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多校六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2分)请用楷书书写,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2.(8分)关注温图公众号,阅读下列活动公告,积极报名。ㅤㅤ让我们走进那段rèxuèfèiténg的光辉岁月。革命先辈【坚艰】苦fènzhàn,即使fěnshēnsuìgǔ,依然zhuànglièháomài、宁死bùqū。今天,中国高举胜利的【旗棋】帜,屹立在世界东方,让我们铭记这份丰【攻功】伟绩。(1)看拼音写词语。(2)在【】里选择正确的字打“√”。3.(2分)下列“颜”字与“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颜”意思不相同的是()A.和颜悦色 B.喜笑颜开 C.颜精柳骨 D.鹤发童颜4.(2分)与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相对应的图片是,与“金沙水拍云崖暖”相对应的图片是。5.(2分)小红参加本次革命主题演讲,下面不适合作为演讲稿材料的是()A.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C.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前线指导和研究抗击疫情。 D.小说《红岩》中,重庆渣滓洞的革命同志用“狱中联欢”的形式和敌人作斗争。6.(2分)将下列内容按开国大典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宣布成立②升旗鸣炮③阅兵盛况④群众游行⑤宣读公告A.①⑤③②④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④⑤③7.(10分)一幅幅难以磨灭的革命画卷永留心中,按要求做好记录。【画面一】说罢,他(马宝玉)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画面二】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1)以上两个画面,属于整体描写的是画面,属于个体描写的是画面。(2)读画面一,从加点词中我感受到。(3)读画面二,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词语,下列词语最不符合的是。A.排山倒海B.激情澎湃C.万众欢腾D.秩序井然(4)看完展览,妈妈对我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改写成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5)小温在日记中写道: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8.(7分)链接课内,跟着课本刻录红色记忆,完成填空。(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2)《七律•长征》中所写“红军不怕远征难,”;“更喜岷山千里雪,”向我们展现了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从这首诗中,我读出了。9.(12分)阅读。灯光(节选)ㅤㅤ①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ㅤㅤ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ㅤㅤ③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ㅤㅤ④“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ㅤㅤ⑤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ㅤㅤ⑥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1)在文中的“□”中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2)圈出选文第④自然段中描写郝副营长动作的词。想象孩子们未来在灯光下学习的画面:。(3)读短文划线部分,选一选a.对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灯光的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A.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郝副营长崇高而伟大的理想。B.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许多革命先辈奋斗、献身的伟大动力。C.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郝副营长注视着图画默默沉思。D.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b.对选文第⑥自然段中火光的描写理解不恰当的是A.郝副营长用生命点燃了微弱的火光,照亮胜利的道路,架起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B.这火光与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联系紧密,但与之相比,太过渺小,意义微弱。

C.“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构思巧妙、感人至深,意蕴深远。

D.读到此处,我联想到了曹植的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0.(13分)阅读。飞夺泸定桥(节选)ㅤㅤ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拦);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

(振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ㅤㅤ红四团马上发起总

(攻功)。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ㅤㅤ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ㅤㅤ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2)用“”划出第①自然段中两个比喻句,读一读,我想到了《七律•长征》中的诗句“”我从中体会到。(3)读选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a.“千钧一发”意思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事情很重要。b.第①自然段中的加点字“飞”,联系上下文可以改成“冲”,表达效果更好。c.第②自然段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向我们展现了勇夺泸定桥的英勇画面。d.给第③自然段取一个四字小标题“敌军溃败”,非常恰当。(4)选文第②自然段描写了渡桥的战斗场面,但这里只写了人物群体,没有“点”上的细节描写。选择一位战士,展开合理想象,写写他是如何浴血奋战的。11.(8分)阅读。走进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1)结合材料,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①周末下午5点,小瓯正在革命烈士馆参观。②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毛主席手书“为国牺牲永垂不朽”。③展厅内展出了从抗日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烈士事迹、史料和遗物等。④来到展厅,小温不停拍视频,记录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并发朋友圈。⑤六(5)中队在纪念馆内购买了花圈和挽联祭奠英烈。(2)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肖肖同学点击了网页中的(栏目),进行网络献花、鞠躬,并写下留言表达对英烈的追思:。12.(30分)ㅤㅤ在“礼赞百年,童心向党”教育主题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爱心义卖、运动会、合唱比赛、“六一”活动、社会实践……请以“难忘的活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把活动过程写清楚,既要关注整个场景,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多校六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2.【答案】(1)热血沸腾奋战粉身碎骨壮烈豪迈不屈;(2)艰旗功。3.【答案】C4.【答案】CA5.【答案】B6.【答案】B7.【答案】(1)二一;(2)马宝玉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宁死不屈,选择了壮烈牺牲;(3)D;(4)看完展览,妈妈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5)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自由。8.【答案】(1)欢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2)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战士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9.【答案】(1)“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2)划点望说靠望教室里的电灯亮了,照亮了教室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在这灯光下,孜孜不倦地学习,那一张张专注的脸庞,写满了坚韧与执着,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3)a.C;b.B。10.【答案】(1)拦振功;(2)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泄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过了金沙河的欢快,铁索桥让人胆战心寒,“一暖一寒”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精神。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突出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3)a.×;b.×;c.√;d.×;(4)看石边的那位红军叔叔,他双手紧握铁链,正在缓慢的向前移动。因为这样才能减少铁链的共振。尽管下面的水流高急,也抵挡不住这位红军叔叔浴血奋战的决心。11.【答案】(1)①×;②√;③×;④×;⑤×;(2)云祭扫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英雄永垂不朽。12.【答案】难忘的合唱比赛在“礼赞百年,童心向党”的教育主题下,众多活动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合唱比赛。比赛那天,同学们都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精神抖擞。舞台上布置得充满红色气息,巨大的党徽标志在背景墙上闪耀。我们班是第三个出场。在后台等待时,我的心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紧张得不行。当主持人报出我们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