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内蒙古五原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植株杂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为()A.9∶3∶3∶1 B.1∶1∶1∶1 C.4∶4∶2∶2 D.3∶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人在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量更少B.呆小症、佝偻病、糖尿病都是体内缺乏某些激素而引起的C.运动员在球场上完成投篮的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量会增加D.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3.生长素浓度变化后对植物器官产生了相同影响效果的一组是()A.根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4.细胞内外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K+、Na+、HCO3-和Cl-等,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等离子有关B.人的血浆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有关,原因是其在血液各溶质中含量占优势C.受到刺激时,由于Na+内流,神经元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细胞内K+浓度低于膜外,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基因突变不能B.染色体变异会导致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不会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真核生物中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都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B.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C.B细胞、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B.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C.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D.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8.(10分)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促使其产生淀粉酶,降低相关生产成本B.各种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能进行极性运输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二、非选择题9.(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中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Y、Z表示蜥蜴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加剧。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10.(14分)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Ⅰ.图1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1)最早从人尿中分离出的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填名称)。(2)图中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Ⅱ.图2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3)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丁四组中的_____组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4)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并排除重力因素的影响,应选择甲、乙、丙、丁四组中_____两组做对照实验更为合理。11.(14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材料1:某山谷中生活着一个鼠群。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暴发了,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鼠种群的个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材料2:某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统计;2.6%(2005年)、6.11%(2006年)、10.9%(2007年),25.5%(2008年)。材料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中,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2)材料2中,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3)根据地球早期环境,推测在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有性生殖这一繁殖方式的出现对于进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4)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XDXD2000XDXd50160XdXd100200XDY1800XdY170270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2.多效唑(РP333)和缩节胺(DPC)是一种效果明显的生长抑制剂,使用后可使植株外观矮壮多蘖,花朵颜色鲜艳,叶片肥厚,植物体根系发育旺盛。如图为研究小组对不同浓度PP333、DPC处理下秋丽、小美女的株高(cm)所做的研究中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药剂PP333DPC品种秋丽小美女秋丽小美女浓度(mg/L)09.593.8210.083.78406.793.236.213.14606.543.116.303.16805.872.945.523.161005.542.855.592.791205.312.735.422.65(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_____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_____、_____、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往往都具有长效性,原因可能是_____。(2)本实验中自变量为_____,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原则。(3)由表分析可知,随着生长调节剂PP333,DPC浓度的升高,秋丽和小美女的株高将_____。调节剂PP333,DPC在调节_____的株高上效果更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研究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根据题意:AA×aa的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都只有一种;Bb×bb的后代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Bb和bb,表现型也为两种,比例为1:1;Cc×cc的后代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Cc和cc,表现型也为两种,比例为1:1.因此,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1×(1:1)×(1:1)=1:1:1:1,B正确,ACD错误。故选B。2、C【解析】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详解】A、为维持体温稳定,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多,产热量也增多,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A错误;B、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但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B错误;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运动员在球场上完成投篮的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量会增加,C正确;D、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多,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D错误。故选C。3、C【解析】根的向地性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过高对根的抑制生长作用,茎的背地性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较高对茎的促进生长作用,植物的向光性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较高对茎的促进生长作用,顶端优势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过高对侧芽的抑制生长作用,带芽扦插生根主要体现生长素促进生根作用。【详解】A、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过高对根的抑制生长作用,茎的背地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错误;B、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两重性,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较高对茎的促进生长作用较强,B错误;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较高时对茎的促进作用较大,C正确;D、带芽扦插生根体现生长素促进生根作用,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过高对根的抑制生长作用,D错误。故选C。4、D【解析】人体的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其中理化性质主要指的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详解】A、血浆的pH一般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A正确;B、人的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血浆渗透压的90%主要取决于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其原因是其在血液各溶质中含量占优势,B正确;C、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此时神经元兴奋部位的电位分布即为内正外负,C正确;D、神经细胞内K+浓度低于膜外,K+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D错误。故选D。5、B【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是分子结构改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A正确;B、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性状的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只有真核细胞才有染色体,因此染色体变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两者均可发生在真核生物中,C正确;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故选B。6、B【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这也是我们虽然时刻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的原因。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有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详解】A、由分析可知,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误;B、由分析可知,吞噬细胞可参与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病原体,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B正确;C、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其中外分泌腺细胞也能分泌溶菌酶,D错误。故选B。7、A【解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3、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详解】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A正确;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B错误;C、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C错误;D、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D错误。故选A。8、A【解析】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多种激素互相作用共同调节,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详解】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故A正确;极性运输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而其他植物激素无极性运输,故B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多种激素互相作用共同调节,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故C错误;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应用。二、非选择题9、(1)①.突变或基因重组(变异)②.自然选择(2)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在食物缺乏时,比分趾个体更具生存优势③.基因频率【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蜥蜴原种出现不同的形态,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于,有利变异被保留,不利变异被淘汰,正确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与原有物种之间发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因此该图中,X是变异,Y是自然选择,Z是隔离;2、种群是指位于一定的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综合;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小问1详解】由题图可知,X是为可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Y是自然选择,Z是隔离【小问2详解】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加剧;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1)吲哚乙酸(2)抑制生长(3)①.甲和丁②.极性运输(4)乙和丁【解析】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轴向)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小问1详解】最早从人尿中分离出的生长素,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小问2详解】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抑制生长。【小问3详解】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对应图中就是只能从a向b方向运输.因此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丁四组中的甲和丁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小问4详解】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乙、丙、丁四组中乙和丁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甲和丙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图,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明确该实验的目的,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并得出正确的结论。11、(1)①.不能确定②.没有信息表明两个种群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2)经自然(杀虫剂)选择的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升高(3)①.异养厌氧型②.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4)①.40%②.XD基因纯合致死【解析】1、物种是生物最小的分类单位,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关键看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能够交配并且后代可育的,属于同一个物种。2、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小问1详解】判断有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关键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而材料中的信息没有明确的表明发生了生殖隔离,故不能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5年化学高二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上高第二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发票摇奖资金管理办法
- 园区企业梯队管理办法
- 江苏工地进度管理办法
- 佛教用品规范管理办法
- 农业公司战略管理办法
- 新疆煤矿矿井管理办法
- 村民身份认定管理办法
- 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 安保工作月度总结
- 开业美容项目活动方案
- 2025年技术玻璃制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 2025至2030高纯氯化钾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由锻件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QGDW11970.7-2023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第7部分水土保持设施质量检验及评定
- 变电站创优工程汇报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 T/CACE 0129-2024竹编安全帽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