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选拔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考试版)_第1页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选拔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考试版)_第2页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选拔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考试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沪教版)选拔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图2实验依次验证了液化石油气(LPG)的燃烧产物中有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烧杯内壁有白色固体产生B.图2中,试剂a为NaOH溶液C.LPG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LPG一定含有氧元素2.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具有可燃性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测得蜡烛质量为31.56g;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变为30.16g。假设蜡烛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选项中涉及到的符号含义如下表。符号m(蜡)m(O2)m(CO2)m(H2O)含义参加反应蜡烛的质量参加反应O2的质量生成CO2的质量生成H2O的质量A.m(蜡)=31.56gB.m(O2)=1.40gC.m(CO2)+m(H2O)=30.16gD.m(CO2)+m(H2O)=m(O2)+1.40g4.下列实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C.D.5.在反应A+2B=C+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当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

7.1g

B.

8.8g

C.

14.2g

D.

22g6.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51015反应后的质量/gxy2020A.

a一定是反应物

B.

x+y=20

C.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

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7.露置于空气中一定时间的生石灰固体,测得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向固体中加人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

该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

该固体的成分不可能Ca(OH)2和CaCO3

D.

16g该物质与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22.2g氯化钙8.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151220反应后的质量(g)36x12A.

x=29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9.下列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炒菜时油埚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C.

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盖盖灭——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D.

在野外生火时,把木材架空——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2m814A.

物质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

反应生成X的质量为12g

D.

该反应中Z和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111.现有氧化铁、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80g,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24%,加入150g稀硫酸(由水和H2SO4组成)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4%

B.

2.4%

C.

6%

D.

1.6%1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B.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31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

D.

从物质类别看: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②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改变③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④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其纯度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5.下列各项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A.

①②③⑤

B.

①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⑥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16.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文字表达式为

,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三、解答题17.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某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消防战士在用水灭火时引发了二次剧烈燃烧,导孜爆炸。据悉该仓库内有钾等危险品,已知钾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1).消防战士在用水灭火时引发了二次剧烈燃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请写出两个不同类型且有氢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钾与水反应除外)(3).请列举两种可燃性气体,并加以鉴别。(4).明明同学将钾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验证钾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①你认为明明的方案可行吗?请说明原因。②请你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验证钾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四、实验探究题18.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认识燃烧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4)(任务三)调控燃烧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__。(5)(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至少答出2点)。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五、综合题19.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少量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iO2难溶于水和酸,FeCl3·6H2O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黄铁矿焙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FeS2+________O2高温__________Fe2O3+________SO(2)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3)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硫酸。以下想法不妥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B废气可以点燃后排放C废水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20.化学与生活、环境,能源、材料等密切相关。(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下列可回收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废弃纸箱

B塑科瓶

C铝质易拉罐(2)人们常用“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