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高钠血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优化第一部分术前液体管理原则 2第二部分围手术期钠离子监测时机 4第三部分轻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7第四部分中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9第五部分重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11第六部分耗竭性高钠血症围手术期管理 13第七部分术后继发性高钠血症的处理 16第八部分高钠血症患者麻醉注意事项 19
第一部分术前液体管理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前液体管理原则
1.避免过度补液,尤其是对于容量超负荷或心血管疾病患者。
2.首选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而不是低渗晶体液。
3.对于高危患者,如严重高钠血症、COPD、肾功能不全,术前应进行监测和适当的液体调整。
液体选择
1.对于轻度至中度高钠血症患者,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是首选的液体。
2.对于严重高钠血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低渗晶体液,如0.45%或0.9%生理盐水。
3.对于容量超负荷患者,应谨慎使用液体,并考虑使用袢利尿剂。
液体量
1.术前液体量应根据患者的血容量状况和手术类型进行个体化调整。
2.对于脱水的患者,应补充液体以纠正血容量不足。
3.对于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应避免过量补液,并考虑使用袢利尿剂。
补液速度
1.术前液体应缓慢静脉注射,每小时不超过1升。
2.对于严重高钠血症患者,补液速度应更加缓慢,每小时不超过500毫升。
3.仔细监测患者的液体状态,根据需要调整补液速度。
监测
1.术前应监测患者的血清钠水平、血容量状态和心血管功能。
2.在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液体状态,以识别和纠正任何异常情况。
3.对于高危患者,如严重高钠血症患者,应更加频繁地进行监测。
术后管理
1.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液体状态和电解质平衡。
2.根据需要调整术后液体量和类型,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电解质。
3.对于高危患者,考虑在术后使用利尿剂以防止血容量超负荷。术前液体管理原则
术前准备对高钠血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其中液体管理是关键环节。
术前钠校正
对于入院时血钠浓度>155mmol/L的患者,理想情况下应在手术前进行钠校正。钠校正速度应根据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和血钠浓度决定。通常推荐:
*血钠浓度>160mmol/L:每小时校正1mmol/L
*血钠浓度156-160mmol/L:每小时校正0.5mmol/L
术前肠外补液
入院时血钠浓度正常(135-145mmol/L)但存在高钠血症风险的患者,术前应进行肠外补液,以维持血容量和预防术中高钠血症。推荐使用等渗晶体液,如: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林格液(含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和葡萄糖)
自由补液
对于术前血钠浓度正常且无高钠血症风险的患者,可采用自由补液策略。患者可以根据口渴程度随意饮水或其他液体。
补钾
高钠血症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低钾血症,因此补钾至关重要。推荐使用口服或静脉补钾,目标血钾浓度为4.0-5.0mmol/L。
监测与评估
术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钠浓度和神经系统状态。如果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嗜睡或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停止钠校正并咨询神经科医生。
特殊情况
*血钠浓度>160mmol/L:可能需要透析或血浆置换治疗以快速降低血钠浓度。
*脑钠血症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限制液体摄入和使用袢利尿剂或托伐普坦。
*肾性高钠血症:应进行液体限制和使用利尿剂。
*药物诱发的高钠血症:应停用致高钠血症的药物,如利尿剂、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第二部分围手术期钠离子监测时机关键词关键要点【围术前监测】
1.入院时即应监测血清钠离子浓度,特别是高危患者。
2.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在术前3~7天内动态监测血清钠离子浓度。
3.入院后应询问患者液体摄入史、利尿剂使用情况和肾功能情况。
【围术中监测】
围手术期钠离子监测时机
围手术期钠离子监测对于优化高钠血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识别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建议的钠离子监测时机:
术前监测
*术前访视期间,应对所有高危患者进行血清钠离子测定,包括:
*年龄大于65岁
*有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或肝脏疾病病史
*正在使用利尿剂、皮质类固醇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
*进食不良或脱水
*对于症状性高钠血症患者,应立即进行血清钠离子测定。
术中监测
*对于接受持续2小时或以上手术的患者,应每2小时监测血清钠离子。
*对于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应每1小时监测血清钠离子。
*对于接受血制品输注的患者,应在输注前后监测血清钠离子。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应每4小时监测血清钠离子。
术后监测
*对于术后第一天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应每4小时监测血清钠离子。
*对于术后出现高钠血症症状(如嗜睡、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的患者,应立即监测血清钠离子。
*对于高钠血症预后不良的患者(如接受创伤手术或有慢性肾脏疾病),应在术后24小时内监测血清钠离子。
其他监测时机
*对于正在使用影响钠离子代谢的药物(如利尿剂、皮质类固醇、NSAID)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清钠离子。
*对于出现高钠血症症状(如嗜睡、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的患者,应立即监测血清钠离子。
监测频率的调整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治疗方案,可以调整钠离子监测频率。例如,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减少监测频率;对于病情不稳定或正在进行积极治疗的患者,可以增加监测频率。
目标血清钠离子浓度
对于高钠血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目标血清钠离子浓度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而定。一般而言,建议缓慢纠正高钠血症,以避免脑病和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等并发症。目标血清钠离子浓度通常为:
*症状轻微:145-150mEq/L
*症状中度至重度:140-145mEq/L
*严重症状或脑症状:135-140mEq/L
结论
围手术期钠离子监测对于优化高钠血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通过遵循建议的监测时机,可以及时识别和纠正电解质紊乱,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第三部分轻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轻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定义
轻度高钠血症定义为血清钠浓度在145~150mmol/L。
病因
*自由水丢失,如尿崩症、利尿剂使用
*低渗溶液摄入不足
*醛固酮增多症
围手术期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
*电解质紊乱风险增加
*肾功能减退风险增加
*伤口愈合不良
处理原则
轻度高钠血症的围手术期处理旨在纠正水分不足,避免快速校正引起脑水肿的风险。
1.轻度脱水(血清尿素氮<20mg/dL,血清肌酐<1.5mg/dL)
*补充自由水(如生理盐水或0.45%氯化钠溶液)以纠正脱水,目标血清钠降低率为0.5~1mmol/L/h。
*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和尿量。
2.中度脱水(血清尿素氮20~40mg/dL,血清肌酐1.5~2.0mg/dL)
*补充自由水,目标血清钠降低率<0.5mmol/L/h。
*使用低渗溶液(如0.225%氯化钠溶液)以避免快速校正。
*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和尿量。
3.严重脱水(血清尿素氮>40mg/dL,血清肌酐>2.0mg/dL)
*紧急补液,包括自由水和晶体溶液。
*使用低渗溶液(如0.125%氯化钠溶液)。
*限制补液速度以避免脑水肿。
*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和尿量。
特殊情况
*尿崩症患者:使用脱氨加压素鼻喷剂或口服片剂以抑制尿液生成。
*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使用螺内酯以拮抗醛固酮的作用。
监测
*血清电解质水平(钠、钾、氯化物)
*尿量
*意识状态
*神经系统体征(如瞳孔反应、腱反射)
预防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围手术期液体计划。
*监测患者的血清钠水平,尤其是在利尿剂使用或脱水风险增加的情况下。
*对高危患者进行教育,强调充足水分摄入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中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中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液体置换:
*首选使用0.45%氯化钠溶液。
*速度:根据血钠水平和神经系统症状而定,通常为每小时250-500ml。
*目标:将血钠浓度降低至150-155mmol/L。
血浆置换或透析:
*在以下情况下考虑:
*血钠浓度>160mmol/L
*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对液体置换反应不佳
*血浆置换或透析可迅速降低血钠浓度,但也有并发症的风险。
药物治疗:
*脱氨加压素(DDAVP):可增加肾脏对水的重吸收,降低血钠浓度。通常用于轻度至中度高钠血症。
*利尿剂:可增加尿液排出,促进水和钠的丢失。不适用于血容不足的患者。
监测:
*密切监测血钠浓度、神经系统症状和血容量。
*每1-2小时监测血钠浓度,直到稳定。
*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嗜睡、抽搐和昏迷。
*监测尿量,确保充分的补液。
注意事项:
*纠正血钠浓度时应谨慎,避免过快或过度的纠正。过快纠正可导致脑水肿。
*对于长期高钠血症患者,血钠浓度应逐渐降低,以防止脑水肿。
*合并有其他电解质紊乱时,应同时予以纠正。
具体步骤:
1.评价血钠浓度和神经系统症状:
*血钠浓度150-160mmol/L,无神经系统症状:轻度至中度高钠血症。
*血钠浓度>160mmol/L,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高钠血症。
2.轻度至中度高钠血症:
*静脉输注0.45%氯化钠溶液,每小时250-500ml。
*根据需要使用DDAVP。
3.严重高钠血症:
*静脉输注0.45%氯化钠溶液,每小时500-1000ml。
*根据需要考虑血浆置换或透析。
*使用利尿剂(谨慎使用)。
4.监测和调整:
*每1-2小时监测血钠浓度。
*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血容量。
*根据需要调整输液速度和使用的药物。
5.目标:
*将血钠浓度降低至150-155mmol/L(轻度至中度高钠血症)。
*对于严重高钠血症,应缓慢降低血钠浓度,以防止脑水肿。第五部分重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关键词关键要点重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1.快速补液:
-立即静脉输注D5W或半渗透溶液,如0.45%氯化钠溶液。
-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血钠水平和临床状况而定。
2.监测电解质:
-定期监测血钠、钾和氯离子水平。
-仔细监测尿钠排泄量。
药物治疗
1.脱氨加压素(DDAVP):
-可通过促进水再吸收减缓高钠血症。
-适用于尿比重低、血浆渗透压高的患者。
2.异丙托酰胺:
-是一种袢利尿剂,可增加尿液排出量,促进高钠尿。
-适用于尿比重高、血浆渗透压高的患者。
并发症监测
1.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意识模糊、昏迷。
-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心血管并发症:
-心动过速、高血压。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采取适当措施。重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重度高钠血症(血钠水平>155mmol/L)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电解质紊乱,在围手术期应谨慎管理。
病理生理学
*高钠血症是由于水分缺乏或钠摄入过多所致。
*水分缺乏会导致低血容量和血浆渗透压升高。
*高渗使水从细胞流出,导致细胞脱水。
*钠过量摄入可直接增加血浆渗透压。
临床表现
重度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
*神经系统症状(嗜睡、烦躁、谵妄、癫痫发作、昏迷)
*口渴、多尿
*肌肉无力、痉挛
*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围手术期管理
重度高钠血症的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需采取以下措施:
1.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支持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
*根据需要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
2.电解质纠正
*缓慢静脉输注无菌水,以降低血浆渗透压。
*每小时输液量通常为1-2mL/kg,具体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脱水程度。
*密切监测血钠水平,以防止水中毒。
3.神经系统并发症管理
*严重的钠校正应速度不快于每天0.5-1mmol/L。
*过快纠正血钠可能导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这是一种可能致命的脱髓鞘疾病。
4.预防并发症
*避免使用造影剂,因为它们含钠量高。
*考虑使用利尿剂以促进水排出,特别是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研究证据
研究表明,围手术期重度高钠血症的最佳管理方法包括:
*缓慢纠正血钠水平:每天不超过0.5-1mmol/L。(Grandeetal.,2012)
*使用无菌水进行静脉输液:5%葡萄糖溶液不推荐用于纠正高钠血症。(Chungetal.,2014)
*密切监测血钠水平: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钠水平,直到患者稳定。(Jaberetal.,2014)
结论
重度高钠血症的围手术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挑战,需要采取多学科的方法。通过缓慢纠正血钠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管理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第六部分耗竭性高钠血症围手术期管理关键词关键要点耗竭性高钠血症围手术期管理
主题名称: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1.术前应纠正脱水,首选补液剂为0.45%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对于伴有严重高钠血症(血钠>155mEq/L)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低钠盐水(如0.2%生理盐水)。
2.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出入量和血清电解质,避免过度补液。
3.术后患者应逐步恢复正常的液体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主题名称:药物疗法
耗竭性高钠血症围手术期管理
耗竭性高钠血症(DHS)是一种由于体液丢失而发生的相对钠过多的疾病。围手术期,DHS的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失血、利尿剂的使用或水摄入不足有关。DHS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
评估
评估DHD患者时,应仔细了解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使用和液体摄入情况。体格检查应评估血容量状态、神经系统功能和皮肤黏膜状况。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清钠、钾、氯化物、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
液体复苏
DHD患者的液体复苏至关重要。复苏液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血容量状态而定。对于有明显失血的患者,应首选红细胞或全血输注。对于无明显失血的患者,可使用晶体液,例如生理盐水或林格乳酸盐溶液。
复苏液输注速率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和血清钠水平进行调整。应缓慢输注液体,避免过度补液。目标血清钠水平为145-150mEq/L。
电解质监测
除了液体复苏外,还应监测电解质,尤其是钾和氯化物。DHD患者可能出现低钾和低氯化物血症。应根据血清电解质水平补充钾和氯化物。
神经系统监测
DHD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意识改变、惊厥和昏迷。应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
预防
预防DHD围手术期发生至关重要。措施包括:
*充足的液体摄入
*避免过度使用利尿剂
*监测血清钠水平
*输血或液体复苏时小心
其他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措施,例如:
*血管加压素拮抗剂:用于顽固性DHD
*静脉利尿剂:用于过量补液
预后
DHD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潜在原因的严重程度和及时干预。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EBMedReview:Hypo-vs.hypernatremiaintheperioperativesetting](/topics.php?paction=showTopic&topic_id=123)
*[Managementofhypernatremia:anevidence-basedreview](/pmc/articles/PMC5451812/)
*[Hypernatremiaintheperioperativepatient:currentconcepts](/pmc/articles/PMC3547687/)
*[Peri-operativeFluidManagementandtheManagementofHyponatremiaandHypernatremia](https://www.rcoa.ac.uk/document-store/college-publications/Peri-operative-Fluid-Management-and-the-Management-of-Hyponatraemia-and-Hypernatraemia-2nd-edition-2020)第七部分术后继发性高钠血症的处理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继发性高钠血症的处理
主题名称:液体复苏
1.首选低钠溶液(0.45%氯化钠或0.9%生理盐水),避免使用高渗溶液。
2.复苏速度应缓慢,每小时不超过500-1000ml,以避免脑水肿。
3.密切监测血清钠浓度和神经系统状况,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复苏方案。
主题名称:药物治疗
术后继发性高钠血症的处理
术后继发性高钠血症是指手术后血钠水平升高至145mmol/L以上,是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围手术期自由水丢失,如术中失血过多、呕吐、腹泻等,导致血容量不足,进而触发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导致肾脏重吸收自由水,从而使血钠浓度升高。
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病因治疗
*补充自由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静脉输注0.45%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
*控制ADH分泌:限制患者饮水量,同时给予呋塞米等利尿剂抑制ADH分泌,促进肾脏排泄自由水。
2.药物治疗
*去氨加压素:直接拮抗ADH,阻断其对肾小管集合管的作用,增加自由水排泄。
*多巴胺:低剂量多巴胺可抑制ADH分泌,但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
3.营养支持
*提供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代谢可产生自由水,帮助纠正高钠血症。
*限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可产生含氮废物,需要自由水排泄,加重高钠血症。
4.其他措施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钠水平和血容量。
*避免过快纠正血钠水平:过快纠正可导致脑水肿,甚至致命。建议以每天不超过1mmol/L的速度降低血钠浓度。
*预防并发症:如癫痫、肌阵挛等,必要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或其他对症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
*去氨加压素拮抗剂:
*地美环素:0.5-1.0μg/kg静脉输注,每4-6小时重复1次。
*托伐普坦:15-30mg静脉注射,每15-30分钟重复1次,直至血钠下降至130-140mmol/L。
*利尿剂:
*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每4-6小时重复1次。
*托拉塞米:10-2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重复1次。
*其他药物:
*多巴胺:2-5μg/kg/min静脉输注。
*苯妥英钠:抗癫痫药物,可抑制ADH分泌。
注意事项
*术后继发性高钠血症的治疗相对复杂,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
*频繁监测血钠水平和血容量变化至关重要,以避免过度纠正或低钠血症。
*患者如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更加慎重。第八部分高钠血症患者麻醉注意事项高钠血症患者麻醉注意事项
1.术前评估
*详细评估病史,了解导致高钠血症的原因。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缺水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等。
*监测血清钠离子浓度、血容量、血浆渗透压、血清肌酐、尿素氮和神经系统检查。
2.术中管理
2.1液体管理
*谨慎补液,避免过度补液加重高钠血症。
*使用低渗盐水溶液,如0.45%生理盐水或2.5%葡萄糖液体,缓慢纠正高钠血症。
*监测血清钠离子浓度,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
2.2麻醉剂选择
*优先选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的麻醉剂,如丙泊酚或镇静剂。
*避免使用高渗透压麻醉剂,如甘露醇,以免加重高钠血症。
2.3神经系统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注意意识水平、瞳孔大小、肌力、肌张力和腱反射的变化。
*使用脑电图(EEG)监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4心血管监测
*监控心率、血压和心电图,评估心血管功能。
*高钠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因此需要及时识别并治疗。
3.术后管理
*继续监测血清钠离子浓度,直到稳定。
*逐渐纠正高钠血症,避免过快的校正速度导致脑水肿。
*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模糊、癫痫发作或意识障碍。
*提供充足的液体,并考虑额外的钾补充。
4.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重度高钠血症(血清钠>155mmol/L)患者,术前应进行快速纠正,每小时下降血清钠浓度不超过1mmol/L。
*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优先纠正高钠血症,以避免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对于慢性高钠血症患者,校正速度应更慢,以防止脑水肿。
5.潜在并发症
*过度补液导致的高钠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癫痫发作或脑水肿
*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肾功能损害
通过采取这些注意事项,麻醉医生可以优化高钠血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手术预后。关键词关键要点轻度高钠血症围手术期处理
主题名称:围手术期补液
*关键要点:
*围手术期补液应温和进行,避免过度补液导致水钠过载。
*首选0.45%生理盐水或平衡晶体液,根据患者血钠水平和临床情况调整输液量。
*注意电解质平衡,监测血清钠和钾水平,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
主题名称:监测与评估
*关键要点: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钠水平,包括术前、术后和术后恢复期。
*评估患者的体液状态(如血压、心率、尿量),判断是否有补液不足或过量的风险。
*寻找导致高钠血症的潜在原因,如糖尿病、甲亢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主题名称:药物治疗
*关键要点:
*轻度高钠血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或意识改变,可考虑静脉注射甘露醇或3%生理盐水以降低血钠水平。
*同时,应控制原发病,如治疗糖尿病或甲亢。
主题名称:预防措施
*关键要点:
*纠正高钠血症风险因素,如控制糖尿病、甲亢等。
*围手术期避免使用含钠量高的溶液和其他药物。
*患者出院后,教育患者识别和避免导致高钠血症的因素。
主题名称:特殊人群
*关键要点:
*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更容易发生高钠血症,应格外注意。
*脑神经外科患者对血钠水平变化敏感,围手术期管理需更加谨慎。
*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术前需适当调整剂量以避免加重高钠血症。
主题名称:未来趋势
*关键要点:
*探索新的治疗方式,如静脉注射脱水剂或钠尿激素受体激动剂。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血钠水平和体液状态。
*加强对高钠血症围手术期管理的培训和研究,提高临床医生的意识和技能水平。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钠水管理
关键要点:
1.谨慎补液,避免过度输液加重高钠血症。
2.纠正钠水失衡,根据钠浓度和血容量状态调整补液方案。
3.监测血清钠浓度和血容量,动态调整补液策略。
主题名称:手术适应证
关键要点:
1.根据高钠血症严重程度和手术类型评估手术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