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海中学高三模拟考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写到元妃省亲,宝玉应命作诗,有

“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一眼瞥见,便劝他改去。且不说宝玉胶柱鼓瑟地有些学究气,也不说宝钗自呈才

博地把钱翊的诗张冠李戴地算到了韩翊名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论里尽管有那么多对用典的讽刺

贬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却依然那么喜欢用典。

②一般说来,中国诗,尤其是山水诗乃是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读诗的人在接

触这些文字的时候,脑荧屏出现的不是文字而是直接出现了一组组连续不断的流动图像,在这组图像的依

次流动中,它所伴生的情感内核也随之凸现,而诗的韵律及内部节奏又调节与控制着这些意象的流动频率。

这种象、意、节奏乃是融于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视境流动与心理快感。如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头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在读者的视境中立刻凸现出的就是乌云、乌云翻滚、(末)遮住山

头这样一幅连续呈现的动态画面。这种节奏流畅的视境依次呈现——尤其是全诗引起的连续流动的视觉呈

现——在引起读者心理快感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看电影正看到赏心悦目时突然灯光大亮,屏幕上打出

“片子未来,请稍候”,或者吃饭吃得正香时忽然来个石头珞牙,必然令人大为扫兴。事实上读诗也是如此,

视境有节奏地连续,就令人感到自然、轻松,就容易“神入”诗境,而视觉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

令人感到别扭、难受,也就无法很舒适地进入境界。

③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了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比如李贺

《感讽五首》之二中有四句: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寒食摇杨天,愤景长肃杀。在“合格的读者”的脑

海里,依次呈现的是郊外——贾谊墓——无人凭吊(荒草衰飒)——清明时节白杨却在风中摇曳种悲

愤的情绪、一种肃杀的情景,人们可以由此而联想到贾谊墓前过去曾有过络绎不绝的凭吊者与连绵不断的

香烟,而如今却冷落荒疏,就是踏青扫墓的时候,也那么冷冷清清,因而引发一种久远的惆怅。然而,在并

不具备这种“认知能力系统”的读者那里,“青蝇”这个典故便使得中间断开了,缺少了这个中介环节,不

仅大大降低了诗歌的整体可感性,造成了节奏失调,甚至连诗意都会误解。像那个清代最博学的注释家王

琦,就把“青蝇”按照《诗•小雅•青蝇》的意思理解为“谗谐之人”,“青蝇久断绝”就变成了“昔时谐

言之人亦归乌有”这种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既然是好事又何必“愤”“肃杀”,于是王琦只好硬着头皮把它

扭成“盖妒能嫉贤虽只在一时,而千载之下犹令人恨恨而不能释”,因此李贺对今世的感慨变成了替古人

生气。

④但是,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在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

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而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并不是

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而是交响乐曲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号。这短暂的休止实际上成了一种更深刻、

微妙的连续,正如0

⑤前者是节奏的打乱而后者是节奏的延绵,具有“认知能力”的读者读到这种用典的诗句时,他在瞬间

里就理解了典故的涵义。再进一步,他又能从中更多地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并由典故

为联想的契机,在脑荧屏上浮现出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这样,诗句的内涵顿时便丰富了许多,层次也增加

了不少。这种诗歌语言现象,西方新批评派文论家阿伦•泰特称之为“张力”,它借助读者的知识使一个意

象的外延与内涵迅速膨胀,在宋人杨亿看来,就叫''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羯”,换句话说就是典

故像个橄榄,入口之初不觉如何,但越嚼就越有味儿。或者说诗中用典如造院"借景",园内只有曲栏池水,

但借着游人的目光,却使远山、蓝天、飞鸟都齐汇小院,使小园平添了许多景致。在“合格的读者”面前,

典故已不再包裹着生涩坚硬的外壳而呈露了它的内核,而它的原型及其使用史又引起了一连串的联想,使

它具有了极大的“张力”。

(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材料二:

问“隔”与“不隔”之别。目: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

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

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

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摘编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宝玉应命作诗,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一眼瞥见,便劝他改去。材料

一引用这一内容的目的是批驳宝玉的学究气和宝钗的张冠李戴。

B.读诗的人在接触中国诗的时候,脑荧屏不仅出现了文字,而且直接出现了流动图像,如读者读“黑云

翻墨未遮山”时,视境中会出现乌云、乌云翻滚、(未)遮住山头的画面。

C.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常常造成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因而中国古典

诗歌创作中虽喜欢用典,但中国古典诗论对于用典却多有讽刺贬斥。

D.宋人杨亿认为“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这一说法与西方新批评派文论家阿伦•泰特提

及的“张力”有共通之处,他们都肯定了读者有丰富诗歌内涵的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娜的一项是()

A.清代注释家王琦把李贺《感讽五首》之二中的“青蝇”理解为“谗谐之人”,把李贺对今世的感慨变

成了替古人生气。由此可见,读者即便极为博学,也会误读典故,对于多意的典故,还需结合上下文理

解。

B.“'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是指这两句词中运用了谢灵运、江淹等人的典故,在不熟悉典

故的读者那里,阅读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材料二中的“隔”与材料一中的“视境中断”的内涵是基本

一致的。

C.王安石诗云:“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舂^影外天。”这两句本不失为一组声色俱佳、动静相生的好

诗句,但“搏黍”(黄鹏)和“舂金且”(鹭鹭)横亘其中,必然会造成“视境中断”,降低诗歌的整体可

感性。

D.材料一中出现了“合格的读者”、具有“认知能力”的读者、熟悉典故的读者,这几个词在语境中的

意思是相同的,这些读者能读懂典故在诗歌中的意思,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

多的遐想。

3.下列选项,最适合出现在材料一第四段划线处的一项是()

A.阿恩海姆说:“由声音突然的中止所产生的那种死寂的静止与充满着生机的安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

的。”

B.朱光潜说:“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

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

C.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如果我们把一个静止的镜头插入到影片的连续系列中,它就会呈

现出一种呆板僵化的姿态。”

D.刘勰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则馀声易遣;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

4.材料一的作者曾表示,他写书奉行“让人爱看的原则”,“总想把文字写得轻松些”。文中多处联系日

常生活中的事物来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请结合文本,完成填空。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论证观点

看电影正看到赏心悦目时被迫中断

吃饭吃得正香时石头硝牙

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

交响乐曲谱中的暂时休止符号

造院“借景”,园内只有曲栏池水

借游人目光,使小园平添了许多景致

5.面对善用典故的中国古典诗词,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读者”?请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孙权”的典故为例,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案】1.D2,C3.A

4.①读诗时视觉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无法舒适地进入境界。②熟悉典故的读者因遐想而引

起的暂时停顿与其他读者因不了解典故而引起的“视镜中断”不同。③诗中用典,但诗中内容有限,但可以

借助读者的知识丰富诗歌内涵。

5.①减少与作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理解典故的涵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是三国

时期的英雄人物,曾经建都京口,并且打垮了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②能从中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

意义与感情色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

了,用孙权典故,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

不满。③能由典故联想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丰富诗句内涵和层次。比如联想到《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也用了这一典故,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也暗含了对苟且

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目的是批驳宝玉的学究气和宝钗的张冠李戴”错误,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论里尽管有那

么多对用典的讽刺贬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却依然那么喜欢用典”可知,“目的是批驳宝玉的学究气和

宝钗的张冠李戴”错误,目的是引出“用典”。

B.“不仅……而且”逻辑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脑荧屏出现的不是文字而是直接出现了一组组连续不断的

流动图像”,可见应是“不是……而是……”。

C."……因而……”错误,第一段写“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论里尽管有那么多对用典的讽刺贬斥,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却依然那么喜欢用典”,第三段写“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

便常常造成了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必然”太绝对,结合“但是,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可知,

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结合“在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而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

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并不是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而是交响乐曲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

号。这短暂的休止实际上成了一种更深刻、微妙的连续”可知,根据上下文,划线处要与两种停顿的区别

有关。本项符合。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结合“如果说,看电影正看到赏心悦目时突然灯光大亮,屏幕上打出‘片子未来,请稍侯‘,或者吃饭

吃得正香时忽然来个石头路牙,必然令人大为扫兴。事实上读诗也是如此,视境有节奏地连续,就令人感

到自然、轻松,就容易‘神入'诗境,而视觉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感到别扭、难受,也就

无法很舒适地进入境界”可知,读诗时视觉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无法舒适地进入境界。

②结合“但是,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在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

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而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并

不是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而是交响乐曲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号。这短暂的休止实际上成了一种更

深刻、微妙的连续”可知,熟悉典故的读者因遐想而引起的暂时停顿与其他读者因不了解典故而引起的

“视镜中断”不同。

③结合“他在瞬间里就理解了典故的涵义。再进一步,他又能从中更多地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与

感情色彩,并由典故为联想的契机,在脑荧屏上浮现出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这样,诗句的内涵顿时便丰

富了许多,层次也增加了不少。这种诗歌语言现象,西方新批评派文论家阿伦•秦特称之为‘张力',它

借助读者的知识使一个意象的外延与内涵迅速膨胀”可知,诗中用典,但诗中内容有限,但可以借助读者

的知识丰富诗歌内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结合"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了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可

知,减少与作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理解典故的涵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是三

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曾经建都京口,并且打垮了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

②结合“再进一步,他又能从中更多地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并由典故为联想的契

机,在脑荧屏上浮现出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可知,能从中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用孙权典

故,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③结合“这样,诗句的内涵顿时便丰富了许多,层次也增加了不少。这种诗歌语言现象,西方新批评派文

论家阿伦•秦特称之为‘张力',它借助读者的知识使一个意象的外延与内涵迅速膨胀……或者说诗中用

典如造院“借景”,园内只有曲栏池水,但借着游人的目光……”可知,能由典故联想用过这一典故的诗

句,丰富诗句内涵和层次。比如联想到《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也用了这

一典故,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也暗含了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庙宿

陆鑫

“冷庙茶亭,街头路尾,只有要饭叫化的人,只有异乡流落的人,才在那里过夜。有个草窝的人任凭是

三更半夜,十里廿里,总得回自己的窝里去睡,何况有高床板铺的人家!”一个夏天的清早,我还阖着眼睛

睡在床上,就听见父亲这样大声地申饬着。

这话是对我的表弟而发的。“舅父,我和邻哥儿到沙滩上捉蟋蟀,直到夜深,便和他们在茶亭里睡了一

觉,天一亮我便跑来这里了。”说着颇带得意的神色,却不料遭了一顿斥骂。

听了这隔面的教训之后,我益发不敢自由放肆了。虽则我渐渐地不满意起我所处天地的狭小。①我幻

想,假如我能睡在溪边的草地上过夜,可以任意眺望,草地上到处长满了花,红的,白的,紫的,十字形的,

钟形的,蝴蝶形的...

我在父母的卵翼底下度过了平安的童年,我第一次觉得人生的旅途并不如幻想那般美丽,是我十八岁的

一个夏天。

我从K地回家去。到了一个叫作长毛岭的地方,走到岭脚的时候,突然一种晕眩攫住了我。“休息一

回罢。”我想。附近没有人家,离大路五十步远一株大枫树底下有一座庙。案前烛台上亮着几双蜡烛,炉里

香烟绕缭着,这倒不是冷庙呢。一阵沁人的香气在风中送来。抬头一看,庙前的照壁上攀满一墙的忍冬花。

我便倚在香案的脚上假寐着,养着神。

太阳西坠,人归,鸟还林。②暮色好像悬浮在浊流中的泥沙,在静止的时候便渐渐沉淀下来,也如沙土

的沉淀一样,有着明显的界层。那时我所坐的庙位在山麓当然是暮色最浓最厚密的地方,岭腰是半明半暗,

而岭的上面和远山的顶则依旧光亮,透明。一只孤独的鹰在高空盘旋着。那儿应该是暮色最稀的地方,也许

它的背上还曝着从白云反照下来的阳光呢。

看看这庙里并不肮脏,看看这一墙的忍冬花清香可喜,一种好奇的心突然牵引着我:“既然走不动,便

在这香案底下睡他一宵,且看他怎样?”庙宿虽是初次,我也不胆怯。明天,病好了,天未明前便起身走,

——口气跑,至I〕家...

忽然我记起从前父亲责骂表弟的话。当时他这样大声地呵叱是故意叫我听见的么?是预知我有一天会

在外边逢到山高水低,为免却这“迟行早宿”的嘱咐,便借着发怒的口吻,寓着警戒之意么?世间的父母,

辛勤劳苦地为他们的子女都预备了一个家,大的小的,贫的富的,希望子女们不致抛荒露宿,而世上栖迟于

荒郊冷庙中者,又不知有多少人!

“咦,你是义镇来的么,天黑了,坐在这里做什么?”

一位中年妇人拿了一个香篮踏进庙来,熟视我的脸,惊讶地问。

“是X哥儿吗?”

这种不意地直呼我的奶名怔住了我。我想否认,但说不出口。

“你认不得我,难怪,十多年头了。我是你的堂姊。小时候我时常抱你的。”

她急促地把自己介绍出来,毫无疑义地她的眼睛不会看错。

我知道这位姊姊的名字,我也知道这位姊姊的命运。小时候我确是晨夕不离地跟着她的。她抱我,挽我

到外边去采野生的果实,拔来长在水边的“千斤草”编成胡子,挂在我的耳朵上。端午时做香袋系在我的胸

前。抱我睡的时候也有。有一次还带了一只大手套,在黑夜里把我吓得哭起来,那时我已有牢固的记忆了。

在她出嫁的一天,好像并不以离开我为苦,在我哭着不给她走的时候分明地嫣然笑了……

看我一声不响,大概知道我有不得已的情形,便不再追问,只是热情地说,“天黑了,到我家去过夜,

脏一点。”

接着连推带挽地把我拉进她的家。这不是家,这是庙左旁的一间偏屋。刚才我从右边进来,所以不曾留

心到o③屋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灶,没有鸡,没有猫,没有狗,没有孩子,也没有老人,这不像家。

我在床沿上坐了下去并且回答她我是她的堂弟,她好像异常高兴似地问我:“你为什么不雇把轿子呢?

你在外面读书的,像你这样真有福气。你们是选了又选、挑了又挑的人。”

接着答我的问句,话便川流似的滔滔地流出来。她诉出了她一生的悲苦,在弟弟的面前诉说悲苦是可耻

的呀,以前不是我每逢受委曲的时候跑去诉给她听的么?但是她还得这样地诉说着,世上她已无可与诉的

人了。她说到她如何受丈夫的撰弃,受自己同胞兄弟的撰弃,受邻里叔伯的撰弃,如何失去她的爱儿,如何

成了一个孤独伶仃的人。

她年纪仅三十左右,但望去好像四十的老人了。她又告诉我怎样来这庙,每天于早晨傍晚在神前插几炷

香,收一点未燃完的蜡烛,庙里每年有两石租谷,她每年便靠这租谷和香火钱过活,勉强也过得去。

“靠来靠去还是靠菩萨。”慑于人之不可靠而仅能乞灵于神,她吐出这样可悲的定命论来了。

听说我病了,她便收拾起她未说完的话,赶紧到灶下点起一把火,随即在屋的一只角落里拿来一束草一

一这类似薄荷的药用植物在家乡是普遍地应用着的——放在锅里煎起来,一面把她自己的床铺理了一理,硬

要我睡下,又在什么地方找出一包红糖,泡在汤里,热腾腾地端来给我。一边抱歉似的说,“糖太少,苦一

点。”

在她端汤给我喝的时候,这步行和端碗的姿态仍然是十多年前我熟识的她。我熟识她的每一个小动作。

我感到安慰,我感到欣喜,在眼前,这化身为姊姊形态的家的温柔,令我忘了身在荒凉的岭下。她催我睡,

不肯和我多说话,自己在床前地上展开一个旧毡陪我,我在这抚爱的幸福中不知不觉地睡去。

次晨动身的时候,她为我整整衣领,扯扯衣襟,照着从前的习惯,直到我走到岭的半腰,回头望这古庙

时,她还兀自茫然地站在那里。

④“有家的不论三更半夜,十里廿里,总得回去……”父亲的话始终响在我的耳际。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对表弟的大声训斥或许也是说给我听的,寓有警戒之意,但我多年以后才意识到。

B.我走到岭脚时,一阵眩晕,就决定在大枫树底下的冷庙里过夜,想着次日天亮再回家。

C.堂姊在出嫁时嫣然笑了,因为她为可以摆脱原生家庭而开心,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

D.对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过着苦难人生的堂姊,作为读书人的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E项的一项是()

A.①处童年奇妙的幻想与下文十八岁返家途中因病庙宿的现实形成对照,展现“我”的成长。

B.②处的环境描写富有象征性,表现了山村封建思想的浓厚,为下文堂姊的遭遇埋下伏笔。

C.③处连用多个短句,简洁明了,通过我的观察强调堂姊屋里面一贫如洗,根本不像个家。

D.④处父亲的话与文首呼应,既使文章结构完整,又含蓄地表达了我逐渐理解父亲的苦心。

8.文中的堂姊与《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人物形象上有相似之处,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评价陆蠡:“在30年代所涌现的一批散文新秀中,他是独树一帜

的。他像李广田那样洋溢着乡野和泥土的气息,又如芦焚那样善于倾吐忧郁和动人的故事,像吴伯箫那样

驾驭着凝练质朴而清丽的文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A7.B

8.①堂姊和祥林嫂都年仅三十左右,却苍老异常。

②堂姊和祥林嫂一样,失去丈夫、爱儿、家人,孤苦伶仃。

③堂姊和祥林嫂都寄希望于神灵,可悲可叹。

9.①选材上,表现家乡的冷庙茶亭、花草山岭、民俗人情,富有乡土气息。

②情感上,表达了对乡村妇女苦难人生的悲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

③语言上,对童年的回忆记叙清新自然,对堂姊的遭遇表达含蓄平静。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就决定在大枫树底下的冷庙里过夜”错,结合“接着连推带挽地把我拉进她的家。这不是家,这是庙

左旁的一间偏屋”可知,“我”所住并非冷庙,且当时只是想休息一会儿,并没有立刻决定住宿庙里。

C.“因为她为可以摆脱原生家庭而开心”错误。嫣然笑了只是小时候“我”的观察,原文并未提到摆脱原

生家庭。

D.“怒其不争”错误,无中生有。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象征性”“伏笔”错,此处的环境描写没有象征性,且没有起到伏笔的作用。

故选B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本文“她年纪仅三十左右,但望去好像四十的老人了”,祥林嫂出来鲁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

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可见,堂姊和祥林嫂都年仅三十左右,却苍老异常。

②本文“她说到她如何受丈夫的接弃,受自己同胞兄弟的撰弃,受邻里叔伯的接弃,如何失去她的爱儿,

如何成了一个孤独伶仃的人”,祥林嫂经历了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可见,堂姊和祥林嫂一样,失去丈

夫、爱儿、家人,孤苦伶仃。

③本文“靠来靠去还是靠菩萨”,祥林嫂,人们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

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可见,堂姊和祥林嫂都寄希望于

神灵,可悲可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体裁特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选材上,表现家乡的冷庙茶亭、花草山岭、民俗人情,富有乡土气息。如“附近没有人家,离大路五十

步远一株大枫树底下有一座庙。案前烛台上亮着几双蜡烛,炉里香烟绕缭着,这倒不是冷庙呢。一阵沁人

的香气在风中送来。抬头一看,庙前的照壁上攀满一墙的忍冬花”描写山岭庙宇,写堂姐对“我”的关

照,这些都极具乡土气息。

②情感上,表达了对乡村妇女苦难人生的悲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但是她还得这样地诉说着,世

上她已无可与诉的人了。她说到她如何受丈夫的损弃,受自己同胞兄弟的拱弃,受邻里叔伯的拱弃,如何

失去她的爱儿,如何成了一个孤独伶仃的人”从堂姐的诉说中可以看到堂姊失去丈夫、爱儿、家人,孤苦

伶仃,这些含着作者对人生和婚姻的思考。

③语言上,对童年的回忆记叙清新自然,如“她抱我,挽我到外边去采野生的果实……在她出嫁的一天,

好像并不以离开我为苦,在我哭着不给她走的时候分明地嫣然笑了……”,作者用轻快的笔触回忆童年与

堂姐的生活;对堂姊的遭遇表达含蓄平静,如“次晨动身的时候,她为我整整衣领,扯扯衣襟,照着从前

的习惯,直到我走到岭的半腰,回头望这古庙时,她还兀自茫然地站在那里”表达含蓄平静,情感不外

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道

章学诚

学于圣人,斯为贤人。学于贤人,斯为君子。学于众人,斯为圣人。非众可学也,求道必於一阴一阳之

迹也。自有天地,而至唐、虞、夏、商,迹既多而穷变通久之理亦大备。周公以天纵生知之圣,而适当积古

留传,道法大爸之时,是以经纶制作,集千古之大成,则亦时会使然,非周公之圣智能使之然也。盖自古圣

人,皆学于众人之不知其然而然,而周公又遍阅于自古圣人之不得不然而知其然也。周公固天纵生知之圣

矣,此非周公智力所能也,时会使然也。譬如春夏秋冬,各主一时,而冬令告一岁之成,亦其时会使然,而

非冬令胜于三时也。故创制显庸之圣,千古所同也。集大成煮周公时狸也时会返当时而然周公亦丕自知其然

也。

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今人皆嗤党人不知孔子矣,抑知孔子果成何名乎?以谓

天纵生知之圣,不可言思拟议,而为一定之名也,于是援天与神,以为圣不可知而已矣。斯其所见,何以异

于党人乎?天地之大,可一言尽。孔子虽大,不过天地,独不可以一言尽乎?或问何以一言尽之,则日:学

周公而已矣。周公之外,别无所学乎?目:非有学而孔子有所不至;周公既集群圣之成,则周公之外,更无

所谓学也。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斯一言也,足以蔽孔子之全体矣。“祖述尧、舜”,

周公之志也。“看享文、武”,周公之业也。一则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再则日:“甚矣吾衰,不

复梦见周公。”又目:“吾学《周礼》,今用之。”又目:“郁郁乎本哉!吾从周。”哀公问政,则日:“文、

武之政,布在方策。”或问“仲尼焉学?”子贡以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述而不作”,周公之旧

典也。“好古敏求”,周公之遗籍也。党人生同时而不知,乃谓无所成名,亦非全无所见矣。后人观载籍,

而不知夫子之所学,是不如党人所见矣。而犹嗤党人为不知,奚翅㈤百步之笑五十步乎?故自古圣人,其

圣虽同,而其所以为圣,不必尽同,时会使然也。惟孔子与周公,俱生法积道备无可复加之后,周公集其成

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然则欲尊孔子者,安

在援天与神,而为恍惚难凭之说哉?

(选自《文史通义》)

【注】奚翅:何止,岂但。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集大成者A周公B所独也C时会适当时而然D周公E亦不自知G其H然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含义及相关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道法大备之时”的“备”,意为“完备”;与成语“求全责备”的“备”字词义相同。

B.“时会使然也”的“时”,意为“时机”,与《齐桓晋文之事》“无失其时”中“时”词义相同。

C.“宪章文、武”中“宪章”与《答司马谏议书》“以膏泽斯民”中“膏泽”用法不同。

D.“郁郁乎文哉”的“文”,意为“文采”,与《论语十二章》中“文质彬彬”的“文”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春夏秋冬,各自掌管一个季节,而冬季之所以胜过其它三个季节,是因为冬季宣告了一年的

完成。

B.周公是集群圣之大成的圣人,在他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学问了,孔子向周公学习,所以没有孔子没有学

的东西了。

C.作者认为达巷党人说孔子“无所成名”的行为尚有见地,但后人阅读书籍,却不了解孔子所学,这是

不应该的。

D.自古成圣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而周公集大成以行其道,孔子向周公学道,并阐明周公所教,其

道如出一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人皆嗤党人不知孔子矣,抑知孔子果成何名乎?

(2)然则欲尊孔子者,安在援天与神,而为恍惚难凭之说哉?

14.结合材料第二段,概括作者认为孔子“学周公而已矣”的依据。

【答案】10.ACD11.A12.A

13.(1)现在的人都嘲笑达巷党人不了解孔子,难道他们了解孔子最终成什么名吗?

(2)既然这样,那么想要尊奉孔子,哪里在于引用上天和神灵,然后得出一些模糊难以依据的说法呢?

14.①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周公之外,更无所学。②《论语》中有许多孔子学习周公的言语,譬如“甚矣吾

衰,不复梦见周公”。③孔子之道与周公一脉相承,如出一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汇聚各方面成就的,只有周公独自一人。时机恰巧应当这样就这样,周公自己也不知这样做的原

因。

“集大成者”“周公所独也”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者”“也”后AC处均应断开;

“周公亦不自知其然也”主谓宾齐全,句意独立,其前D处应断开。

故选AC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治理法则很完备时候。/苛求人或事物,要求其完美无缺。

B.错误。“无失其时”中“时”意为时节。句意:是时机造成这样的。/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

C.错误,用法相同,都为名作动。效法;施恩泽。句意:效法文王武王。/施恩泽于人民。

D.错误。“郁郁乎文哉”的“文”意为礼乐仪制,亦有一说为完美。句意:周代文化丰富多彩,真是完美

啊!/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而冬季之所以胜过其它三个季节”表述有误,由原文”而非冬令胜于三时也”可知,原文认为四季都

是平等的,只是时机不同而己。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嗤”,嘲笑;“抑”,难道;“果”,最终。

(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安”,哪里;“援”,引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周公既集群圣之成,则周公之外,更无所谓学也”可知,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周公之外,更无所

学。

②由“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斯一言也,足以蔽孔子之全体矣……再则曰:‘甚矣吾衰,不复梦见周

公'”可知,《论语》中有许多孔子学习周公的言语,譬如“甚矣吾衰,不复梦见周公”。

③由“惟孔子与周公,俱生法积道备无可复加之后,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

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可知,孔子之道与周公一脉相承,如出一辙。

参考译文:

原道

章学诚

向圣人学习,这就是贤人。向贤人学习,这就是君子。向众人学习,这就是圣人。不仅可以向众人学

习,学习时还要求道于万事万物。自从天地产生以来,到唐尧、虞舜、夏、商,道的迹象已经发现很多

了,穷尽而变化、变化而通达、通达而长久的规律也很完备了。周公凭借上天赋予、生而知之的才能,正

好处在古代文化积累留传,治理法则很完备的时候,因此规划国事创立制度,聚集自古以来的成就,那么

也就是时机造成这样,不是周公的无上才智能够造成这样。大概自古以来的圣人的经验,都向不知道这样

的原因而这样做的众人学习,而周公又汇聚了古来不得不这样做的圣人,就知道了应当这样。周公本来就

是拥有上天赋予、生而知之才能的圣人,但这不是周公的才智与力量所能做到的,是时机造成这样的。就

好像春夏秋冬,各自掌管一个季节,而冬季宣告一年的完成,也是时机造成这样,而不是冬季胜过其它三

个季节。因此,创立制度显示功绩的圣人,几千年来是一样的。汇聚各方面成就的,只有周公独自一人。

时机恰巧应当这样就这样,周公自己也不知这样做的原因。

达巷党人说:“伟大啊,孔子!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现在的人都嘲笑达巷党人不了解孔

子,难道他们了解孔子最终成什么名吗?他们认为上天赋予生而知之才能的圣人,不需要立言立名,成就

一定的名声,因此援引上天和神灵,认为圣人是不可能被了解罢了。他们的见识,和达巷党人有什么不同

的呢?广大的天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孔子虽然伟大,但不会超过天地,难道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有

人问用什么样的一句话能完全概括,回答是:学习周公罢了。除了周公,另外没有学习的了吗?回答是:

没有孔子未学到的学问;周公已经集合前代圣人的各种成就,那么在周公之外,再也没有所说的学问了。

周公集合前代圣人的各种成就,孔子学习周公而完全学到了周公之道,这一句话,完全能够概括孔子的整

个了。“遵循尧、舜之道”,是周公的志向。“效法文王武王”,是周公的事业。孔子这样说:“文王已

经去世,周代的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又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没有再次梦见周公了。”又

说:“我学的《周礼》,现在实行它。”又说:“周代文化丰富多彩,真是完美啊!我依从周代的。”鲁

哀公询问政事,就说:“文王、武王的政治措施,都记载在竹简木牍上面。”有人问:“孔子的学问是从

哪里学来的呢?”子贡认为,“文王武王为政的方略,没有完全湮没于地下(失传)”。“传述而不创

作”,是对于周公时的典章制度而说的。“喜好古代文化,努力探求”,是对于周公传下的书籍而说的。

达巷党人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不了解孔子,以至于说孔子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这也不是完

全没有见地的。后代人阅读书籍,却不了解孔子学习的是什么,这是不如达巷党人的见地了,却还讥笑达

巷党人不了解孔子,哪里仅是逃走一百步的士兵嘲笑逃走五十步的士兵呢?因此,自古以来的圣人,他们

的大德大智虽然相同,但他们的成为圣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也是时机造成这样的。只有孔子和

周公,都生在制度积累治道完备而且不能再增益之后,周公集合他们的成就来实行自己的大道,孔子了解

周公的大道,发挥大道来阐明教化,如同虎符一样吻合,好像出自同一个人,不再有毫毛般微细的不同。

既然这样,那么想要尊奉孔子,哪里在于引用上天和神灵,然后得出一些模糊难以依据的说法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嬴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①黄庭坚前年离开谪居的川蜀,次年又被贬往广西宣州。本诗就写于两次贬谪之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虚庵”是胡逸老的书斋,首句“藏书万卷”既写出了藏书之多,也照应了诗题。

B.“必有明月生蚌胎”一句与《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句都营造了凄冷的意境。

C.诗人赞叹胡逸老观山观水都能得其妙处,借山水的妙境使人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

D.本诗借为书斋题诗,既写出胡逸老心性豁达闲适,也流露出黄庭坚自己广阔的胸襟。

16.全诗是如何塑造胡逸老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5.B16.①首联以诗书传家与遗金满箱对比,赞美了友人诗礼传家的清高品格。②颔联借灾年

与贫人共享粮食之事例以及运用典故,赞美友人行善积德的仁爱之心。③尾联借山水妙境赞美友人不慕世

俗功名利禄、宦途得失的高洁情操。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都营造了凄冷的意境”错误。本诗借“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意境

高洁。《锦瑟》中用“蚊人泣泪”传说表达的是复杂难言的怅惘情绪,意境凄美。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将“藏书万卷”能够“教子”与“遗金满筑”引来灾祸进行对比,赞美了胡逸老以诗书礼仪传家的家

教家风,显示其品格的清雅高洁。

颔联借用典故,显示胡逸老品格的清高。写胡逸老能拿出粮食与与贫苦人共享的具体事例,赞美他和气必

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这里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据《三国志•魏书•荀

我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诗人意谓,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

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

尾联借助景物之妙衬托胡逸老形象,赞美友人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能得妙境,而山水的清淑之气又能使心

灵澄清无滓,一尘不染,赞美了庵主高洁的人格、闲适的胸襟,豁达的态度,不慕名利的节操。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借盘庚的故事表明“,”的行事准则,这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会激起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

(其四)》中“,”写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

(3)“云”具有随风飘荡、游止不定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常用“云”这个意象来表现游子漂泊流离、

无所依附,如“,"。

【答案】①.度义而后动②.是而不见可悔故也③.酌酒以自宽④.举杯断绝歌《路难》

⑤.白云一片去悠悠⑥.青枫浦上不胜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酌、悠、枫、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一种语言,从教、学、使用的角度来看,相对地讲,语汇是比较难的。这是因为:第一,①。

比如汉语普通话,说“吃面包”“吃苹果”“吃菜”“吃牛肉”,但是不说“吃酒”,因为酒是液体,要说

一“喝”.,丕说“咯”,然而,凡是药,即使是药水或者汤药,统统说"吃",不说“喝”。这又有什么道理

可讲,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第二,词太多。学任何语言,要想单单管点儿用,总得会几千个词。许多词有多

义多用现象,充分理解已经不易,掌握使用做到准确得体更难。人们容易感到语音、语法困难,尤其在学习

第二语言时,其实,无论鼓数量说或就内容说,②。第三,语汇的身上负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

文化传统,社会风土人情,?多人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倘若这些方面的知识不够,③。在中

国,比如举行一次文艺晚会,大家请某人弹一曲钢琴,或者唱一首歌,或者朗诵一首他本人写的诗,表演完

了,大家鼓掌,他答谢,同时可能说(尤其在很小型的,十个八个人的聚会时):“胡弹乱喝,献耳,献理”“见

笑,见笑”“请指教”。在西方,不大会这样说;西方人初次听见中国人这样说会感到不理解,甚至诧异。

(摘自张志公《语汇重要,语汇难》,有删改)

18.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引号,并且它们的用法相同。

B.加点的“稍微”指数量不多,这里表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严谨。

C.加点的“就”作为介词,在文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

D.加点的“以至”表示上述原因形成的结果,可以替换为“以致”。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

字。

【答案】18.C19.①语汇的规律最不好讲

②与语汇之难都无法相比

③对词的领会就必然困难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标点符号的能力。

A.错误,两处引号作用不同,前句是强调,后句是引用。

B.错误,“稍微”表示程度不深,不是“数量不多”。

D.错误。加点的“以至”犹直至,直到。表示在时间、程度、范围、数量上的延伸。而“以致”表示由于

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语境表示范围的延申,不能替换为“以致”。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结合“这又有什么道理可讲,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的语境可知,此处强调语汇无规律可讲,可填:语

汇的规律最不好讲。

②结合“人们容易感到语音、语法困难,尤其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的提示及“无论就数量说或就内容

说”“相对地讲,语汇是比较难的”的内容可知,此处是说相比之下语汇最难,可填:与语汇之难都无法

相比。

③结合“在西方,不大会这样说;西方人初次听见中国人这样说会感到不理解,甚至诧异”的语境及“倘

若这些方面的知识不够”的假设可知,此处是说领会理解困难,可填:对词的领会就必然困难。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

湖中都有堤。①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②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即

便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湖水常年盈满。.湖水极清。.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

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③肥厚

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运

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

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④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

成一个印象:翠。

(选自汪曾祺《草木春秋•翠湖心影》,有删改)

20.“秋尽江南草未凋”,这个诗句应放在上述文字哪一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上述文字中划横线句写翠湖红鱼,极富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20.B21.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湖水极清,常年盈满。

22.运用拟人手法,以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