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_第1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_第2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_第3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_第4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

整体阅读指导

考情分析

考查年次202120222023

文本体裁论述类论述类论述类

关键词语XXX

新高考

文段数量XXX

I卷

选择题型XXX

简答题型XXX

文本体裁论述类论述类论述类

关键词语XXX

新高考

文段数量XXX

n卷

选择题型XXX

简答题型XXX

科普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科普文章已进入新高考信息性阅读的命题范围。如2020新高考n卷选用了有关微生

物的科普文章。

2.命题所选用的材料,具有知识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从考查的趋势

看,选材既注重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又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时代特色。

3.科普类文本阅读考查形式灵活,一般为选择题与简答题相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材

料相结合,信息归纳与文体特征考查合理搭配,考查形式多种多样,创新题型屡见高考试卷。

阅读导引

一、科普文章的基本概念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

动力,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而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

激发人们探求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兴趣。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

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读者所能理解的

文章。

二、科普文章的一般分类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科学说明文,二是科学小品。

高考大多选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

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三、科普文章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科学性。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生动性体现在善于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

3.内容的通俗性。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

介绍、表现科学知识。

四、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其文本阅读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文本和不同文本材料的

纯文字文本的信息组合体两类,这些文本紧密围绕同一主题,材料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

考查考生快速完成对碎片化信息的筛选,用连贯的逻辑思维把握其内在关联,用批判性思维

去审视和判断来源不同的信息的能力。

混合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步骤有类似之处,可采用三个步骤。

速读原文,明确材料内容

L把握文本构成。迅速浏览阅读文本的几则材料,确定文本的构成,梳理出各部分所写

内容,这样更有利于题文比对,迅速捕捉到有用信息。还可借助对标题的揣摩,辨别文体,

以便于解答文体特征类题目。

2.圈点关键信息。细读每则材料,勾画出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范围词、程度词、

指代词等重点词语,也包括引领句、过渡句、总结句、观点句等重点语句。

3.关注图表信息。读文时,要抓住“数据”这个核心区分数据统计的对象、认识数据

的大小变化、分析数据间的比值。

4.理解文本意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因其独到新颖、实用性强和富有现实感的特点,

颇具视觉冲击力,文本自身往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阅读题干时,要读全题干信息,明确题干要求,为解题分析提供依据。

回归文本,逐题进行分析

在速读文本和阅读题干的基础上精读材料,从原文文本“抠”答案。

典例文本

》典例1(2023•考试中心命制四省适应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

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一一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

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

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

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

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

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

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

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

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

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

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

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

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

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

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

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

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

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

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

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

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

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

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一一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

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

将为之一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

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

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

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

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

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

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领之势向四周奔流,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国

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

润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

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

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

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

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年,科学家在这里

发现了几块化石,它们属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类一一布氏豹。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

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

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

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原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

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

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

顺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

众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

物多样性的基石。

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

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

(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

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勾画大意,读懂文本信息

材料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文章以准确、生动、严

密、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引发的影响。

第一部分,总述观点。

第一段,首先明确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然后说明约6500万年

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诞生了青藏高原。

第二部分,分述观点。

第二段,说明大碰撞对中国地貌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

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

压,进一步抬升。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

第三、四段,说明大碰撞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受行星风系控制,在北纬30。附近的亚

热带地区难以形成降雨。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

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诞生了烟雨江南,也使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

第五段,说明大碰撞对中国水系的影响。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

降雪,压实形成大量冰川、湖泊等。当这座“超级水塔”向四周奔流时,中国乃至亚洲的水

系布局由此奠定。

第六段,说明大碰撞对生命的影响。介绍了青藏高原对动物起源、迁移的影响,以及

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归纳结论。

第七段,归纳结论: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

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

第二步:阅读题干,读全信息,明确题干要求

共五个题目,考查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重要信息推断、文本特征分析

等。

第三步:定位检索,准确筛选,比对选项与文中信息

前三个小题为选择题,要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语句,逐项进行比对分析。(相关分析见

1〜3题“我的分析”)

第四步:迁移知识,分析文本,整合符合条件的信息

后两个小题为简答题,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归纳信息,梳理结构,从原文文本抠答

案。(相关分析见4〜5题“我的分析”)

L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B.“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C.“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

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不正确”的一项,应逐项查找涉及的文本区间

进行分析比对,判断正误。

第二步:文本内容比对

(A项,内容涉及第一、二段,原文是“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

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

高原一一青藏高原诞生了……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

‘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

选项表述与原文一致。B项,内容涉及第三至五段,原文是“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

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高原’抽风

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选项表述与原文一致。C项,内容涉及第五段,原文是“一

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

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

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

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选项表述与

原文一致。D项,内容涉及第六段,原文是“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

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

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

高原”,可见“北极动物”中有一部分起源于青藏高原,“北极动物”范围大,并不是仅仅

指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选项与原文不一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

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

B.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

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

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

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

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选“不正确”的一项,应逐项查找涉及的文本区间,

依据材料信息分析选项。

第二步:文本内容比对

(A项,内容涉及第一、二段,依据“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

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

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可知,选项分析正确。B项,内容涉及第三段,原文是

“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

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

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

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可见北纬30°附近亚热带地区受行星风系控制干旱

少雨,但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但并未造成世

界上同纬度地区其他地方“降雨骤减”,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干旱少雨的。选项分析错误。

C项,内容涉及第五段,依据“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

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

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可知,选项分析正确。D项,内

容涉及六、七段,依据“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

化……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顺

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

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物

多样性的基石”可知,选项分析正确。)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

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

级阶梯就是根据海拔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

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

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要求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与推断选项说法,选“正确”的一项,应逐项查找涉及的文本区

间,依据材料信息分析选项,推断正误。

第二步:文本内容推断

(A项,依据原文“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

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

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可见应是“进一步抬升”,而非“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B

项,依据原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

“大兴安岭”应是“大兴安岭以东”。C项,推断合理。由原文三、四段可以推断出选项内

容。D项,依据原文“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

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可见难以形成降雨是

因为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不易凝结,选项强加因果。另外,此处“平原”与“北纬30。附

近的亚热带地区”不是一个概念。)

4.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

的作用?(4分)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要求分析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以及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的作用,应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第二步:回归文本分析

(1)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

(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2)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的作用

(影响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

大量降水。)

【答案】示例:第一问: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第二问:影响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

“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评分参考:第一点1分,第二点3

分。意思对即可。)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6分)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要求分析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哪些”表明不止一条,首先找出相关区间,

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第二步:回归文本分析

(1)分析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的要素一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如本

文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介

绍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了一个术语一一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

学性。)

(2)分析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的要素二

(文章先介绍青藏高原的成因,“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

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一一

青藏高原诞生了”,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地貌影响到

了气候,气候又影响到了水系,最后影响到生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严谨。这些都体现出

了文章的逻辑性。)

(3)分析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的要素三

(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如“如

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表达严谨;“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

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中“囊括”“绝大多数”也体现了

表达的严谨性,而诸多数字的罗列则体现出精确性。)

(4)分析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的要素四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

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如把青藏高原比喻为一座大型“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

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30°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

【答案】示例: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

究成果。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

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

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评分参考:每答出一

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

真题体验

》典例2(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

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

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

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

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

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

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

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

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球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

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

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

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

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

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

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

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人口”。在英国,近年

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一一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

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

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

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

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

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一一时间从当下向前

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

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

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

着脚尖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

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

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

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

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

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

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

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

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

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考查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不正确”的一项,应逐项查找涉及的文本区间

进行分析比对,判断正误。

第二步:文本内容比对

(A项,“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

世界”错。原文“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

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其中“我”就是本文的作者罗伯特•麦克

法伦。由此可见,是罗伯特•麦克法伦不认同乔治•佩雷克“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的观

点,认为应该用“更深层视野”来观察世界。)

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

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

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

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

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考查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选“正确”的一项,应逐项查找涉及的文本区间进

行分析比对,判断正误。

第二步:文本内容比对

(A项,"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错,本文的

核心观点是:我们需要了解地下世界,并且用深时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从而采取行动为后

世留下些什么。

B项,分析正确。

C项,”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错,第三段中心论点是“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

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

D项,“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

实”错,原文“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

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

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说明地下世界潜藏着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巨大力量,

我们需要了解地下世界。)

8.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6

分)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思考视角为“深时”,概括内容为“人们产生的两种

不同的行为”。

第二步:回归文本分析

(1)分析“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

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踞着脚尖站在边缘处”“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而

不是变得无动于衷”。

,(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

(2)分析“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

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

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

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

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

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答案】示例:①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种行为

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

动。

》典例3(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

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

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

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

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

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

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

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

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

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

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

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

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

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

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一2(左右时呈板状,在一5(左

右时呈柱状,在一15C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一25C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

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

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

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

晶体(一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一15。0。

O0©(#

实心板状实心核柱状薄板状名针状枝变状

品形态图

(摘编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

《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9.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3分)(B)

A

B

C

温度(七)

D

【我的分析】第一步:审读题干要求

选出“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应读懂图解,逐项与材料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比对,判断正误。

第二步:文本内容比对

(根据原文,雪晶的形状”在一15C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

高时,“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而A、D项六角形板状晶体在上,星状

的枝蔓晶体在下,正好相反,可排除A、D两项;雪晶的形状“在一2C左右时呈板状”;

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C项是由实心板状晶

体变成的针状晶体,可排除C项。)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