。已知:声波频
率提高可促进氧气的溶解。
MV+(—N©卢^?N—)(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V?+被SO;环原形成自由基阳离子MV,的过程伴随着颜色的改变
B.开启可闻声波能够促进MV”再生
C.持续补充SDT才能维持蓝色
D.向体系中加入ImolSDT,转移电子为2moi
【答案】D
【解析】
A.被还原形成自由基阳离子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A正确;
B.开启可闻声波后,溶液中氧气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促进再生,B正确;
C.持续补充,增大浓度,平衡移动生成蓝色,C正确;
D.向体系中加入,仅有部分转化为,转移电子小于,D错误。
故选择D«
16.(2021•南昌巾八一中学高二摸底考)T「,某密闭容器中发生:
CaCO3(s)^^CaO(s)-K:O2(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O,)c(CaO)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IJ—;、
B.加入CaO后,c(CO2)将减小
C.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将密闭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一半,再次平衡后,C02的浓度增大为原来2倍
【答案】C
【解析】
A.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应该为K=c(CCh),A错误;
B.CaO是固体,浓度不变,加入CaO后,化学平衡不移动,因此。(CO?)不变,B错误;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将向吸热的正
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
D.将密闭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一半,导致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化学平
衡常数不变,则C02的浓度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7.(2021•全国高三诊断性测试)科学家结合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贵重金属
催化剂表面上的气态体系中,一个CO分子还原NO的能量变化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2NO(g)=N2(g)+2CX)2(g)△//=Ed-EakJ.mol
B.决定整个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①
C.反应过程中断裂与形成的化学键都包含。键和冗键
D.改变催化剂,不能使反应的熔变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A.该过程表示一个CO分子还原NO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对应的能量变化应该是
2moicO分子被还原的能量,故A错误;
B.活化能大速率慢,是决速步骤,①的活化能大于②,决定整个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
①,故B正确;
C.反应物CO分子既含有。键和兀键,生成物N2和CO2含有。键和礼键,所以反应过程
中断裂与形成的化学键都包含。键和北键,故c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历程,不能改变焙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COOCH,
18.(2021•河南新乡县一中高三模拟)CH3-CH=CH-COOCH3有两种立体异构体J
COOCH3
和N,由CH3CHO和Ph3P=CHCOOCH3反应制取这两种异构体的历程中能量变化如
图
E
该键在纸后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OCH,fOOC%
A.J.比J稳定
B.温度升高,CH3CHO的转化率减小
COOCH,P%AP-0生成、/r。n°nr℃u也的反应
c.生成1.的过程中,速率最快的是由
CH,OOC'
D.两个反应历程中,中间产物相同
【答案】C
【解析】
COOCH,皆阻COOCH,
A.图像中J比/能量高,J稳定,A错误;
B.图像该反应历程中生成两种物质都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CH3cHO的转化率增大,B
错误。
Ph,P-0COOCH
C.由)_1生成1’的过程活化能最小,反应速率快,c正确;
cn3ooc\"
十•
Ph广。COOCH3
PhP0、卜〈是生成J的中间产物,
D.两个反应历程中,'\~X
CHOOC'
CH?OOC'?
0°℃乩的中间产物,两个过程中间产物不
CH3OOC
同,D错误;
故选C。
电解质溶液
19.(2021•广东珠海•高三上学期摸底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B.相同浓度的HC1和CH3coOH,两溶液中c(H,)相同
C.等浓度的CH3coOH与KOH以任意比混合:c(K)+c(H+尸c(0H-)+c(CH3coeT)
D.甲溶液的pH是5,乙溶液的pH是4,则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0:1
【答案】C
【解析】
A.O.lmoLLT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加,但氢离子浓度
减小,因此溶液中c(OH)增大,故A错误;
B.相同浓度的HC1和CH3co0H,由于HC1是强电解质,CH3coOH是弱电解质,因此
两溶液中c(H+)不相同,HC1中c(H-)大于CH3co0H中c(H+),故B错误;
C.等浓度的CH3co0H与KOH以任意比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K?)+c(H+尸c(OH
一)+c(CH3coeT),故C正确;
D.甲溶液的pH是5,乙溶液的pH是4,则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10,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0.(2021•安徽蚌埠•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常温下,用02moiL“盐酸滴定
25.00mL0.2moi•I/NHsHO溶液,所得溶液pH、NH:和NH.yH2O的分布分数讥平衡时某
含氮微粒的浓度占含氮微粒总浓度的分数,如NH;的分布分数8(NH;)=
‘zu-a"?:!口c]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C(NH4)+c(NH—HnO)
SI%PH
11.78
9.26
V(盐酸)/mL
A.曲线a代表3(NH3H2O),曲线b代表3(NH:)
B.M点加入盐酸体积为12.5mL
C.NH3H2O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IO。
D.应选用酚配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C
【分析】
NH3H2O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b(NH3H20尸)'M点时
Kin14
c(NH;尸c(NH3H2O),pH=9.26,则KKNH3H2O尸。(OH-尸w而=
Kh(NH:尸》=10-926。
【解析】
A.随着RHC1)的增大,溶液中c(NH3H2。)减小,c(NH;)增大,则溶液中3(NH3H?O)减
小,6(NH;)增大,根据图知,曲线a代表6(NH;),曲线c代表5(NHTH2。),故A错误;
B.当加入盐酹体积为12.5mL,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H4cl和NHvHQ,且
33
7?(NH4Cl)=2.5xl0-moLw(NH3H2O)=2.5xl0-mol,由于以NH3H2O的电离常数大于NH:
的水解常数,因此。(NH;)>C(NH3,H2。),而M点时,C(NH;)=C(NH3H2O),所以M点加
入盐酸体积小于12.5mL,B错误;
C.由NH3H2。峰诊NH;+OH-可知,NH3H20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b(NH3H20)=
,,■~M点时c(NH;尸C(NH3H2。),pH=9.26,则Kb(NH3H2O尸。(OH尸
演的3?2)
访K==其数量级为I。色故C正确;
c(HI10^26
D.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溶质为NH4CI,NH;水解呈酸性,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突
变范围在酸性范围的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变化为黄色变为橙色,故D错
误;
答案为c。
21.(2021•安徽蚌埠•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
确的是
实验操作离子方程式
++
AAgCl溶于过量氨水Ag+2NH3H2O[Ag(NH3)]+2H20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溶液CU2++2HS=CUSH2H+
C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
DAgl加入Na2s溶液中,固体变黑S2'(aq)12Agi(s)-Ag2s(s)12I'(aq)
【答案】D
【解析】
A.AgCl溶于过量氨水,由于AgCl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其离子方
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0,故A错误;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硫化铜沉淀和硫化氢
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Cu2++2HS=CuSl+H2Sf,故B错误;
C.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其
+3+
离子方程式为3Fe(OH)2+NO;+10H=3Fe+8H2O+NO:,故C错误;
D.Agl加入Na2s溶液中,固体变黑,发生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硫化银,其离子方程式为5、
(aq)+2AgI(s)=Ag2S(s)+2r(aq),故D正确:
答案为D。
22.(2021・四川巴中•高三零诊)某浓度的二元弱酸HzB溶液在不同pH下,测得Pc(M)变
化如图所示,(已知:Pc(M)=-lgc(M),M代指H2B或HB-或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H表示Pc(HB)与pH关系
2
B.pH=5时,c(HB-)<c(B")<c(H2B)
C.由图像数据可以计算出人的值
D.在pH增大的过程中,C(H2B)、C(HB),c(B3)三者浓度和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分析】
pC=-lgC,则浓度越大,pC越小,溶液中存在H2A分子,说明H2B为二元弱酸,其电离方
程式为:H2BUH++HB-,HB#H+4-B2-,pH增加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由图可知:
曲线是H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曲线是H2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曲线是
B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
【解析】
A.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是H?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故A错俣;
B.由图可知,pH=5时,此时pC(H2B)>pC(B3>pC(HB),即C(HB)>C(B2)>C(H2B),
故B错误;
08
C.由a点可知H2BUHB-+H+,c(HB)=c(H2B),KBi^H^lxlO-,由c点可知,
253
c(HB)=c(B-),则HBWB2-+H+,KB2=C(H*)=1X1O-,则"号="'。,故c正
确;
D.pC=-lgC,则浓度越大,pC越小,由图知,随着pH增大,c(H2B)一直减小,c(HB)先
增大后减小,c(B>)一直增大,故D错误;
故选:Co
23.(2021•陕西省洛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
料,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CdS)=Cd2+(aq)+s2-(叫)AH>0,其沉淀溶解平衡
曲线如图所示。卜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S2-)/(mol-L-1)
A.图中温度工<12
B.图中各点对应的K印甲的关系为:Ksp(m)=Ksp(n)<Ksp(P)<K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A.根据题干信息CdS(s)UCd2+(aq)+S2-(aq)AH>0可知CdS在水中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
程,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p=c(Cd2+)・c(S2-)增大,从图中可知T|VT2,A正确;
B.图象中m、n、p点均为在温度Ti下所测离子浓度,故Ksp(m)=Ksp(n)=Ksp(P),B错误;
C.m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加入少量Na2s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增大,c(Cd2')减
小,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C正确;
D.平衡CdS(s)=Cd2++S2-正向吸热,温度降低时,q点对应饱和溶液溶解度下降,说明溶
液中c(S2)和c(Cd2,)同时减小,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叩线向p方向移动,D正
确;
故答案为:Bo
24.(2021•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三“一诊模拟”)常温下,在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
0.1mol-L”的HX溶液、HY溶液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水电离的
c(H)表示为pH水=-lgc(H>。pH水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
确的是
A.HX的电离方程式为HX=H*+X
B.T点时c(Na+尸c(Y)>c(H+尸c(OH)
C.常温下用蒸储水分别稀释N、P点溶液,pH都降低
D.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心一(2(M:*|()7
【答案】D
【解析】
A.依题意HX和HY是两种一元酸。由图像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水电离程度增大,溶
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碱性且水电离程度达到最大值。HX为
弱酸,故A错误;
B.T、P点对应的溶液都呈碱性,故B错误;
C.N点呈中性,加入蒸储水稀释中性溶液,稀群后溶液仍然呈中性,故C错误;
D.取M点计算电离常数,c(H>c(OH)=lx10-7molL-',混合溶液中
c(Na*)=c(Y-)=x0.1mol-L-1,鼠二)c(Y);x故D正确;
20+x4c(HY)(20-x)xl07
故选:Do
25.(2021•陕西省洛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25℃时,关于下列溶液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Cr)>c(NH:)>c(H+)>c(OH)
B.浓度相同的①NHQ、②CHCOONH,、③NH4HsO,,三种溶液中的c(NH;):①〉
③〉②
C.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1)-1
D.将amolPCH3coOH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为7,则a
1Jb的关系:a<b
【答案】A
【解析】
A.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r)>c(NH:)>c(H+)>c(OH),故A正确:
B.浓度相同的①NH£1、②CH.COONH,、③NH4HsOj,由于醋酸根离子促进了钱根离
子的水解、硫酸氢铁中氢离子抑制了铁根离子的水解,则三种溶液中的c(NH:):③
②,故B错误;
C.氨水为弱碱,越稀越电离,故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故
C错误;
D.将amoLPCH3coOH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枳混合,测得溶液pH为7,若
a=b,则溶液显碱性,故若溶液显中性,则需a>b,故D错误;
故选Ao
26.(2021•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摸底考)某温度下,将足量的BaSO,固体溶于一定量的水
中达到溶解平衡,加入Na2cCh使c(CO:)增大过程中,溶液中“Ba?)和c(SO:)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c(CO;)大于2.5xIO-4mol/L时开始有BaCCh沉淀生成
B.“MN”代表沉淀转化过程中c(Ba2卜)变化的曲线
C.该温度下,BaCCh比BaSCh更难溶于水
D.该温度下,反应8260并)+(:0;㈣)口^@(206)+50;㈣)平衡常数/:=0.04
【答案】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当e(CO;)大于2.5xlO-4moi/L时,c(SO:)增大,说明开始有BaCCh沉淀
生成,A正确;
B.当生成BaCCh沉淀时,促进BaSO4的电离,溶液中c(SO『)增大,8Ba?,)减小,则MN
为c(Ba2+)变化的曲线的变化曲线,MP为c(SO:)的变化曲线,B正确:
C.由题给图象数据可知Ksp(BaSO4)=c(Ba2+>c(SO:-尸”10取1)<10』]oxio-io;
2+-549
/fsP(BaCO0=c(Ba)c(SO;)=O.5xlO-x5,OxlO-=2.5xlO-,则T□时/CspiBaSO4)<
Ksp(BaCO3),C错误;
D.该温度下,反应8260心)+€0;如)^^@836)+50:㈣)平衡常数长=
c(SO:)_c(Ba?,)?c(SO:)_%(BaSO")」Q?“。电八n
29
c(CO;)c(Ba,)?c(CO;)Ksp(BaCO,)2.5?-10,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27.(2021•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三十月月考)25。(3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体积Na2c03和NaHCCh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等量的HC1
标准液,则NaHCCh浓度更大
B.欲证明HA为弱酸,可将pH=3的HA溶液稀释为原体积的10倍后,测定pH>4
C.均为0.10mol,L”的Na2cO3、Na2sO3、Na2sO4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依次减小(已知:
Ka(HSO;)=6.lx10-8;Ka(HCO;)=4.7xIO'1)
D.常温下pH=ll的纯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FT)大于该溶液中w(H*)
【答案】B
【解析】
A.用盐酸滴定Na2cO3溶液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首先是Na2cCh与HC1反应,生成
NaHCOs,然后是NaHCCh与HC1反应变为NaCl、H2O、C02,因此若等体积Na2cO3和
NaHCCh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等量的HC1标准液,则NaHCCh
浓度一定比Na2cO3更大,A正确;
B.若HA是一元强酸,将pH=3的HA溶液,c(H+)=c(HA)=10-3mol/L,将其稀释10倍,
溶液的c(H+)=10-4mol/L,溶液pH=4;若HA为弱酸,c(HA)>c(H+)=10-3mol/L;稀释使电
离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中。(H+)>10<mol/L,则溶液的pHV4,因此不能证明HA为
弱酸,B错误:
C.Na2s04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0.10mol・L”的Na2s04中c(SO;尸0.1mol/L;
Na2cO3、Na2sO3是强碱弱酸盐,CO:、SO;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而产生OH,水解
方程式为:C0;+H2。^HCO;+OH-;SOj+HzO^HSO;+OH-。可见离子越水
解,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就越大,都大于O.lmol/L;由于酸性:HSO;>HCO;,所以水
解程度:CO;>SO^-,因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Na2cCh>Na2so3,因此浓度均为0.10
molL」的Na2cCh、Na2sO3、Na2sO4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依次减小,C正确;
D.纯碱是Na2cCh的俗称,在溶液中CO:发生水解反应,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促
进水的电离,使水电离产生的。(H+)、c(OH-)增大。由于水电离产生的H+与CO;-结合生成
HCO;,因此水电离产生的e(H-)大于该溶液中的c(H)离子所处溶液体积相同,因此在
常温下pH=ll的纯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大于该溶液中〃(H+),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o
28.(2021•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常温下,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胸外科护士长述职报告
- 第9章 插画中的图形设计
- 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护理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 小学开学前收心及安全教育
- 2025年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测试卷(无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 常用降压药的用药护理
- 健身销售培训
- 中国无机固废处理行业运营状况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5-2030年
- 2022年中国矿业权评估新准则
- 矿体井下开采基建工程及采矿投标文件
- 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领慧书院-中国古典礼仪和汉服文化浅析
- 抓住四个环节上好科学实验课
-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 交通事故上报、处理流程图
- 酸碱盐的通性
- 不锈钢板厚度偏差
- 防坍塌安全常识上课讲义
- 健康证体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