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1/0A/wKhkGWcLvbaAWP7UAAGxcXhRdQw003.jpg)
![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1/0A/wKhkGWcLvbaAWP7UAAGxcXhRdQw0032.jpg)
![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1/0A/wKhkGWcLvbaAWP7UAAGxcXhRdQw0033.jpg)
![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1/0A/wKhkGWcLvbaAWP7UAAGxcXhRdQw0034.jpg)
![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1/0A/wKhkGWcLvbaAWP7UAAGxcXhRdQw00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
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
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小说一得》中说:“一篇好小说,无好题目,必定减色不少;
有好题目,无好结构,亦然。”小说题名是最先入读者之耳目的,
如果题名新颖(别致/精致),符合读者的阅读(等待/期待),就能助益
小说的销售。
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代表精英文化的经史子书,书商一般不
敢篡改,但小说地位向来很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而就少有(顾
忌/忌惮),常随意改易书名,造成一书多名的现象。这在明清小说
史上是极为普遍的。笔者据欧阳健、萧相恺主编的《中国通俗小说
总目提要》粗略统计,该书收录小说有异名者约二百部,而且很多
小说不止一个异名。
有的小说在写作、传抄、成书、出版等过程中,就产生过多个
书名。明清小说的命名方式很多,你念总在《余之小说观》一文中
概括道,“有短至一二字者,有多至成句者,有以人名者,有以地
名者,有以一物名者,有以一事名者……种种方面,总以动人之注
意为宗旨”.这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小说一书多名的一些原因,但其
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二:
第一,读者阅读体验的差异。读者因受到个性喜好、知识结构
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很多小说
再版时,书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
有的对小说中的武打内容感兴趣,如《南北两宋志传》晚清再版时
易名为《北宋金枪传》,突出杨家将所使用的兵器;有的看重小说
的劝惩功能,如《绣戈袍全传》本以物命名,后改名《果报录》。
书商还善于蹭热点,紧扣读者的趣味。如晚明内忧外患,时代
呼唤英雄,故书商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刻改为《英雄谱》.
鸦片战争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
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
第二,书商的销售策略。潘建国曾指出,晚清通俗小说翻印的
一大弊端就是改换小说题目,欺世取售。其法五花八门,有的故弄
玄虚,制造噱头,在书名上贴上所谓“志”“传”“纪”等标签;
或称是“外史”“外传”“逸史”“秘史”等,如《封神演义》改
为《商周列国全传》。还有的就是为了傍名牌,傍四大小说名著的
自不必说,有以“奇观”改名者,如《石点头》改名为《五续今古
奇观》等;也有以“才子书”标榜者,如《两交婚小传》更名为《续
四才子书》等。
以上种种,不外就是利用书名做广告而取得更大的销售效益。
张敏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表《小说和题目》一文,称小说好似商
品,“能否引起读者的兴味和注意,将首尾读全,委实也是看着那
题目的吸引力如何。所以题目是小说的广告,也可以说是引诱读者
的香饵”。
由此可见,明清小说一书多名现象的产生,与读者、书商都有
关系(当然,与作者也有一定的关系),是当时社会思潮、读者心理、
文坛风习及商业经济等状况的折射,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
销售和传播,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无视作品本身一味粗暴更名,
造成书名与内容割裂,甚至两者之间毫无关系,如光绪间出品的小
说《白云塔》曾改名《新红楼》,其实与《红楼梦》"风马牛不相
及”.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书商唯利是图,侵害作者和读者的权益,
破坏了小说创作生态。
(节选自万晴川《“名实相生”与“名实相怨”一一明清小说的
一书多名现象》,有删改)
1.根据文意,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别致等待忌惮
B.精致等待顾忌
C.别致期待顾忌
D.精致期待忌惮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引用《小说一得》的话,意在强调小说题目与结构同等
重要,两者相辅相成。
B.作为精英文化代表的经史子书高不可及,因此,普通大众更
愿意给小说更改书名。
C.书商、编辑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小说的题目,一般不会考虑
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
D.明清小说一书多名,虽在短期内利于销售,但长期以来,产
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高二学生小林的爷爷收藏了一批明清小说。在帮助爷爷整理
藏书的过程中,小林发现了“一书多
名”的现象。经过研究思考,他就其中几本书作出了如下分析。
根据文意,这些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碧梧山庄本《韩湘子全传》内封题“韩昌黎全传”,这是把
韩湘子与唐代韩愈混为一谈。
B.《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
体现当时国人对开港通商的反感。
C.《续小五义》改名为《续忠烈小五义》,凸显了对传统忠烈
精神的追求与褒奖。
D.《好述传》改名为《第二才子书》,是书商为了达到利于销
售的目的而傍名牌。
4.《红楼梦》在写作、传抄、成书、出版的过程中产生过多个
书名。下面一段话介绍了这种情况。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上的
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红楼梦》开头写石头将自己“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
故事”“编述一集”,名“石头记”;空空道人因抄录小说而悟道,
故名“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曰“风月宝鉴”;而曹雪芹,
在“悼红轩”中增删成书后改名“金陵十二钗”。后来,程高本刊
行时题名“红楼梦”,因此书名,获得后世读者认可。
①既富有诗意,又深刻揭示了小说主题
②从警世角度揭示小说主旨
③更关注女儿们的命运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题。(19分)
霜来秋色浓
陈爱民
①秋天往深处走,霜肯定来。霜来得轻巧,悄无声息。某一个
早晨,瓦檐上闪烁着粉粉的光,那就是霜了。节令的抵达是时间发
出的号令。霜由水汽凝结,万物染上或深或浅的白华,霜降正像时
间的一场仪式。
②霜,只有在晴天里才会生成。霜降霜降,其实,霜是生成的,
是集结的,甚至是铺排的。说“降”,是人的心理作用,表明一种
空阔、一种自然而然。天气确实更凉了,北方开始大面积冷起来,
霜只是把大地和天空拓展得更为苍茫和澄澈而已。经了霜“打”的
好多蔬菜和果实,变得甜起来脆起来,比如萝卜、白菜、红薯、柿
子、枣儿等等。
③霜在秋夜里喧哗得紧,数着丰收的故事,到早上,就在阳光
的宁静中升腾自己。田里到处是白光流淌,稻草垛憨憨的。好多鸟
雀混迹于鸡鸭鹅中间,一起收拾收割后漏下的谷粒,它们是一朵朵
蹦跳的火焰,也是一簇簇迷离的浪花。等霜全部离开,一沟沟、一
冲冲、一垄垄的田,都列着阵,老老实实,规规矩矩。
④五彩缤纷,是山的姿态和行头,虽然有些芜杂,却因了霜的
洗涤,显得更加明净。所有的颜色都酣畅到了极致。苦楝的果实和
一茎茎的叶,把鹅黄全抖出来了。银杏到底老辣,举重若轻,一树
金黄就是一树景观。山毛棒没有服输,褐的底色中生出星星点点。
栗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写满了阳光的斑斑驳驳。鹅掌楸挺秀的身材棱
是棱,角是角。皂角把果实撑得紫黑油亮,叶子和树干有浓浓的烟
火色。至于枫树,烈焰飞奔,自有不凡的气势。再看柏和松,葱茏
转深翠,更显高洁。不得不承认,时间的霜,是清醒,是砥砺,是
温婉,也是旷达。
⑤“霜降抢秋,不抢就丢。”虽说气候南北差别大,但农事在
这个时节没有闲下来。农谚说得明白,“霜降见霜,谷米满仓”“霜
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红薯霜降下手收,豆到寒露没等头”,
等等。这时,湘中地区开始种油菜,等到阳春,油菜花炫目的金色
会排山倒海,那些布谷的欢唱倒显得轻浅了;一些农家也在田里撒
紫云英草籽,开春后,紫云英自成一景,细小的花骨朵笑成一堆,
随风轻漾,猛不丁,一只只野蜂就跌进这紫色的湖泊里。
⑥关于霜降,有两件事情,我记忆深刻。一是摘棉花。晴好的
天气,母亲都要去摘棉花,我常常跟着。我家的棉花地在山顶,霜
降时,棉花骨朵纷纷绽开,像举着的一个个半攥的拳头;棉杆像刀
子削过一样,瘦,但有劲道。母亲走进地里,一次次弯腰,用拇指
食指轻轻探进骨朵里,再用力一捏,一扯,再一投,棉花就“瞰”
的一声,躺到了萝筐里。霜风虽不刺骨,但总是把母亲的脸吹出一
道道沟纹。母亲用这些棉花,一部分卖了补贴家用,一部分用来给
我们兄妹做棉鞋棉衣。如今老家生活殷实得很了,但母亲还是每年
要种一块地的棉花,每年给城里的我寄一双棉鞋。她总说,好鞋子
买得到,好棉鞋难得找,土办法做的棉鞋,一针一针紧出来的,穿
得久,护脚呢。这都是实话,而且,母亲的针线功夫,在方圆十几
里数得上。几次回老家,看见母亲在村头采摘棉花,腰已经挺不起
了。我立马跑过去,和母亲一道,把棉花运回家。还有一件事,就
是父亲对田里下的功夫,总比别人下得久,下得多,下得深。霜降
后,他在自家的所有责任田里都要筑一个池子来讴肥;春耕时,把
池子扒开,父亲会笑得特别舒畅。⑦“千树扫作一番黄”,霜降一
过,大伙儿又各有各的忙碌,各奔各的希望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汽澄(ch@ng)澈B.芜(wii)杂葱茏
C.补贴湖泊(pd)D.殷(yin)实方圆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文中“在秋夜里喧哗得紧”“到早上,就在阳光的宁静中升
腾自己”,写出霜的牺牲精神。
B.在⑥段中,用“探”“捏”“扯”“投”等动词,准确表现
了母亲做农活的娴熟流畅。
C.文中⑤段引用农谚,突出霜降在农事中的重要性,从而自然
引出了自己关于霜降的深刻记忆。
D.由自然之霜引发对时间之霜的思考,与《我与地坛》在景物
中穿插生命感悟的写法相似。
7.下列诗句的意境与本文意境相近的一项是(3分)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霜来”之后,自然界“秋色浓”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
括。(3分)
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0.文中用大量笔墨写“我”关于霜降记忆深刻的两件事,对此
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17分)
李想(注)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吴秀琳曰:“公
欲取蔡,非得李祐不可。”祐帅士卒刈麦于张柴村。想召史用诚,
日:“尔以三百骑伏彼林中,又使人摇帜于前,若将焚其麦积者。
祐素易官军,必轻骑来逐之,尔乃发骑掩之,必擒之。”用诚生擒
祐以归。将士以祐向日多杀官军,争请杀之,想不许,待以客礼。
李祐言于李想曰:“蔡之精兵皆在涧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赢
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想然之。
辛未,李想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
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想曰:“但东
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成卒及烽子。据其栅,命
士卒少休,命丁士良将五百人断河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
诸将请所之,想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
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
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想,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
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想令惊之以混军声。壬申,四鼓,
想至城下。李想、李忠义镶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
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析者使去标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
不之觉。鸡鸣,雪止,想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元济乃帅左右登牙城拒战。想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
取其器械。癸酉,复攻之,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哺时,门
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甲戌,想以槛车送元济诣京
师。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李想,唐朝大将,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奉命率兵
讨伐藩镇叛将吴元济,于次年冬天攻克
蔡州。文中吴秀琳、李祐原为吴元济部下,被李想收降。
1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析者使击析/如故/遂开门纳众
/及里城亦然
B.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析者/使击析如故/遂开门纳众/
及里城亦然
C.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析者使击标/如故/遂开门/纳
众及里城亦然
D.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标者/使击标如故/遂开门/纳
众及里城亦然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未,用干支纪年,与文中的“壬申”“癸酉”等作用相同。
B.烽子,是守卫烽火台的士兵。古时边防设烽火台举烟火报警。
C.牙城,指唐、五代时期藩镇主帅所居之城,因有牙旗,故称。
D.槛车,也称笼车,是古时候用来囚禁或押解重要罪犯的囚车。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祐素易官军易:轻视B.据其栅据:占据
D.民争负薪刍助之负:背着C.复夜引兵出门引:避开
14.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较多,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梳理。
(3分)
图片
1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出,不知所之一一军队出发,不知去往哪里
B.人马冻死者相望一一被冻死的人马触目皆是
C.城中皆不之觉一一城中人都未觉察到他们入城
D.进诚梯而下之一一李进诚登上梯子接他下来
16.《旧唐书》中评价李想“有筹略,善骑射”.在节选文字中,
他有哪些“筹略”?请简要概述。(3分)
(二)文言文翻译、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不积足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
学》)
18.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2)山不厌高,,,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有善始者实繁,o(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开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盖儒者所争,犹在名实,0(王安石《答司
马谏议书》)
三、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为了简单与安静,有人一味地舍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
是确实不能丢的。
请以“这个,真不能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山东省2020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别致:新奇,跟寻常
不同。精致:精巧细致。语境说的是书名,强调新颖,应选“别致”。
等待与“期待”比较,“期待”比“等待”多了“期望”之意。语
境有期望之意,应选“期待”。忌惮:畏惧;惧怕。顾忌:恐怕对
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语境是书商与读者的关系,谈不上畏惧,
应选“顾忌”。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在强调小说题目与结构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错,本文
主要说的是明清小说的一书多名现象,意在强调小说题目的重要。
B.“普通大众更愿意给小说更改书名”错,原文“小说地位向来很
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而就少有顾忌,常随意改易书名”说的
是小说的阅读对象是普通大众。
C.“一般不会考虑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于文无据,原文“书
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强调的是书
商或编辑作为读者有阅读体验的差异。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B.
“体现当时国人对开港通商的反感”错,由原文第五段“鸦片战争
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太监西洋
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可知。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连贯的能力。
“风月宝鉴”的“鉴”有借鉴、警醒之意,故第一空应填②;
“悼红”“金陵十二钗”都指的是女子,故第二空应填③;
“红楼梦,,“红楼”命名富有诗意,“梦”暗扣人物命运的主
题,故第三空应填①。
故选Bo
5.D
6.A
7.C
8.①大地和天空苍茫、澄澈;②田里庄稼丰收,充满生机;
③山上五彩缤纷。
9.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混迹”“收拾”等词赋予鸟雀
以人的形象特点,生动体现它们与人类共享丰收的喜悦;把鸟雀比
作“蹦跳的火焰”“迷离的浪花”,形象体现它们在田间跳跃的姿
态、在霜色中若隐若现的群体形象。
10.①“我”记忆深刻的两件事都与霜降有关,是“秋色”的
一部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母亲摘棉花一事写出了母亲的辛劳
与母爱的淳厚质朴,父亲在田里江肥写出了父亲勤于农事,两件事
情加深了“我”对霜降的记忆,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在结构上,承接上文人们在霜降时节的农事
活动,又与结尾人们在霜降以后“各有各的忙碌,各奔各的希望”
相照应。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D.
“殷实”的“殷”应读yin。
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手法的能力。A.“霜的牺牲精神”错,霜降是一夜之间的事,来
的快,消失的也快,要趁着霜降的节气赶紧收获庄稼。
故选Ao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意境是霜来秋色
浓烈而富有生机。A.写的是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意境;B.渲染的是离
别的惆怅伤感的意境;C.表现的是深秋枫林热烈而生机勃勃的意境;
D.表现的是征戍者思乡之愁。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天气确实更凉了,北方开始大面积冷起来,霜只是把大
地和天空拓展得更为苍茫和澄澈而已”“田里到处是白光流淌,稻
草垛憨憨的”概括出:大地和天空苍茫、澄澈结合“五彩缤纷,是
山的姿态和行头,虽然有些芜杂,却因了霜的洗涤,显得更加明净。
所有的颜色都酣畅到了极致”“……把鹅黄全抖出来了……一树金
黄就是一树景观……褐的底色中生出星星点点……写满了阳光的斑
斑驳驳……皂角把果实撑得紫黑油亮,叶子和树干有浓浓的烟火色。
至于枫树,烈焰飞奔,自有不凡的气势。再看柏和松,葱茏转深翠”
概括出:山上五彩缤纷。结合”这时,湘中地区开始种油菜,等到
阳春,油菜花炫目的金色会排山倒海,那些布谷的欢唱倒显得轻浅
了;一些农家也在田里撒紫云英草籽”概括出:田里庄稼丰收,充
满生机。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的能力。划线句语言形象生动,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好
多鸟雀混迹于鸡鸭鹅中间,一起收拾收割后漏下的谷粒”句子中“混
迹”“收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鸟雀人格化,形象的表现出丰
收季节动物与人共享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它们是一朵朵蹦跳的
火焰,也是一簇簇迷离的浪花”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是“鸟雀”,
喻体是“一朵朵蹦跳的火焰”“一簇簇迷离的浪花”,抓住了鸟雀
跳跃的动感之美,描摹其动作和颜色,生动体现它们丰收的喜悦。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从内容
看,“关于霜降,有两件事情,我记忆深刻”,一是母亲在霜降时
摘棉花,一是父亲在霜降时讴肥,可见,这两件事都与霜降有关,
选材紧扣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从主题看,“霜风虽不刺骨,
但总是把母亲的脸吹出一道道沟纹。母亲用这些棉花,一部分卖了
补贴家用,一部分用来给我们兄妹做棉鞋棉衣”“几次回老家,看
见母亲在村头采摘棉花,腰已经挺不起了”“霜降后,他在自家的
所有责任田里都要筑一个池子来近肥;春耕时,把池子扒开,父亲
会笑得特别舒畅”母亲和父亲都是勤于农事的人,抓住在两件事的
回忆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这些事的记叙使文章的主
题绝不仅仅是写自然节气,更有在节气中农人的辛勤付出,而这正
是作者对“霜降”记忆深刻的原因之一,深化了文章主题。从结构
看,上文有“农事在这个时节没有闲下来”关于农事的记叙,结尾
关于霜降记忆深刻的两件事都与农事有关,“霜降一过,大伙儿又
各有各的忙碌,各奔各的希望”,可见,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11.B
12.A
13.C
14.①带领②用③来
15.D
16.①善待降将,熟知敌情;②部署周密,出其不意;③巧用
天时地利,随机应变;④身先士卒,军纪严明。
【分析】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看守城门的士
兵正熟睡,尽被杀死,却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于是打开
城门,让官兵进城。到了里城,也是这样。“而留击柝者”为动宾
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排除ACo“开门”“纳
众”是动宾结构的两个词组,是连续的事件,后面应断开,排除Do
故选Bo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用干
支纪年”错误,据后面的“四鼓”,即四更,可知是用干支计时。
故选Ao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复夜引兵出门:又连夜带兵出发。引:率领。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尔以三百骑伏彼林中”,已知句中“以”为动词,接宾语“三百
骑”,即三百骑兵,可推知“以”为“带领”之意;
“想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已知句中“以”为介词,接宾语
“槛车”,后有“送元济诣京师”,故“以槛车”为送的方式,推
知“以”为“用”之意;“想令惊之以混军声”,已知句中“以”
为目的连词,即“惊之”来“混军声”,则“以”应为“来”之意。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进诚梯而
下之:进诚用梯子引他下来。梯,名词作状语,用梯子。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争
请杀之,想不许,待以客礼。李祐言于李想曰:“蔡之精兵皆在涧
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赢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可知,
李想对李祐以礼待之,李祐就告知以对方详情,可概括出“李想善
待降将.,熟知敌情”;由“李懑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
命李进诚将……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成卒及烽子”可知,李想各
路人马安排得当,在夜晚趁敌人不备行事,可概括出“部署周密,
出其不意”;由“时大风雪……近城有鹅鸭池,想令惊之以混军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饲料中间体化学品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加热通风线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条形码库存管理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基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农场畜牧管理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印刷级热敏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担保函保证合同
- 2025监控售后维修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范文
- 河南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北方春节的十大风俗
- 婚介公司红娘管理制度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JCT796-2013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PPT模板
- 员工工资条模板
- 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