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文科历史专题复习(改革史)复习提纲_第1页
2024年高三文科历史专题复习(改革史)复习提纲_第2页
2024年高三文科历史专题复习(改革史)复习提纲_第3页
2024年高三文科历史专题复习(改革史)复习提纲_第4页
2024年高三文科历史专题复习(改革史)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三文科历史专题复习(改革史)复习提纲

(精编版)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一、背景

(一)大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根

源)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

建专制统治。(内忧)

3.外患:争霸或兼并战争频繁。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变

法的内在动力)

4.文化上: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变法、改革的理论武器。

(二)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

武精神充斥等。

3、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4、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内容(公元前356年开始)

(-)经济:(以农求富)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

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秦

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

中国此后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3.统一度量衡。

作用:为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

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军事

1、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作用: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扩大了统治

基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三)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作用:稳定社会秩序,强化了

对基层民众的统治。)

2、普遍推行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3、制定秦律。(作用:加强统治。)

(四)思想文化:

1.“燔诗书而明法令”。

作用: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统治;对于文化典籍是一种摧残,压

制了人们思想,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五)风俗:

1.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

政策。

作用: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三、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商鞅

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四、指导思想:法家理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宗旨(目的):

富国强兵;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五、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1、商鞅死因:

(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保护。

2、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1).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符合实际,全面彻底;

(3).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4).商鞅坚持变法的精神;

(5).进行充分的舆论宣传和取信于民,获得广泛支持。

六、商鞅变法评价:

1.性质:新兴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

2.意义:

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表现: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

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

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秦国农业生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取

得重大胜利。

3.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

大的痛苦。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5)压制工商业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一)、背景

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作用: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

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统治者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开

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尖锐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

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

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激化原因: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压

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4、冯太后掌权,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5、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1)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

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2)孝文帝深刻意识到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统治经验,

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二)、改革时间、目的和性质:

时间:471—499;

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

治。

性质: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改革运动。

二、改革措施:

(一)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

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立新的制度。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具体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1)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2)内容:

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

筹。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3)作用:使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

1)原因:长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2)内容: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

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作用: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无主荒地,提高生产积极性;大片荒地

被开垦,粮食产量增加,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封建

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3.设立三长制

1)目的:配合均田制,强化对地方控制。

2)内容: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是基层

行政组织;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3)作用:

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

宗主督护制,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1)内容:一夫一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2)作用:

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现象,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

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二)孝文帝主持下的改革

时间:490-499;主持:孝文帝;重点: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

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

汉族文化。

1.设巧计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

1、在政治上,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寻求汉族地主阶级合作;平城

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故都。,

(2)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

统一的愿望。

(3)迁都实现

以“南征伐齐”为名一…行“迁都洛阳”之实。

(4)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

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

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移风易俗

(1)措施:

1)易服装2)讲汉话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4)通婚姻5)改籍贯

(2)作用: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2)争取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

持;

3)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4)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一)意义: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政权封建化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2)恢复汉族礼仪制度;3)采纳汉族封建统

治制度

3.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国家统一

奠定了基础。

1)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

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

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四、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中你得到了哪

些认识?

原因:

(1)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2)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3)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

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阶级矛盾尖锐。

(1)原因:北宋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隐瞒田产,少交赋税;

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地租、高利贷、官府赋役的盘剥,农民困苦;连年战

事和自然灾害,加重人民的苦难。

(2)表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3.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要求改革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根源:北宋加强皇帝专权,带来了负面影响。

2、积弱: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

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

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年招募流民当兵,军队素质下降。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3、积贫: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

以相互牵制;三司管财政,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恩荫”制

度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军队数量剧增,军费

开支高涨;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兵)

3、冗费(豆宜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冗兵军费开

支高涨;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辽国大量银两和布帛。)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

了积贫的局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四)、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时间: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一)、富国之法(经济措施)

目的: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改

变积贫局面。

措施:

1、青苗法

内容: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货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

付息。

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

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P57

2、农田水利法

内容:政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作用: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P56

3、免役法

内容:官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

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作用: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

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局限:免役钱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P57

4、市易法

内容: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作用: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方田均税法

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税,官僚地主也不例

外。

作用: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

到实惠。P57

6、均输法

内容: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

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作用: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增加了政府财政

收入,便利了市民生活.

(二)、强兵之法(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1、保甲法

内容:政府将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

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作用: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寓兵于农,既实现

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2、保马法

内容:百姓自愿养马,由政府拨给官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

免除部分赋税。

作用: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3、将兵法

内容: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1人,选派有武艺较高、

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训练。

作用: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4、设军器监

内容: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作用: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三)、取士之法(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

1、改革科举制度

内容: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而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

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作用: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

的推进。

2、整顿太学

内容: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

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门学校,培养专门

人才。

作用: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

的推进。

3、惟才用人。有志于改革的官员,被委以重任。

作用: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

的推进。

三、对王安石变法评价:

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封

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2.意义:

(1)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改

变积贫局面;限制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对农民的盘剥,缓和了社会矛盾。

(2)军事:北宋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一定程度改变积弱局面;

(3)王安石变法促进北宋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客观

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局限:改革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

变,负担依然沉重,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4.结果: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止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宋神宗的支

持;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新法推行中的缺陷;用人不当,出现新

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5、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

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第四单元: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一)国际;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

议制确立

(二)国内:

1.政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使俄国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反抗斗

争不断(内忧)

2.经济: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

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

3.思想;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新思潮涌动。

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斗争,促进

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外患)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

结果。另外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

重要

目的: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国一英、法、土同盟

经过:

结果:俄国的惨败(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以

及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落后农奴制度不敌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国内的阶级矛盾,农民纷纷暴动。

3、战争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失败感在国内弥漫,客观上推动了

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5.个人因素: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意识到农奴制的落

后,走上改革之路。

二、目的:

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改革焦点:如何废除农奴制,即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

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废除农奴制的

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三、内容:(二一九法令)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农

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负担各种临时义务;农民获得的

土地,数量比原来耕种的少,土地贫瘠、耕作不便;赎金

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3.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四、评价;

1.性质:由(沙皇政府)封建地主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2.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

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

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动摇俄国落后

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

3.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明显的历史局

限性。

⑴不彻底: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

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⑵掠夺性:份地的赎金很高,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⑶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数量比原

来少,为维持生计,租种地主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五、农奴制改革与俄国近代化

1、经济近代化: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表现:(1)、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

农业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主要工业部门完成

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局限:(1)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原因:(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

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2、政治近代化:

表现: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

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局限: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

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受严惩。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

3、司法制度近代化:

表现:进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

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

局限:农村改革有限。

4、军事近代化:

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促进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5、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

教育的近代化。

6、思想近代化:

改革客观上促进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在俄国转播,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

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

推动俄国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第五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一)国际: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

确立

(二)国内背景

A、.内忧:德川幕府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1、政治:(1)、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

军手中,地方设“藩”,

武士构成幕府统治的基础。影响: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

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推行身份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

士),农、工、商、贱民。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外交: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发展。

3、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4、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

也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

得不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

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B、外患:黑船事件,西方列强殖民侵入,民族危机严重。

1、原因:(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

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2、过程(1)、1853年,美国佩里“黑船事件”。(因为佩里舰队的

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日本把这一

事件称为“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

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3、直接影响: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国门被打开,不得不面向

世界。

C、开国后,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表现:

(1)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欧美国家向日本倾销廉价工业品,掠夺原材

料,套购黄金,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纷纷起义,社会危机加剧。

(2)西方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向西方学习。

(4)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开始采取自强的改

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影响:为日后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D、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明治维新成功的政治前提)。

(一)尊王攘夷

1、原因: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

和对内镇压

2、历程:1860年中下级武暗杀井伊直弼为标志开始---1864年幕

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3、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4、领导与主要参与者: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得到一些大

名的支持,高杉晋作领导的长州藩“骑兵队”是典型力量。

5、结果: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

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二)倒幕运动:

1、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

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2、目的:推翻幕府的统治

3、时间:1866—1869

4、领导: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5、根据地: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土佐

6、过程:(1)倒幕派利用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

(2)“大政奉还”: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

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

(3)戊辰战争:“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

扑。倒幕派为了真正掌握国家的政权,决定彻底打败幕府。1868年鸟羽、

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不战而降。又经过一年的征战,才最

终彻底打败幕府,结束了战争。

7、结果:(1)、打败幕府:从国内来讲,幕府统治不得人心;大名、大

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

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从国际方面来

说,西方列强宣布中立;从英国进口先进武器。

(2)、1868新政府改元“明治”。1869年,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8、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政治前提: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了明治政府。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明治维新的概念:明治政府推行废除旧的封建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并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

1、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作用:

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

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1)“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四民平等。

(2)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3)政府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收回华族、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作用: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华族和士族利用巨额公债投资工商业和农业,成为资本家。这就建立了一

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3、颁布1889年宪法

评介:(1)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

拥有绝对的权力。(2)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

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3)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

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基本确立,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二)、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1、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改革土地制度: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

土地买卖。

影响: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

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改革地税: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新土地

税以货币支付。

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

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4、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特点:政府主导;

内容:

(1)、政府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2)、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3)、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除铁路和军工企

业以外,大部分国营企业都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资本家。

影响:

在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

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三)、文化教育:倡导“文明开化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认识、了解西方文明。

2、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

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小学为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增

加自然科学知识。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才;

局限: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

洋才”。

3、生活习俗西化: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

文明开化政策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化。

(四”军事:建立新军队

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2、仿照欧美建立一支常备军;

3、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建立军工企业;

4、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局限: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

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作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三、评价明治维新:

1.性质:天皇领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意义:

(1)政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近代天皇制度的建立;确立资产阶

级君主立宪制,推动政治民主化。

⑵经济: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崛起为东方强国。

⑶军事:建立了一到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外交: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

主义列强的一员。

3.局限性:

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

彩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等)

⑵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日本人民和亚洲邻国带来灾

难。

侵略琉球:1872年迫使琉球为日本的藩属;卜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

改名为冲绳县。

侵略朝鲜:1876年《江华条约》;1910年吞并朝鲜;

侵略中国:1874年侵略台湾;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加入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第六课:维新变法运动

一、背景:

国际:

欧美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

分世界的狂潮

国内: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一直接原因。

表现:

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列强

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2.列强通过在华争做中国的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工厂、

设立银行等方式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政治特权。(资本输出形

式)

3.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

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分享其他列强在华侵略权益。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严重。

1.偿还借款,自然灾害等,使清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2.为应付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节支征收措施: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

收额度;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加强鸦片税的征收,

增加商税以及扩大纳官。

3、结果:官员抵制,成效甚微;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阶级矛盾、

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加剧。

(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

原因: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1、民办厂矿数量增加

表现2、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3、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掀起一场

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四)、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

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转播。

A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康有为生平:广东南海县,人称康南海。

2.主要著作和思想:

(1)著作:《新学伪经考》:动摇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

础,为变法制造舆论。

《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先师,为变法活

动制造历史根据。

(2)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

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宣传

变法。

(3)特点:“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

结合。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向西方学

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思想上

包含的浓厚的封建色彩。

该特点的原因:(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如果完全

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使他们不可

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3)康有为对国情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

是一个斗争策略。

B、梁启超维新思想

《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思想:1、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2、

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之才;4、

发展近代工业。

作用:大大地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谭嗣同维新思想

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体现了民主革命思想。

D、严复维新思想

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介绍《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只要变法,

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

(一)、开始;

1895年,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原因:

概念:

意义: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二)、发展

主要事件;

1、创办报纸:康有为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宣传变法。在上海创办《时

务报》。天津创办《国闻报》

2、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以

“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为宗旨;

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

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建立保国会,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

性质。

3、创办学堂: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

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

4、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作用;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有了一

定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

面逐渐形成。

(三)高潮:“百日维新”,史称戊戌变法。

1、原因:(I)、1897年,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

吏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

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真正掌权。

2、时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标志。....9

月21日(农历戊戌年)

3、主要内容:

(1)政治:内容…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