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二中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B卷命题:欧阳家友邱明峰校对,黄犁欢邵桂瑾李炯赵利安郑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关键是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其中的瓶颈是难以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本。21世纪以来,文化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社会化大生产和文化生产力的概念成为主导词。方式转变的背后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以及文化和科技跨界融合的文化生产力提升,这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国家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数字化是不可绕过的有效路径,这也是在文化领域和文化建设上能够抓住信息革命的一次重要机遇,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体现,其意义自不必待言。“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某些关键词,如“数据超市”“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是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提高文化生产力的要害。信息文明条件下,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化环节中,文化数字化是一条便捷的有效路径,是文化艺术生产力快速提高的必然之举,这一点已为国际经验所证实。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我们应该名正言顺地甚至大张旗鼓地提出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口号。事实上,有了现代化逻辑骨架的文化是真正的生产力,有着现代文明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才是生产力的思想观点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才是自在自为的完善的现代学科概念,才能真正为文化自信夯实经济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思想的支撑。文化数字化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革新和技术应用,还要“由器而道”、以技促道诉求一种新思维和原初视野。也就是说,文化数字化不仅在于使文化发展强身健体、形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健壮骨骼,更在于推动契合时代特点的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的整体跃升。文化数字化战略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打通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从而构建起一套由国家主导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在文化体系重塑中新被旧所融、旧因新而活,实现彼此所蕴含价值的极大化、“再发现”乃至聚合效应,以文化活力的激发和文化创新意识的增强形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力量。可见,在文化数字化所形构的原初视野中,文化数据因关联而焕发出整体性的文化力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文化强国赋能。(摘编自范玉刚《以“文化数字化战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材料二:随着数字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形态迅速崛起,以鲜明的数字化、虚拟性、开放平等性、方便快捷和多元性等特征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其呈现的新价值取向、新风尚,吸引了人们大量的关注,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以中国戏曲为例,让数字技术深度介入戏剧舞台空间的建构,数字灯光、数字影像、数字投映、数字音响投入使用,与演员一道共同完成一部戏剧,为传统戏剧注入了创新活力。古典舞剧《水月洛神》演出中,流水的动态影像投影到纱幕上,在灯光的配合下,与舞台上穿梭在纱幕中的人物表演形成叠透关系,营造了梦幻的戏剧意蕴。除此之外,可通过智能空间实现虚实并行的数字剧场表演和“在场性”远程观演,并将人工智能引入舞台表演领域,让“数字人”走上舞台扮演角色。数字戏剧演出中,不同剧场的舞台空间实现有机整合,形成不同演员在不同舞台联袂演出的新模式。虚拟场景和真实舞美有机融合,数字虚拟演员可以与真人演员同台交互演出。观众可以远程观演,并与演员远程互动,实现“在场性”观演方式的创新。同时,借助互联网,以直播的形式连接舞台和屏幕前的观众,实现了相关剧目的“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融合”新模式。比如,京剧《龙凤呈祥》有三大升级亮点:一是持续创新戏曲演艺“5G+4K”线上演播模式,融入云包厢、云呐喊、云打赏等多种实时交互模式,为国家京剧院带来首个数智人学生尤子希;二是打造京剧场景化社交消费新模式,推出首届“云上戏迷节”;三是开拓京剧文化海内外“融媒传播”新格局,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今,数字媒体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传播共享与传承创新搭建了多元化网络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AI以及AR、VR为代表的XR数字技术的介入,以更多元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地渗入到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中。不过,必须平衡好数字赋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呈现之间的关系,把握数字技术介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程度,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其能够切实充分彰显风采和魅力。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研究其当代美学价值,挖掘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推动力。更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方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摘编自何震《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数字化是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有助于突破文化资源转化的瓶颈。B.文化数字化不仅可以让文化发展保持健康和活力,还可以推动文化观念的更新和文化形态的整体跃升。C.文化数字化的重要抓手是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技与道由此得以实现融合,供给侧与需求侧得以打通。D.文化数字化使戏曲等传统文化打破传统舞台边界,突破旧有的观演关系,焕发出传承和传播的新活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加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质上就是靠思维方式的创新,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B.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样是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共识,文化数字化和文化经济学等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和经济基础。C.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从演出内容到形式的变革创新,融会中需注重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审美的相得益彰。D.舞剧《水月洛神》让数字技术介入舞台,呈现数字艺术效果,让表演在智能空间中虚实并行,给观众带来文化场景新体验。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化是生产力”观点的一项是()A.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字人在钱塘江上踏浪来到主会场上空,和现场火炬手共同完成了创意点火,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的焦点。B.从与“李白”隔空对诗,到“长安十二时辰”的沉浸体验,不断创新的立化场景、文创产品让西安成为网红城市,激活城市经济。C.越剧《新龙门客校》将整个剧场布置成一间布满机关暗道的客栈,演员与观众多次互动,满足了观众沉浸式观剧的体验需求。D.杭州市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协同开展算法模型创新攻关,带动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4.请结合两材料谈谈下面的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持续升温,从艺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而广受好评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到古典美学和现代元素相结合而一票难求的民族舞剧《红楼梦》,从用动画点燃“唐诗热”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到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并引发国学热潮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强大的时代魅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昨日如初(节选)樊建军他极不安分,满世界乱跑。如果有只记录仪把他走过的线路记录下来,得到的是一团乱麻,像蚕吐丝织茧,又像女人缠毛线。此刻,他却像只孤鸟呆立,笨拙地转动脑袋,左瞅瞅,右望望。对岸有个男孩在放风筝,牵线、仰头、奔跑,四肢舒展,头发飞扬。风筝飞起来,越过柳树壁,往高处蹿。他说,我的风筝呢?他左顾右盼,而后一只手弯曲着擎过头顶,蹒跚地跑起来,一边欢呼,“我的风筝飞了起来,飞得像男孩的一样高”。他举着,像举着风筝的线辘。他的头顶只有几朵残絮般的云,可他确信风筝飞上了天。响了,响声巨大。他正快乐着,什么也听不见。女孩慢跑着经过他身边时说:“爷爷,您的响了。”她边跑边回头盯着,看是否需要帮助。他拿出,诺基亚老人机。摁了一下,铃声消失。又响了起来,声音更宏大。“你们总是这样,当我玩得高兴的时候就要把我喊回去,好像不这样干,就不能证明你们是爸妈,我就不听你们的。”铃声歇了,又再起,反复几回。他像个任性的孩子,自言自语。“你们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不让我同这个玩,不让我同那个玩。”他在埋怨,在控诉。一大堆事,都是令他心碎的往事,多少年过去都无法释怀的事。“你们去闹社火,去看戏,都不带我去。”“想去船上看看,不让,去游泳,更不让。去摘果子,你们差点没用竹竿把我捅下来。”“就我一个人啊,你们都去哪儿了?”远处的灯火次第亮了起来,公园里暮色氤氲,越加浓酽。他一个人站在湖边,像只落单的小动物。他已经认不出那些上下翻飞的白鹭,只会抬起手指着它们,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那些白鹭让他依稀记得自己架着梯子去掏屋檐下的麻雀窝,却被父亲扽了下来。能到白鹭公园纯属误走误撞。他走出小区,很快迷失了方向,高楼大厦都长着同一副面孔。他在水泥丛林间像蚯蚓似的钻来钻去,不知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人这一生,惟有偶然,偶然中的偶然,才是正确的旅程。他能够来到这里,是偶然的叠加。公园就那么几棵枫杨树,在他眼里是一片森林,他围绕着那几棵树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来。当他转晕转累,那个人及时出现。来者相貌同自己相像,但他却认不出。他用浑浊的眼球盯着来人问:“你是谁?”来人闪过一线惊愕,但微笑着,用温和地回答:“我是您儿子啊。”“你不是我儿子。”他的脸阴沉了。“您好好看看?”他狐疑地看着这张似乎熟悉的脸,沉默。而后郑重地问:“你叫什么名字?”“银河,李银河呀。”他略显惊讶,他记得儿子的确叫银河,可是他不敢相信这个自称李银河的人就是他儿子。他还存有一些狡黠和诡计,便变换种方式来考验:“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说。”“李德厚,我爸叫李德厚。”他用迷惘的眼神瞅着:“李德厚是谁?”“爸爸,李德厚是您,您就是李德厚呀”李银河和颜悦色地对他说。“我叫李德厚?”“对!”“我叫李德厚,李银河是李德厚的儿子。”他自言自语,瞥了儿子一眼:“你不是我儿子,我儿子的身架没有这么高大。”李银河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以让人不易察觉的缓慢速度将身体缩下去,背勾了,腰也塌了,整个人矮了半截。“你瞧瞧,我的个子其实没有那么高,刚刚够到您的肩膀呢。”这变矮的人不得不仰起脸同他说话。他看看眼前矮矮墩墩的中年男人,又侧过脸看看枫杨树,拿不定主意。枫杨树一声不吭,不给他任何暗示。好久,才认真地问:“你小时候经历讨哪些有趣的事?”“有年冬天结冰了,我故意说想吃泥鳅,您赤着脚,挽起裤子到水田里,用锄头敲开冰面,挖回来小半桶泥鳅。”他摇摇头。“有一回您睡午觉,我用墨汁把您的脸涂了漆黑。您就那样跑出去上工,结果被人笑话大半年。”他竟然笑了:“我记得的。”“有年秋天,家里收获几个大南瓜,我偷偷用刀切开口子,掏出南瓜子,照原样将切口封好,等您发现时,南瓜肚子里早已烂成了一钵粥。”他又摇了摇头。“有一次,我捉了条黄鳝,放到您的被子里,您去睡觉时以为进了蛇,吓得从床上跌下来。”他呵呵笑了,说:“我就知道是你的恶作剧。”李银河半商量半催促地说:“爸,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吧。”他磨磨蹭蹭。李银河走近他两步,去挽他的胳膊。他后退了一步,“慢着,你把袖子捋起来。”李银河依言卷起袖子,一只蝴蝶纹青趴在胳膊上。小时候被炭火烫伤后留下疤痕,前些年才纹了只蝴蝶遮掩。老人冷笑了一声:“你不是我儿子!”……因为三天两头迷路,儿媳在他的外衣上缝一块写着姓名和的白布条。总有好心人拨打那个:“李银河吗?我看见一个穿藏青色夹克衫的老人,在香樟树下绕来绕去?”“喂,李银河吗?好日子超市门前有个头发花白、穿黑色羽绒服的老人,转悠好久了!”再后来,父亲彻底忘记了他们是谁。他变得惜字如金,用沉默在他们之间竖起了高墙,他在墙那边折腾个不停,直到把自己活活累垮。最终,老人安分了,无声无息地躺在一只小盒子里,被固定在公墓区的某个角落。李银河什么时候去看他,他都老老实实待在那里,只是看不见他的身影和笑容。即便叩响那扇反射着阳光的黑色大理石门,也无人应答。往后,李银河极少能接到陌生人的了。在漫长而沉静的时光中,李银河的内心好像磨蚀了一角,咝咝漏着风。父亲的身影和相貌渐趋模糊,越来越淡,好像剧终后的屏幕,一片寡白。他快记不起父亲的模样了。他悚然一惊,像溺水的人抓住漂浮物似的抓起,其实并没有响。(选自《星火》2024年第1期,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说老人的行走路线纷乱得像“蚕丝”毛线”,形象生动地写出老人行迹的混乱无序,也暗示家属寻找老人的艰难。B.受男孩青春活力的感染,老人也“老夫聊发小年狂”,虽步履蹒跚,却也快乐地放飞起手中的风筝,并沉醉于其中。C.作者在叙事中夹杂关于偶然议论,既强调老人能到白鹭公园源于多个偶然因素,也表达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感悟。D.小说对景物的描写不多,却有助于表现人物内心,如描写公园暮色可表现老人迷路时面对夜幕降临的孤单与无助。6.下列对文中语言描写的鉴赏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描写有助于丰富小说内容,如老人的控诉和他向儿子的提问,展现他模糊甚至混乱的记忆,也引发读者思考老人行为如无知孩童的原因。B.李银河对一件件童年趣事的回忆,既写出他少年时的顽皮可爱,更表现父亲给予儿子的深沉的爱,为这篇原本沉重的小说添上了温暖的色彩。C.在“总有人拨打”“有言”和“极少能接到陌生人的”的“无语”中,李银河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也体会到失去父亲的落寞。D.言为心声,作者借人物之言传人物之心,文中每处语言描写都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折射其内心或苦恼或快乐或困惑等多样的情感体验与状态。7.试分析标题“昨日如初”的含义。8.有人说,苦难像沉重的磨盘将人碾碎,但它也给了承受者一笔巨额的财富。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文本二;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迂远而阔于事情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和“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用法不同。B.“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加”是“更”的意思,和“加之以师旅”中的“加”意思不同。C.“非我也,兵也”中的“兵”是“士兵”的意思,与“藉寇兵而赍盗粮”中的“兵”意思相同,与“六国破灭,非兵不利”中的“兵”意思不同。D.“唐虞”即尧、舜,“三代”即指夏、商、周。“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中的“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1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居则曰:不吾知也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视为止,行为迟C.行李之往来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1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B.孟子所说的施行“王道”就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C.太史公认同孔子的“一味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很多怨恨”的观点,并认为天子和庶人好利的弊病没有不同。D.文本一围绕“民不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说理透彻,气势磅礴,结构严谨,层次井然,环环相扣,使全文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5.孟子施行仁政的主张最终没有被采纳,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宋)张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①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②,杜若③满芳洲。【注】①沉累:屈原沉湘,亦曰“湘累”。这里指屈原、②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为古代传说中的圣君。③杜若:一种芳草。1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开篇从词人自身遭际落笔,“西风”两句承接上句,用拟人手法写自己经过江上的长途飘荡,终于来到游览胜地岳阳楼。B.日暮下的君山,云气缭绕,沅湘边的草木,春来葱茏,月儿皎洁明亮,悬挂徘徊于帘幕之间,词人倚栏而立,久久凝神远眺。C.词人欲祭奠屈原而不知其处所,山水间所见唯渔人樵夫;回首呼唤虞舜却只见芳草开遍河洲之野。末句以景结情,余韵悠长。D.上片侧重写登高所见之景,下片运用典故,侧重抒发怀古伤今之情,这种写法在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亦有体现。17.作者登楼眺望,“远思渺难收”,结合词句简要分析全词表达了哪些情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大肆挥霍六国百姓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2)苏洵《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用土地赂秦的行为,如同“________”,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但“________”。(3)《侍坐》章中,子路慷慨述志:自己可以在三年时间里,将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并且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外患内忧中的国家治理好。(4)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明月与银河一同映入水中,使天地间“________”,词人借这一片皎洁的月色,表明自己“________”的光明磊落的心志。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叶梅就显示出她的文学才华。1979年小说处女作《香池》发表后,陆续有《花灯,像她那双眼睛》《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最后的土司》等作品问世。她的小说感染力强,牵动人心,真可谓是①。叶梅的创作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从虚构到非虚构,她总在不断地尝试跨界。在叶梅看来,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而她正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她乐意尝试不同的职业,也很乐意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这些尝试给了叶梅②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所以,评论家李建军说,叶梅是一个“有根”的作家。多年来,她的写作大都以自己的出生地三峡为根基,然而在③时代前,叶梅觉得一个作家不仅要有根,也应该不断回答时代的课题,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在迅猛的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新气象。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C.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雷雨》)D.他看见你这样用功,就不会疑心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了。(《哈姆莱特》)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做“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B.“生存还是毁灭”这段著名独白,集中揭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C.我们要结合文中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D.要理解这些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始终处在互动之中,从而让戏“活”起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