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复习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复习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复习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复习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中国》复习

一、作品简介(社会学著作)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的

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

有群体间“熟悉”的关系;这种“熟悉”再联结血缘和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

序格局”;因为“熟悉”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

社会的本色一经验性社会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

【主要内容】《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

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

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

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二、内容概括

•第一篇《乡土本色》

本篇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

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士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

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

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

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士气。

(1)阐释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本性,士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2)介绍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遵循规律与遵循法律;

(3)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

的可靠性。

•第二篇《文字下乡》

本篇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

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

本篇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历代不移的结果是人在熟悉的人和地

方上长大,经验代代相传,反复重演。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须不断累积,

只需老是保存。因为中国的文字最初是庙堂性的,不是基层发生的。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

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第四篇《差序格局》

本篇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

“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第五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本篇写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这网络的每一

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

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与“自己”

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第六篇《家族》

本篇中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

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

起,这是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第七篇《男女有别》

本篇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

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现代社会是浮士德

式的;乡土社会中不允许存在浮士德式的精神,因为它追求的是稳定。

•第八篇《礼治秩序》

本篇说明了说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礼治社会中,人们是

主动地服于成规。"人治”与“法治”的说法并不严谨,因为法治也是由人来评判,其实是“人

依法而治”。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

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第九篇《无讼》

本篇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

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在乡土社会,规矩从传统而来,所有人约定俗成,懂得规矩是广泛的

默认道德,有"讼"则为教化不好,是为耻。而现代社会,变化万千,责任切分,社会角色分配

更为复杂,各种法律不能为所有人理解,律师是个体权益的保障。

【补充】中国现代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的原因:

(1)现行法理的原则是从西洋借鉴而来,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

(2)新司法制度推行下乡后,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先

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3)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

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第十篇《无为政治》

本篇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

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1)偏重社会冲突------横暴权力——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

时平衡,一方通过发号施令来支配另一方;

(2)偏重社会合作——同意权力——社会分工的结果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

分工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则,就会发生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

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

•第十一篇《长老统治》

本篇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

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教化

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

权力。

•第十二篇《血缘和地缘》

本篇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

是很难生存的,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从血

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第十三篇《名实的分离》

本篇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

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篇,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在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

之外,提出基于社会变迁的“时势权力”。从整个社会来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够追上社会

变迁的速率,这个社会就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第十四篇《从欲望到需要》

本篇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

事,而城市却不然。乡土社会中的人靠欲望行事,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里

程碑。欲望是自觉的,而且恰恰和人类生存的条件相合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常是合于人

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一些习惯并不是遗传的,

而是从小养成的。

三、思维导图

粘着在土地上

乡土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

【概念阐释】

概念解释

1.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2.法理社会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3.学习①“学”是和陌生事物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乡土本色》

②“学”的方法是“习工"习"是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

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再论文字下乡》

4.面对面社群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且天天见面。

5.团体格局(含比喻)西洋社会组织是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清楚的柴。

6.差序格局(含比喻)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

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就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

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

7.个人主义①一方面是平等观念,同一团体中各分子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

犯大家的权利;

②一方面是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

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

8.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

9.团体格局下的道德观念①在宗教观念下,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②神对每个人的公道。

10.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没有笼罩性的道德观念,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11.中国乡土社会的“小家①具有生育功能,但不限于生育功能;

族”的定义②可以承担政治、经济、宗教功能;

③不限于亲子组合,必须加以扩大;

③扩大的原则是沿父系亲属扩大;④具有长期性。

12.西洋家庭团体①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团体中是配角,

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

②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担负,不在家庭内;

③夫妇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13.礼①礼不一定是文明、慈善,礼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②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③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

④礼是按着仪式去做;⑤礼是主动服鹰于传统的习惯。

14.刀笔吏①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即以刀削之,宋元之后,讼师幕僚称作

刀笔吏;

②现在是指文笔犀利用笔如刀,深谙法律之规则。

15.横暴权力①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性质

并没有消失;

②但是武力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已认了输,屈服但非心服。

16.同意权力①社会合作性质的;②同意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

③社会分工愈复习,这权力也愈加扩大。

17.血缘人和人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

18.乡土社会里的“地缘”①血缘性的地缘;②血缘的空间投影。

19.纯碎的“地缘”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

四、语段阅读

(一)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

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

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

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

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

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

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

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

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

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

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

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

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

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

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

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

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

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To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

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

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

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

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

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

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

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

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

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

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

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

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

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

社会。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以农业为生的人会安于定居状态,而当人口发展超过了当地土地的负载能力时,没有土地的

人就需要外迁出去另辟新地。

B.由于农业工作分工比较粗放,所以耕种活动的分工往往在男女间进行,尤其是在某一时间男

人忙不过来时。

C.在中国农村,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是战乱也无法引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D.在乡土社会,每个世代定居的村民从出生到去世都是在其他村民眼里看着的,大家彼此间非

常熟悉。

【解析】A项,文中说的是“过剩的人口”,其中可能包含有土地,但土地或收入不足以支持生

活的人。B项强加因果。C项,文中说的是“微乎其微”。

2.下列对文段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乡村人口流动性小是本文所论述的中国所有乡村现象产生的前提,由此形成了稳定、熟悉的

乡土社会。

B.作者引用了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的看法,有理有据地论证了农民与土地之间密不可分

的关系。

C.3者将外迁的人生动形象地比喻成“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表现了外出谋生的人在外扎

根的随意性和广泛性。

D.在提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现象后,作者层层推进,用简要的语言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农民聚

村而居的原因。

【解析】A项,文中作者论证的是乡村里的人口流动性不强。C项,“随意性”于文无据。D项,

四点原因是以并列式呈现的,而非层层推进。

3.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从本文看来,老子心目中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

就是以农村社会为基础建立的。

B.并非所有离开乡土的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扎根发展的土地,优胜劣汰的社会生存法则可

能将他们淘汰。

C.农业劳作分工程度很浅,人口没有聚居的必要,但要发展精细分工的现代产业,聚居就成为

了必然。

D.庙,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会有更多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世代定居的常态

可能被打破。

【解析】C项缺少条件。文中是“从农业本身看”。

(二)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士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

乡下人士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

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

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士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

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

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

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

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

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

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

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

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

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

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

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

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

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

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

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

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

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

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

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

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

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于是“土

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4.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

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

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

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

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解析】B项“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有误,原文是“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

关系而说的”。C项“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误,这应是“机械的团结”的特征,

而“乡土社会”是“有机的团结”。D项“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有误,原文是“无

须选择”。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

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

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

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

中的一纸契约。

【解析】A项“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说法过于绝对。B项说明强加因果。D项“这种

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不合文意。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

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区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

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

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

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解析】“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于文无据。

(三)

【材料一】

①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

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

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②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

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

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

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

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以亲属关

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④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

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

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

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像贾家在鼎盛时期,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就

更多了,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湖狗、散,缩成

一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

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

③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

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

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

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

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

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

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②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

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

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

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

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

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

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

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③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

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

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

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

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④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

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

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材料三】

①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电脑、网络早

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时代的变迁使得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②网络的发展使得facetoface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增加了cmc的交往模式(基于计算机为媒介

的人际交往)。在cmc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无所顾忌的交流,

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

③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对上级的不满、批判政

策的不公。于是,网络的舆论压力使得政府不得不考虑民众的意见反馈,从而制定出民主科学的

决策制度。网络成为了人们宣泄的一种渠道,也提升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批判意识,从而使法制

观念得到强化。

④网络社会下的具有超时空特点的人际关系扩大了人们的交际范围,使得“弱关系”得到发

展。虽然差序格局具有扩张性的特点即差序圈层的向外扩散,但人们的交往范围始终不能超越时

间和空间的限制,且交往的对象往往与自己有血缘或地缘的关系。血缘、地缘这些先赋性的关系

称为“强关系”。与此相对的是“弱关系”,即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交往的对象来自各行

各业。与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不一样,网上交到的朋友一般都是“泛泛之交”。

⑤当水波纹荡及现代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日益演化为一种“新差序格局”。我们要正确认

识差序格局,逐渐淡化传统差序格局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以促使其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唯

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摘编自黄凯妮《现代社会下差序格局的变化》)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中国家庭与西洋家庭的结构不同在于中国的家庭不是一个人员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会随着中心势力大小伸缩。

B.中国家庭的亲属关系是通过生育和婚姻所发生的可包括无数人的社会关系,每个社会关系网

络中都有一个“己”作为中心,每个中心都不同,并且互不交叉。

C.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是“同心圆波纹式”的差序格局,

处于不同波纹上的人与中心势力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别。

D.中国传统思想里缺乏那种以平等观念及宪法观念为基础的“自我主义”,我们信奉的是一切

价值以“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解析】B“互不交叉”不对;C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是因为差序格局的伸缩性,而不

是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D“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位置颠倒。

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材料一从亲缘和地缘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差序格局。

B.材料二从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与静文化(建筑装饰)两方面说明了祠堂的功能。

C.材料一中“一捆柴”和“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都运用了比喻,使说理形象生动。

D.材料二的第三段与材料一的第四段都是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证明中心论点

【解析】材料二的第三段只有举例论证,没有对比论证。

9.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祠堂以血缘为基础,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场所,祠堂融道德、信仰儒

家思想三者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

B.祠堂祭祀的时候,犯错的族人要受到告诫和惩罚。祭毕,后辈要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

行礼,这些隆重庄严的仪式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体现了传统伦理家族观念。

C.网络的普及让传统社会中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虚拟性、开放性的交流,从而彻底淡化了差序

格局中的等级观念。

D.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差序格局,逐渐淡化它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其朝着更加理性的方

向发展,就一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解析】A“儒家思想”和“中华民族”范围太大,原文是“礼”和宗族成员人之间共同的精神

寄托”;C“彻底淡化”无中生有;D这只是实现强国梦的条件之一,不是全部条件。

10.概括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①特点: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②首先总括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新特点,

③其次,分别阐述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点给差序格局带来的影响;

④最后,正确认识差序格局,引导其理性发展。(答出特点得1分,分析1点1分,共4分)

1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的利弊。(5分)

①有利于社会关系网络中成员之间的亲密交往,增强人情味;

②有利于优秀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强化家族凝聚力;

③易看重对方与自己的血缘远近以及权势大小,形成以私利为中心的社会圈子;

④难以形成个体之间平等的意识,容易发生集体对个人的利益侵害或道德绑架。

(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答出3点,得5分。只答“利”或“弊”酌情扣分。)

(四)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

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

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

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

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

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个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

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

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

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

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

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

念相差很大。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

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

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

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

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

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

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

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

庇作恶的机构了。

有一位兼司法官的县长曾和我谈到过很多这种例子。有个人因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在

乡间这是理直气壮的,但是和奸没有罪,何况又没有证据,殴伤却有罪。那位县长问我:他怎么

判好呢?他更明白,如果是善良的乡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坏事决不会到衙门里来的。

这些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却会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

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

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

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

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国家制定法律,其目的就是保护个人权利,因为个人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B.乡土中国是稳定不变动的,生活在传统观念中的中国人对于变化的规则不能适应。

C.在农村,法律和传统伦理是矛盾的,这使得现代司法制度在农村无法真正建立。

D.现代法律与时俱新,强调人人平等,司法又有特定程序,这都是令乡人感到隔膜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

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

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依据“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

定下了许多法律”是正确的;

B项,“乡土中国是稳定不变动的”错误,依据原文“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

来判断;

C项,“这使得现代司法制度在农村无法真正建立”错误,依据原文“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

不能彻底推行”来看,是“不能彻底推行”;

D项,“现代法律与时俱新,强调人人平等,司法又有特定程序,这都是令乡人感到隔膜的”

错,依据原文“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来看,令乡人隔膜的是“不知

怎样利用法律”;

故选A。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中引用当时乡下发生的真实案例,是为了说明在乡下现代法律与传统伦理的矛盾。

B.费孝通的文章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生动具体的分析,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C.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结构全文,将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的不同作为论述的基础。

D.文章末段针对现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文中所提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

和论证的方法。

C项”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结构全文”错,原文并主要讲“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的不同”,

并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故选C。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在当时的农村,诉讼增多,人们利用法律来为自己谋利,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B.费孝通对于新的司法制度在农村的实践心怀忧虑,认为法治秩序不能脱离社会基础。

C.在传统农村,人们遇到纷争,一般并不选择打官司,而是寻求传统的调解方式。

D.“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这句话是不符合现代的法律观念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

确项。

A项“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错,依据原文“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

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来看,并不是“推动”。

故选A。

(E)

中国的血缘社会是指用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血缘社会是稳定的,

缺乏变动的,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

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因而血缘社会就是用生物上的新陈

代谢,生育,父死子继,用身份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

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

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①(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②我们

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③)④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是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

的因缘固定了。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

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血缘社群构成的家族,当人口繁殖扩大到

一个程度,就要向外扩张土地,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

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就是否定了空间的分离。就

如同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所

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但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因为想成为村里

人”,第一要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但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

地权受着氏族的保护,不能充分自由卖买。所以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插入这村落

社群中,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

的特殊察业。

亲密的血缘关系构成的社群的团结性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欠了别人

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

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

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社会关系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亲属间的权利和义

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

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钱上

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这就是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所

以商业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建立起来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

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

易都得当场算清。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

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

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

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

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

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

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

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

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选材于《乡土中国•十二血缘和地缘》费孝通著,有删节)

1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血缘社会是用生育产生的亲子关系来规定人的社会地位,维持秩序稳定。

B.我们的籍贯取决于父亲而不是出生地,体现了地缘对血缘的深刻影响。

C.在血缘社会的村落,得不到土地的边缘人充当了商业活动的媒介。

D.当血缘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无法用人情维持时,产生了商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

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

B项,“体现了地缘对血缘的深刻影响”错,原文有“就如同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

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

空间投影'",可见应当是体现了“血缘对地缘的影响”。

故选B。

16.文章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①。②,③?④空白B.①空白②?③?④空白

C.①,②?③?④空白D.①,②?③空白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参考

其他标点,来考虑改用什么标点。注意整个段落的整体性。

①“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与④“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在语意上

是相连的,因此①出话未说完,应填“,”;

②“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和③“我们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

是两个连续的问句,不是选择问,因此都应当用“?”;

④因为前面有句内括号,此处不需要标点,应当是空白。

故选C。

17.结合语段,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的含义。

①形象的写出了血缘对地缘的重大影响;②写出了稳定的社会中血缘和地缘的不可分离关

系;③地域上的靠近实际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④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

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

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

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当然,

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

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稳定的社会中“地缘”

与“血缘”之间的紧密关系;“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形象的写出了血缘对地缘的重大影响;

再结合后文”两者是不分离的”“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血缘和地

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可知,这句话意思是,地域上的靠近实际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中国从人情性的血缘性乡土社会是如何向商业性的地缘性现代社会演变的?

血缘性交易以人情来维持,相互馈赠,权利和义务要平衡,时间拉得很长。当人与人关系繁

重无法维持权利和平衡时,产生了当场清算“钱上往来”的商业。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

过程中,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商业以权利和义务以货币清算为媒介,强调理性,注重契约。

【解析】

本题考梳理文本结构、筛选并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

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知识迁移、理解揣悟的能力,需要灵活应

变。要了解选项特征,常见选项信息表述类型有:(1)正确信息(2)错误或无中生有的信息

(3)答非所问或与题干不同类的信息;应对策略有:(1)提取信息仔细对照(2)准确理解

文段和选项信息的异同(3)审清题干要求。

根据原文“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社会关系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亲

属间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社会生活愈发达,

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

的需要也增加了。'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这就是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

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商业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建立起来的”可以梳理出中国是如何从

人情性的血缘性乡土社会向商业性的地缘性现代社会演变的。血缘性交易以人情来维持有其

弊端,比如权利义务平衡时间长等,不再适应繁复的社会关系时,“当场清算”“钱上往来”

的商业就粉墨登场了,可见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以权利和义务以货币清算为媒介,强

调理性,注重契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人类发现社会也可以计划,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也就是说人类已走出了乡土性的社会了。在

乡土社会里没有这想法的。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

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

所为而为的。总是有个“要"在领导自己的活动。我们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说人类行为有动机

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

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自觉是说行为者知道自

己要的是什么。人类依着欲望而行为,他们的行为是否必然有利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和有利于社

会间各个人的融洽配合,社会的完整和持续?

每天人都在吃淀粉,吃维他命A……你回去在实验室研究,淀粉供给热料,维他命A给人

这个那个,——合于营养,用以维持生命。但是你去找一个乡下老问他,为什么吃辣子,大蒜,

他会回答你,“这才好吃,下饭的呀。"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

些欲望。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

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

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我说它是文化事实,

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譬如说,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