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南宁市“4N”高中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体液的概念及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是指细胞内部的液体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内环境C.体液是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体液是位于各种管、腔、囊,可直接排到体外的液体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描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无同源染色体B.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3.当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已有多款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有关新冠病毒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减毒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制作疫苗B.接种疫苗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C.效应B细胞能够识别疫苗并产生抗体D.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4.下列对植物芳香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且极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B.来源广泛,几乎所有植物的任何器官都可提取芳香油C.组成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D.植物芳香油可从野生真菌中提取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向未完成受粉的水稻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以减少损失B.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防止柑橘未经采摘而提前脱落C.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则可能出现“疯苗病”D.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棉花果实的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6.下图甲、乙表示某种动物个体的某些细胞的分裂过程,丙、丁表示另一种动物个体的某些细胞的分裂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细胞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四个细胞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只有图丙B.若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染色体①②和①③出现在子细胞中的概率相同C.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由丙细胞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其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0-10常规农业15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10-20常规农业13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61.07(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8.(10分)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图1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③④间与②④间的距离相等),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刺激①,兴奋传导到②时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如图2所示C.若刺激④,电流计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D.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电流计的测量结果不变9.(10分)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1)这个简图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2)这个简图所体现的模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此模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3)具有识别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4)②在①中的位置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乳糖不耐症是由于乳糖酶(LCT)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种,给患乳糖不耐症患者带来福音。下图1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图2是使用限制酶BamHI切割DNA产生的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1)科学家在构建重组质粒T时,首先采用PCR技术对LCT基因进行扩增,在扩增目的基因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的物质有:模板DNA、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以及___________酶;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___________个引物,产物中共有___________个等长的LCT基因片段。(2)图1中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无法直接发育成个体,需要利用去核卵母细胞构建重组细胞才能培育出新个体,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3)据图2分析,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用“↓”表示)是___________。(4)图1中,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切割后形成1.8kb和8.2kb(1kb=1000对碱基)两种片段。若用BamHI和EcoRI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T,获得1.6kb和8.8kb两种片段,则转入的LCT基因长度为____________kb。(5)在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可检测到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编号)A.LCT基因B.LCTmRNAC.LCT11.(15分)如图代表人体内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结合图形,联系已有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某人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但肤色正常。其原因是食物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防治苯丙酮尿症的有效方法是食疗,即要尽量减少饮食中的____________的量。(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____。(4)从苯丙酮尿症的患病机理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而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C【解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A、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有三条,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C、二倍体植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正确;D、正常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并且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是二倍体,D错误。故选C。3、C【解析】体液免疫的程: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疫苗作为抗原可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详解】A、减毒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含有相应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制作疫苗,A正确;B、疫苗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B正确;C、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疫苗),C错误;D、病毒变异后,会改变其抗原特性,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D正确。故选C。4、A【解析】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化学性质:有较强的挥发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分布: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器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植物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且极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A正确;B、植物芳香油来源广泛,但不是所有植物的任何器官都可提取芳香油,B错误;C、植物芳香油组成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衍生物,其气味芳香,能使人神清气爽,C错误;D、植物芳香油可从植物中提取,不是从野生真菌中提取,D错误。故选A。5、B【解析】1、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2、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3)作除草剂: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4)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详解】A、对于水稻收获的是种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不能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提高未能完成正常授粉的水稻的产量,A错误;B、生长素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C、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则不可能出现“疯苗病”,C错误;D、乙烯利具有催熟的作用,不能促进棉花果实的发育,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种类、分布及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C【解析】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不同的子代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产生成熟生殖细胞。2、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仍存在,但没有联会、分离,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3、根据图象中染色体的行为可判断,甲是进行有丝分裂后期,乙正常的体细胞,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甲细胞每一极含有颜色、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B、有丝分裂的母细胞和子细胞中含有相同的染色体,若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染色体①②和①③均会出现在子细胞中,B正确;C、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样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错误;D、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由此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其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的理解。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以及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联会、分离可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流入下一个营养级②.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③.垂直④.有机农业⑤.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⑥.镉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⑦.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解析】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去向: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贮存在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能量有一部分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另一部分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及未被利用的部分。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的湿度、盐碱度的差异性、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分解者分解;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四是未利用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捕食性线虫处于最高营养级,因此与食细菌线虫相比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根据以上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可知,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的特点是镶嵌分布,因此土壤中深度不同,土壤动物的不同体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有机农业土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3)生物富集作用亦称“生物放大作用”。指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营养级的传递,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合成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逐步浓集增大的趋势。而且随着营养级的不断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因此土壤中的污染物铬随着食物链延长逐渐积累,出现富集现象,在最高营养级生物捕食性线虫体内含量最高。(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虫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群落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别是把握生态系统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的去向,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识记并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其特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8、B【解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传递。【详解】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A错误;B、兴奋传导到②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B正确;C、刺激④兴奋传到②和③的时间一样,电流表不偏转,C错误;D、刺激①时,兴奋先后到达电流计的右电极和左电极,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刺激①时,兴奋可以到达右电极,但不能到达左电极,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D错误。故选B。9、(1).细胞膜(2).流动镶嵌模型(3).①磷脂双分子层(4).③糖蛋白(5).覆盖、镶嵌或贯穿【解析】分析图形: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①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蛋白质与多糖构成糖蛋白,分布于生物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④表示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详解】(1)据图分析已知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2)图示模型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图中①。(3)具有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对应图中的③。(4)②为蛋白质,其在①磷脂中的位置可能为覆盖在磷脂表面、部分嵌入磷脂或贯穿其中。【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0、①.TaqDNA聚合酶(Taq酶)②.30③.8④.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⑤.⑥.BamHⅠ和HindⅢ⑦.2.2⑧.ABC【解析】据图分析,用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把含有目的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再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重组细胞,最后通过早期胚胎培养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种。【详解】(1)PCR技术扩增时需要的条件有板DNA、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以及Taq酶;由于PCR扩增DNA片段过程经过n次扩增,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单链数2n+1,其中只有2条单链不含有引物,所以循环4次,理论上至少需要25-2=30个引物;根据PCR过程的特点绘制PCR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示可知,第一、二轮循环合成的子链长度均不同,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前两轮循环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等长,第三轮循环产生的DNA分子存在等长的两条核苷酸链,经过4次循环,产物中共有8个等长的LCT基因片段。(2)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保持着全能性,离体的动物细胞经过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由于去核卵母细胞具备丰富的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分化程度低,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分裂分化潜能,在其诱导下,重组细胞容易表现出全能性。(3)据图分析可知,BamHⅠ的识别序列时GGATCC,且在G和G之间进行切割,故其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4)图1中,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BamHⅠ和HindⅢ,因为EcoRⅠ可把目的基因切成两部分,因此不能用EcoRⅠ;据图分析可知,质粒S用BamHⅠ和HindⅢ联合酶切后形成1.8kb和8.2kb(1kb=1000对碱基)两种片段,如图所示(以下图中弧线长度均沿着顺时针方向阅读),AB的长度为1.8kb,BA的长度为8.2kb,若用BamHⅠ和EcoRⅠ联合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