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浙江省外语种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材料二: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各高校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比例各科目考生选考比例(摘编自“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刊文《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报考统计》)材料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刊文《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材料四: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摘编自“南昌教育信息网”刊文《解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省施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录取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投档到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B.改革后,试题命制将实行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必考科目试题,各省自主命制选考科目试题。C.从2017届浙江考生选考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D.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从而打破“一考定终生”。6.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4.C[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考查的方式是用框架图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C项,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所以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故选C。5.C[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项,“从投档到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错误,录取方式“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B项,“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必考科目试题”错误,必考科目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D项,“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错误,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录取参考,并非依据,“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属无中生有。故选C。6.①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②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③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④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叶惠方:倾其所有为苍生陈曦郭晶罗国金“一个人不能选择历史,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追求!”这是百岁老人叶惠方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她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叶惠方求学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她耗时12年,辗转6个省,跋涉几万里,历尽艰辛,没有落下求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终于拿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毕业证书。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叶惠方的叔叔几经周折找到她,准备带她去台湾。没有一丝犹豫,叶惠方坚定地表示:“我要留下来报效祖国!”随后,叶惠方师从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毕生致力于新中国妇产科事业。1954年,叶惠方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的前身——军委直属机关医院支援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40岁时,叶惠方就被誉为妇产科的“一把刀”,在国内首次推行“无痛分娩法”,率先实行“产科休养室主任负责制”,推行一切为病人的“无声运动”,建立“产前门诊分段预约制”,使妇产科的医、教、研一步步走向正规。之后,为了把“一把刀”变成“多把刀”,叶惠方注重培养青年人才,为更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搭建平台,自己则从事妇女保健工作的研究。她带领攻关小组耗时6年,在全国率先研究“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的防治”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叶惠方来说,患者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一视同仁、精心治疗。一次,一名怀孕4个月的孕妇转氨酶升高。当时,多数医生建议中止妊娠,否则将严重危害孕妇的肝脏;如果继续妊娠,需服保肝药,又会影响胎儿。孕妇几近绝望之时,慕名找到了叶惠方。叶惠万对所有检查结果一一分析后认为,孕妇的转氨酶高不是肝炎造成的,建议她保住孩子,定时随诊。不出所料,这名孕妇后来转氨酶一直停留在一个稳定的基数上,几个月后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在叶惠方眼里,为了治病救人,荣誉和地位皆可抛弃。上世纪60年代,国内妇产医学界认为,患有心脏病的人禁忌剖宫产,否则,患者会死在手术台上,而叶惠方却在1964年打破了这一禁忌。当时内分泌科收治了一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产妇,危在旦夕。为了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叶惠方决定铤而走险。手术台上,胆大心细的叶惠方终于带着产妇成功闯过“鬼门关”。1992年,我国开始实行专家门诊制度。作为全国知名专家,叶惠方却坚持看普通门诊。“怕麻烦,不想去办手续。”其实,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是想为患者省点钱。叶惠方不仅时刻想着为患者省钱,甚至有时侯为患者贴钱。1999年春天,已是八旬高龄的叶惠方,接诊了一位从外地农村赶来的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小患者。小患者家贫无钱治疗。虽然小患者是假肛,大便失禁,可叶惠方却毫无怨言,将这一家三口带到自己的家,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一年后,小患者进行第二期手术,全家三口再次住进叶惠方的家,直到小患者痊愈。回顾叶惠方的百年人生,奉献始终是她一以贯之的人生追求:云南地震,她捐钱;内蒙古雪灾,她捐钱;山东旱灾,她捐钱。钱捐完了,她就翻箱倒拒,有什么就捐什么。实在找不到适合捐赠的东西,她就捐自己的被子、大衣……2000年,84岁高龄的她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广州,将时值数百万元的祖宅捐给家乡中学。几十年如一日,她坚持为“希望工程”捐款,捐款的次数太多,以至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捐了多少。2000年,叶惠方脱下了白大褂,放下了听诊嚣。“我年纪大了,看病慢,怕耽搁病人。”一句最简单的解释,背后却是对病人最大的负责。(新华社。有删改)【相关链接】叶惠方,1917年出生,广东台山人,194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任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1954年6月调入解放军总医院,任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院专家组成员,是解放军总医院建院首批12名技术骨干之一。几十年来,她带领团队将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发展成为国内先进、军队领先的一流。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叶惠方拒绝了叔叔带她去台湾的“好意”,选择留下来,因为她早已心有所属,“报效祖国”就是她坚定无悔的选择。B.叶惠方注重培养青年人才,甘为人梯,热衷于为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措建平台,要把自己的“一把刀”变成“多把刀”。C.面对怀孕四个月、转氨酶升高的孕妇,叫惠方提出了与多数医生截然不同的建议,表现出她在医学探索道路上勇于创新的精神。D.身为全国知名专家的叶惠方,为了替患者省钱,以办手续麻烦为借口,不设专家门诊,坚持看普通门诊。5.叶惠方常说:“一个人不能选择历史,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追求!”请问,她有哪些追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叶惠方是怎样处理治病救人与自身名利的关系的?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4.C5.①不畏艰辛,努力求学,追求精湛医术。②不求安逸,坚定执着,追求报效国家。③不落窠臼,勤于钻研,追求医学创新。④不分人等,一视同仁,追求医者仁心。⑤不求名利,胸怀大爱,追求奉献人生。6.①叶惠方以治病救人为天职,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个人名利为浮云。为了治病救人,个人名誉、地位皆可舍弃;不仅时刻想着为病人省钱,甚至为患者贴钱。②叶惠方的从医人生,彰显了医者的仁爱之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患者至上是叶惠方治病救人坚守的原则,淡泊名利是叶惠方追求的人生境界,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叶惠方无疑是众多医者学习的榜样。4.试题分析:从文意看选项所列的内容“面对怀孕四个月、转氨酶升高的孕妇,叫惠方提出了与多数医生截然不同的建议”,要表现的是传主的“患者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一视同仁、精心治疗”。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抓住题干中“追求”,立足全文从追求精湛医术、报效国家、医学创新、医者仁心、奉献人生的角度进行概括。6.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是“叶惠方是怎样处理治病救人与自身名利的关系的”首先根据原文进行概括: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个人名利为浮云。然后列举事例进行分析最后谈自己的看法。对这种精神进行评价。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丰富多彩的唐嘎艺术在西藏寺院、宫殿、经堂里,无处不悬挂唐嘎。作为一门艺术,唐嘎在宗教界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唐嘎是一种轴画,是我国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彩画,大都绘于布面,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被誉为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融历史、知识、趣味、宗教、民风民俗于一炉,展示了藏族社会的变迁、人民的才智和艺术的追求。唐嘎,最小的只有7厘米,最长的有几十米,用刺绣、织锦和贴花等方法制作,构图严谨,笔力精细,细腻饱满,风格华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绘形绘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画法上,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按照造像度量标准起稿,面部五官及头、胸、腰、腿等各部位比例均有严格要求,在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线条粗细有致,刚柔相济,运笔讲究顿挫变化,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则圆润流畅,形象逼真,传神动人。唐嘎艺术经过藏族画师千百年来的不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藏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汉族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区绘画技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流派,其中以“门当”派和“青孜”派最为著名。“门当”派严谨庄重,功底颇深,其代表作多见于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寺院;“青孜”派的风格奔放活泼,想象丰富,多见于白居寺、夏鲁寺、托林寺等寺院。西藏最珍贵的唐嘎珍藏在山南的昌珠寺,这幅唐嘎用两万九千多颗珍珠镶嵌而成,主像是观音菩萨,珍珠唐嘎银光闪闪,灿烂辉煌。西藏最大的唐嘎珍藏在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中,共九幅,布达拉宫专门建造了一栋3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珍藏这些唐嘎,保存完好,织锦亮丽如新,佛像容颜清晰,均为珍贵的国宝。西藏有世界上最大的唐嘎,叫“至贵殊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3月3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开光,这幅唐嘎高45米,宽32米,重3吨,为世界之最。其制作历经1年零3个月,耗资2千万元,由佛像绘画大师扎西次仁设计,领衔裁剪缝制的是多吉,经过7道复杂的手工工序完成,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幅唐嘎的画面塑造了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创始人,是没有教派门户之见的大荟萃。在布达拉宫里,还有一组唐嘎,共一百多幅画面,描绘萨迦法王八思巴降生、赴凉州、应召进京、返藏、二次进京、皇帝册封、圆寂等主要生平事迹,故事性极强。在唐嘎中,不仅有这种人物传记画,还有宗教画、肖像画、故事画、建筑画、风俗画、历史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唐嘎是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16.下列关于“唐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嘎是我国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彩画,悬挂于西藏寺院、宫殿、经堂之中,在宗教界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是珍贵的国宝。B.唐嘎是在藏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汉族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区的绘画技艺,展示了西藏社会的变迁,是各族艺术家创作智慧的结晶。C.唐嘎最著名的流派是“门当”派和“青孜”派,“门当”派以严谨见长,“青孜”派以奔放活泼著称,其代表作品多见于当地不同寺院。D.唐嘎是一种绘于布面的轴画,大小不等,风格各异,它融历史、知识、趣味、宗教、民风民俗于一炉,是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17.下列对唐嘎制作工艺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嘎在色彩运用上讲究富丽,强调对比,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其最珍贵的佛像作品用珍珠镶嵌而成,银光闪闪,灿烂辉煌。B.唐嘎在画法上,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笔力精细饱满,强调动静结合,所画佛像身体各部位比例要求严格,构图严谨。C.唐嘎在运笔上注重顿挫变化,刚柔相济,线条粗细有致,或粗犷有力,或圆润流畅,所绘形象栩栩如生,传神动人。D.唐嘎在制作方式上丰富多彩,有刺绣、织锦和贴花等。其作品制作周期长,手工工艺复杂,耗资多,工作量大。参考答案:16.B

17.D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起兵之始,相与北面共事怀王。及入关破秦,子婴出降,诸将或言诛秦王。高帝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至羽则不然,既杀子婴,屠咸阳,使人致命于怀王。王使如初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颛主约?今定天下,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于是阳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观此二事,高帝既成功,犹敬佩王之戒,羽背主约,其末至于如此,成败之端,不待智者而后知也。高帝微时,尝繇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矣!”至羽观始皇,则曰:“彼可取而代之。”虽史家所载,容有文饰,然其大旨,固可见云。(选自宋朝洪迈《容斋随笔》)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致命于怀王

致命:禀报B.相与北面共事怀王

北面:面向北称臣C.于是详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

卒:通猝,突然D.高帝微时,尝繇咸阳

微:身份卑微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固当分地而王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列句子分别分为四组,全部表现刘邦“深谋远虑”的一项是①乃使人与秦吏行乡邑,告谕之②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③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④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赢得了关中人民的信任,老百姓非常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B.洪迈对刘邦、项羽两人进行比较,主要是围绕两人是否信守怀王之约来进行评判的。C.从刘邦、项羽二人最初看到秦始皇的不同态度,便可见二人深沉与直率的性格差异。D.刘邦攻入咸阳,考虑到利害关系,听从了张良和樊哙的劝告,没有进驻宫中,而是退守霸上。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3分)译文:

(2)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4分)译文:

(3)虽史家所载,容有文饰,然其大旨,固可见云。(3分)译文:

参考答案:5.C

6.D

7.B

8.C9.①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②况且,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③虽然史书上记载的事实,容许有所修饰,可是其中的主旨,本来就可以显而易见了。5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C项依据上下文,卒:最终,终于。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乃:均为副词,“却,竟”。文言虚词“以”的用法:“用”、“拿”、“以”、“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由于”等。A以:动词“认为”∥介词,“用”。文言虚词“且”的用法:副(将近;几乎。将;将要。暂且;姑且;表让步,尚且;都;还。)连(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2.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3.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4.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就是”、“即使”。6.尚且,还)B且:连词,“况且”∥副词,“将要”。文言虚词“而”的连词用法: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C而:承接连词∥转折连词,“却”)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试题分析: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认真研读原文可知:①是刘邦传达政令的一种做法。⑤是说刘邦有远大理想)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8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评价”最大的特点是对文中体现的内容进行主观的评价。得出的结论不是文章本来的,是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赏析基础上进行的主观的理解,突破了单纯的文字理解,进入高层次的要求,体现出“这一个”特点,更具有主观能动性、思辨能力、创造力等。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结合原文分析可知,C刘邦的话不能表现他的深沉。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①“以”:把,l分;“属”:主管,l分;“西”:向西,名词作状语,1分。②“且”:况且,1分;“军”:军队,1分;“约束”:规约,1分;判断句式,1分。(4分)③“虽”:虽然,l分;“文饰”:修饰,l分;“固:”本来,1分。(3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一)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二)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初,相互约定面朝北方共同侍奉怀王。等到高帝入关打败秦国,子婴投降,有大将说要杀秦王。高帝说:“开始怀王派我(攻打秦国),本来是认为我能宽容,况且人家已经降服,杀死他不吉祥。”就把他交给有关官员。至于项羽就不会这样做了,杀死子婴后,又屠咸阳城,让人向怀王禀报。怀王让按最初的约定,先入关的人就让他做王。项羽却说:“怀王,是我家武信君立的,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够主持约定?现在平定天下,全是各位将相和我项羽的力量,怀王没有什么功劳,本来应当分了他的土地做王。”于是假装尊称怀王为义帝,最终又杀了他。看这两件事,高帝成功后,仍能敬佩怀王的劝戒,而项羽背弃约定,事情不用到这种地步,成败的端倪,不用等待聪明的人出现之后,就可知晓了。高帝身份卑微时,曾经在咸阳服役,看到秦皇帝,长叹一声说:“大丈夫就应当像这样!”到项羽看到秦始皇,就说:“那个人的地位是可以代替的。”虽然史书上记载的事实,容许有所修饰,可是其中的主旨,本来就可以显而易见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①弟:只,只管。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诣:到,到……去B.不若恣其不道

恣:放纵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

乃:才D.盍察之

盍:通“盖”,大概5.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②吾固宜先命有司。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B.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5分)译文: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5分)译文:

参考答案: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转眼间年届不惑,而喜欢读书的习惯一直不改。读书之余,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本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就中小学生而言,不仅要大量读书,而且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不大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阳如澜,便是韩苏柳欧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翻白眼,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摘编自李建永《读书养气》)(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的目的很多,可以是为了个人的进步,也可以是为国家的利益,不论是为个人还是为国家,都是可以的。B.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读好的书可以养具有正能量的气,读不好的书就会养具有负能量的气。C.读书就像吃饭一样,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要读各种各样的书,汲取和培养各种各样的气,以保证自己有多方面的精神营养。D.读者读书可以感受和汲取到作者注入文章中的气,这种气又会影响到读者的写作;而写出什么风格的文章,既与禀赋有关,又与学养有关。(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读书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养气,需要养什么气,就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就像身体需要什么营养,就选择什么食物一样。B.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的文章风格之所以各不相同,是因为他们的禀赋、气质、学养各不相同。C.“两脚书厨”比喻那些盲目接受书本、不能消化理解的人,“野孩子”则比喻那些本性自然质朴、洒脱不羁,文章个性鲜明的人。D.人的“气”包括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学养两个方面,二者融会统一在一起,写文章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读书随笔,中心论点是“读书可以养气”;围绕中心论点,文章从读什么书养什么气和养什么气作什么文两个方面论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B.“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这几句话说明了做人、读书与作文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做人、读书对作文的重要影响。C.作者倡导人们要读好书,养正气,而对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侠气、野气、不驯之气、杀气、霸气等则持批评态度。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引证法和喻证法等论证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多读书、厚积累对于作文的重要意义,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参考答案:(1)C(2)A(3)C(1)C“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要读各种各样的书”错误,原文第二段作者建议中小学生要“有选择地读书,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2)A“需要养什么气,就选择读什么样的书”说法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读什么书养什么气,原文第三段“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不大相同.”(3)C“则持批评态度”理解分析有误,作者对诸多“气”并没有持批评态度.原文第四段“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请以“知识”“兴趣”中的一个为话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示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参考答案:示例:知识是浩瀚的海,只要你敢于拼搏,总会扬帆远航。知识是无形的网,如果你不精心编织,就会漏洞百出。【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请以‘知识’‘兴趣’中的一个为话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本题考查学生仿句能力。解答这道仿写题,要注意“示例”在内容和句式上的特点:在内容上,“示例”提供的是正面的内容。每一个分句在句式上,是采用“××(双音节词),是××(偏正式名词短语),只要你××(偏正式动词短语),总会××(动词短语)”的复句形式。在手法上,运用的是比喻和对比手法。仿写的句子也要做到内容贴切,比喻恰当,两句之间形成对比。如:知识,是大地的绿树,只要你不断浇灌,总会参天茂密;知识,是山中的清泉,如果你截断源泉,就会变质干涸。【点睛】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解题的一般步骤: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样画葫芦。确定“形神兼备”之后再做定案。8.交际中“称谓’’很重要,用得是否恰当,不但会影响交流效果,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称呼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叫“姑父”,林黛玉称呼史太君叫“外祖母”。请你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身份、亲戚关系,设计一段林黛玉与王夫人初次见面的对话。注意:对话中必须含有亲属称谓,并注意称谓的准确得体。

林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黛玉拜见舅母(或:外甥女拜见舅母);快快免礼,瞧我这外甥女,真是乖巧的可人儿!(知书达礼等均可)试题分析:一要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要掌握谦敬,注意礼貌。考点:语言表达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热爱生活是构成杜甫人格的第三个要素。杜甫一方面注视着生活的阴暗面,①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即使它们非常微弱,哪怕只是一丝憧憬,一线希望、一个萌芽,杜甫也不会漏过,②__________。他以诗人的敏感和热情去待人接物,看起来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一经他点化之后,无不诗意盎然。所以每当我们翻开杜甫的诗集,③__________,让我们顿时更深更广地领略了生活的意义。参考答案:①并且毫不粉饰地揭示出来③(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②而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它们描绘下来

③总会感到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补写句子,一定要根据所要补写句子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的语境来进行。通读语段,本语段主要写杜甫诗歌创作与其热爱生活的关系。①处,根据横线前“一方面注视着生活的阴暗面”与横线后“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即使它们非常微弱,哪怕只是一丝憧憬,一线希望、一个萌芽,杜甫也不会漏过”“起来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一经他点化之后,无不诗意盎然”,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且毫不粉饰地把生活黑暗面揭示出来”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前文的“一面”内容,和横线前“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即使它们非常微弱,哪怕只是一丝憧憬,一线希望、一个萌芽,杜甫也不会漏过”,此处填写表示“总是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将生活中美好描绘下来”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看起来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一经他点化之后,无不诗意盎然”“所以每当我们翻开杜甫的诗集”,以及横线后“让我们顿时更深更广地领略了生活的意义”,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总会感到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意思的句子。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到做人的文章。B.“但是”这个连词,好似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C.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多。D.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搭配不当,与“开辟”一词相搭配的应是“栏目”或“专栏”,可把“文章”改成“栏目”或“专栏”。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不管”应为“尽管”。D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是由于……”两个句式杂糅。任意保留其一。故选B。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文题自拟;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范文:脚下的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感慨道: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我们无法选择何处降落。降临人世,本是一次无法道清因果的偶然,而脚下的路,俯下身看,踏遍了前人留下的足印,而当我们如大鹏扶摇而上青天时,俯察到的便是不拘时空的历史脉络。脚下的路就像生命的一场境遇。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子百家都认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开启,在诸侯国间奔忙,想重新召唤山河秩序。唯有孔子,对自己的贵族血脉流淌下的周邦礼制念念不忘,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守旧与开明、复古与维新的思想矛盾,为此他甘受陈蔡之厄,纵使弟子信徒满天下,也依然有“傫然若丧家之狗”的无奈自嘲。孔老夫子只是兢兢业业地在脚下的路、个人有限的历史经验中探索一套规范人伦理序的社会规范,却不曾料到西汉之后自己会成为传统文化的至尊。既然脚下的路已无法易途,那么后人便只能拘囿在前人所统一的山河秩序之中吗?历史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