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程内容紧贴统编版语文教材,针对七年级下册的文学类文本进行深入解析。选取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等,引导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符合教学实际需求。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课程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如词汇、句式、修辞等,使学生掌握文学表达的基本规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欣赏和分析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本课程紧密联系教材,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学情分析针对七年级下册的学生群体,以下从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及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层次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但个体差异较大。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基础扎实,对文学类文本有较高的兴趣和阅读量,能够快速领悟文本内涵;而另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较为困难。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1)知识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语法、句式等。但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对文本背景、作者生平、文学流派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2)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阅读速度较慢,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部分学生写作时缺乏创意,表达能力欠佳;口语表达方面,部分学生胆小、紧张,不敢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3)素质方面: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较弱,难以体会作品的美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足,导致对文本中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

3.行为习惯分析:

(1)学习习惯: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复习不到位,影响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2)阅读习惯:部分学生阅读量较少,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导致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

(3)合作习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沟通协作的能力,影响小组学习效果。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存在困难,影响课程学习效果。

(2)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习惯,如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互动。

(3)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可能导致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文学类文本的基本知识和关键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讨论法:针对文本中的难点、疑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展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互动式白板、在线课堂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实时反馈,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3)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文献、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文学类文本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文本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类文本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文本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文本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文本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文本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背影》作者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春》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文学风格和审美特点。

(2)《荷塘月色》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和情感表达,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如《桃花源记》、《边城》等,感受不同作家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情感寄托。

(3)关于文学鉴赏方面的书籍,如《文学鉴赏教程》、《如何阅读一本好书》等,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分析,撰写阅读心得体会。

(2)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进行思考和评论。

(3)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课外阅读小组,与同学们分享阅读感悟,提高文学素养。

(4)引导学生关注网络文学、影视作品等新兴文学形式,比较分析传统文学与新兴文学在表达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差异。

(5)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如将文学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动。

(6)推荐学生参加各类文学竞赛、讲座等活动,拓宽文学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板书设计1.重点知识点:

①《背影》作者朱自清的生平简介

②《背影》的主题思想

③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2.重点词:

①背影

②朱自清

③文学鉴赏

3.重点句:

①"父亲买橘子去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在晶莹的月光下,荷塘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③"文学鉴赏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是对美的追求和体验。"

4.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使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内容,增加视觉冲击力。

②利用简笔画或符号,形象地表达抽象的概念,如用心形符号表示“背影”中的父爱,用书本符号表示“文学鉴赏”。

③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中的“背影”,或者用一句话描述他们对“文学鉴赏”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度。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讨论成果和思维过程。

3.随堂测试:

设计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随堂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通过测试结果评价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课后作业:

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和应用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方面,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教学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题型整理1.请分析《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形象的描绘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背影》中,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亲的形象。在文中,朱自清描述了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这些动作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形象,突出了父亲的老态和不易。同时,朱自清还通过父亲的穿着,如“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展现了父亲朴素的生活状态。这些描绘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父亲的辛劳和对儿子的关爱,从而加深了读者对父亲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2.请分析《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对荷塘夜景的描绘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荷塘夜景的美丽。在文中,朱自清描述了荷塘在月光下的景象,如“在晶莹的月光下,荷塘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这些描绘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荷塘夜景的宁静和美丽,从而引发读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请结合《背影》和《荷塘月色》,谈谈朱自清的文学风格特点。

答案:朱自清的文学风格特点体现在他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上。《背影》中,朱自清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父亲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父亲的老态和不易,同时也体现了朱自清对亲情的真挚表达。《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荷塘夜景的美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体现了朱自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朱自清的文学风格通过细节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情感。

4.请结合《背影》和《荷塘月色》,谈谈你对文学鉴赏的理解。

答案:文学鉴赏是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思考的过程。《背影》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对亲情的真挚表达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文学鉴赏中,我们需要注意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通过深入理解和思考,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5.请谈谈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理解。

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通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通过展示与文本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