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考前冲刺卷03——山东适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K答案工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K答案X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K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K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免疫系统分泌的抗HIV的抗体是HIV检测的重要依据
C.HIV主要通过侵染细胞毒性T细胞影响细胞免疫能力
D.艾滋病感染者病发时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
K答案』c
K祥解X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
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
病,如艾滋病。
【详析】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A正确;
B、HIV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因此,免疫系统分泌的抗
体是目前检测HIV的重要依据,B正确;
C、HIV主要通过侵染辅助性T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
错误;
D、艾滋病感染者病发时,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处大量增殖、分化,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
热等症状,D正确。
2.胰岛素形成的大致过程为:前胰岛素原一胰岛素原一胰岛素。当内质网工作负荷过高
时,有些前胰岛素原会被加工形成“异常胰岛素原”(如下图)。异常胰岛素原在内质网中堆
积过多,可引起胰岛B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胰岛素原异常胰岛素原
A.异常胰岛素原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正常胰岛素原大
B.异常胰岛素原堆积过多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C.高糖饮食可能会造成内质网加工负荷过重
D.胰岛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中不再有新的蛋白质合成
(答案』D
"羊解力图示可知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和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因而功能不同,只
有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生物学活性。
【详析】A、异常胰岛素原比常胰岛素原少了一个二硫键,因此异常胰岛素原的相对分子
质量比正常胰岛素大,A正确;
B、异常胰岛素原在内质网中堆积过多,可引起胰岛B细胞凋亡,因此异常胰岛素的形会
导致胰岛B细胞分沁胰岛素减少,B正确;
C、高糖饮食,会导改胰岛素分泌增多,因此内质网加工负荷过重,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决定细胞凋亡的基因会表
达,因此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3.下列有关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雌雄个体能自由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C.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D.突变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A
"羊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
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
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
件。
【详析】A、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A正确;
B、雌雄个体能自由交配的种群,环境条件变化、有迁入迁出等因素的影响,种群基因频
率可能发生变化,B错误;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也可能因为基因突变等原因使基因频率改变,C错
误;
D、突变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4.高速公路、铁路等建设使亚洲象的栖息地碎片化,而生态廊道的建设,可连通碎片化的
栖息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的方法调查亚洲象种群数量
B.栖息地碎片化使亚洲象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栖息地碎片化增加了亚洲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D.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亚洲象种群的基因交流
(答案』C
(祥解》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①就
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将濒危物种迁入
动物园或者植物园,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详析】A、在动物的栖息地布设若干台红外触发相机,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
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可以调查动物的种群数量。亚洲象是恒温动
物,可以用此种方法调查它的种群数量,A正确;
B、栖息地碎片化使得亚洲象的生活区域减少,从而导致亚洲象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
正确;
C、栖息地碎片化使亚洲象种群数量减少,降低了亚洲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C错误;
D、研究亚洲象活动轨迹构建生态保护走廊可以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种
群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5.五味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图为五味子的无性繁殖育苗方
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无菌培养基的制备、
;接种与培养一►移栽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A.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植物激素以调节细胞的发育方向
B.应选择分化程度高的组织作为外植体
C.外植体接种时要注意插入方向且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该方法可保持五味子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答案』B
(祥解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
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其具体流程为:接种外植体—诱
导愈伤组织一诱导生芽-诱导生根一移栽成活。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如茎尖、芽尖)
细胞;植物脱毒方法:进行组织培养;结果:形成脱毒苗。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然后
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详析】A、培养基中各种激素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发育方向,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
植物激素可以调节细胞的发育方向,A正确;
B、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分裂能力较强的愈伤组织,再经过诱导生芽、诱导生根、移栽成
活因此选择分化程度不高的组织作为外植体,B错误;
C、为防止杂菌的感染,应该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外植体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上时,
需注意方向,不要倒插,如果倒插,会造成外植体在培养基不能完成生根及相关发育,C
正确;
D、该方法属于无性繁殖技术,可保持五味子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D正确。
6.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吃掉”肠壁组
织,引起阿米巴痢疾。下列针对痢疾内变形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吃掉”的肠壁组织被溶菌酶降解
C.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大量积累在细胞质基质
D.可通过荧光标记法研究其吞噬肠壁细胞的过程
[答案XD
[祥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详析】A、痢疾内变形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溶菌酶的作用是破坏细菌细胞壁,肠壁组织没有细胞壁,B错误;
C、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但细胞
呼吸产生的NADH不会大量积累,会与丙酮酸反应产生乳酸而被消耗,C错误;
D、痢疾内变形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吃掉”肠壁组织,故可
通过荧光标记法研究其吞噬肠壁细胞的过程,D正确。
7.1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能引起Cl内流的神经递质。当人体摄入酒精后,会促进
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释放,导致神经麻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GABA需要消耗ATP
B.GABA能降低突触后膜内外电位差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回收
D.题干信息可作为禁止酒后驾驶的生理学依据
[答案XB
K祥解力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析】A、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GABA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ATP,A正确;
B、GABA能引起CF内流,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增大,提高突触后膜内外电位差,B错
误;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突触前膜回收,C正确;
D、当人体摄入酒精后,会促进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释放,导致神经麻痹,因此题干
信息可作为禁止酒后驾驶的生理学依据,D正确。
8.甘肃省玛曲县是黄河主要水源涵养区,近年来,由于草地植被沙化严重,涵养水源功能
不断降低。科研人员对该区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如下(注:CFU为微生物的数量单
位;植物丰富度指数是指样方内的植物物种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沙化程度每克土壤微生物总量(X105CFU)植物的丰富度指数植物生物量(g)
未沙化626.1143.8
轻度沙化2510.389.4
中度沙化185.744.0
重度沙化2.52.932.3
A.沙化的土壤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B.上述土壤微生物总量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的结果
C.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和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沙化程度呈正相关
D.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该区域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B
1祥解》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详析】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轻度沙化中土壤微生物总量比未沙化的多,轻度沙化的
土壤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A错误;
B、上述土壤微生物总量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的结果,B正确;
C、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和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沙化程度呈负相关,C错误;
D、人类活动影响该区域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
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部分示意图(注: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次级消察者|」
b—»-|c-|-*-d
f摄入
^a――卜
--------a|分解者.用|f
A.图中缺少的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a-b
B.用于次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c
C.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e+f
D.能量在第三、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d/a
(答案』B
k祥解』分析图可知,图中摄入量(a)-粪便(f)=同化量(b),c表示自身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量,其中c去向又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d)和流向分解者的量(e),据此答
题即可。
【详析】A、分析图可知,图中b表示同化量,c表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所以
图中缺少的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b-c,A错误;
B、分析图可知,该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部分示意图,即表示能量流经次级消费
者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用于次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c,B正确;
C、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
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所以f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向
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
D、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一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义100%,所以能量
在第三、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d/b,D错误。
10.基于AI(人工智能)的蛋白质设计方法可以利用现有蛋白质数据库以及机器深度“学
习算法”来预测新型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I可帮助人们更深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B.AI预测新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依据原理是中心法则
C.可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获得AI设计的蛋白质
D.AI可帮助人们高效地设计出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答案』B
[祥解X(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
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需求,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而基因
工程原则上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一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一推测应
有的氨基酸序列一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昔酸序列或合成新的基因一获得所需要的蛋
白质。
【详析】A、AI可以利用现有蛋白质数据库帮助人们更深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
系,A正确;
B、AI对新型蛋白质的预测应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B错
误;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的,C正确;
D、AI可用于蛋白质工程,帮助人们高效地设计出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D正确。
11.某同学用了48张红卡片(其中有10张卡片含字母A)为材料制作了一个双链DNA
分子的模型,并以此为“模板”,再以其它颜色卡片为材料进行“DNA复制”及“转录”的模拟
实验(注:红、绿卡片代表脱氧核甘酸;蓝卡片代表核糖核昔酸;卡片上的字母代表碱基
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三次后形成的含绿卡片的DNA分子有7个
B.“复制”三次共需98张含字母G的绿卡片
C.“转录”模拟实验需10张含字母A的蓝卡片
D.“转录”形成的mRNA最多含16个密码子
(答案》B
(祥解』(1)新DNA的合成就是产生两个跟亲代DNA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的过程,
称为DNA的复制。
(2)转录(transcription)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的过程。
【详析】A、复制或转录时,需以其它颜色卡片为材料进行“DNA复制”及“转录”的模拟实
验,由于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亲本1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红卡片制作的,
因此“复制”三次后(原料都是绿卡,共形成8个DNA分子)形成的含绿卡片的DNA分子
有8个,A错误;
B、已知双链DNA分子中共有A和T各10个,G和C各14个,“复制”三次共需含字母
G的绿卡片的数量是14x7=98个,B正确;
C、“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模板链上的T的数量无法确定,因此“转录”模拟
实验需要含字母A的蓝卡片也无法确定,C错误;
D、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数是24个,因此mRNA上含有的碱基最多是24个,因此最多有
8个密码子,D错误。
12.人的脊髓遭受严重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会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暂时丧
失反射功能,此现象称为“脊休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
B.人胸椎折断导致的“脊休克”,针刺足部无痛感
C.出现“脊休克”时,人会丧失所有脊髓控制的反射
D.切断实验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可单独研究脊髓的功能
[答案XC
[祥解》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不同的神经中枢功能各不相
同。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控制脑干、小脑、脊髓等低
级中枢的活动。
【详析】A、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A正确;
B、人胸椎折断导致的“脊休克”,损伤平面以下脊髓会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时丧失
反射功能,针刺足部无痛感,B正确;
C、出现“脊休克”时,损伤平面以下脊髓会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时丧失反射功能,
但损伤平面以上脊髓控制的反射仍然存在,C错误;
D、切断实验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可单独研究脊髓的功能,D正确。
13.硝态氮(NO。可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氮素营养,硝酸还原酶(NR)是将NO3-转化
为NC>2-的关键酶。为探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最适pH,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
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G
M
T
W
.
O
^
e
lH
H&n
N
A.NR在pH为6的环境下变性失活
B.pH为7.5时,NR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最高
C.进一步实验应在pH为7~8的范围内进行
D.NCh-数量、酶的数量也是影响NR活性的因素
(答案》C
k祥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o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
【详析】A、据图分析可知,NR在pH为6的环境下仍具有活性,因此没有变性失活,A
错误;
B、酶只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能提供活化能,B错误;
C、据图分析可知,pH7.5时NR活性最大,因此若要探究酶的最适PH,进一步实验应在
pH为7~8的范围内进行,C正确;
D、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NCh-数量、酶的数量不会影响NR活性,D错
误。
14.科学家将某些外源基因借助逆转录病毒导入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iPS细胞的全能性比造血干细胞高
B.外源基因经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
C.iPS细胞应培养在含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环境中
D.用iPS细胞治疗疾病存在导致肿瘤发生的风险
K答案XB
(祥解》胚胎干细胞(ES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为发育学、遗传学、人
类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替代治疗等研究提供非常宝贵的资源。iPS细胞技术是借助基因导入
技术将某些特定因子基因导入动物或人的体细胞,以将其重编程或诱导为ES细胞样的细
胞,即iPS细胞。
【详析】A、iPS细胞是诱导多能干细胞,全能性比造血干细胞高,A正确;
B、外源基因借助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B错误;
C、培养iPS细胞时需提供95%空气(提供氧气,有助于细胞呼吸)和5%CO2(有助于维
持培养液的pH)的混合气体环境,C正确;
D、由于iPS细胞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若不受控制可能转化为癌细胞,所以用它进行治
疗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D正确。
15.团头鲂和翘嘴鲂均为二倍体鱼类,科研人员开展团头鲂(?)x翘嘴细(3)杂交实
验,在精子入卵而第二极体尚未排出时,进行低温、高压等处理,第二极体就不能排出卵
外,从而获得了人工诱导三倍体鲂。根据以上信息,能作出的推测是()
A.团头鲂和翘嘴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该鲂体细胞中不存在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C.该鲂是具有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物种
D.该鲂因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
k答案》D
(祥解》(1)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
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2)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判断两个种群是
否为同一物种,主要依据是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二者的杂交子代是否可育
【详析】A、团头鲂和翘嘴轴进行杂交,由题意无法判断产生的子代是否可育,因此无法
判断团头鲂和翘嘴蛇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三倍体鲂是由于卵子的第二极体未排出卵外,又与精子结合导致的,因此该鲂体细胞
中存在形态相同的染色体,B错误;
CD、三倍体鲂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不
属于新物种,C错误,D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
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下面是心肌细胞膜上与Ca2+转运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NCX为Na+-Ca2+共转
运蛋白。静息时,NCX和Ca2+泵能把细胞质基质中过多的Ca2+排出细胞,维持细胞内正常
Ca?+浓度。在某些病理条件下,ATP供应不足,NCX转为Na+-Ca2+“反向”运输模式,导致
细胞中Ca2+浓度过高,会引起心肌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K+泵通过易化扩散吸K+排Na+
B.Ca2+与Ca2+通道蛋白相结合后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ATP供应不足时,使用NCX抑制剂可降低心肌损伤的程度
D.Ca2+泵发生磷酸化时伴随着能量转移和空间结构变化
(答案]CD
(祥解》易化扩散又称协助扩散,具有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的特
点。主动运输具有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的特点。通过Ca2+泵运输
Ca2+的方向可知,上方为细胞膜外侧。
【详析】A、图中显示Na+-K+泵从外侧吸收K+、向外侧排出Na+需要消耗能量,因此
Na+-K+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K+排Na+,A错误;
B、通过通道蛋白运输时,Ca2+不和Ca2+通道蛋白相结合,B错误;
C、根据题意“ATP供应不足,NCX转为Na+-Ca2+“反向”运输模式,导致细胞中Ca?+浓度过
高,会引起心肌损伤”可知,当ATP供应不足时,使用NCX抑制剂可降低心肌损伤的程
度,C正确;
D、由图可知,Ca2+泵是一种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故Ca2+泵发生磷酸化时伴随着能
量转移和空间结构变化,D正确。
17.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甲与植物“恶苗病”的
发生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子萌发
植株生长
根的分化
注:“+”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A.甲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
B.乙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C.丙与甲协同促进细胞分裂,其中丙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甲、乙、丙等多种激素共同调控
(答案XABD
K祥解》据图分析,甲能促进生长,促进种子的萌发,可能为赤霉素;乙能促进种子的休
眠,抑制生长,可能为脱落酸;丙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根的分化,可能为生长素。
【详析】A、甲为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A正确;
B、乙为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B正确;
C、丙是生长素,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C错误;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赤霉素、脱落酸、生长素等多种激素共同调控,D正确。
18.为研究某种螺对三种藻类的捕食情况,科研人员在玻璃缸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丙三
种藻类,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三种藻类的数量:再向缸内加入100只螺,并统计加入螺
后的20天内三种藻类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注: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藻类数量('Iff个)一甲受
]0-―乙藻
八--丙藻
—
时间(天)
A.无螺时,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B.螺的存在改变了二种藻类的生态位
C.在这20天内的任一时刻,不同藻类的数量均不相同
D.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K答案』AC
"羊解』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
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某种螺对藻类的
捕食偏好为甲藻、乙藻和丙藻。
【详析】A、由图可知,无螺时甲藻数量最多,其次是乙藻,最少的是丙藻,因此三种藻
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错误;
B、图中甲藻数量下降后,乙藻获得了更多的空间、资源而表现为数量大增,后期甲藻和
乙藻数量水平较低,丙藻数量增加,因此螺的存在改变了三种藻类的生态位,B正确;
C、三条曲线相交的点,说明不同的藻类数量相同,C错误;
D、放入螺后,甲藻数量首先大幅度减少,并减小到较低水平,此后乙藻的数量先增多后
减少,丙藻数量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说明螺在甲藻减少的情况下主要捕食乙藻,即螺捕食
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D正确。
19.人tau蛋白积聚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人员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人tau
蛋白单克隆抗体,用于AD的早期诊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小鼠多次注射人tau蛋白后,可从小鼠血清中获得更多的单克隆抗体
B.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分泌抗人tau蛋白单克隆抗体
C.抗人tau蛋白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识别人的tau蛋白并与之结合
D.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答案]AB
k祥解I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
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
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
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
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
细胞。
【详析】A、将特定的抗原蛋白(人tau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目的是从小鼠体内获得
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A错误;
B、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有多种,并不是所有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人tau蛋
白单克隆抗体,B错误;
C、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抗人tau蛋白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识别人的tau蛋白并
与之结合,C正确;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如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为杂交
瘤细胞,以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如杂交瘤细胞的培养,D正确。
20.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Ik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
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O正常男性、女性
皿患甲病男性
nOmo-口
1
目㊂患乙病男性、女性
r2345
d患甲病和乙病男性
ltthHOH
234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L的1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2个乙病致病基因
C.II?甲病致病基因来源于Ii,lib甲病致病基因来源于IE
D.山与II5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答案UABD
k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
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析】A、114和H5婚配生出一个患甲的男性,则甲病为隐性遗传,题干也不携带甲
病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则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1和12
均患乙病,后代出现正常的个体,则乙病是显性遗传,又因为114为女性正常,则乙病不可
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
B、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设用A、a表示控制该病的基因,L的1个体细胞的基因
型为Aa,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2个乙病致病基因,B正确;
C、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用B、b表示控制该病的基因%甲病的基因型
XbY,致病基因Xb来源于L,IILXbY甲病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Hi,C错误;
D、山与U5的基因型AaXBX%aaXBY再生一个正常男孩aaXBY概率为l/2xl/2=l/4,D正
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气候箱,以某品种草莓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叶绿素
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定期对叶片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格
6..Or
兴14t
耳7
A12l
>5.4玲
5..Mlo>
除
渊5.1Q8F
.A<6F
吟4.8-
.t/o
曲44.
5宜
32
口
、9二
(..
m.361。
g二
/3.、
L3.33
二
).。2
Z.
O邑
7.369121518369121518
处理时间/d处理时间/d
图1图2
(1)分离草莓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需要用到的试剂为,层析后的滤
纸条上色素带颜色为的是叶绿素a,该色素分布的部位进行光合作用相
关反应时需要暗反应提供的原料是O
(2)由图1、2可知,相对于低温处理,在低温弱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得更明显,
主要是因为o12-18d之间,对照组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内部因素
为o
(3)如图3所示,在植物体内,制造并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
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若要验证“源”、“库”之间存在上述物质代谢关系,
可以使用14co2饲喂草莓叶片,检测o
图3
(4)光合产物从“源”向“库”主要以形式运输,若该过程受阻会导致叶绿
体中的淀粉积累,进一步会导致膜结构被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的进
行。
1答案X(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层析液(1分)蓝绿色(1分)ADP、NADP+、Pi
(2)在低温弱光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下降得更显著光合作用的酶含量下降(酶活性
下降)
(3)果肉细胞中含14c的有机物的含量/有无(果肉细胞中放射性的强度/有无)
(4)蔗糖(1分)类囊体(1分)
(祥解力叶绿体的四种色素经层析后,在滤纸条上由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
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其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最宽。
在四种色素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析】(1)叶绿体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分离草莓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
需要用到的试剂为层析液;叶绿素a的颜色是蓝绿色;叶绿素可参与光反应过程,光反应
可发生水的光解,并产生ATP,需要暗反应提供的原料是ADP、NADP+、Pi。
(2)分析题图,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明显下降趋
势,根据实验后低温和低温弱光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差值比实验初始差值可知,在低温处理
下,叶绿素含量下降得更明显,而叶绿素参与光反应过程,故在低温弱光处理下,净光合
速率下降得更明显;由题意可知C02供应充足推测,生化反应的进行需要酶的催化,12-
18d之间,对照组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内部因素为光合作用的酶含量下降(酶活性下
降)。
(3)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在植物体内,制造并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
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若要验证“源”、“库”之
间存在上述物质代谢关系,可以使用14co2饲喂草莓叶片,即用同位素标记“源”,可通过
果肉细胞(库)中含14c的有机物的含量/有无(果肉细胞中放射性的强度/有无)。
(4)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光合产物消耗和储存部位被称作“库”,叶片是
“源”,从叶肉细胞输出的是蔗糖;光合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若叶绿体
中的淀粉积累,进一步会导致类囊体膜结构被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的进行。
22.(11分)癌症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科
研人员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请回答下
列问题:
L链L链
H链H链
(1)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由于基因突变,癌细胞表面物质发生改变,如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
PSMA和PD-Llo图1中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临床上可
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据图1推测,其原因
是o
(3)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
位的聚集。因此,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又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
PSMAXCD28,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癌细胞,如图2所示。
制备过程:先将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
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
种L链和两种H链,由于会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
双特异性抗体PSMAXCD28。
(4)科研人员将癌细胞和T细胞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抗体,比较不同抗体对T细胞活化
的作用。实验各组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含量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说
LI
2—
(
p
g
.
m
L
L
)
抗体浓度
图3
(答案』(11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免疫监视(1分)
(2)PD-1的单克隆抗体与PD-1结合,阻断了PD-1和PD-L1的结合,避免PD-L1抑制T
细胞的活化
(3)PSMA、CD28两种杂交瘤细胞(1分)L链和H链随机组合
(4)PSMAXCD28和PD-1单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激活T细胞,且在一定范围内激活作用
随PSMAXCD28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单独使用PSMAXCD28或PD-1单抗都不能显著激活
T细胞(合理即可,3分)
k祥解』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
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单克隆抗
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
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
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
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
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析】(1)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2)图1中癌细胞表面的PD-L1和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PD-1
的单克隆抗体与PD-1特异性结合,阻断了PD-L1和PD-1的结合,避免PD-L1抑制T细
胞的活化。
(3)制备双特异性抗体PSMAXCD28,则抗原是CD28和PSMA,将两种物质分别注射到
小鼠体内,分离出两类B淋巴细胞,将这两类B淋巴细胞分别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
形成杂交瘤细胞,再诱导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L链和两种H链,
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XCD28是特定的L链和H链结合形成的,由于L链和H链随
机组合,因此还需要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抗体。
(4)自变量是抗体种类,分析图3可知,PSMAXCD28+PD-1单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激活
T细胞,且在一定范围内激活作用随PSMAXCD28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单独使用
PSMAXCD28或PD-1单抗都不能显著激活T细胞。
23.(10分)图1为桑基鱼塘模式图: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图2
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能量流动图(单位:MJ/h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是o塘泥培桑可以提高桑树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
是O
(2)桑基鱼塘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且可以提高农民的经
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图2中A和B表示的能量。鱼的
实际产量远小于其同化量,原因是o
(4)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对动物的生态位进行研究,研究动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
等(答出2点即可)。
1答案X(7分,每空1分)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食物链和食物网塘泥中含有
鱼等生物的排泄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促进植物的
光合作用
(2)循环、整体
(3)饲料中的化学能和桑树、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被呼吸作用消耗
(4)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祥解X(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
理包括自生原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协调原理。
(2)建立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详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力,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桑基鱼塘通过养鱼养
蚕,蚕沙与鱼粪中的有机物在塘泥中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无机
物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桑基鱼塘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体现了循
环的原理;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位一体化发展,体现了整
体的原理。
(3)桑基鱼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饲料中的化学能和桑树、
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同化量等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散
失的热能之和,所以A和B表示生产者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之后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的能量;鱼的同化量中一部分要经自身呼吸作用散失,剩余的才能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
殖,因此鱼的实际产量远小于其同化量。
(4)研究动物生态位需要研究动物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4.(12分)土豆片中蔗糖水解的过程叫糖化。若还原糖含量低,油炸后薯片呈浅色,品
质较高;若还原糖含量高,油炸后薯片呈深褐色,品质较差。
(1)实验室中常用试剂来检测还原糖。
(2)糖化发生在马铃薯细胞的液泡中,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编码转化酶以及转化酶抑
制子的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分别记为A和B,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A、B基因中只
有B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①某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作亲本自交得到Fi,对Fi进行油炸处理表现为由浅到深
(S1-S4)的四种颜色,若对亲本进行油炸处理,表现出的色度为(填
“S产S2”“S3”或$4"),Fi中色度为Si的基因型是,Fi中表型Si:S2:S3:S4的
比例为o
转化酶抑制子一►促进
——I抑制
蔗糖-----史维一►果糖+葡萄糖
*基因A编码转化酶;基因B编码转化酶抑制子
②马铃薯的D基因编码液泡膜上的蔗糖转运蛋白,该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蔗糖转运至液泡
内。有人预测:将基因型为AabbDd的马铃薯M自交获得Fi,对Fi薯片进行油炸,颜色
深浅比为9:7或3:1或1:1,请从基因的相对位置上解释可能出现这三种比例的原因依
次是o现有各种纯合的马铃薯和马铃薯M可供选
择,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原因的解释,请写出杂交组
合:O
(答案』(共12分,除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斐林(1分)
(2)S3(1分)aaBB、aaBb、aabb4:3:6:3A(a)和D(d)位于两对
(或非)同源染色体上;A(a)和D(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a)和d(D)位于一条
染色体上M与aabbdd
K祥解X(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16防冲工题库题库(238道)
- SH/T 1627.1-1996工业用乙腈
- GB/T 5534-2008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班组建设工作体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