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_第1页
DB21T-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_第2页
DB21T-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_第3页
DB21T-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_第4页
DB21T-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DBXX/T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玉米大斑病--第3部分:玉米螟--第4部分:稻瘟病--第5部分:二化螟--第6部分:花生叶斑病--第7部分:粘虫--第8部分:棉铃虫--第9部分:灰飞虱--第10部分:水稻纹枯病--第11部分:马铃薯晚疫病—第12部分:地下害虫—第13部分:番茄潜叶蛾—第14部分:甜菜夜蛾—第15部分:玉米白斑病本文件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的第7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丹、张万民、孟威、屈丽莉、李眷、宋露。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沈阳市长江北街39号),联系电话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7部分粘虫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粘虫监测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诱测、卵量调查、幼虫调查、预测方法、预报数据收集和传输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粘虫测报调查和预报。术语和定义……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发生程度分级指标二至三代粘虫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虫口密度指标谷子(头/m2)小麦、水稻(头/m2)玉米、高粱(头/百株)参考指标:发生面积比率(%)二至三代二至三代二代(苗期)三代(成株期)轻发生(1级)0.1~3.00.1~5.01.0~5.01.0~10.0<5偏轻发生(2级)3.1~5.0*5.1~10.0*5.1~10.0*10.1~50.0*>5中等发生(3级)5.1~15.010.1~30.010.1~30.050.1~80.0>10偏重发生(4级)15.1~30.030.1~50.030.1~50.080.1~100.0>10大发生(5级)>30.0>50.0>50.0>100.0>10注:其他作物或其他发生代次发生程度参考以上分级指标成虫诱测诱测时间一代成虫于5月10日至6月25日,二代成虫于7月10至8月25日。诱测工具各地可从下列几种观测工具中,选出一种诱蛾效果最好的进行监测,将蛾量诱测结果记入附录A表A1中。虫情测报灯常年开展粘虫成虫监测场所,安装1台20W虫情测报灯,要求测报灯周围视野开阔,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按照灯管使用寿命定期更换黑光灯灯管。每周检查1次灯下虫量,将结果记入附录A中表A.1。性诱采用粘虫诱芯(有效组分为顺11-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配比为1800:200,毛细管型诱芯,每个含量2000μg)。采用钟罩倒置漏斗式诱捕器,水稻、小麦、谷子、苗期玉米等低矮作物田,诱捕器应放置在观察田中,每块田放置1组3个作为1个粘虫田间监测点,相距50m-100m呈正三角形放置,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成株期玉米等高秆作物田,诱捕器应放置于田边方便操作的田埂上,1组3个作为一个田间监测点,可放于同一田埂上相距50m-100m,直线排列,每个诱捕器与田边相距1m左右。田埂走向须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诱捕器离地面1m左右。每1-2天检查1次诱捕器,查清虫量,将结果记入附录A中表A.1。诱蛾器设置在离村庄稍远、比较空旷容易遭受粘虫危害的作物田。一般设置2台诱蛾器,间距应在500m以上,诱蛾器可以用木制或金属支架架起,诱蛾器底部距地面1m。设立后避免移动位置,保持稳定。诱集方法:加入诱剂(40°~50°白酒125mL,水250mL,红糖375g,食醋500mL,90%晶体敌百虫3g。先将红糖和敌百虫称出,用温水溶化后,加入醋、酒,拌匀)后,每日黄昏前将诱剂皿盖打开,搅拌诱剂后罩好筒盖,次日清晨将落在皿内和皿外死亡的粘虫蛾取出,携回检查并将诱剂皿盖盖好,减少诱剂蒸发,再罩好筒罩。诱剂每逢5(每月5日、15日、25日)增加半量,逢10(每月10日、20日、30日或31日)更换全量。当蛾量多、蒸发量大或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酌情增加或及时更换。每1-2日调查一次虫量,记入附录A中表A.1。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自动拍照虫情测报灯、自动性诱监测仪等自动化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从系统导出,纳入调查数据的内容。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检查在盛蛾期,隔日解剖检查一次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各级数量和交尾情况(方法见附录B)。即每次抽查上述方法诱到的雌蛾20头,诱蛾量不足20头时,应全部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2中。卵量诱测诱测时间二代卵于5月20日至6月20日,三代卵7月15日至8月10日。诱测方法采用草把诱卵法。选择较粗壮已变质的干稻草5根,剪成50cm长,基部扎紧成一把;或未变质干谷草5根、50cm长,从中间对折扎紧即为一把;将其固定在小木棍或细竹竿上,端部朝上,草把顶要高出作物20cm左右。每点选具代表性寄主作物田2块,每块田插10把;区域间距10m。调查方法从插草把第一天起,每3天检查并更换一次草把,仔细清点卵块数;同时抽取10块卵,检查其卵粒数。记载单个卵块最多、最少和平均卵粒数,结果记入附录A表A3中。幼虫调查幼虫系统调查调查时间二代自6月1日至暴食期止;三代自7月15日至暴食期止。每3天调查一次。调查田块选当地主要寄主作物田,固定1~3块为系统调查田。调查方法每块田棋盘式10点取样,小麦、谷子、水稻每点1m2,计每平方米虫量;玉米、高粱每点10株,调查后折算为平均百株虫量。调查小麦、谷子、水稻田时,取样点下铺一白布,或将白瓷盆与地面呈45度角,斜插于被查植株下,拍打植株,如此重复数次,直至拍打后再不出现幼虫为止,然后扒开行间,检查布上、瓷盆里、地表上的幼虫数量及其发育龄期,还应翻转根际松土,检查潜土的幼虫;此外,应仔细检查谷子心叶及穗轴内潜伏的低龄幼虫。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先检查心叶、叶腋、雌雄穗及干叶卷缝内的虫量、虫龄;再查地表及土内虫量、虫龄;如田中杂草较多,也要查清杂草上的虫量、虫龄。幼虫虫龄按体长和头宽区分(见下表)。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4中。粘虫幼虫发育进度龄期分级方法项目1龄2龄3龄4龄5龄6龄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体长1.871.8~2.25.95~7.19.8l7~1213.710~]820.811~2429.219~35.5头宽0.320.3~0.40.540.5~0.650.960.75~1.051.591.4~1.762.272~2.53.233~3.51幼虫普查普查时间当系统调查大部分幼虫进入2龄期时,立即组织一次普查。普查田块按照每个县调查不少于3个乡镇、每个乡镇不少于3个村,每个村不少于3块田的标准,选择具有代表性各种寄主作物的不同类型田(杂草多少、秸秆多少、长势强弱)进行调查,每个县不少于20块田。调查方法同幼虫系统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入附表A表A5中。残虫量调查调查时间当大田普遍防治后,系统调查大部分幼虫进入5、6龄期时进行。二代残虫量调查于7月1-5日,三代发生区于8月15-20日。残虫量调查选具有代表性已防和未防的各种寄主作物田及其他发生环境至少3块田,均以5点取样。小麦、谷子、水稻、绿肥、草地等田块每点查1m2,玉米、高粱每点查2m2,查清植株上、地面及地下幼虫及蛹的数量,检查幼虫龄期和蛹发育进度(区分方法见附录E、F)。将残虫量调查结果记入表5中。将残虫量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6中。天敌调查在残虫量调查的同时调查天敌情况,记载调查点内捕食性天敌种类和数量,同时在调查田中随机选取幼虫及蛹各30头,带回室内饲养检查寄生性天敌种类、数量。调查数据记载、汇总、上报与保存发生期预测期距法在成虫出现始盛后,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在3级以上,即按当地卵、1-2龄幼虫历期,推算出2龄和3龄发生时期,即作出防治适期预报。有效积温法依据卵或幼虫等虫态发育起点温度(t)、有效积温(K),结合当地气象预报温度(T),由有效积温公式(1),计算卵和幼虫等虫态发生历期(d),由此进行发生期预报。 d=KT−t (AUTONUM发生程度预测长期预报每年冬季,根据三、四代成虫南迁虫源量、越冬区发生量和气象部门长期气候预测,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做出翌年发生趋势长期预测。中期预报二代预报: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根据一代成虫诱蛾量,以及6月份气温、降水量,结合历史资料,做出二代中期发生程度预报。三代预报:每年7月中下旬,根据二代成虫诱蛾量,以及7月下旬至8月中旬气温、降水量,结合历史资料,做出三代中期发生程度预报。短期预报各代根据诱卵数量,结合未来天气情况,综合比较分析做出发生程度短期预报。

(资料性)

粘虫调查资料记载表粘虫蛾量诱测记载表日期(月/日)虫情测报灯性诱诱蛾器备注天气要素雌(头)雄(头)合计(头)雄(头)雌(头)雄(头)合计(头)粘虫雌蛾卵巢发育情况记载表日期(月/日)雌蛾来源检查虫数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及占百分比交配率(%)备注1级2级3级4级5级1级2级3级4级5级头%粘虫草把诱卵记载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检查把数诱卵块数(块)平均每把卵块数(块)检查卵块数(块)单块卵粒数(粒)备注最多最少平均粘虫幼虫发生量系统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作物种类取样面积或株数总虫数(头)平均m2虫数或百株虫数1-3龄(头)4-6龄(头)发生面积(万亩)备注粘虫幼虫发生量普查记载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作物种类取样面积或株数总虫数(头)平均m2虫数或百株虫数1-3龄(头)4-6龄(头)发生面积(万亩)备注粘虫残虫量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作物种类取样面积(m2)总虫数(头)幼虫及蛹发育进度备注幼虫(头)蛹(头)1-3龄4-6龄每平方米虫数每平方米蛹数化蛹率(%)羽化率(%)

(资料性)

粘虫卵巢发育级别和交尾划分方法1级:卵未形成,腹腔乳白色;卵管透明,长3~4cm,用肉眼辨认不出卵管中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粒粒饱满,乳白色;2级:卵粒可辨,腹腔乳白色,卵管白色,长4~6cm,卵管内卵粒呈分节状,脂肪体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