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天津市河西区达标名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天津市河西区达标名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天津市河西区达标名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天津市河西区达标名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天津市河西区达标名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天津市河西区达标名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吞噬细菌B.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C.溶酶体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2.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的A基因的频率变化情况,该种群的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Ⅰ时间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9%B.Q点时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a基因突变为AC.在Ⅱ时间段内,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后代的机会可能比aa大D.Aa个体在Ⅰ、Ⅲ段所占的比例不变,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3.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肾上腺素可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C.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D.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4.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沙柳的正常生长除依赖植物激素的调节外,同时还受环境影响B.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叶片的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呼吸酶等物质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Na+、Cl-等物质的含量均有关D.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6.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先向四支试管中加入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Ⅰ、Ⅲ中加入10ml,试管Ⅱ、Ⅳ中加入5m1),再向试管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图二)。试管Ⅰ在图二中b时刻(K/2)使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三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试管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B.计数图三所示的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目应为24个C.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为参照,则试管Ⅰ中酵母菌的K值为6×107个D.试管Ⅰ、Ⅱ内的种群数量同时达到K值,且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下降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药物可经组织液进入心肌细胞B.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使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保持动态平衡8.(10分)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和_______激素(直接作用)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__________的刺激和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小部分形成__________细胞。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_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____。(3)H7N9病毒和HIV侵入人体后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但HIV和H7N9病毒相比,HIV最终使免疫系统失去抵御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免疫。10.(14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1)通过对图解分析可知,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和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生态系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2)该食物网含有的食物链中请你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3)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4)该食物网再加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2.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叶片是干早下ABA合成的主要器官,最新的研究发现.根系在感知土壤干旱后生成CLE25(一种CLE类型的多肽激素),可通过木质部将其运输到叶片。在叶片中CLE25与BAM1和BAM3两种受体结合,诱导叶肉细胞内表达NCED3(ABA合成关键酶)进而大量合成ABA。这此ABA被释放到保卫细胞,导致失水而使气孔的开度减小甚至关闭。这一新模型进一步弥补了传统观点对于干早信号认识的缺失环节,对阐明植物适应干早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CLE25和双缩脲试剂混合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显色反应。(2)根据题干信息推知,C1E25在植物体内的运输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极性运输。(3)BAM1和BAM3两种受体位于__________细胞膜上。(4)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早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①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植物茎叶和根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②如用峡CLE25的拟南芥突变体和拟南芥的野生型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曲线和上图曲线________(填“基本”或“不”)一致,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这些液体称为体液。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中含有营养成分(O2、H2O、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产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代谢废物(CO2、尿素等)【详解】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吞噬细胞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吞噬细菌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A正确;B、肠道的液体相对内环境来说,应属于外界环境,B错误;C、溶酶体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发生在细胞内液中,C错误;D、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核内,属于细胞中的反应,D错误。故选A。2、C【解析】遗传平衡定律: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是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其中p是A基因的频率;q是a基因的频率。基因型频率之和应等于1,即p2+2pq+q2=1。【详解】A、在Ⅰ时间段内,A基因的频率为0.1,a基因的频率为0.9,则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1×0.9=18%,A错误;B、Q点时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具有A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进而A基因的频率逐渐上升,a基因频率逐渐下降,B错误;C、在Ⅱ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据此可推测,A基因控制的性状被选择,表现为A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获得了更多生存的机会,因此,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后代的机会可能比aa大,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据图可知,尽管Aa个体在Ⅰ、Ⅲ段所占的比例不变,但此时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故选C。3、B【解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3、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元,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4、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详解】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但抗体是和抗原结合的,抗原不一定是细胞,A错误;B、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其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B正确;C、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C错误;D、激素弥散到体液中,一经靶细胞识别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D错误。故选B。4、D【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两重性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详解】A、沙柳的正常生长除依赖植物激素的调节外,还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A正确;B、成熟叶片产生的生长素少,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消耗,有利于沙柳的成活,B正确;C、对沙柳掐尖留芽,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表现为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生长素含量高,导致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能运输到茎的接近根的基部,不能运输到根尖,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形态学上端),运往“根近茎端”(形态学下端),D错误。故选D。5、B【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A正确;B、呼吸酶位于细胞内,血浆中不含呼吸酶,B错误;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正确;D、剧烈运动时,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而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这与缓冲物质HCO3一、HPO42-等有关,D正确。故选B。6、C【解析】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Ⅱ、Ⅳ支试管内的培养液体积或者酵母菌起始数量不相同,因此K值不一定相同。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条件不适宜,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适宜,K值会上升。【详解】A、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可以看做一个种群,酵母菌的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B、在酵母菌的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24个,B正确;C、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24个为参照,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24÷16×400×104×10=0.6×108个,此时对应K/2值,所以K=2×0.6×108=1.2×108个,C错误;D、试管Ⅰ、Ⅱ内液体体积刚好成两倍的关系,初始数量也成两倍关系,所以可以同时达到最大K值,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试管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D正确。故选C。7、D【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液中的药物需要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心肌细胞,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体内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B正确;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D、通过稳态调节,使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保持动态平衡,即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D。8、A【解析】④处为动脉端,营养物质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①处为静脉端,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进入血液。【详解】若是胰岛细胞,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A错误;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①比④处CO2浓度高,B正确;若是骨骼肌细胞,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B可代表乳酸,C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正确。【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结合图示和选项中假设的各种条件,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9、(1)①.肾上腺素②.甲状腺(2)①.抗原②.细胞因子③.记忆B④.细胞免疫⑤.体液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HIV主要破坏辅助性T细胞(4)①.(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②.细胞【解析】1、据图分析,H7N9病毒→辅助性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细胞因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体温上升。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导致与产热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体温上升。【小问2详解】B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即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抗原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小部分记忆B细胞。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先进行细胞免疫,释放出H7N9病毒,再进行体液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小问3详解】HIV主要破坏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免疫系统失去抵御作用。【小问4详解】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细胞毒性T细胞,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点睛】本题以H7N9病毒为素材,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0、(1)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3)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解析】题图分析,鸟类的繁殖有传入神经的参与,说明有神经调节;与性腺相关,说明有性激素的参与,有体液调节;由图可以看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联想所学的知识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得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小问2详解】从图中不难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合成和分泌。【小问3详解】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点睛】熟知下丘脑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机制突破性激素的分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11、(1).生产者(2).消费者(3).绿色植物→兔→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