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纤通信与传输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448第1章光纤通信概述 381491.1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3204671.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240711.3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性 43567第2章光纤与光缆 539622.1光纤的原理与分类 5143352.1.1光纤的基本原理 5215532.1.2光纤的分类 599322.2光缆的结构与功能参数 5164062.2.1光缆的结构 5278652.2.2光缆的功能参数 5145572.3光纤的连接与接续 5269712.3.1光纤连接器 6143182.3.2光纤接续 64864第3章光源与光检测器 6144933.1光源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6168233.2常见光源及其特性 674933.3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6143303.4常见光检测器及其特性 727124第4章光发射与接收技术 7284564.1光发射技术 7270894.1.1发光原理 720354.1.2光源特性 7154644.1.3光发射电路 717714.1.4光发射模块 7292964.2光接收技术 717044.2.1光检测原理 8240244.2.2光检测器特性 851694.2.3光接收电路 859124.2.4光接收模块 8203554.3光放大器及其应用 825764.3.1光放大器原理 8310814.3.2光放大器特性 8120444.3.3光放大器的应用 884554.3.4光放大器的组合应用 830875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8304025.1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813665.1.1信息源 9141915.1.2编码器 9237685.1.3调制器 9312125.1.4光纤传输媒介 9310895.1.5解调器 9149945.1.6解码器 9113455.1.7信息接收端 969435.2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功能参数 962145.2.1传输速率 9171625.2.2传输距离 980075.2.3光信噪比(OSNR) 9274875.2.4误码率(BER) 10167305.2.5色散 10149975.3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1080825.3.1信号编码与调制方式的选择 10307185.3.2光纤类型的选择 10113335.3.3光源与探测器的设计 1070995.3.4信号放大与中继 1065685.3.5色散补偿 10100825.3.6网络管理与监控 1025190第6章波分复用技术 10216826.1波分复用技术概述 10255956.2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10212576.3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11213第7章光孤子通信技术 11208627.1光孤子通信概述 11124247.2光孤子的形成与传输特性 12170977.2.1光孤子的形成 12221697.2.2光孤子的传输特性 12290207.3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实现与关键技术 12155327.3.1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实现 12279977.3.2关键技术 1213083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 13274898.1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13131148.1.1星型拓扑结构 1387338.1.2环型拓扑结构 13309398.1.3网状拓扑结构 13262078.2光纤通信网络的节点技术 13299008.2.1光发射机 13138.2.2光接收机 14185308.2.3光放大器 14184408.2.4光开关 14149348.3光纤通信网络的生存性与可靠性 14240898.3.1影响光纤通信网络生存性与可靠性的因素 14223928.3.2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生存性与可靠性的措施 1432598第9章光纤通信系统功能监测与故障排查 14179219.1光纤通信系统功能监测 1422079.1.1监测目的与意义 15185829.1.2监测参数 15200109.1.3监测方法 1556869.2光纤通信系统故障排查方法 15307669.2.1故障分类 1557909.2.2故障排查流程 15220679.2.3故障排查方法 15202169.3光纤通信系统维护与管理 16259989.3.1系统维护 16268269.3.2系统管理 1627921第10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161983210.1光纤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162432010.1.1宽带接入网 162531410.1.2长途传输网 163167410.1.3数据中心 16662710.2光纤通信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61709410.2.1石油、天然气勘探 161784310.2.2交通监控 172793310.2.3医疗领域 171113510.3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 171712610.3.15G通信技术 172962810.3.2光量子通信 172867810.3.3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 171304610.3.4智能光纤网络 17第1章光纤通信概述1.1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作为一种现代通信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1966年,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提出了光纤通信的概念,并预测了光纤通信的巨大潜力。(2)研究与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在这一阶段,光纤通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光纤的制备、光纤的传输特性研究以及光源和探测器技术的改进。(3)实用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光纤通信开始走向实用化,各国纷纷开展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光纤通信技术在长途通信、市内通信和接入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4)高速大容量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和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光纤通信技术不断突破,传输速率已从最初的45Mbps发展到目前的100Gbps以上。1.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光源: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发射端,主要包括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LED)等。(2)光纤:光纤是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点。(3)光检测器:光检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便后续处理。(4)光放大器:光放大器用于放大光信号,以补偿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延长传输距离。(5)光调制解调器:光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6)传输设备与网络设备:传输设备包括光纤放大器、光交叉连接器等,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1.3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性光纤通信具有以下优点:(1)传输容量大:光纤的带宽远大于铜线,可以满足高速、大容量传输的需求。(2)传输距离远:光纤的损耗低,信号传输距离远,无需频繁中继。(3)抗电磁干扰:光纤不受电磁干扰,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信号传输。(4)体积小、重量轻:光纤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和维护。光纤通信的局限性主要包括:(1)光纤弯曲半径限制:光纤在弯曲时,容易产生损耗。(2)光纤连接损耗:光纤连接处容易产生损耗,影响信号传输。(3)设备成本高:光纤通信设备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高速、大容量传输设备。(4)技术要求高: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第2章光纤与光缆2.1光纤的原理与分类2.1.1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当光从高折射率介质(如光纤芯)进入低折射率介质(如包层)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完全反射,不会泄漏到包层外部。2.1.2光纤的分类根据折射率分布和传输模式,光纤可分为以下几类:(1)阶跃折射率光纤:折射率在光纤芯和包层之间突然变化,形成全反射条件。(2)渐变折射率光纤:折射率从光纤芯到包层逐渐减小,使不同波长的光都能满足全反射条件。(3)单模光纤:仅允许单一模式的光通过,适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4)多模光纤:允许多个模式的光同时传输,适用于短距离、低速传输。2.2光缆的结构与功能参数2.2.1光缆的结构光缆主要由光纤、包层、涂覆层、护套等部分组成。其中,光纤负责传输光信号;包层用于保护光纤,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涂覆层用于增强光纤的机械功能和耐环境性;护套为光缆提供额外的保护。2.2.2光缆的功能参数(1)损耗:光缆在传输过程中光信号的衰减,单位为dB。(2)带宽:光缆能传输的频率范围,与光纤的色散特性有关。(3)衰减系数:光缆单位长度内的损耗,单位为dB/km。(4)截止波长: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分别具有不同的截止波长,超过该波长的光无法在光纤中传输。(5)弯曲半径:光缆在安装过程中能承受的最小弯曲半径,超过该值会导致光缆功能下降。2.3光纤的连接与接续2.3.1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光纤系统中常用的组件,用于实现光纤与光纤、光纤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其主要类型包括:FC、SC、ST、LC等。2.3.2光纤接续光纤接续是指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精密对接,实现光信号的连续传输。接续方法主要包括:熔接、冷接和机械接续。(1)熔接:利用高温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熔化并融合在一起,具有低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2)冷接: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精密对接,适用于现场快速接续。(3)机械接续:利用光纤连接器或其他机械装置实现光纤的连接,适用于临时或半永久性连接。第3章光源与光检测器3.1光源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发射光信号的关键组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发射材料在外部激励下产生光子的过程。根据工作原理,光源可分为两类:自发辐射光源和受激辐射光源。a.自发辐射光源:基于自发辐射原理,如LED(发光二极管)等。b.受激辐射光源:基于受激辐射原理,如激光器(LD)等。3.2常见光源及其特性a.发光二极管(LED):通过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产生光子,具有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但输出功率较低,方向性较差。b.激光二极管(LD):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产生光子,具有高输出功率、高方向性、窄光谱线宽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c.光纤激光器:以掺杂稀土元素的光纤为增益介质,具有高功率、高稳定性、窄线宽等特点。3.3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光检测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接收光信号的组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生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光生电效应的不同,光检测器可分为以下几类:a.硅光电池:基于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b.光电二极管:基于光电导效应,通过光生载流子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c.隧道光电二极管:结合隧道效应和光电效应,具有高响应速度、低暗电流等特点。3.4常见光检测器及其特性a.硅光电池:具有成本低、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灵敏度较低,适用于弱光信号检测。b.PIN光电二极管:具有高灵敏度、低暗电流、宽光谱响应范围等特点,但速度相对较慢。c.隧道光电二极管(TED):具有高响应速度、高灵敏度、低暗电流等优点,但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d.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基于雪崩效应,具有高增益、高灵敏度等优点,但噪声较大,适用于低光强信号检测。第4章光发射与接收技术4.1光发射技术4.1.1发光原理光发射技术是基于光源的发光原理,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常用的光源有半导体激光器(LD)和发光二极管(LED)。4.1.2光源特性本节将介绍光源的主要特性,包括波长、功率、谱宽、线性和温度稳定性等,并对各种光源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4.1.3光发射电路光发射电路主要包括驱动电路、调制电路和光源控制电路。本节将阐述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发射技术中的应用。4.1.4光发射模块光发射模块是将光源、驱动电路、调制电路等集成于一体的模块。本节将介绍光发射模块的结构、功能参数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2光接收技术4.2.1光检测原理光接收技术是基于光检测原理,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常用的光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4.2.2光检测器特性本节将介绍光检测器的主要特性,包括灵敏度、响应速度、线性范围、噪声和温度稳定性等,并对各种光检测器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4.2.3光接收电路光接收电路主要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本节将阐述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接收技术中的应用。4.2.4光接收模块光接收模块是将光检测器、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于一体的模块。本节将介绍光接收模块的结构、功能参数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3光放大器及其应用4.3.1光放大器原理光放大器是一种在光域内对信号进行放大的装置,主要包括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拉曼放大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4.3.2光放大器特性本节将介绍光放大器的主要特性,包括增益、带宽、噪声系数、非线性效应和温度稳定性等。4.3.3光放大器的应用本节将探讨光放大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放大信号、延长传输距离、增加信道数量和改善系统功能等方面。4.3.4光放大器的组合应用光放大器可以与其他光器件组合使用,实现更高效的光信号处理。本节将介绍光放大器组合应用的典型示例及其优势。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5.1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信息源、编码器、调制器、光纤传输媒介、解调器、解码器以及信息接收端。5.1.1信息源信息源负责产生各种类型的数据,如语音、视频、图像等,并将其转化为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5.1.2编码器编码器将信息源产生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处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5.1.3调制器调制器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常见的调制方式有直接调制和外部调制。5.1.4光纤传输媒介光纤传输媒介是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光信号的传输。根据波长范围,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5.1.5解调器解调器将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以便后续处理。5.1.6解码器解码器将解调后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恢复出原始的数字信号。5.1.7信息接收端信息接收端负责接收解码后的数字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信息,如语音、视频等。5.2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功能参数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功能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5.2.1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的信息量,通常用比特/秒(bps)表示。5.2.2传输距离传输距离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能够有效传输的最大距离,受限于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等因素。5.2.3光信噪比(OSNR)光信噪比是衡量光信号与噪声水平的比值,影响系统的误码率和功能。5.2.4误码率(BER)误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是评价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5.2.5色散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信号失真的现象。5.3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5.3.1信号编码与调制方式的选择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信号编码和调制方式,以优化系统功能。5.3.2光纤类型的选择根据传输距离和带宽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类型,如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5.3.3光源与探测器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探测器,提高系统光信噪比和传输效率。5.3.4信号放大与中继在适当位置设置光放大器和光中继器,以补偿光纤损耗,延长传输距离。5.3.5色散补偿针对色散问题,采用色散补偿光纤或色散补偿模块进行补偿,提高系统功能。5.3.6网络管理与监控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状态,保证通信质量。第6章波分复用技术6.1波分复用技术概述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WDM)技术是一种光纤通信技术,通过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纤的数据传输能力。波分复用技术在现代光纤通信网络中扮演着的角色,对于提升网络带宽、优化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6.2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波分复用系统基于光频分复用的原理,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通过复用器合并至同一光纤中进行传输。在发送端,各路光信号经过调制、放大和波长分配等处理,被整合到光纤中。在接收端,光信号通过解复用器分离出各个波长的信号,进而实现多路信号的并行传输。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采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器作为光源,保证各个光载波信号具有稳定的波长和功率。(2)复用器:将多个波长不同的光信号合并至同一光纤中,实现多路信号的传输。(3)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介质,承担着多路光信号的传输任务。(4)解复用器:在接收端将多路光信号分离,恢复出原始的各个波长信号。(5)接收器:对分离出的光信号进行检测和解调,获取传输的信息。6.3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挑战波分复用技术在提高光纤传输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技术挑战:(1)波长分配与路由:合理分配波长资源,优化网络功能和资源利用率,是波分复用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2)信号调制与检测:采用高效的光信号调制和检测技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3)光纤非线性效应:光纤在传输过程中存在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等,对信号传输质量产生影响。(4)色散管理:色散是影响光纤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波分复用系统需采用色散补偿技术以克服色散带来的影响。(5)网络监控与管理:实现波分复用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保证系统稳定运行。(6)设备兼容性与标准化:提高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推动技术标准化,降低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7)网络扩展性: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波分复用系统需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通过克服上述关键技术挑战,波分复用技术将在光纤通信与传输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第7章光孤子通信技术7.1光孤子通信概述光孤子通信是一种基于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通信技术,它利用光孤子(光学孤立子)在光纤中传输时保持形状和速度不变的特性,实现高速、大容量、长距离的信号传输。本章主要介绍光孤子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研究现状。7.2光孤子的形成与传输特性7.2.1光孤子的形成光孤子是在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与色散效应相互平衡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光波包。在光纤中,当输入脉冲的光功率足够大时,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等)会压缩光脉冲,使其在时间上变窄。同时色散效应会使光脉冲在空间上展宽。当这两种效应达到平衡时,光脉冲形成光孤子。7.2.2光孤子的传输特性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具有以下特点:(1)形状和速度保持不变:光孤子在光纤中传输时,其形状和速度不会因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而改变。(2)高速度:光孤子的传输速度接近光速,有利于实现高速通信。(3)长距离传输: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较低,可以实现长距离传输。(4)抗干扰性强:光孤子对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7.3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实现与关键技术7.3.1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实现光孤子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发射端:产生和调制光孤子脉冲。(2)传输光纤:负责光孤子的传输。(3)接收端:解调光孤子脉冲,恢复原始信号。7.3.2关键技术(1)光孤子产生技术:研究如何产生高质量的光孤子脉冲,包括脉冲源、调制器等。(2)光孤子传输技术:研究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优化光纤参数,提高传输功能。(3)光孤子放大技术:研究光孤子在光纤中的放大方法,以补偿传输过程中的损耗。(4)信号解调技术:研究光孤子脉冲的解调方法,实现信号的恢复。(5)系统监控与调控技术:研究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功能监控与实时调控方法,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突破,光孤子通信技术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大容量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8.1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光纤通信网络作为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拓扑结构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功能、扩展性及故障恢复能力。本节主要介绍光纤通信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8.1.1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中,所有光纤线路都汇聚到一个中心节点,该节点承担数据交换和路由选择的功能。此拓扑结构简单明了,便于管理和维护,但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8.1.2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将所有节点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光纤线路沿环单向传输。该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故障恢复能力,但网络扩展性较差,且环中任意节点或线路的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8.1.3网状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扩展性,节点间通过多条光纤线路相互连接。该拓扑结构可以实现多路径传输,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和可靠性,但管理和维护较为复杂。8.2光纤通信网络的节点技术光纤通信网络的节点技术主要包括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光开关等关键设备。本节主要介绍这些节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功能。8.2.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主要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光发射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驱动电路和调制器。光源的选择和调制技术直接影响到光信号的传输功能。8.2.2光接收机光接收机主要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放大、滤波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号。光接收机的功能指标主要包括灵敏度、动态范围和带宽等。8.2.3光放大器光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用于放大光信号,延长传输距离。根据工作原理,光放大器可分为光纤放大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光放大器的增益、噪声和线性范围等参数是评估其功能的重要指标。8.2.4光开关光开关是实现光纤通信网络中光路切换和路由选择的关键设备。根据工作原理,光开关可分为机械式、热光式、电光式等。光开关的切换速度、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等参数是衡量其功能的重要指标。8.3光纤通信网络的生存性与可靠性光纤通信网络的生存性与可靠性是评估网络功能的关键指标。本节主要讨论影响光纤通信网络生存性与可靠性的因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8.3.1影响光纤通信网络生存性与可靠性的因素(1)光纤损耗和色散;(2)设备故障;(3)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4)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8.3.2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生存性与可靠性的措施(1)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高故障恢复能力;(2)采用高功能的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和光开关等设备;(3)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4)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制度,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5)采用光纤冗余技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第9章光纤通信系统功能监测与故障排查9.1光纤通信系统功能监测9.1.1监测目的与意义光纤通信系统功能监测旨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优化系统功能,并对潜在问题进行早期发觉。通过功能监测,可以保障通信质量,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利用率。9.1.2监测参数(1)传输速率与带宽(2)信号功率与衰减(3)误码率与信噪比(4)色散与非线性效应(5)系统容量与负载9.1.3监测方法(1)实时监测:采用光功率计、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对系统功能参数进行实时检测。(2)定期巡检:对光纤、光缆、设备等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检查,评估系统功能。(3)功能测试:利用光纤通信功能测试仪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分析系统功能变化趋势。9.2光纤通信系统故障排查方法9.2.1故障分类(1)光纤故障:断纤、损耗过大、连接不良等。(2)光缆故障:短路、断路、绝缘不良等。(3)设备故障:光源、光接收器、光开关等设备故障。9.2.2故障排查流程(1)故障定位: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发生的大致位置。(2)故障诊断:利用专业设备对故障点进行详细检测,分析故障原因。(3)故障排除:针对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故障排除。(4)验证恢复:故障排除后,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恢复正常。9.2.3故障排查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光纤、光缆、设备等的外观、连接状态,初步判断故障原因。(2)替换法:更换疑似故障的光纤、光缆、设备等,验证故障是否消除。(3)测试法: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品购销合同细则
- 企事业单位合同签订环节防诈骗标语展示
- 商业变压器租赁合同标准格式
- 废弃矿山治理与修复工程承包合同
- 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Module 4 Unit 1 Did you read them(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制造业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 度钢管供应合同范本
- 10《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教案
- 天然气加气站安全事故的案例培训课件
- 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课件
- 教学课件:《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中职)
-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样本
- 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 学校传染病报告处置流程图
- 大小嶝造地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标段1施工组织设计
- 物理化学(全套427页PPT课件)
- 肺断层解剖及CT图像(77页)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势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