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3(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8/3D/wKhkGWcIQICAOr-eAAInz5IbbA0503.jpg)
![中考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3(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8/3D/wKhkGWcIQICAOr-eAAInz5IbbA05032.jpg)
![中考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3(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8/3D/wKhkGWcIQICAOr-eAAInz5IbbA05033.jpg)
![中考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3(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8/3D/wKhkGWcIQICAOr-eAAInz5IbbA05034.jpg)
![中考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3(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8/3D/wKhkGWcIQICAOr-eAAInz5IbbA050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三套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积累及应用(30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卷(qin)佩率(bin)临等(xian)为人知
B.解剋(pou)附和(he)生(shi)志不渝
C.果脯(pu)咀嚼(jue)锐不可当(dang)
D.憔悴(cui)徘徊(hui)唾(tud)手可得
【答案】B
【解析】A项中“鲜为人知”的“鲜”应读“xiM”。C项中“果脯”的“脯”应读“琏”。D项中“徘徊
的“徊”应读“huA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荧光帐蓬络绎不绝历尽心血
B.云宵闲瑕眼花缭乱如坐针毡
C.决别屹立自惭形秽根深缔固
D.陡峭狡猾咄咄逼人刨根问底
【答案】D
【解析】A项中“帐蓬”应为“帐篷”;“历尽心血”应为“沥尽心血”。B项中“云宵”应为“云霄
“闲瑕”应为“闲暇”。C项中“决别”应为“诀别”;“根深缔固”应为“根深蒂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总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志愿者们的宣传,“光盘行动”“N—1”特色点菜模式等节俭理念逐渐家电广啰。
B.名帖气韵相通,而且妙趣横生,长时间的研读,使我顿开莘搴,领悟到了书法之理。
C.为了在这次语文知识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同学们不求甚解,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
D.京津冀管控刚开始,长三角谈博丽至,砂石产业大气污染攻坚战迫在眉睫!
【答案】C
【解析】C项中“不求甚解”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此处形容同学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
学习,不恰当。故选C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第牛的一项是(3分X)
A.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并称“初唐四杰”,我们学过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与老王相处的几件事情,表达了对老王的感恩及深深的愧疚。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鲁迅,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我们所学的《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散文集《朝
花夕拾》。
【答案】A
【解析】“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o,o四下里,
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①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②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③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答案】D
【解析】根据第一个横线前的“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可知,第一个横线应填②句,排
除B、C两项。再分析①句和③句,①句讲暴风雨的猛烈,③句讲雷声之大,应该是先打雷,再下雨,再结
合③句中的“临近中午时”可知①句应在③句后面,排除A项。故选D项。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
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4分)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
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形态大雁在蓝天上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似乎在邀我共舞。
示例二:声音聒噪的秋蝉,萧萧的落木,瑟瑟的秋风,诉说着秋的悲凉。
示例三:气味冬日梅花沁人心脾的幽香是她的絮语一一走过寒冷,自有灿烂。
【解析】围绕大自然的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词的一个方面,选择某一角度运用一些修辞进行形象化描写,
感受具体真切。
7.疫情期间,日本友人赠送我国的防疫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回赠的防疫物资有人建议
写上“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水浒传》),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不恰当的。请结合施耐庵在《水浒传》中
所要表达的理想说明不恰当的理由。(3分)
【答案】作者借助《水浒传》把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美好社会,没有剥削与压
迫,不分高低贵贱,寄托了他平等、平均的乌托邦式社会理想。
【解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
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借助《水浒传》把水泊梁山描
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美好社会,没有剥削与压迫,不分高低贵贱,寄托了他平等、平均的
乌托邦式社会理想。
8、综合性学习(8分)
重庆市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某校开展以“走进重庆智慧名片”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
任务。
(1)如果你有幸作为“走进重庆智慧名片”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开场白。(4分)
【答案】
重庆有几张名片?开放、文化、旅游……每张名片都独一无二、靓丽动人,但毫无疑问,“智慧名片”,
是向全世界讲述重庆故事时必不可少的一张。因为智慧代表着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也寄托着重
庆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张“智慧名片”吧!
【解析】
本题考查为综合性学习写一个开场白。活动的主题是“走进重庆智慧名片”,因此开场白要从重庆的几
个名片开始,然后引导到“智慧名片”这个主题上来。开场白的语言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如用排比
方法,形象生动,展现重庆的名片,尽量做到吸引观众。
(2)班级要出版一期“走进重庆智慧名片”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一栏目并介绍栏目内容。(4分)
栏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栏目:智慧名片之路内容:介绍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
栏目:智慧场景展示内容:介绍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数字化生活场景
【解析】
栏目应该围绕重庆智慧名片这个主题来编写,栏目尽量做到醒目,字数应简洁,10个字以内为好。内
容应该围绕栏目的主题来写,必须与栏目相契合。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9、默写填空。(10分)
(1)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
(2),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商女不知亡国恨,0(杜牧《泊秦准》)
(6)我报路上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7)陆游《游山西村》",”一句暗含人生哲理同时他表明了诗人虽遇控折,
却心存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8)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到达山巅。极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我顿生
“,”之感。(请在《登飞来峰》《望岳》《黄鹤楼》中选取最恰当的一
句作答)
【答案】于我如浮云大漠孤烟直何当共剪西窗烛怀旧空吟闻笛赋隔江犹唱后庭花学诗谩有
惊人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赋、谩、凌”的正确书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缁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
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无从蒙书以观()
(2)录毕,串送之()
(3)同舍生皆破绮绣()
(4)铮然若神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下列说法中不正项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目的在于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求学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包括求书之难,求师之难以及生活之苦。
C.选文以议论为主,语言质直雅正;其间又杂以情景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D.文中“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缢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13.为了达到劝学的目的,宋濂和孔子采用的方法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进行解析。(4分)
(链接材料)
子路日:“南山有竹,不揉①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②。以此言之,何学之有③?”孔子日:“括④
而羽⑤之,镂⑥而砺⑦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日:“敬而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揉:使木弯曲或伸直(以造器物)。②达于犀革:指穿透犀牛的厚皮。③何学之有:宾语前置,即
“有何学”。学,学习。④括:箭的末端。⑤羽:羽毛,这里作动词,指安上羽毛。⑥镶:箭头。⑦砺:
磨。
10.【答案】(1)得到(2)跑(3)同“披",穿。(4)光彩鲜明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无法得到书来看。致:得到。(2)句意:抄写完后,跑着送
还人家。走:跑。(3)句意: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被:同“披”,穿。(4)句意:光彩鲜明,
如同神人。悔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11.【答案】(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1)援:弓I、提出;质:询问;以:来,表目的;请:请教。
(2)以:因为;中:心中;者:....的事情;口体之奉:吃穿的享受;若:比得上。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理解。C.“以议论为主”判断错误,应该是以“叙述描写”为主;
故选C。
13.【答案】宋濂以现身说法(或结合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劝学,选文中回忆了自己幼时读
书求学的艰苦经历,以此勉励后辈勤奋读书。
孔子则采用设喻说理(类比)的方式来劝学,用竹箭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能射得更深更远,比
喻(类比)人虽有天赋,但学习能使人更加优秀,更好地发挥出天赋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延伸拓展。宋濂讲述自己小时候求学的经历,回忆自己幼时读书的艰苦,描述自己
努力求学的过程,以此勉励后辈勤奋读书,这是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来劝学。选文中,孔子顺着子路的
话,巧妙设喻说理,把人才比喻成竹,削而为箭,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就能射得更深更远,以
此来比喻人如果能学习,将变得更加优秀,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天赋。
【参考译文】《送东阳马生序》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
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
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
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
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
恭敬,礼序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
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
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
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
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
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链接材料】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
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
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22分)
又见鹭鹭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悠步。水草已经蓬勃起来,河川一片盎然生机。
在桌椅间窝蜷了一天的四肢和绷紧的神经,渐渐舒展开来。
②绕过一道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鹭,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
我蹑手蹑脚地在沙地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哦!鹭鹭又飞回来了!
③在顺流而下大约三十米处,河水朝南拐了个大弯,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两只雪白的鹭鹭就在
那个弯头上哪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
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趾移步闲适优雅
④不见鹭鹭,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边割草,鹭鹭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
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鹭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妄想把一只鸽哨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
时给稻田放水,鹭鹭又在田块上悠然踱步,丝毫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锹……与我相依相伴、永远鲜活的鹭鹭
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鹭突然绝迹的因由,鸟类神秘的生活习性令人难以揣摩。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
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污浊了空气,
鹭鹭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那些藏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鹭夫妻中的一只,剩下的一只悲
怆通逃了?
⑥又见鹭鹭!又见鹭鹭!
⑦落日已尽,红霞隐退。两只鹭鹭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朝北岸葱茏的村庄飞
去了。我猛然想起,以前我所在村庄临河的一片白杨林里,枝枝杈杈间竟有二十多个鹭鹭搭筑的窝巢,乡
民们都引以为荣。一只刚刚生出羽毛的雏儿掉在地上,竟然惊动了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少,大家商议着推选
一位爬树利落的姑娘把它送回窝里。鹭鹭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
信赖。现在,这两只鹭鹭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
⑧从此,天天傍晚我都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鹭。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鹭的小河黯
然失色。我感觉自己是在重演“守株待兔”的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鹭的倩影太富有魅力了,那
端庄的姿容透着一种自然,一种优雅;它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张扬恣肆,
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
二三十年不见鹭鹭,我早已不存再见的奢望,一见便不能罢休。
⑨我随之改守候为寻找,隔天顺流而下,隔天又溯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我又决
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
齐肩高的芦苇,那两只鹭鹭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鹭还在这小河川里。
⑪哦!鹭鹭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⑫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着那一对圣物。此刻,心头便涌出这样的诗句来:“莱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作者:陈忠实选文有删改)
14、请根据提示,把选文行文脉络图补充完整。(4分)
一►后见莺裁
行见鹭无思考因由B
15、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简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6分)
①我突然瞅见了鹭鹭,两只,当下章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
②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着那一对聿物。
16、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志趣。(4分)
18、选文第⑪段说“鹭鹭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
1、A等待鹭鹭B寻找鹭鹭
2、①‘'竟"字表示出乎意料,写出了作者见到鹭鹭时的意外和小心翼翼,不敢挪动,生怕惊动它们,表达
出对鹭鹭的喜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②“圣物”指具有神圣色彩的物什,具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作者把鹭鹭称为“圣物”,表达出对鹭鹭的恭
敬、珍重之情,说明鹭鹭在作者心里具有崇高地位。
3、承上启下。第六段承接上文对鹭鹭绝迹因由的思考,引起下文对鹭鹭与村民和谐相处的回忆。
4、作者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生活,能够发现自然中的生命之美。
5、鹭鹭曾与人类互相信任、和谐相处,但由于环境的破坏和猎手的存在,令鹭鹭逐渐绝迹。由于人们重新
开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鹭鹭又再次出现在人的视野里,被破坏的信任也重新建立起来。这让我想起我
们当地的护城河,由于被化工厂污染,水变黑了,鱼和水鸟也消失了,但由于环境改造,重现了清澈的护
城河,鱼和鸟又回来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只要从现在开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行动起来,就可以重
新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社会。
【解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一次散步偶见鹭鹭,内心无比的惊喜,回顾以往,更加珍惜这种鸟的出现,
从而表达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创造美好生活的心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叙述我
在一次散步时偶见鹭鹭,被自然的美景所陶醉;第二部分(⑤〜⑦),回忆小时候田间河边的鹭鹭悠闲生活
的图景,思考现在鹭鹭消失的原因,谴责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第三部分(⑧〜⑫),叙述以后日子里我对
鹭鹭的执著追寻,认为动物与人的和谐关系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A从“从此,天天傍晚我都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鹭”可知,A答案为“等待鹭
鹭”。B从“我随之改守候为寻找,隔天顺流而下,隔天又溯流而上”可知,等待不到鹭鹭的作者,开始“寻
找鹭鹭”。
2、本题考查字词理解和分析。①“竟"本身的意思是出乎意料,在句子当中,从“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
它”可知,作者不敢挪动是因为担心鹭鹭被惊动、飞走,一方面是怕吓到它们,另一方面是想多看它们一
会,体现了作者对鹭鹭的喜爱,向往人与动物在自然中和睦相处的生活。②“圣物”本身带有宗教色彩,
是神圣、地位崇高的物品。从“隔水眺望着那一对圣物”可知,作者对鹭鹭恭敬,不敢靠近,但又珍重,
想远远地多看一眼。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从“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鹭突然绝迹的因由”可知,第五段在讲鹭鹭绝迹,从“两
只鹭鹭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朝北岸葱茏的村庄飞去了““我猛然想起”可知,第七
段在讲眼前的鹭鹭飞去,并引起了我多年前的回忆。在第五段和第七段之间,需要一个过渡,使得内容的
转换顺畅、不突兀,因此第六段重复“又见鹭鹭”,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思想理解。从“那端庄的姿容透着一种自然,一种优雅”可知,作者能够发现自然与
动物之美,热爱自然生活。从“看不出得意时的张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可知,作者赞同
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从“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可知,作者淡泊名利,不争抢,不贪婪。
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本题关键词为“信赖”“重新建立”,结合文章,可知鹭鹭与人类经历了信任到不信
任,再到重新信任的过程。先答鹭鹭与人类的关系变化,再结合个人相关生活体验谈自己从中明白的道理
即可。例:鹭鹭曾与人类和睦相处,但这份信任被破坏了,由于人类重新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经过
努力,鹭鹭与人类又重新建立了信任。正如我们当地,曾经鸟类很多,但由于人类扑食鸟类,小鸟逐渐消
失了。近些年由于环境保护,鸟类又重新回到城市,鸟类生活自由自在,人类也获得了快乐,我们要兼顾
好发展和环保,注重生态建设,创造绿水青山。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完成19—22题。(18分)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死”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
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
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
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
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
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
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
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
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
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
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
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
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
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
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
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
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
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
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
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
——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
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
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
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
除拖延症。
19.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20.请根据材料二给“拖延症”下定义。(5分)
21.王素和李想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表明你的观点,
并阐述理由。(4分)
王素: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李想: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据材料二和材料三
解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6分)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的解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对策
①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从材料二第一段“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
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可知“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说法不当。B.从材料二第二段“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
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可知“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说法错误。C.从材料二第三段“也有外界因素,
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可知“任务过多过难”不是主观因素。故选D。
20.【答案】拖延症是拖延行为成为牢固的习惯,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的一种心理疾病。
【解析】本题考察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首先找到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然后找出它的本质特正,最
后,用“……是……”的格式来表述。拖延症的属概念是“心理疾病”,主要特征是“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
固的行为习惯”。作答时应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整合。
21.【答案】示例一:我也觉得拖延的危害很大。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是一种恶习,是时间杀
手,会让你一事无成。
示例二:我也觉得拖延是有好处的,拖延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它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做事效率。
示例三: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拖延的确有危害,但有时拖延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拖延是一
种不良行为,是一种恶习,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会给人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能清醒得认识
自我,准确把握时间节点。能控制做事节奏,合理的拖延就会成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反而能激发人的
潜能,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述能力。根据语境,王素和李想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都片面地看问题,
因此“你”看法应全面的看问题,既要看到危害,也要看到好处,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这个“拖延”
是偶尔为之,还是已成恶习。应紧扣材料一中二三两段的内容来阐述。
22.盲目自信不能自控帮助他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制定自控力训练方案;制定奖励机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应用能力。拖延的类型材料二中给出了五种,应从观察记录的表现,对号入座,
就能准确作答。记录中9点、11点和17点的借口均是“时间还早”,对应的是“盲目自信”;15点20分到
17点,理由是“跑去吃水果、听音乐”,对应的是“不能自控”。对策一栏,材料三“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
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
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
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地坪工程环保验收服务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汽车贷款担保合同会计处理与风险控制要点
- 2025年度法制副校长履职评价及激励措施合同
- 2025年度老旧城区拆除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5感恩广场二期商铺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四联制剂项目发展计划
- 文化机构安全隐患排查与防范计划
- 让孩子们爱上数学的活动安排计划
- 重视课堂反馈的教学改进措施计划
- 校园文化在班级中的体现计划
- 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对策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自动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2篇
-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空间正义问题-深度研究
- 2024版金矿居间合同协议书
- 2024年03月江苏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A/T 2145-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 2025内蒙古汇能煤化工限公司招聘3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餐饮服务礼貌用语》课件
- 2025年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限公司春季招聘(51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