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九单元)_第1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九单元)_第2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九单元)_第3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九单元)_第4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九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九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主要是因为()A.热带地区有利于人类食物采集B.人口众多有利于城市定居生活C.大河流域有利于早期农业发展D.地形破碎有利于部落自卫防御【解析】选C。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依靠农业发展壮大,故选C;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属于亚热带地区,排除A;材料说的是“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口众多不属于地理分布上的特征,排除B;这些地区地形都较为完整,都属于独立的地理单元,地形破碎不符合史实,排除D。【补偿训练】由于尼罗河水不断冲刷下游三角洲地区的原野,古埃及人用来标示土地的分界线每年被冲毁,这就促使人们丈量土地面积,以保护财产和解决土地纠纷,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几何、算数等学科,同时创造出宗教、法律,产生公平、正义的社会概念。材料表明埃及文化()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B.强调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产生自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D.由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决定【解析】选C。尼罗河对三角洲地区冲刷,导致人们必须丈量土地、相互协调关系以解决土地纠纷,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促进了数学、宗教、法律等的发展,推动埃及文化的进步,是人们对客观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的结果,C正确;材料中埃及适应尼罗河生态环境,推动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社会科学(法律、公平正义观念)的发展,但不能体现二者的交融,排除A;私有财产权的保障通常是通过法律和契约实现的,材料不能体现法律的作用,主要说明利用数学等知识解决土地分界的纠纷问题,排除B;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对埃及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决定”说法错误,排除D。2.(2024·甘肃适应性测试)神话是现实的折射。《荷马史诗》载,太阳神阿波罗与伊达斯王子为追求马尔皮萨公主展开角逐,请宙斯裁断。宙斯将选择权交给公主,她认为凡人的爱更持久,遂选择王子。这则神话反映了古希腊()A.尊重女性,婚姻自由 B.崇拜神明,彰显人性C.追求浪漫,崇尚爱情 D.奉行民主,人神平等【解析】选B。“太阳神阿波罗”“请宙斯裁断”体现出古希腊人对神明的崇拜,“凡人的爱更持久,遂选择王子”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体现,彰显人性,故选B;据“神话是现实的折射”,可知在奴隶社会中并没有实现“尊重女性”“婚姻自由”,排除A;马尔皮萨公主之所以选择伊达斯王子是因为她认为“凡人的爱更持久”,这与“浪漫”无关,排除C;“请宙斯裁断”说明神的地位高于人,这与“民主”无关,排除D。3.如图是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路线图。据图可知,这次东征()A.促进了众多城邦国家的建立B.打破了欧亚非三洲隔绝状态C.推动了欧亚贸易商路的开通D.客观上促进了各文明的交流【解析】选D。亚历山大东征将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联系起来,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区域文明的交流,D正确;亚历山大所建立的是统一的大帝国,而不是由众多城邦所组成,排除A;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欧亚非三大洲之间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交流,排除B;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欧亚贸易商路就已经存在,其东征使得商路进一步扩展和畅通,排除C。4.(2024·福州高一检测)在中古西欧社会,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密切。如果封臣背主求荣,将会被领主抛弃;但如果是领主不履行诺言,封臣同样可以抛弃领主。这说明在当时的西欧,封建关系存在的特点是()A.带有严格等级性质B.封建契约关系具有双向制约性C.领主与封臣之间存在血缘纽带D.领主与封臣之间属于行政管理关系【解析】选B。据材料“如果封臣背主求荣……封臣同样可以抛弃领主”可知,封臣与领主双方若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拒绝义务(撤回忠诚),即具有双向制约性,B正确;等级指在社会地位上和法律地位上不平等的社会集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领主与封臣之间存在土地纽带,而非血缘纽带,排除C;西欧封臣与领主是臣属关系,而非行政管理关系,排除D。5.公元1世纪前后形成的阿克苏姆,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据记载,国王一次赏赐藩属25000头牛;手工业以金属工艺为主,其他如制陶、泥瓦、石雕等工艺也有相当水平;规模宏伟的宫殿和举世闻名的巨石碑也显示了高超的工艺。这表明,阿克苏姆()A.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B.影响了亚欧非贸易发展C.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D.促进了非洲文化的传播【解析】选C。阿克苏姆在公元1世纪前后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王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财富,在工艺技术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先进性,在建筑和雕刻方面显示了高超工艺。这些信息共同表明,阿克苏姆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故选C;材料中只涉及阿克苏姆,未与非洲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排除A;材料只提到阿克苏姆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繁荣起来,并没有阿克苏姆对亚欧非贸易影响的描述,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提及阿克苏姆将非洲文化向外传播,排除D。6.(2024·成都高一检测)马可·波罗对东南亚的财富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南海)共有7459座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爪哇岛)甚富,出产种种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这些描述()A.刺激了欧洲对东方的探险活动B.开启了东西方建立联系的时代C.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D.增强了冒险家传播宗教的热情【解析】选A。据材料“其中一切富源……多至不可思议”“黄金之多,无人能信”可知,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非常富有,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发财致富,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A正确;“开启”说法错误,秦汉时期,东西方就已经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建立起联系,排除B;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才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描写了东方的富有,与传教无关,排除D。7.下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单位:人),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该大洲最有可能是()年份白人黑人混血人原住民1490000500000001650725000815000644000910500018521319000118800062520008211300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解析】选C。分析表格,1490年该洲居民都是原住民,但1650-1852年白人、黑人和混血人的人数大增,而原住民则减少,据此可以判断该大洲是美洲,故选C。8.他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也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其中的“他”是()A.但丁 B.薄伽丘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解析】选C。彼特拉克在其作品《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故选C。【补偿训练】中世纪的欧洲,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隶属品,并被认为生来俱恶,鞭笞、体罚儿童被视为合理合法。直至14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从儿童自然本性来看待儿童,要求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这一变化()A.体现出人文主义的色彩B.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发展C.继承了欧洲传统儿童观D.保障了儿童的合法权益【解析】A。中世纪,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隶属品,而到了14世纪以后,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人们开始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A正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是对传统欧洲儿童观的突破,排除C;材料并未体现法律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且“保障了”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9.(2024·宜宾高一检测)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下列是《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上述内容表明,德国()A.摒弃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B.形成权力间的制约与平衡C.议会主导国家机器的运转D.政治体制具有明显局限性【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下的德国皇帝权力很大,说明德国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具有明显局限性,故选D;“摒弃”不合史实,应为“仍有”,排除A;“权力间的制约与平衡”不合史实,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权力很大,未构成对皇帝的制约与平衡,排除B;“议会主导”不合史实,应为“皇帝主导”,排除C。10.(2024·昆明高一检测)1765年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用于纺纱的珍妮机,1784年工人科特偶然发明了冶铁的搅炼法,1785年徒工出身的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用于棉纺织生产。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明()A.得益于世界市场的扩大B.实现了机器取代手工生产C.来自生产经验的总结D.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多出自熟练工人的总结,故选C;材料说的是成果的发明人,与世界市场扩大并无直接关系,排除A;“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D。11.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解析】选C。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C。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工厂制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垄断组织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排除D。12.(2024·重庆高一检测)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马克思指出:“……现在这个纲领的一些说法明显过时……如《宣言》第二章临近结尾处提及的革命措施;再如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这反映了马克思()A.初步创立了暴力革命学说B.有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C.肯定阶级斗争的进步作用D.提出了共产主义奋斗目标【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修正了自己原来的观点,说明他有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B正确;初步创立暴力革命学说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不是1872年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排除A;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肯定了阶级斗争的进步作用,排除C;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排除D。【补偿训练】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它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它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推动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B.直接提供解决各国问题方案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肯定资本主义历史进步作用【解析】选C。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故选C。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直接”的说法错误,排除B;D不是推动工人运动的原因,排除。13.(2024·眉山高一检测)下图再现了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14个国家的代表在柏林的集会。该会议()A.承认了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占领B.缓和了英法德对非洲的侵略C.限制了列强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D.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解析】选D。根据材料“下图再现了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14个国家的代表在柏林的集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会议即列强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D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苏伊士运河的相关论述,排除A;柏林会议加剧了英法德对非洲的侵略,排除B;柏林会议推动了列强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排除C。14.(2024·全国新课标)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非洲大陆本土的抵抗团体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团体从思想上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为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埋下了思想的种子,故选D;根据所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形式有和平斗争也有暴力斗争,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陆本土的抵抗团体逐渐增多,这些团体是反对殖民者入侵的团体而非政党,不能体现“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排除B;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故C表述错误,排除。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了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国家;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些革命和斗争的发生()A.标志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体现了亚洲国家全民族抗争的特点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历史进步D.致使亚洲国家摆脱了被侵略的命运【解析】选C。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历史进步,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不符合题中所给的1911年辛亥革命,排除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不能代表全民族抗争,排除B;亚洲各国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成果,但并未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排除D。1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中国劳工奔赴欧洲,其中有超8万人来自山东,他们挖战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线流血拼杀,很多人为此付出生命。华工入欧()A.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B.表明中国已经加入同盟国集团C.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D.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解析】选A。据所学,一战期间,大量华工入欧,挖战壕、修公路,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A正确;据所学,中国并未加入同盟国集团,排除B;据所学,一战的胜利并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C;据所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时期的同盟,排除D。17.列宁强调:“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1917年4月,列宁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彼得格勒,他为解决当时俄国“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发出的倡议是()A.发动二月革命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选C。材料体现列宁主张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据此可知,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面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而发出的倡议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正确;二月革命发生在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于191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补偿训练】列宁曾说过,这是“踏上了真正社会主义的收购粮食的道路,使粮食不再是商品,不再是投机的对象”。这表明当时()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C.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解析】选C。题干材料说明的措施是余粮收集制度,不把粮食作为商品,显然是取消商业贸易,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C。A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排除B;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行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D。18.(2024·宿州高一检测)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必然性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野心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解析】选B。材料强调英法等国家持纵容、默许态度的绥靖政策是善良的软弱,最终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野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无关,排除A;小国在二战中是受害者,排除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确实是法西斯,但材料中丘吉尔并没有明确指出对法西斯的谴责,排除D。19.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滞胀”现象频繁出现C.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解析】选D。“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所以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其不会实行计划经济,排除A;“滞胀”现象的出现是国家干预经济失灵带来的后果,排除B;这些手段和措施能够缓和社会矛盾,但不会消除矛盾,排除C。【补偿训练】20世纪初以来,美国前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之比例不断攀升,1928年一度高达22.3%。二战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到1970年,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降至10.7%。二战后该比例下降主要基于美国()A.中间阶层迅速发展 B.减少对经济的干预C.强化国家宏观调控 D.推动经济的私有化【解析】选C。二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即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国有化等,这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美国的贫富分化,C正确;二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中间阶层发展迅速,但这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美国的贫富分化,并非减轻,排除A;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等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减少,排除B;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且对一些私人不愿投资的项目加强了国有化,并非私有化,排除D。20.有学者认为,传统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主要是一国政府拥有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自主决策权,但是全球化进程对经济主权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这表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亟须重构B.经济全球化存在主权让渡的博弈C.现有国际规则面临着挑战D.全球化进程会导致民族国家消亡【解析】选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主权有一定冲击,B正确;材料主旨是经济全球化中的经济主权问题,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不能扩大到国际经济秩序问题,排除A;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侵蚀了国家主权,而非国际规则面临着挑战,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对经济主权的冲击,经济主权的让渡不可能导致民族国家的消亡,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21.(12分)(2024·济宁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思想家材料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作简要阐释。(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对专制王权和教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基本的政治思想。这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践行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民主权”等思想,对两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鼓舞和指导作用。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共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12分)【解析】首先明确题目观点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然后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原因、内容、作用和实质等方面,列举史实,说明道理,展开简要阐释,如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为例,说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启蒙运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尤其要点出他们的思想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再用《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等介绍社会变革对启蒙思想的实践;最后在史实阐述的基础上,概括总结,指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两者共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棉花开始成为全球性商品。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许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创新。这种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1792年至1815年间,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命运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答案:(1)变化: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由孤立分散生产发展为棉花帝国。(2分)原因: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市场的拓展。(2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可知,古代棉花是区域商品,孤立分散生产;由材料“棉花开始成为全球性商品”可知,近代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棉花成为全球性商品;由材料“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可知,近代以来棉花帝国形成。第二问,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市场处在形成和发展中,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棉花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由孤立分散生产发展为棉花帝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8分)答案:(2)特点:从无到有(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注重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3分)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5分)【解析】第(2)题第一问,由材料“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可知,从无到有(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由材料“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创新”可知,注重技术创新;由材料“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可知,发展不平衡。第二问,由材料“1792年至1815年间,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可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由材料“也是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可知,近代科学的兴起;据所学可知,17—19世纪初,世界范围内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这一时期世界市场得到发展,促进了欧洲棉纺织业发展。(3)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谈谈棉纺织业发展带来的启示。(2分)答案:(3)启示:文明交流促进世界进步;包容互鉴推动文明发展。(2分)【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棉纺织业的大发展和棉花帝国的出现是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