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_第1页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_第2页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_第3页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_第4页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1-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7-

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13-

章末综合测验......................................................-19-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基础巩固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像像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保俅族

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

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像傣族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

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1.“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聚落形态与规模多为()

A.密集型较大B.分散型较小

C.半聚集型较大D.密集型较小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描述的像像族的居住环境,可判断其居住在横断山区的江

边,“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是“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发明的,即因当地地势起伏大

而建造。故A项正确。第2题,像俅族的乡村由于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的江边,人口

少,以散居为主,聚落形态多为分散型;当地地势起伏大,平原面积狭小,因此聚落规模

较小。故B项正确。

答案l.A2.B

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城东六千米,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

圆形。读图,完成3~4题。

3.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主要分布在()

A.平原及河流两岸B.山前冲积扇及山坡上

C.山麓地带的河流两岸D.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

4.影响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交通②地形③经济④气候⑤水源⑥土壤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⑥

丽第3题,黄河流域位于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水源和地势是影响聚落分布的

主要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

故选D项。第4题,该聚落形成于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自然因素

成为影响聚落布局的主要因素,因此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对半坡母系氏族部落

聚落分布的影响较大,故选C项。

答案3.D4.C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

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行政区

6.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设施是()

A.养老院B.医院

C.商场D.中小学

解粉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功能区吸引大量25~44岁青壮年劳动力迁入,说明该

功能区对劳动力需求最大,故该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第6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

迁入该地,并使5-14岁少年儿童数量增加,为了解决5~14岁少年儿童上学的问题,

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设施是中小学。

|答案5.C6.D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

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

一体的区域中心。伴随TOD发展硬件基础的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有72

个国家和地区的49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里程超过26100千米。下图

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公共空间

7.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A.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

C.商业区、住宅区、办公区

D.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

8.T0D开发模式可以()

A.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B.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C.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

D.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画第7题,读图可知,A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B功能区靠近公交站点,

交通便捷,应为商业区;C功能区应为办公区。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TOD开发模式

以公交站点为中心,步行不能替代公共交通;对土地利用密度影响不大;可以减少人

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对区域人口密度影响不大。

|答案|7.B8.C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纽约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也是

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个多族裔聚居的多元化城市,其中,曼哈顿的唐人

街是西半球最为密集的华人集中地。

材料二“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

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

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栗影响的一种经济形

态。

材料三下图为美国纽约城市功能分区图。

.公共及绿化用地

冈商业区

am中高密度住宅区(高层)

口低密度住宅区(别墅区)

口口k区

大西洋口海域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美国纽约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

⑵世界很多大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形成纽约的总部经济,请分析其形成总部经济的

优势区位条件。

⑶据图分析纽约商业区的分布特点。

解胡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美国纽约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

是港口(交通)、地价、历史、种族、收入水平、社会知名度等。第(2)题,纽约经济

发达,原有基础好;海空交通便利,与世界各地可以便捷往来;相关服务行业完善,服务

水平高;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畅通,可以与世界便捷地交流,收集相关信息,因此世界很

多大公司总部就设置在纽约。第(3)题,据图可知纽约商业区以曼哈顿为主要分布区,

规模大;其他零星分布于各区,规模小。

矗⑴因素:港口(交通)、地价、历史、种族、收入水平、社会知名度等。

(2)纽约经济发达,原有基础好;海空交通便利,与世界各地可以便捷往来;相关服

务行业完善,服务水平高;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畅通,可以与世界便捷地交流,收集相关

信息。

°J(3)分布特点:以曼哈顿为主要分布区,规模大;其他零星分布于各区,规模小。

素养提升

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单位:千米)比较表,据此并结合

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1~2题。

项目现状圈层增长模式双城增长模式新城增长模式

市级3.403.503.316.17

区级1.811.951.841.87

综合2.212.332.212.94

「双城增长模式

O-(J)圈层增长模式

新城增长模式

O城市范围•高级服务中心

・区级服务中心—组团间交通线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现状B.圈层增长模式

C.双城增长模式D.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规模

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丽第1题,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双城增长模式出行距离最短,所以消耗的能源最少,

排放的碳最少,故C项正确。第2题,最优模式是双城增长模式,双城增长模式中两个

城市范围相当,中心城市均为高级服务中心,说明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

同一■水平,故B项正确。

答案|1.C2.B

藏族传统的乡村聚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体现了封闭性、内向性和节俭性的高原

地域文化。下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某乡村聚落水系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为()

A.地形平坦的高原区B.周高中低的盆地区

C.山河相间的峡谷区D.北高南低的平原区

4.图中村寨多建在(

A.安全性好的山顶B.隐蔽性好的峡谷

C.适宜耕作的河谷D.背风向阳的缓坡

解析第3题,据图中河道海拔和村寨分布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中间地势低,周围地势

高,是盆地。第4题,据题意和图中河道海拔数值分析可知,甘南藏族自治州冬季受偏

北风的影响,图示区域河道海拔数值显示北部较高,村寨建在背风向阳坡上,且村寨

偏向西侧,坡度较缓。

答案|3.B4.D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

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

城市观景平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

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据此完成5~7题。

5.城市空中连廊适宜布局在()

A.住宅区B.工业区

C.商业区D.文化区

6.建设城市空中连廊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7.与在路面行走相比,城市空中连廊最突出优点是()

A.省时B.安全

C.方便D.舒适

丽第5题,据材料“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

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可知,城市空中连廊是建在行人多、商业活动集中的地区,

所以城市空中连廊适宜布局在商业区,C项正确。第6题,城市空中连廊充分利用城

市空间,利于行人行走,还能发展商业活动,B项正确;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分区,A项错

误;没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排除C项;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

决城市交通拥堵,D项错误。第7题,行人在城市空中连廊行走,不受车辆干扰,安全

性较高,B项正确。

|答案5.C6.B7.B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

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图1斯德哥尔摩市轨道系统和主要卫星城

图2卫星城居住人口的图3卫星城就业人口的

就业地分布居住地分布

⑴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斯德哥尔摩市。据图1,描述该城市空间

结构的特点。

⑵据图2和图3,分析卫星城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

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⑶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

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住宅区分布在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

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00余家公司,就业

人口中移民约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

该卫星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蓟第⑴题,读图可知,图中卫星城均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城市

空间形态呈多核心模式,围绕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呈放射状分布。第⑵题,从就业地

分布来看,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就业比重大于卫星城;从居住地来看,卫星城内部居住

人口比重大于斯德哥尔摩市区。这样布局是为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

境问题,卫星城分散了中心城市的部分职能。第(3)题,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主要从住

宅区与交通车站的距离来看,住宅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

密度住宅区,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而轨道交通车站设在中心区且靠近商店、

学校等方便购物、上学,减少了出行次数,节约时间。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条

件主要从交通、科技等方面考虑。

匿荆⑴围绕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的城市空

间形态。

(2)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散中心城市的部分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产生

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评价: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

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4)条件:靠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舒适;通信

联系便捷;等等。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基础巩固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

稀少,当她传统的菜肴、居民、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

此完成1~2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①海鲜②牛羊肉③山货④腌腊制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廨研第1题,安徽省南部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山货,传统

特色菜会较多采用山货,③正确。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将肉

类腌腊可以延长存放时间,所以腌腊制品成为当地特色菜的主要原料,④正确。安徽

省南部地区不沿海,对外交通不便,当地海鲜较少,传统特色菜不会采用海鲜,①错

误。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位于我国农耕区,

牛羊少,传统特色菜不会采用牛羊肉,②错误。故选D项。第2题,闽台地区敬奉妈

祖,盛行妈祖文化;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故选

B项。

答案|1.D2.B

彝族土掌房(如下图)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

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

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土掌房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

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将大梁架在木

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土掌房多为平房,

部分为二层或三层。据此完成3~4题。

3.土掌房的效果类似于()

A.内蒙古蒙古包B.陕西窑洞

C.傣族竹楼D.客家族土楼

4.土掌房反映的气候特点是()

A.湿冷B.湿热

C.干旱少雨D.干热

朝第3题,土掌房为平顶,墙体厚实,冬暖夏凉,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故A

项错误;土掌房为平顶,墙体厚实,冬暖夏凉,与陕西窑洞效果类似,故B项正确;傣家

竹楼双层、尖顶,利于通风散热、防潮、排泄雨水,土掌房与其效果不同,故C项错误;

客家土楼为圆形围屋,是大型群体楼房住宅,利于防御,土掌房与其效果不同,故D项

错误。故选B项。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土掌房的建筑材料为土坯、石块,墙体厚实,

屋顶为平顶,可以作为晒场,反映了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C项正确。故选C项。

答案3.B4.C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

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建筑。据此完成5~6题。

5.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

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6.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画第5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

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第6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

忌直求曲,多有围墙,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

|答案&C6.D

城镇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

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完成7~8题。

7.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

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B.②⑥

C.③⑤D.④⑤

8.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①外向性②开放性③内向性④封闭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解析|第7题,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镇建筑上,因此,最能体现地域文

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第8题,中国

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答案|7.B8.D

9.下列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

区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丙T

⑴甲地分布在我国江南水乡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是O

⑵乙地分布在我国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是O

(3)丙地分布在我国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

等特点。

(4)丁地分布在我国地区,它反映当地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

是0

匿弱⑴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2)西北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较大

(3)黄土高原气候冬寒夏热,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

(4)内蒙古草原游牧不断发展、变化的

素养提升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

实践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

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分别为浙江水乡乌镇

和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

1.下列表述不属于地域文化特性的是()

A.特定的地域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综合性(物质方面、非物质方面)

D.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2.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①建筑风格②生活水平高低③宗教信仰④消费习惯⑤习俗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3.“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A.地形地势不同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D.耕作方式不同

廨研第1题,地域文化不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故选D项。第2题,地域文化包括

城市建筑风格、宗教信仰、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

而生活水平高低、教育水平和消费习惯与地域文化无关,故选C项。第3题,浙江乌

镇与重庆她区气候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差异不明显;两地植被均为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差异不明显;耕作方式均为水田。乌镇地处江南地区,地势较低,

排水不畅,河汉纵横,形成特有水乡特点,而重庆地区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成为交

通的障碍,所以依赖索道。故选A项。

答案|1.D2.C3.A

下列四幅图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4~5题。

甲(铁索桥)乙(绍兴酒桥)

丙(卢沟桥)丁(侗寨风雨桥)

4.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D.政治历史的差异

5.下列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解粉第4题,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造成不同

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第5题,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地区;酒桥建在江南

水乡地区,要考虑行船、防洪等因素;卢沟桥建在北方平原地区,已经由交通设施转变

为旅游景观;风雨桥体现的是侗族建筑特色。

|答案5.C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我国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

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据

此完成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B.欧洲传统城市的空间布局与我国苏州古城类似

C.苏州古城的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影响

D.苏州古城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7.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答案M.A7.D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四合院

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地理环境特点。北京四合院和广州西关大屋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岭南地区最具地

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厨房I天井I网房

二房

佣人佣人

房房

二厅

青•i

头房:

房房

云正厅...

房:房

则理

房.史.

轿厅

书房

巷、偏厅.

门廊

倒朝屋口心小院

广州西关大屋大门广州西关大屋平面图

⑴北京四合院和广州西关大屋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⑵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

⑶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画第(1)题,从图中可知,北京四合院和广州西关大屋都是严格按照我国古代宗法

制度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内向性、封闭性和长者为尊的特点,而且民居是根

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在我国农业文明中发展形成

的。第(2)题,广州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

趟拢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第(3)题,图中民居体现出我

国古代多代同堂,以显家族兴旺,主要是为了促进人口的增长。

置朝⑴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兼容性;商业文化。

(3)多代同堂(多子多福),以显家族之兴旺(人丁兴旺)。

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基础巩固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情况

(含预测)。读图,完成1~2题。

1.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

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2.据图可知()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镇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镇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解析|第1题,2007—2050年城市人口预计比世界人口多增加的6亿人,主要是城镇化

的过程中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第2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区

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

达区域城市人口将超过其农村人口。

答案l.B2.D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

趋势。读图,完成3~4题。

城市人口比重/%

100,-----------------

3.图中代表中国城镇化过程的折线是()

A.甲B.乙

C.丙D.T

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廨研第3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世界城镇化水

平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故乙表示世界城镇化过程;我国城镇化起步晚,

但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故丁表示我国城镇化过程。

第4题,2000年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心区的人

口减少,环境得到改善。相对应的发达国家的产业构成特征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而工业产值的比重相对减小。

答案3.D4.A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

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读漫画《某城市

“体检”》,完成5~6题。

5.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6.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第5题,从漫画中城市和谐指数来看,城市经济增长指数高,其他指数较低,由此

可推断,图中城市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第

6题,和谐城市主栗看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答案|5.A6.A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即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

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模

式。

材料二见下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⑶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解析第⑴题,根据图中提示“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可分析得出

答案。第(2)题,“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第

⑶题,抓住材料一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

国嵬⑴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

(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

应;等等。

(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

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

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

素养提升

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

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

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

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

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

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

此完成1~2题o

%

3将

Y

®

A.辽宁B.上海C.湖南D.安徽

2.图示时间段内,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读图可知,M的镇化贡献率在2000—2005年为负值,说明镇区

人口增长为负值,小于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应为我国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随着大城市

经济发展,周边镇区人口向城区迁入;图中M的镇化贡献率在2010—2015年为正值,

说明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使得周边地区的镇区人口增长速度增快。综上所

述,M最可能是上海。第2题,结合材料读图可知,2000—2005年重庆的城镇人口城

化贡献率低于陕西;2010—2015年,重庆的城镇人口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答案l.B2.D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含预测)比较图。据此完成3~5题。

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镇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镇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4.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A.抑制城镇房价上涨

B.增加城镇居民的就业机会

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

5.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画第3题,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进城务工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却没有当地户

籍,B项正确。第4题,由于没有当地户籍,进城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

医疗、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

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项正确。第5题,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

务工人员减少,原因可能是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目前我国户籍管理还是有利于

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由于农村人口增多,农村人均

耕地不可能增多。A项正确。

答案3.B4.D5.A

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

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

市,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数量和国

家园林城市数量。据此完成6~7题。

35m山东

301江苏•

浙产•湖北

25T

20i•广东

铮-击四川.

154广哲

宁m胃林

■肃.

5T・陕西•H

0二

05101520253035404550

城市数量/个

6.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多的省级行政区()

A.降水量大B.地形平坦

C.人口密度高D.原始森林多

7.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助于()

A.改变气候条件B.改良土壤肥力

C.提升城市等级D.缓解城市问题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多的省级行政区有山东、江苏、浙江、湖

北、广东,都是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省级行政区,C项正确。故选C项。第7题,根据材

料可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助于缓解如交通、环境、治安等各种城市问题,D项正

确。故选D项。

|答案M.C7.D

8.(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我国沿海某城市地域的变化过程。

。城区守码头心机场一公路一铁路小河流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城市某中学研

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①该城市的私家车拥有量以每年5.6%的速度递增,

该城市69.7%的居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

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

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

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

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有车族:交通拥堵、汽车速度慢主要是由自'

行车占道、挤道所致。因此,要解决我市交

通拥堵问题,应该减少自行车通行。

V-

气('自行车族:我不同意您的观点,交通拥堵主)

要是由私家车的数肽太多所致。自行车是大

多数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什么“受伤”

[的总是我们?一一’,

⑴从材料一所示图中A-C可看出,该城市地域在面积上的变化是o

⑵从材料一所示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原因

是。

⑶在城镇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

续,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产业转移,

扩大。

(4)材料一所示图中城市地处我国东南部,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该

城市方向的郊外。

⑸如何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两条)

答案⑴增大

(2)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3)上升第二、第三城镇规模

(4)东北或西南

(5)①公交优先;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③错开出行

高峰;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⑥正确引导私

家车的发展,并辅以差别化调控;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答出两条即

可)

章末综合测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河北雄安新区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雄安新区构建“一主、五辅、多节点”

空间布局,按每平方千米1万人控制人口密度。未来,雄安新区将作为北京非首都功

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据此完成1~3题。

1.雄安新区的空间布局()

A.有效控制城市占地规模

B.利于各城区之间沟通联系

C.缓解主城区的过度拥堵

D.彻底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

2.白洋淀广阔的水域和新区林带的合理布局将()

A.使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

B.大幅增加区域降水总量

C.有效杜绝雾霾现象发生

D.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

3.雄安新区发展中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环境,应该()

A.吸引高能耗、高产值企业落户

B.提高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C.预留土地,进行垃圾露天堆放

D.调入水资源以满足绿化的需求

|解析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雄安新区构建“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而且按

每平方千米1万人控制人口密度,避免大量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于主城区,能够缓解

主城区的过度拥堵,故C项正确。第2题,白洋淀广阔的水域和新区林带的合理布局

能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从而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故D项正确。第

3题,雄安新区发展中栗想始终保持良好环境,需要保持合理的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城

市空间,提高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比例,B项正确。

答案|1.C2.D3.B

下图为某城币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下列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区----行政因素

B.商业区——经济因素

C.住宅区——环境因素

D.科教区——历史因素

5.自来水厂应建在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画第4题,商业区位于地价最高的市中心,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住宅区位于商

业区的外围,也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科教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主要受环境因

素影响;工业区的形成受经济、环境、交通等因素共同影响。第5题,河流大致自西

北流向东南,④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

|答案5.D

“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

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

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

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

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6~7题。

吸引人流、提升/景观

园综合体

土地价值的关键i吸引核CQ

\休闲社区;

为满足客源的各种、、娄集区农居住配套网:

需求而创造的综合至产区发展带j'

产品体系生产性主要城蕾花套菽-瓦镇化支

功能部分撑功能

6.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A.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提高农产品产量

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7.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A.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B.浙江舟山渔村

C.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

D.新疆天山牧区

丽第6题,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该模式不能

提高农产品产量;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

进程;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故选A项。第7题,由材料可知,推广田

园综合体模式,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黑龙江三江平原小

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浙江舟山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湖

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推广该模式;新疆天山

牧区地广人稀。故选C项。

|答案7.C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

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

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平方米。据此完成8~9题。

8.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9.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解前第8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

和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有利于用地合理化,同时有助于保护耕地。因此“小规模”要求

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故B项正确。第9题,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

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故C

项正确。

答案|8.B9.C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

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

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