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指南_第1页
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指南_第2页
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指南_第3页
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指南_第4页
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指南TOC\o"1-2"\h\u23837第1章引言 330149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55561.2国内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495081.2.1国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4251651.2.2国内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4319551.2.3国内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趋势 414829第2章农业产业链概述 552562.1农业产业链定义与特点 5264152.2农业产业链环节及其价值 5161962.2.1生产环节 583422.2.2加工环节 5294092.2.3流通环节 5164952.2.4消费环节 621733第3章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62093.1园区定位与目标 6243373.1.1定位 611443.1.2目标 6249003.2园区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6316243.2.1空间布局 750423.2.2功能分区 7275293.3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7172673.3.1交通设施 771903.3.2水利设施 7135643.3.3电力设施 7302193.3.4通信设施 7294483.3.5环保设施 7208033.3.6服务设施 713801第4章产业链上游:农业生产与加工 7197464.1种植业发展与品种改良 7118804.1.1种植业现状分析 7293024.1.2品种改良方向与措施 862964.2畜禽养殖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844824.2.1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 8241344.2.2技术创新方向与措施 895104.3水产养殖业发展与资源利用 835674.3.1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 832044.3.2资源利用与保护方向与措施 821094第5章产业链中游:农产品流通与仓储 9139705.1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 9144695.1.1构建原则 9305845.1.2构建内容 9152715.2农产品仓储设施与物流配送 9157945.2.1仓储设施建设 958235.2.2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9197735.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市场拓展 1018565.3.1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1065095.3.2农产品市场拓展 1022585第6章产业链下游:农产品加工与营销 10230566.1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 10325866.1.1加工技术现状与趋势 1079486.1.2加工技术创新方向 1088076.2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11321626.2.1品牌定位与策划 11216316.2.2品牌培育与保护 1133116.2.3品牌推广策略 1121726.3农产品营销渠道与策略 11213576.3.1营销渠道拓展 11300176.3.2营销策略制定 115502第7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创新 12149867.1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与供给 12136397.1.1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分析 12219827.1.2农业产业链金融供给分析 1257317.2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与服务 12122677.2.1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 12195127.2.2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1236027.3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 12204717.3.1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 12207057.3.2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评价与预警 1290977.3.3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 12286217.3.4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 1312537第8章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与智能化 13254658.1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 13292138.1.1信息化建设概述 13315438.1.2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体系架构 1326948.1.3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关键技术 13163098.1.4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案例分析 1335898.2农业智能化技术与设备 13214898.2.1农业智能化技术概述 13164538.2.2农业与自动化设备 1338178.2.3智能农业传感器技术 13159508.2.4农业无人机技术 1470708.3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利用 14186598.3.1农业大数据概述 1467588.3.2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14243498.3.3农业大数据分析方法 14219238.3.4农业大数据应用实践 1447998.3.5农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427990第9章产业链组织与管理 1430719.1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14143789.1.1组织模式概述 1484229.1.2运行机制 14199439.2农业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利益共享 15175309.2.1协同创新 1536939.2.2利益共享 15297619.3农业产业链管理体系与政策支持 15209089.3.1管理体系 15161049.3.2政策支持 1541459.3.3政策实施与监管 155389第10章农业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与评估 15441610.1农业产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52394110.1.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 162113610.1.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62062010.1.3构建生态景观系统 161617210.2农业产业园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 163117410.2.1社会效益评估 161382010.2.2经济效益评估 163250610.3农业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 16973810.3.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163121210.3.2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163008110.3.3优化园区规划与布局 172605110.3.4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 172097110.3.5建立健全评估体系 172581810.3.6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17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因此,研究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2国内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1.2.1国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国外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起步较早,形成了以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这些国家在农业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立法、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园区与科研机构、高校紧密合作,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3)产业链完整,产业融合度高。农业产业园区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等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上下游紧密衔接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1.2.2国内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各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区域特色明显。各地农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2)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园区逐步向产前、产后环节拓展,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等一体化发展的格局。(3)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1.2.3国内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趋势(1)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未来农业产业园区将更加注重产业间的融合,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综合效益。(2)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农业产业园区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智能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3)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将继续给予农业产业园区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4)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园区将加强与国际先进农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优质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第2章农业产业链概述2.1农业产业链定义与特点农业产业链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的产业链条。它涵盖了从种子、种苗、种植、养殖、收获、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农业产业链具有以下特点:(1)完整性:农业产业链包含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2)协同性: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相互依赖、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3)多样性:农业产业链涉及多种产业类型,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形式多样。(4)动态性:农业产业链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5)地域性:农业产业链发展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2.2农业产业链环节及其价值2.2.1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农业产业链的基础,包括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环节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2)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科技创新、品种改良等手段,提高农产品品质。(3)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2.2加工环节加工环节是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工环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延长产业链:加工环节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产业升级。(2)提高农产品利用率:加工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减少浪费。(3)增加农民收入:加工环节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2.2.3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农业产业链的纽带,连接了生产与消费。流通环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保障农产品供给:通过流通环节,农产品能够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保障市场供给。(2)优化资源配置:流通环节有助于农产品在地区间合理分配,优化资源配置。(3)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2.2.4消费环节消费环节是农业产业链的最终目标,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消费环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引导农业生产:消费需求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2)保障消费者权益: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3)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消费环节对农产品品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第3章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3.1园区定位与目标3.1.1定位农业产业园区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农业特色和市场需求,打造集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园区应成为区域农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平台,以及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3.1.2目标(1)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3)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4)打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高品质的休闲旅游体验。3.2园区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3.2.1空间布局园区空间布局应遵循生态优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地貌、交通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形成紧凑、有序、高效的布局结构。(1)核心区: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农产品加工等功能。(2)辐射区: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休闲旅游等功能。(3)配套服务区:主要包括商务办公、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3.2.2功能分区(1)农业科技创新区:开展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推动农业产业升级。(2)产业孵化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3)农产品加工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4)物流配送区: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5)休闲旅游区:开发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3.3园区基础设施建设3.3.1交通设施完善园区内外交通网络,提高道路等级,保障农产品运输和游客出行便利。3.3.2水利设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证园区灌溉、排水、防洪等需求,提高农业抗灾能力。3.3.3电力设施保障园区电力供应,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园区生产和生活需求。3.3.4通信设施建设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为园区信息化提供支持。3.3.5环保设施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废弃物处理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3.3.6服务设施完善园区商务、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服务水平。第4章产业链上游:农业生产与加工4.1种植业发展与品种改良4.1.1种植业现状分析我国种植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仍存在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加强种植业发展与品种改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是农业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4.1.2品种改良方向与措施(1)加强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筛选具有抗逆性、丰产性、优质性等特点的新品种;(2)加大生物技术、分子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育种效率;(3)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2畜禽养殖业发展与技术创新4.2.1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我国畜禽养殖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但仍存在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为提高畜禽养殖业效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需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4.2.2技术创新方向与措施(1)推广高效、环保的畜禽养殖技术,如发酵床养殖、智能化养殖等;(2)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研发,提高畜禽健康水平;(3)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4.3水产养殖业发展与资源利用4.3.1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但仍存在养殖方式粗放、水质污染、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提高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加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4.3.2资源利用与保护方向与措施(1)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加强水产养殖品种改良,提高养殖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力;(3)优化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发展名优特新水产养殖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4)加强水产养殖资源调查与评估,合理规划养殖区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5章产业链中游:农产品流通与仓储5.1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节重点阐述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5.1.1构建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2)区域协同原则: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3)技术创新原则: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智能化水平。5.1.2构建内容(1)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市场、集散中心、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2)优化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发展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多元化流通主体。(3)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直销等新型流通模式。5.2农产品仓储设施与物流配送农产品仓储设施与物流配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环节。本节重点探讨农产品仓储设施与物流配送的建设与发展。5.2.1仓储设施建设(1)提升仓储设施标准化水平:按照农产品分类、分级、分拣、包装等要求,提高仓储设施的标准化程度。(2)加强仓储设施智能化改造: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仓储设施的智能化管理。(3)优化仓储设施布局:结合区域农产品生产、消费特点,合理布局仓储设施。5.2.2物流配送体系建设(1)构建高效物流配送网络:整合物流资源,优化配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2)发展冷链物流: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3)推广绿色物流:采用环保、节能的物流设备和技术,降低物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5.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市场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市场拓展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节主要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市场拓展的策略。5.3.1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1)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平台支持。(2)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高电商运营水平。(3)创新农产品电商模式:摸索农产品众筹、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模式。5.3.2农产品市场拓展(1)国内市场拓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2)国际市场拓展: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推动农产品出口。(3)线上线下融合: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实现农产品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第6章产业链下游:农产品加工与营销6.1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下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产品价值、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探讨农产品加工的发展路径。6.1.1加工技术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总结国际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供借鉴。6.1.2加工技术创新方向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特点,提出以下加工技术创新方向:(1)高效节能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新型节能加工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绿色加工技术:采用生物、物理等绿色加工方法,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化学添加剂使用。(3)智能化加工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加工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4)多功能加工技术:开发具有多种功能(如营养、保健等)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6.2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本节从品牌建设与推广角度,探讨农产品品牌发展策略。6.2.1品牌定位与策划明确农产品品牌定位,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进行品牌策划,塑造独特品牌形象。6.2.2品牌培育与保护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同时加强品牌保护,防止侵权行为。6.2.3品牌推广策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元化品牌推广活动,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6.3农产品营销渠道与策略农产品营销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环节。本节从营销渠道与策略角度,探讨农产品营销的发展路径。6.3.1营销渠道拓展结合农产品特点,拓展以下营销渠道:(1)传统渠道: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2)现代渠道:如超市、电商平台等。(3)跨境渠道:如国际市场、跨境电商等。6.3.2营销策略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以下营销策略:(1)差异化策略:突出农产品特色,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2)价格策略:合理制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3)促销策略: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销量。(4)服务策略:提供优质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满意度。第7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创新7.1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与供给7.1.1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分析农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本节将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分析农业产业链的金融需求特点,探讨农业产业链主体在资金、风险管理、信息等方面的需求。7.1.2农业产业链金融供给分析针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需求,本节将分析现有金融供给状况,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中的优劣势。7.2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与服务7.2.1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介绍在农业产业链中应用的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如贷款、保险、担保等,分析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7.2.2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本节将重点探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如供应链金融、股权融资、互联网金融等,分析其优势和应用案例。7.3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7.3.1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识别分析农业产业链金融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7.3.2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评价与预警结合农业产业链特点,构建金融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风险应对能力。7.3.3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本节将从政策、制度、技术等多方面提出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旨在为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保障。7.3.4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探讨通过金融衍生品、信用担保、保险等手段,实现农业产业链金融风险的分散与转移,降低农业产业链主体承担风险的压力。通过以上分析,本章对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与保障。第8章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与智能化8.1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8.1.1信息化建设概述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目标与意义。8.1.2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体系架构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系统、政策法规等方面构建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体系架构,为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提供总体框架。8.1.3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关键技术介绍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分析这些技术对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的推动作用。8.1.4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项目,分析其建设过程、经验与成效,为我国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8.2农业智能化技术与设备8.2.1农业智能化技术概述概述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内涵、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农业产业链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8.2.2农业与自动化设备介绍农业、自动化设备在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链生产效率。8.2.3智能农业传感器技术分析智能农业传感器在农业环境监测、作物生长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8.2.4农业无人机技术探讨农业无人机在植保、作物监测、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链作业效率。8.3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利用8.3.1农业大数据概述介绍农业大数据的概念、特点、来源及分类,为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基础。8.3.2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阐述农业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的关键技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3.3农业大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农业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为农业产业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8.3.4农业大数据应用实践分析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市场分析、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提升农业产业链运行效率。8.3.5农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探讨农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保证数据安全。第9章产业链组织与管理9.1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9.1.1组织模式概述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合同制三种形式。垂直一体化模式指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水平一体化模式指产业链同层次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合同制模式则是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各环节间的权利义务关系。9.1.2运行机制农业产业链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技术协同、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信息的透明化;推动技术协同,提高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合理分配产业链各环节利益,保证产业链稳定运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产业链风险。9.2农业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利益共享9.2.1协同创新农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是指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科研院所、部门等主体,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9.2.2利益共享农业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是指通过合理分配产业链各环节的收益,激发产业链各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应遵循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保证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均衡。9.3农业产业链管理体系与政策支持9.3.1管理体系农业产业链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组织管理要明确产业链各环节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