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6章
第1讲课时37整体性
课时37整体性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一
①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②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
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
内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
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
容能
保持性质强色的功能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
举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一气相互
例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
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意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
义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
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景组合
变化性统一性
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
内
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
容
物质迁移的结果化二的
意
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义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
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
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⑵响应特点
①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
1.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府宴可
要素相互影响典例
气候一地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
气候与貌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地貌一气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
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一水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
气候与文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水文f气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候
气候一生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
气候与物动物耐寒
生物生物f气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
候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
气候f土
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
气候与壤
的红壤
土壤
土壤一气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候
地貌一水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
地貌与文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水文一地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
貌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一生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
物在阴坡
地貌与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
生物生物一地
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
貌
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一生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
水文与物
生物生物一水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文
土壤一生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土壤与物
生物生物一土
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壤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⑴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自然环境的总体
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
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以
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为例:
(2)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任
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
其他区域。
案例①: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
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案例②: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南亚、中亚、西亚的自然环境产
生巨大影响。
3.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分析角度解题方法
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
分析区域自然
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
地理环境特征
点即可
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
解释区域内某
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
种地理现象的
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
形成原因
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
的变化过程及
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特点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
分析区域间的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
环境联系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
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
(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图1示意2000年1
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
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一⑴图2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
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一”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
空气运动的影响。(4分)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
分析其原因。(10分)
[关键信息点拨]
时间是冬半年,区域是美洲中部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明确本区域的地形特
征。
海洋表层风场包括风速及风向的空间分布,箭头表示风向,箭头长短代表
风速大小。结合
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主要以东北风为主,从高纬度吹来,气温较他;N处
箭头比陆地北侧长,说明南下涔空气经甲地后风速显著增大。
海平面气温分布表示的是海域表层的气温,不是水温;从图中可以看出N
地气温明显偏也,
类似的还有东南侧一处低温区。
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说明甲处风力较大。
观察图中等高线与风向,可知美洲中部有一列山脉,与风向近乎垂直,阻
挡冷空气;甲处
位于鞍部,是冷空气经过的窄谷,可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冷空气越过
鞍部后下沉,会产生焚风效应,但鞍部海装祇,增温幅度较小。
观察图中风向与海陆轮廓,可得出N海域盛行遹岸风,底部冷海水上泛,
表层海水温度降
低,同时形成上升流渔场。
答案(1)
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
(2)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
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
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磔风
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
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
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
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
游生物的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
~考向1通过“要素的内在关联性”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南通市模拟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生态系统依
河而生,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桂柳侨木或灌木)和芦苇(草本)等植被,
形成了一条东西宽十千米,南北长三百多千米的绿色走廊。下游河道
两侧100〜150m内是桂柳和芦苇的交界处。下图示意下游河道两侧不
同距离内植被覆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物种数的变化。据此完成1~2
题。
1.与距河道10〜100m相比,距河道150〜500n1()
A.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怪柳
B.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芦苇
C.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桂柳
D,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芦苇
2.近年来,随着克里雅河断流情况的不断恶化,下游河道附近
()
A,植被平均高度下降
B.植被覆盖度上升
C.浅根植被快速扩张
D.植被物种数增加
答案LA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与距河道10~100m相比,距河道
150-500m的地区由于距河道远,地表水资源少,地下水受河流下渗
补给较少而埋藏较深,由于地下水埋藏深,草本植物芦苇难以获取地
下水而分布较少,反而根系较深且耐旱的桂柳分布较多,故选A。第2
题,由图可知,若克里雅河断流,则下游河道附近水资源缺乏,植被
难以生长,植被因缺水平均高度下降,A正确;部分植被因缺水难以
生长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植被物种数减少,B、D错误;而存活下来
的植被则需从土壤深处获取地下水,故多以深根植被为主,C错误。
感热是指地面与大气之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流过的垂直热量,主
要受地表的粗糙度、地气温差以及风速等直接影响。青藏高原感热变
化将会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区域的大气环流和对周边大洋水汽的抽吸
作用,高原感热越强,对水汽的抽吸作用越强,进而对周边区域气候
和天气影响较大。据研究,自1981年以来青藏高原气候有暖湿化的趋
势,并对我国区域气候产生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减弱对周边区域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
A.我国南方地区多洪涝灾害
B.我国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C.我国北方地区多寒潮灾害
D,我国西北地区多暴雪天气
4.近年来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对高原感热的影响是()
A.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高原感热强度下降
B.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高原感热强度升高
C.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高原感热强度下降
D.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高原感热强度升高
答案3.A4,A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高原感热越强,对水汽的抽吸作用越
强,进而对周边区域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可知,青藏高原夏季感热
减弱,对水汽的抽吸作用减弱,使得我国夏季风势力减弱,推移速度
减慢,长期滞留在我国南方地区,使得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增多,多引
发洪涝灾害,使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减少,多引发旱灾,A正确、C错误;
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减弱,对水汽的抽吸作用减弱,使得西南季风势力
也减弱,我国西南地区阴雨天气减少,B错误;暴雪天气夏季出现较少,
D错误。第4题,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近年来气候出现暖湿化特征,
利于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地气温差减小,高原感热强度下降,故选
Ao
答题指导7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
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
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丰
水热条件
富
①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
②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
水热差异
③地形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物种丰富。
④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枷森林、湿地)广,物种丰
生存空间
富;处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区域,物种丰富
天敌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物种丰富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受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干扰少,物种丰富
汪:同一山体,苛差相同范围内,越往山顶,面积越小,物种丰
富度一般会降低;另外,越往山顶,水热交换作用越强,水热差异减
小,生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2,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
思考方
规范答题术语
向
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
自然原
少大型食肉动物,缺乏生存竞争,动物进化缓慢
因
地质历史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人为原
人类发现较晚火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因
3.物种灭绝的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
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
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
③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④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
(2)人为原因一一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①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减少
乃至濒临灭绝。
②人类对植物的过度采伐或对动物的过度捕杀。
③环境污染加剧,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
④外来物种入侵。
1.(新课标全国文综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
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
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
大量来自海洋的鞋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
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6分)
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
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
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
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析(1)由图可知,堪察加半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大致呈南北
向的山脉贯穿半岛,阻挡了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
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2)堪察加
半岛大致呈南北向延伸,太阳辐射差异显著。加之受地形、海陆位置
等因素影响,导致堪察加半岛内部区域差异非常大,难以有大面积、
性质基本一致的区域,生境破碎。这一地理特征的地理意义是多方面
的,对动物而言,适宜小型动物生存,不利于大型动物特别是大型集
群动物生存。加之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供应植食性动物的食物少,
植食性野生动物生物量小,肉食性野生动物食物供应量低,肉食性野
生动物生物量就更小,且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3)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鞋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
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
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
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来自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其
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
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
中的“生态孤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琪桐为落叶乔木,是
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琪桐相继
灭绝,目前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天然琪桐林。
2018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独特
的森林景观和悠久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下图为梵净山地
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的自然原因。(6分)
(2)推测梵净山大面积存在天然琪桐林的原因。(4分)
(3)简述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1)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
降水丰富;变质岩山体难以溶蚀,地表水丰富;相对高度较大,垂直
地域分异明显;土层深厚,发育较好。因此其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
斯特地区,成为“生态孤岛”。
(2)当第四纪冰川时期来临,气温大幅下降,梵净山琪桐林生长区
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当冰期结束,气温回暖,琪桐生长区往凉爽
的高处回迁,古老物种得以延续。
(3)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国内外客源,提高梵净山的经
济价值;促进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物
多样性及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
3.(2023•广东佛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各类生态系统等。澳大利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大陆的特殊
进化过程,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特有性极高。但自18世纪以来,澳
大利亚累计引进130多种外来物种,很多已经成为危害农牧业和自然
环境的有害入侵物种。其中兔子于1859年引进,1881年已基本蔓延
至整个新南威尔士州,1883年该州颁布澳大利亚第一部针对该农业害
兽的《兔子滋扰法》。近200年来,澳大利亚有百余种动植物灭绝,
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第二严重的国家。
(1)简述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分析兔子成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害兽的主要原因。(6分)
(3)推测澳大利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困难。(6分)
答案(1)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陆地生物生存空间广;纬度低,
热量充足,气候、地形种类多样;澳大利亚属于古老的大陆,四面环
海,保留许多特有物种;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生物多等。
(2)兔子繁殖速度快,天敌少,人为杀灭难度大;兔子大量啃食天
然草场及人工牧草;兔粪堆积覆盖草原,导致草类枯死,牧区牲畜草
料短缺;当地原生天然植被大量减少,地表裸露,土地沙化加剧,土
地生产力下降等。
(3)澳大利亚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
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陆相对独立,多特有物种,生态系统极为脆
弱。
(2023•重庆八中期东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
动物,也是现今存活着的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生存于马达加
斯加岛。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生物多样,岛上红木(热带雨
林树种)现存量较多,但遭受野蛮采伐。读”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
图”,完成1〜3题。
1.目前狐猴物种仅生存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域孤立早,生物独立进化
.当地野生动物保护观念强
C.以农业为主,对环境影响小
D.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
2.推测现阶段马达加斯加岛红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马达加斯加岛红木遭到野蛮采伐产生的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旱涝灾害增多④土地沙漠
化加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LA2.D3.A
解析第1题,物种得以完好保存的地方往往是自然环境较为封
闭、孤立,与外界联系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区域。结合选项及图
示可知,马达加斯加岛处于非洲东南洋面上,地域孤立,生物独立进
化,受外界干预少,狐猴物种得以保存,A正确。第2题,红木属于
热带雨林树种,岛屿的东部为暖湿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有暖流经
过,因此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生长着热带雨林,故现阶段马达
加斯加岛红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但丙地地势较低,红木最可
能遭受外来砍伐,故推测现阶段其红木资源最可能分布在图中丁地,D
正确,C错误。甲、乙两地为背风地带,几乎没有红木植被(雨林植被)
分布,A、B错误。故选D。第3题,马达加斯加岛多山地,红木分布
在山地迎风地带,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其分布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红木遭到野蛮采伐后直接导致区域表土被冲刷,进而引发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该区域为热带雨
林气候,降水多,不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加剧,故选A。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年轮资
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t以
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年轮
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据此完成4〜5题。
4.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年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有()
①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②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③
④冰雪融化导致土壤温度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研究发现1685〜1739年,祁连圆柏年轮先变宽后变窄,则该
地河流流量()
A.先变小后变大B.一直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D.间断性变大
答案4.A5.C
解析第4题,由材料“祁连圆柏年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
系”可知,当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年轮变窄甚至缺失的主要原
因是缺少水分。由图可知,该地为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①正
确;夏季降水减少,且气温高,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干旱更
加严重,②正确;植物在夏季光合作用强,但因缺少水分,生长受限,
③错误;由材料可知,祁连圆柏年轮变窄甚至缺失与水分具有相关性,
与土壤温度低关联性不大,④错误。故选A。第5题,由材料“祁连
圆柏年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可知,祁连圆柏年轮先变宽后
变窄,说明降水先变大后变小,河流流量受到降水的补给也先变大后
变小,故选C。
(2023•湖南岳阳期末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是最冷的
人类永久定居点之一。当地传统民居为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
进泥土中。据此完成6〜7题。
6.奥伊米亚康传统民居的建材主要取材于()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苔原D.针阔叶混交林
7.导致当地木屋东倒西歪的原因最可能是()
A.强风吹拂B.气温变化
C.暴雪重压D.光照变化
答案6.A7.B
解析第6题,奥伊米亚康纬度高,气温低,自然植被为亚寒带
针叶林,当地传统民居为木屋,建材主要取材于亚寒带针叶林,故选
。第7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是最冷的人类永久定居
点之一,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夏季气温升高,表层冻土融化,
土壤体积缩小,气温低时土壤重新冻结、体积膨胀,气温变化造成木
屋地基不牢固,从而导致木屋东倒西歪,B对;强风吹拂、暴雪重压会
造成木屋倒塌,而不是东倒西歪,A、C错;光照变化不会导致木屋东
倒西歪,D错。
森林大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对冻土的水热影
响显著,会加速冻土退化。1971年,阿拉斯加北部的黑云杉林遭遇重
度林火,林火毁灭了61km2的林地,林火之后,重度火烧的植被与冻
土经历了一系列演化过程。下图示意重度火迹地的植被与冻土的演化
过程。据此完成8〜9题。
8.重度林火后会加速冻土退化,下列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林火使地面裸露,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林火产生大量烟尘,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C.林火烧毁大量植被,植被削减冷空气能力下降
D,林火烧毁有机质层,冬季保温作用减弱
9.重度林火后,关于草本一低矮灌木最先恢复的原因,下列表述
错误的是()
A.草本植被种子传播速度快
B.草本植被耐贫瘠和耐干旱,对水肥需求少
C.林火烧毁高大乔木,对草本植被遮阴作用减弱
D,林火使得地温升高,更适宜草本植被生长
答案8.A9.D
解析第8题,林火导致植被覆盖度大幅降低,地面裸露;林冠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林火使地
表温度升高,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大;林火烧毁有机质层,隔热作用丧
失,地表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肇庆学院《管理会计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员工绩效质量个人贡献度评价体系
- 保险行业投资分析模板
- 20XX年度绩效总结模板
- 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2019年房地产经纪人协理《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真题汇编
- 人资行政岗位述职报告模板
- 有关保护环境的调查报告
- 二零二五版带利息支付的商业汇票贴现合同样本3篇
-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钢筋材料供应协议3篇
- 2025寒假散学典礼(休业式)上校长精彩讲话:以董宇辉的创新、罗振宇的坚持、马龙的热爱启迪未来
-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酸碱罐区设计规范》编制说明
- PMC主管年终总结报告
- 售楼部保安管理培训
- 仓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讲水循环与洋流自主练含解析
- 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级
- 2024年度企业入驻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合作协议3篇
- Art285 中国视觉艺术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