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常德某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常德某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常德某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常德某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常德某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南省常德一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

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

《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

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

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

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

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

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

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

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

“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

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

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

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

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

讨论伦埋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

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

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

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

不是最终结果。

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

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于“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

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

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

“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

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

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

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

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

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

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

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

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

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

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

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

靠。

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

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识在逻

辑上说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

理足气盛。

B.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文

化遗产。

C.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

终极命题。

D.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

“自视甚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

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

之”。

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的作用,提出借小说来说服

读者接受新思想的观点。

D.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

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

(4)为什么说理只是“可能”具有说服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5)《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的评论指出,“张口闭口‘脑残是有害

的网络表达。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种表达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太阳发芽

红柯

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闯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

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

干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

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

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

“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

“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

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

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

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

“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

“可它又缠上你了。”“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老人敲敲那些木料,“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

木匠说:“咱给你弄个好坦克。”

院子里全是叮叮的斧子凿子声和嗡嗡的锯子声,两个中年人叼着烟卷一声不吭干活儿。老人坐在小板

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

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

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

院子里的木料不见了,棺材蹲在地上,让人望而生畏,就像那里蹲着一头金黄的狮子,威风凛凛。

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厚实的木头,女孩用手卡一下,板子很厚,把她的手都卡疼了。

老人说:“薄板子盛不下爷爷,爷爷会把它压塌。”

来一帮人抬棺材,他们都是连里最壮实的汉子,他们给棺材捆上粗绳,前后两根杠子,壮汉们嘿嘿用

劲往前挪。棺材离地面只一道缝,昂首挺胸就像要下水的巨轮。棺材滑进屋里。连长揭掉黄帽子:“当年

咱们的万吨巨轮就是这样下水的。”女孩不懂这些,连长叔叔就告诉她:“那是一艘很大很大的船,是咱中

国人的骄傲。”女孩说:“我爷爷就是连里的骄傲。”

“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爷爷

说。

“你把它们说得跟人一样。”

“庄稼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你种的你就能听见它们拔节抽穗长个子。”

阳光一下子把窗户挤破了,跟彩釉一样浇在棺材上,棺材雄浑而明亮。

女孩回到自己屋里画画。她喜欢画画,她的画在整个团中学还是挺有名的,有小画家之称。

老人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梨子很黄很肥,就像毛色光滑的鼠趴在树上。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

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

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

有些梨子大半埋在土里,甜甜的梨肉让虫子咬得千疮百孔。梨子在下沉。沉没的地方梨肉变成棕褐色,

那已经接近泥土的颜色了。老人看自己的手脚,干硬粗糙黑乎乎的。他也在接近泥土。

老人穿过果园,来到荒凉的墓地。

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地上只有一寸厚的土,撒下的种子长不出庄稼。就在上级命令他们撤离的时候,

老连长病逝了,老连长成了大漠深处第一个死者。他们挖很深的墓坑,里边全是沙石。大家就刮地上那层

薄土,垫在墓坑里,在棺材上也覆了土。他们严守入土为安的古训,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连长风干成木乃

伊。他们要看着青草长出来再撤走。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青草果然爬上连长的坟头。这无疑是一种信

号,一种绿色田园的信号。

地上的土丰厚起来。土是从连长的坟墓开始变厚的,就像连长身上长出来的。老兵们说:“人都要变

成土,埋在新疆变的土就更多。”老兵们全都躺在那里了。活着的寥寥无几,他是这里唯一的老兵。他得

好好看看这个秋天。天是青的地是黄的,天地之间的那颗太阳丰满而悠闲。太阳再也不是狮子了,狮子蹲

在他家里。

女孩问老人:“你干吗要离开我们?”

老人说:“人老了就得死,爷爷已经活得太久了。”

“我会死吗,爷爷?”

“你不会死,死亡不认识你。”

“死亡认识你吗?”

“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我还是感到害怕,

爷爷。”

“活得越有意思,死亡才会有意思。”

“我知道了爷爷,我要画画。”女孩回到她的小屋,继续画画。

老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棺材蹲在他的身边,就像一匹骏马在等待骑手跨上去。

老人睡着了。睡眠中的老人依然能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梦中的梨子金光灿烂,又圆又大,散发甜

丝丝的芳香。酥软的梨子一点一点融入泥土,跟积雪消融一样。太阳也是酥软的,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

下去了,大地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

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

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

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

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一直盯着树看,感受时节的微妙变化,发现树叶变黄,他自知时日不多。

B.老人说“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这体现了老人积极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C.“薄板子盛不下爷爷”,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

D.老连长坟头长出的青草,承载着老兵的期望,激励战士长期守土,接续奋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把棺材比作“坦克”“狮子”“骏马”“巨轮”等,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

B.文中划线句子中“挤”“浇”两个动词,使静态之景富有动感,张力十足,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C.爷孙的对话充满情趣与哲思,展现了老人对孙女进行生命教育的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D.小说按照时间推移进行叙述,节奏自然,同时注重场景的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

(3)请结合全文,依次分析女孩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与理解。

(4)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

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太阳发芽》也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眼前的

一切”也同样“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达成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个穆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

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

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

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暂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

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

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

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

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粟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

之使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就①以老死于布强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

使始皇知畏此四人皮有以处之而使丕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

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注]①就(xu):脸。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之乱A虽成于二世B然使始皇知畏C此四人者D有以处之E而使不失职F秦之亡G不至H若此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代指国家。“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

B.胥,片刻。不胥时,即不待时。与《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的“胥”意思不同。

C.之徒,这些人,与《师说》“郑子之徒”中“之徒”意思相同,此意还有“之伦”“之属”。

D.布褐,粗布短衣,形容贫穷的生活方式。“解褐”特指贫苦的平民连粗布短衣也穿不起。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想要军力强大国家稳固,想要求得安逸快乐,必须回到人民上来。

B.苏轼认为,正因为六国君主残害百姓的程度远不如秦始皇和秦二世严重,所以百姓无人起来叛乱。

C.秦始皇认为,依靠法律可以天下大治,官吏只要遵守大秦律法即可加以任用,有才无才并不重要。

D.苏轼《六国论》中优秀人才被弃置山野加速了秦朝灭亡的观点,与苏洵阐发的六国破灭的缘由完全

不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

②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

(5)关于“君道”,荀子和苏轼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湘月

姜夔①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②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

上汀洲冷。中流容与③,画槎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廛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④。暗柳萧萧,飞星冉冉,

夜久知秋信。鲸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注释】①姜夔:南宋词人。终生布衣,以清客身份转徙于权贵之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七月十六日,

受邀与其他文人同游湘江。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②夷犹:从容不迫。③容与:悠闲自得。④

名胜:名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问句开头,“长负清景”说明旧约未赴,可见此次出游的难能可贵。

B.“暝入”三句,写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词人和同游者一起乘兴泛舟湘江。

c.“倦网都收”句的“网”同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的“网”,指尘世罗网。

D.下阕描绘弹琴、阔论的聚会场景以及夜色中的岸柳飞星,富有诗情画意。

(2)姜夔的词具有“清空”特色。请从遣词用句、意象选取、意境营造、表现手法、思想情怀这五个

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说说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作者经中岭至山顶,途中遇到的“”被人们称为“天门”,因为天气

原因,整个登山过程中都“”,连石阶都几乎无法攀登。

(2)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寓意

言小旨大,韩愈《师说》中用“”批评了舍大择小的现象。

(3)读书小组要开展“报国之志”诗歌专题探究活动,小刚负责“戍边守疆,保家卫国”板块的诗句

整理,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很多,比如“,”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9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经过200多年的观测,人们证实地球逐渐转慢了,时间也跟着慢了,有时还会突然减慢很多。1959年

7月,许多地方都记录到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情况。①,我们的感官根本觉察不出来;但长期积累

下来,就可观了。有人认为20亿年前,一昼夜仅相当于现在的8小时。

②?许多人认为这是潮汐的影响。因为在涨潮退潮时,潮水都要和地面发生巨大的摩擦。大

气和地面的摩擦也可能使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止匕外,地球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地球内部物质因为运动而发

生的密度变化,③o尽管以上种种看法都还值得讨论,但时间在变却是事实,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时间是不是在变呢?这就需要一种最标准的钟来校正。当然这种钟不能是常见的普通的钟,需要利用自然

界中别的东西作为计算时间的标准。人们发现,气体分子的振动频率总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一种比地球自

转速度更可靠的时间标准。能准确地起着“摆”作用的还有石英片,将它连接在电路中,它便会产生可以

调节时钟行程的振动,这种石英钟的准确性比前一种方法要差一点,但比普通的钟表准确了许多。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4个字。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的”字可以删除的一项是

A.这就需要一种最标准的钟来校正

B.能准确地起着“摆”作用啊还有石英片

C.它便会产生可以调节时钟行程的振动

D.但比普通的钟表准确了许多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医学理想的萌发,来自青春期的一场大病。16岁时,屠呦呦患肺结核,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才得以康复。

“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

而不为呢?”屠呦呦对记者回忆道。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大医学院。在关于屠呦呦的原始材料里,有一张照片保存得很好,照片中,

屠呦呦佩戴着北京大学的校徽,照片旁是她的亲笔备注:“佩戴北京大学校徽的大学生。”在这里,她打下

了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功底。

20世纪60年代,疟疾横行、生命临危。背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望,屠呦呦挂帅“523”小组,与死神的

较量拉开帷幕o190次失败的打击,因缺乏防护所致的中毒性肝炎的折磨,以身试药的风险……,终于,

1978年,屠呦呦小组成功研制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全球疟疾的综合

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亡率。”诺奖评选委员会在评选资料上特别指出。

2016年,屠呦呦踏上研究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新征程。2018年初,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治疗

效果最终得以确认。屠呦呦告诉记者:“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我们对试验成功持谨慎

的乐观。”

(1)新闻强调真实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作者采集材料的不同渠道。

(2)如以“以创造性劳动造福人类”为题写一篇新闻评论,请结合材料,写出三个评论角度每个角度

内容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表现了屠呦呦坚定的科研精神,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四、写作(60分)

8.(60分)生活中面对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但这句话似乎还隐含着更多

的意味。对此,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4年湖南省常德一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

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

《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

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

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

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

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

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

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

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

“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

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

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

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

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

讨论伦埋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

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

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

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

不是最终结果。

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

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于“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

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

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

“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

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

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

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

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

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

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

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

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

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

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

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

靠。

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

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识在逻

辑上说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B

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

理足气盛。

B.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文

化遗产。

C.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

终极命题。

D.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

“自视甚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C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

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

之”。

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的作用,提出借小说来说服

读者接受新思想的观点。

D.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

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

(4)为什么说理只是“可能”具有说服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5)《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的评论指出,“张口闭口‘脑残是有害

的网络表达。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种表达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解答】(1)D.“这种共识在逻辑上说不通”错,原文”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

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

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说故事的说理方式在逻辑上未必说不

通。

故选D。

(2)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

语形式。

A.只是针对司马光的说理,不是公共说理。

B.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

C.“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不是“说理”,而是科普。

D.“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不是一种平等、理性的交流,不符合公共说理的特征。

故选B。

(3)第⑧段是论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

A.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没有涉及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

B.荀子这两句话意为以严肃庄重的态度、端正真诚的心面对对方,指向说理中的“信誉”要素。

D.“不违逆于理”强调“理”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到说理中的“情绪”要素。

故选C。

(4)①结合”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

己的看法”可知,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

以未必会被说服。

②结合“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

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可知,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

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

③结合”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

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可知,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

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

(5)①结合”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

说理则说不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

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可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

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

成。

②结合“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

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可知,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

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

③结合“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

之以情”“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可知,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

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

答案:

(1)D

(2)B

(3)C

(4)①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

被说服。②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

服。③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

对方。

(5)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

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②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

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③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

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太阳发芽

红柯

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闯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

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

干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

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

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

“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

“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

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

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

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

“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

“可它又缠上你了。”“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老人敲敲那些木料,“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

木匠说:“咱给你弄个好坦克。”

院子里全是叮叮的斧子凿子声和嗡嗡的锯子声,两个中年人叼着烟卷一声不吭干活儿。老人坐在小板

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

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

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

院子里的木料不见了,棺材蹲在地上,让人望而生畏,就像那里蹲着一头金黄的狮子,威风凛凛。

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厚实的木头,女孩用手卡一下,板子很厚,把她的手都卡疼了。

老人说:“薄板子盛不下爷爷,爷爷会把它压塌。”

来一帮人抬棺材,他们都是连里最壮实的汉子,他们给棺材捆上粗绳,前后两根杠子,壮汉们嘿嘿用

劲往前挪。棺材离地面只一道缝,昂首挺胸就像要下水的巨轮。棺材滑进屋里。连长揭掉黄帽子:“当年

咱们的万吨巨轮就是这样下水的。”女孩不懂这些,连长叔叔就告诉她:“那是一艘很大很大的船,是咱中

国人的骄傲。”女孩说:“我爷爷就是连里的骄傲。”

“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爷爷

说。

“你把它们说得跟人一样

“庄稼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你种的你就能听见它们拔节抽穗长个子。”

阳光一下子把窗户挤破了,跟彩釉一样浇在棺材上,棺材雄浑而明亮。

女孩回到自己屋里画画。她喜欢画画,她的画在整个团中学还是挺有名的,有小画家之称。

老人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梨子很黄很肥,就像毛色光滑的鼠趴在树上。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

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

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

有些梨子大半埋在土里,甜甜的梨肉让虫子咬得千疮百孔。梨子在下沉。沉没的地方梨肉变成棕褐色,

那已经接近泥土的颜色了。老人看自己的手脚,干硬粗糙黑乎乎的。他也在接近泥土。

老人穿过果园,来到荒凉的墓地。

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地上只有一寸厚的土,撒下的种子长不出庄稼。就在上级命令他们撤离的时候,

老连长病逝了,老连长成了大漠深处第一个死者。他们挖很深的墓坑,里边全是沙石。大家就刮地上那层

薄土,垫在墓坑里,在棺材上也覆了土。他们严守入土为安的古训I,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连长风干成木乃

伊。他们要看着青草长出来再撤走。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青草果然爬上连长的坟头。这无疑是一种信

号,一种绿色田园的信号。

地上的土丰厚起来。土是从连长的坟墓开始变厚的,就像连长身上长出来的。老兵们说:“人都要变

成土,埋在新疆变的土就更多。”老兵们全都躺在那里了。活着的寥寥无几,他是这里唯一的老兵。他得

好好看看这个秋天。天是青的地是黄的,天地之间的那颗太阳丰满而悠闲。太阳再也不是狮子了,狮子蹲

在他家里。

女孩问老人:“你干吗要离开我们?”

老人说:“人老了就得死,爷爷己经活得太久了。

“我会死吗,爷爷?”

“你不会死,死亡不认识你。”

“死亡认识你吗?”

“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我还是感到害怕,

爷爷。”

“活得越有意思,死亡才会有意思。”

“我知道了爷爷,我要画画。”女孩回到她的小屋,继续画画。

老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棺材蹲在他的身边,就像一匹骏马在等待骑手跨上去。

老人睡着了。睡眠中的老人依然能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梦中的梨子金光灿烂,又圆又大,散发甜

丝丝的芳香。酥软的梨子一点一点融入泥土,跟积雪消融一样。太阳也是酥软的,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

下去了,大地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

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

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

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

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老人一直盯着树看,感受时节的微妙变化,发现树叶变黄,他自知时日不多。

B.老人说“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这体现了老人积极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C.“薄板子盛不下爷爷”,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

D.老连长坟头长出的青草,承载着老兵的期望,激励战士长期守土,接续奋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小说中把棺材比作“坦克”“狮子”“骏马”“巨轮”等,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

B.文中划线句子中“挤”“浇”两个动词,使静态之景富有动感,张力十足,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C.爷孙的对话充满情趣与哲思,展现了老人对孙女进行生命教育的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D.小说按照时间推移进行叙述,节奏自然,同时注重场景的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

(3)请结合全文,依次分析女孩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与理解。

(4)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

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太阳发芽》也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眼前的

一切”也同样“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达成的?

【解答】(1)C.“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错误,结合“老人又干又瘦,可

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

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

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可知,老人很结实,经历丰富,隐喻老人厚重的一生。

故选C。

(2)C.“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错误,无中生有。

故选C。

(3)①结合“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

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

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可知,爷爷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

结实,充满活力,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持久与坚韧,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②结合“爷爷不怕,爷爷打

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可知,看到爷爷制作“坦克”棺材,她感受到爷爷面对死亡

的坦然和无畏,认识到死亡的自然。③结合“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

活着是很有意思的”可知,听到爷爷说“你不会死”,她懂得了生命的传承,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④结合“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

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

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可知,爷爷的去世让她知道死亡会降临

到每一个人身上,但她画出了“太阳发芽”,说明她从心里接受了爷爷去世的现实,同时她心中的希望

也在发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珍惜生命。

(4)①结合“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

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

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可知,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的细腻

描写,表现了老人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让读者感受到老人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

从而冲淡了死亡的可怕性。②结合“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死

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可知,通过写老人与小女

孩的对话,向读者呈现了生死传承的自然规律,也展现了祖孙之间真挚的感情,进一步淡化了死亡的悲

凉感。③结合“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

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

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可知,小说的结尾部分,仔细描

摹了“太阳发芽”的奇异景象,并通过小女孩的画为其命名,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新生,看到生活的希

望,彻底消除了死亡的恐惧感。

答案:

(1)C

(2)C

(3)①爷爷虽然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持久与坚韧,产生对生命的敬

畏之情。②看到爷爷制作“坦克”棺材,她感受到爷爷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认识到死亡的自然。③

听到爷爷说“你不会死”,她懂得了生命的传承,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④爷爷的去世让她知道死亡

会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但她画出了“太阳发芽”,说明她从心里接受了爷爷去世的现实,同时她心中

的希望也在发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珍惜生命。

(4)①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老人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无畏,让读者感受到老人虽然

老了,但依然坚硬结实,充满活力,从而冲淡了死亡的可怕性。②通过写老人与小女孩的对话,向读者

呈现了生死传承的自然规律,也展现了祖孙之间真挚的感情,进一步淡化了死亡的悲凉感。③小说的结

尾部分,仔细描摹了“太阳发芽”的奇异景象,并通过小女孩的画为其命名,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新生,

看到生活的希望,彻底消除了死亡的恐惧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芯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

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

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

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簟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

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

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

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

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点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

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就①以老死于而强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里成于二世然

使始皇知畏此四人直有以处之而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

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注]①就(XU):脸。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之乱A虽成于二世B然使始皇知畏C此四人者D有以处之E而使不失职F秦之亡G不至H若此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社稷,代指国家。“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

B.胥,片刻。不胥时,即不待时。与《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的“胥”意思不同。

C.之徒,这些人,与《师说》“郑子之徒”中“之徒”意思相同,此意还有“之伦”“之属”。

D.布褐,粗布短衣,形容贫穷的生活方式。“解褐”特指贫苦的平民连粗布短衣也穿不起。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荀子认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想要军力强大国家稳固,想要求得安逸快乐,必须回到人民上来。

B.苏轼认为,正因为六国君主残害百姓的程度远不如秦始皇和秦二世严重,所以百姓无人起来叛乱。

C.秦始皇认为,依靠法律可以天下大治,官吏只要遵守大秦律法即可加以任用,有才无才并不重要。

D.苏轼《六国论》中优秀人才被弃置山野加速了秦朝灭亡的观点,与苏洵阐发的六国破灭的缘由完全

不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

②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

(5)关于“君道”,荀子和苏轼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解答】(1)句意: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有安置

他们的办法使他们不失去正常职业,那么秦朝的灭亡不至于这样快。

“秦之乱”为“成”的主语,中间不断开,后面的“然”表示转折,是新一句的开头,所以“二世”后

面的B处要断开。

“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这一假设,有完整的主谓宾成分,应单独成句,后面的“有以”是另一句

的开头,所以“四人者”后面的D处断开。

“有以处之而使不失职”,也是一个完整句,有独立的动宾结构,后面的“秦之亡”则是论证的结果,

也要单独成句,所以“不失职”后面的F处要断开。

故选BDF。

(2)D.“‘解褐’特指贫苦的平民连粗布短衣也穿不起”错,“解褐”是脱下平民衣服,穿上官服,指

入仕做官。

故选D。

(3)B.“远不如”错误,因果关系也不恰当。据材料二,“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

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可知,六国君主残害百姓,并不亚

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

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

(4)①“危削”,国家衰危;“举”,全,者B;“积此”,省略句,“积(于)此”;“狂生者”,狂妄无知的

人。译文:国家衰危、灭亡的情形全都在他这里积聚,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

②“既”,……之后;“并”,吞并;“以……为”,认为;“任。信任。译文:吞并天下以后,他就认为

客卿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再信任人才。

(5)依据“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等内容,可知荀子认为,

君主要爱护百姓,为百姓谋利,才能国家稳固,自身安逸。

依据“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

失职,则民靖矣”,可知苏轼认为君主要善加任用有智慧、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人,不可使失去

正常的职业。

答案:

(1)BDF

(2)D

(3)B

(4)①国家衰危、灭亡的情形全都在他这里积聚,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

②吞并天下以后,他就认为客卿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再信任人才。

(5)①荀子认为,君主要爱护百姓,为百姓谋利,才能国家稳固,自身安逸。②苏轼认为,君主要善

加任用有智慧、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人,不可使他们弃置乡野,危害天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就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混浊,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混浊。所

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而要求人民亲近爱戴自己,那是不可能

办到的。人民不亲近、不爱戴,而要求人民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牺牲,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民不为自

己所用、不为自己牺牲,而要求兵力强大、城防坚固,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兵力不强大、城防不坚固,而

要求敌人不来侵犯,那是不可能办到的。敌人来了而要求自己的国家不危险削弱、不灭亡,那是不可能办

到的。国家危险削弱以至灭亡的情况全都积聚在他这里了,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狂

妄无知的人,不要等多久就会衰败死亡的。所以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安逸快乐,那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人

民上来。

材料二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

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

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

们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

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

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统一天下以后,就认为宾客是没有用处的,

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认为百姓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认为官吏不必有才华,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

律就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对于百姓中优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人,将他们遣散还乡。从

前就食于战国四公于和吕不韦的这些人,都回到哪里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