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行业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方案_第1页
航空航天行业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方案_第2页
航空航天行业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方案_第3页
航空航天行业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方案_第4页
航空航天行业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航天行业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方案TOC\o"1-2"\h\u3670第1章航天器动力系统概述 3204971.1航天器动力系统发展现状 3154031.2航天器动力系统分类与特点 450991.3航天器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426801第2章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战略规划 514712.1研发目标与愿景 536192.2技术路线图 53192.3研发资源需求与配置 516969第3章火箭发动机研发 6129293.1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 61343.1.1设计原则 6205763.1.2结构设计 6126103.1.3工作介质 6252693.1.4燃烧稳定性和功能优化 6168373.2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 6151813.2.1设计原则 6306483.2.2结构设计 6163513.2.3推进剂选择 7178973.2.4安全性与可靠性 7215683.3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 7215153.3.1试验目的 7285843.3.2试验内容 7147223.3.3试验方法 7319543.3.4数据采集与分析 711130第4章航天器推进系统研发 7256394.1化学推进系统设计 784164.1.1系统概述 7226294.1.2燃料和氧化剂选择 7171404.1.3推进剂供应系统设计 83524.1.4燃烧室设计 8305984.1.5喷射器设计 8158114.1.6推力矢量控制 8312744.2电推进系统设计 8153704.2.1系统概述 8255644.2.2电推进器类型选择 8276514.2.3电源系统设计 8155934.2.4电推进器设计 855264.2.5推进剂选择与储存 8212844.3推进系统功能评估 817094.3.1推力功能评估 978474.3.2能量效率评估 965084.3.3系统可靠性评估 945274.3.4推进剂消耗评估 974544.3.5环境适应性评估 921596第五章能源系统研发 9162485.1蓄电池技术 9131375.1.1蓄电池类型选择 9166855.1.2蓄电池设计 91475.1.3蓄电池制造与测试 9225015.2太阳能电池技术 9245945.2.1太阳能电池类型选择 9289425.2.2太阳能电池设计 1014725.2.3太阳能电池制造与测试 10256405.3能源管理系统 10228225.3.1能源管理策略 10226475.3.2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10212045.3.3能源管理系统验证与优化 10321第6章动力系统热控技术研发 10189766.1热控系统设计 10115226.1.1系统需求分析 10240796.1.2热控系统方案设计 10182376.1.3热控系统仿真分析 10149466.2热控材料与器件 11107076.2.1热控材料选型 11169176.2.2热控器件研发 11168966.2.3热控器件功能评价 11130166.3热控系统测试与评价 11282826.3.1测试方法与设备 11126136.3.2测试结果分析 11264336.3.3评价与优化 1127622第7章动力系统结构设计 11176907.1结构材料与工艺 11131267.1.1结构材料选取原则 11117347.1.2常用结构材料 1260467.1.3加工工艺 1250677.2动力系统布局与安装 12248027.2.1布局原则 12108027.2.2动力系统安装 1272237.3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13320627.3.1分析方法 1346327.3.2强度分析 13215487.3.3刚度分析 1321178第8章动力系统生产与制造 13298568.1生产工艺与设备 13129088.1.1生产工艺 13230428.1.2设备选型 1476798.2质量控制与检验 14186248.2.1材料检验 14121628.2.2加工过程检验 1493738.2.3焊接质量检验 14281208.2.4装配与调试检验 14272518.3生产线建设与管理 14138038.3.1生产线布局 15289508.3.2人员培训与管理 156528.3.3设备维护与管理 15292408.3.4生产计划与调度 1512351第9章动力系统试验与测试 1590829.1试验设备与设施 1511599.1.1试验设备 15105209.1.2试验设施 15154689.2试验方法与规范 16140269.2.1试验方法 16174879.2.2试验规范 1663529.3试验数据与分析 1628939.3.1数据采集 16282309.3.2数据分析 1614010第10章动力系统应用与维护 172641810.1航天器在轨运行维护 172419110.1.1在轨运行维护概述 171124310.1.2在轨运行维护措施 1735110.2动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 1720110.2.1故障诊断方法 17625610.2.2故障处理策略 17415510.3动力系统升级与延寿策略 181108210.3.1动力系统升级 182220410.3.2动力系统延寿策略 18第1章航天器动力系统概述1.1航天器动力系统发展现状航天器动力系统作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航天任务的成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器动力系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火箭发动机、卫星推进系统、空间站动力装置等方面,我国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为航天器的长期在轨运行、深空探测等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1.2航天器动力系统分类与特点航天器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化学推进系统:以火箭发动机为代表,具有推力大、比冲低的特点,适用于发射、轨道转移等任务。(2)电推进系统:以离子推进器、霍尔推进器等为代表,具有比冲高、推力小的特点,适用于卫星姿态调整、轨道维持等任务。(3)核推进系统: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源,具有推力大、比冲高的优点,适用于深空探测等任务。(4)太阳能推进系统:利用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驱动推进器工作,具有无限能源、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长期在轨运行的航天器。各类动力系统特点如下:化学推进系统:推力大,但比冲低,燃料消耗较大,适用于短期任务。电推进系统:比冲高,燃料消耗小,但推力较小,适用于长期在轨运行的任务。核推进系统:推力大,比冲高,但存在核辐射风险,技术难度高。太阳能推进系统:能源来源丰富,环境友好,但推进功能相对较低。1.3航天器动力系统关键技术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涉及以下关键技术:(1)推进剂选择与储存技术: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推进剂,并解决推进剂的储存、输送等问题。(2)推进器设计技术:根据动力系统类型,设计具有高比冲、低耗能的推进器。(3)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实现能量的高效储存与释放。(4)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对动力系统的精确控制,保证航天器稳定运行。(5)热控技术:解决动力系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热防护问题,保证系统安全可靠。(6)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通过冗余设计、故障诊断与处理等手段,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7)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展地面模拟试验、空间飞行试验等,验证动力系统的功能与可靠性。第2章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战略规划2.1研发目标与愿景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的目标是为各类航天器提供高效、可靠、环保的动力解决方案,以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动力系统功能,实现高比冲、高效率、低排放;(2)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动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寿命;(3)降低成本,实现动力系统规模化生产;(4)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发团队。愿景:到2030年,我国航天器动力系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全球航天器提供优质的动力产品和服务。2.2技术路线图(1)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掌握航天器动力系统关键科学问题,为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撑。(2)关键技术突破:重点研发高效燃烧技术、高比冲推进技术、低排放控制技术、长寿命材料技术等,提高动力系统功能。(3)系统集成与优化:开展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实现动力系统与航天器的优化匹配,提高整体功能。(4)试验与验证:加强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验证动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功能。(5)产业化与规模化生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动力系统产业化。2.3研发资源需求与配置(1)人力资源: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包括燃烧专家、推进技术专家、材料科学家、系统集成工程师等,共计100人左右。(2)资金投入: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发、试验、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3)设备资源: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包括试验台、仿真软件、测试设备等。(4)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共享研发资源,促进技术交流。(5)政策支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包括科研项目、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第3章火箭发动机研发3.1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3.1.1设计原则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遵循高可靠性、高比冲、轻质化、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等原则。在保证推力的基础上,力求提高发动机功能,降低能耗。3.1.2结构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主要包括推力室、涡轮泵、阀门、控制系统等部分。推力室采用高效冷却技术,降低热负荷;涡轮泵采用高比冲、高效率的设计,减小泵的体积和重量;阀门及控制系统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可靠。3.1.3工作介质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推进剂组合。常用推进剂有液氧/煤油、液氧/液氢等,具有较高的比冲和燃烧效率。3.1.4燃烧稳定性和功能优化通过优化喷注器设计、燃烧室形状及冷却方式,提高燃烧稳定性,减小燃烧振荡。同时采用先进的燃烧机理研究,提高发动机功能。3.2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3.2.1设计原则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注重推力可调、安全性、可靠性和低成本。在满足推力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和储存稳定性。3.2.2结构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包括壳体、推进剂、喷管、点火装置等部分。壳体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降低发动机重量;喷管采用柔性或可调节设计,实现推力调节;点火装置保证可靠点火。3.2.3推进剂选择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固体推进剂。常用推进剂有HTPB、NEPE等,具有较好的能量特性和储存稳定性。3.2.4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优化燃烧室结构、喷管材料及制造工艺,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加强对推进剂的功能监测,保证发动机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3.3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3.3.1试验目的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旨在验证发动机设计、制造及功能是否满足任务需求,为发动机改进提供依据。3.3.2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静态点火试验、推进剂供应系统试验、喷管功能测试、发动机长程试车等。通过不同试验,全面评估发动机功能及可靠性。3.3.3试验方法采用地面试验、高空试验和飞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地面试验主要模拟发动机在地面状态下的工作功能;高空试验模拟发动机在真实飞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飞行试验则直接验证发动机在实际飞行任务中的功能。3.3.4数据采集与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发动机工作参数,如推力、比冲、压力、温度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发动机功能,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关注发动机结构完整性,保证安全可靠。第4章航天器推进系统研发4.1化学推进系统设计4.1.1系统概述化学推进系统作为航天器主要动力来源,其设计涉及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产生推力。本节主要围绕化学推进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4.1.2燃料和氧化剂选择根据航天器任务需求,分析不同燃料和氧化剂的功能特点,选择适用于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燃料和氧化剂。4.1.3推进剂供应系统设计介绍推进剂供应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包括推进剂储罐、输送管道、阀门、泵等部件。4.1.4燃烧室设计分析燃烧室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功能要求,保证燃烧过程的高效、稳定。4.1.5喷射器设计探讨喷射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以满足航天器推进系统对喷射器功能的要求。4.1.6推力矢量控制介绍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推力方向调节、控制系统布局等,以实现航天器姿态调整和轨道控制。4.2电推进系统设计4.2.1系统概述电推进系统作为航天器辅助动力系统,具有高效、低耗、长寿命等优点。本节主要介绍电推进系统的设计要点。4.2.2电推进器类型选择分析不同类型电推进器的优缺点,如离子推进器、霍尔效应推进器、磁等离子体推进器等,为航天器选择合适的电推进器。4.2.3电源系统设计介绍电推进系统电源系统的设计,包括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等,以满足电推进器工作需求。4.2.4电推进器设计分析电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关键参数和设计方法,包括推进器放电室、阴极、阳极等部件。4.2.5推进剂选择与储存根据电推进器的工作特点,选择合适的推进剂,并介绍推进剂储存系统的设计。4.3推进系统功能评估4.3.1推力功能评估分析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的推力功能,包括推力大小、推力稳定性等指标。4.3.2能量效率评估评估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分析其节能效果。4.3.3系统可靠性评估从系统设计、部件可靠性、故障处理等方面,对推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4.3.4推进剂消耗评估分析推进系统在不同任务阶段推进剂的消耗情况,评估系统的工作寿命。4.3.5环境适应性评估考虑航天器工作环境,评估推进系统在不同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的适应性。第五章能源系统研发5.1蓄电池技术5.1.1蓄电池类型选择针对航天器动力系统需求,本节主要研究锂离子电池、银锌电池和氢镍电池等蓄电池类型。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蓄电池的功能、安全性及循环寿命,为航天器动力系统选择最合适的蓄电池类型。5.1.2蓄电池设计根据航天器动力系统要求,对蓄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等参数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到空间环境对蓄电池功能的影响,对蓄电池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优化,保证其在空间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1.3蓄电池制造与测试本节介绍蓄电池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及功能测试方法,保证航天器动力系统所用蓄电池满足设计要求。5.2太阳能电池技术5.2.1太阳能电池类型选择针对航天器动力系统需求,本节分析硅太阳能电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功能特点,为航天器动力系统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类型。5.2.2太阳能电池设计根据航天器动力系统要求,对太阳能电池的面积、功率、重量等参数进行设计。同时考虑空间环境对太阳能电池功能的影响,优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其在空间环境下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5.2.3太阳能电池制造与测试本节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及功能测试方法,保证航天器动力系统所用太阳能电池满足设计要求。5.3能源管理系统5.3.1能源管理策略本节针对航天器动力系统的能源需求,研究能源管理策略,包括能源分配、能源储存和能源利用等方面,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延长航天器寿命。5.3.2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根据能源管理策略,设计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等,实现对航天器能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5.3.3能源管理系统验证与优化本节介绍能源管理系统的验证方法,包括地面试验和空间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保证其在航天器动力系统中的稳定运行。注意:本章节内容仅涉及能源系统研发,末尾未添加总结性话语。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后续章节的编写。第6章动力系统热控技术研发6.1热控系统设计6.1.1系统需求分析针对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热控需求,开展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热控系统在保证动力系统正常运行、延长航天器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关键功能指标。6.1.2热控系统方案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提出适用于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热控系统方案,包括热控系统架构、工作原理、关键组成部分等。6.1.3热控系统仿真分析利用热控系统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热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2热控材料与器件6.2.1热控材料选型结合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热控需求,筛选具有良好热功能、重量轻、体积小、耐高温、抗氧化等特性的热控材料。6.2.2热控器件研发针对选定的热控材料,开展热控器件的设计、制备与功能研究,包括热控涂层、热控纤维、热控薄膜等。6.2.3热控器件功能评价对制备的热控器件进行功能评价,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等,保证其在航天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6.3热控系统测试与评价6.3.1测试方法与设备制定热控系统测试方案,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与设备,包括热导率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热循环测试等。6.3.2测试结果分析对热控系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热功能,并与设计指标进行对比。6.3.3评价与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对热控系统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以满足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热控需求。注意:本章节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第7章动力系统结构设计7.1结构材料与工艺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航天器动力系统结构设计所选用的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结构材料的选取对保证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功能。7.1.1结构材料选取原则动力系统结构材料需满足轻质、高强、耐腐蚀、抗辐射、高温耐受性等要求。在选取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在极端空间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7.1.2常用结构材料针对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特点,选用以下常用结构材料:(1)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功能;(2)铝合金:质轻、强度适中,适用于非承力构件;(3)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适用于高温部件;(4)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抗疲劳功能。7.1.3加工工艺针对不同结构材料,采用以下加工工艺:(1)铸造: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部件;(2)锻造:提高材料功能,消除内部缺陷;(3)焊接:连接不同部件,要求焊缝质量高、稳定性好;(4)热处理:改善材料功能,消除应力;(5)表面处理:提高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7.2动力系统布局与安装本节主要讨论动力系统在航天器上的布局与安装,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7.2.1布局原则动力系统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称性:保持航天器质心稳定,降低振动和偏航力矩;(2)安全性:避免与其它系统相互干扰,保证安全距离;(3)维修性:便于在轨维修和更换;(4)热控要求:合理布局,便于热传递和散热。7.2.2动力系统安装动力系统安装包括以下内容:(1)固定方式:采用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动力系统各部件;(2)连接件设计:考虑连接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3)安装位置:根据航天器整体布局,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4)安装误差控制:保证安装精度,满足系统运行要求。7.3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本节对动力系统结构进行强度与刚度分析,以保证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7.3.1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动力系统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7.3.2强度分析强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静强度分析:计算在最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2)动强度分析:考虑动载荷影响,分析结构的疲劳寿命;(3)热强度分析:评估高温环境下的结构强度。7.3.3刚度分析刚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轴向刚度:分析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2)横向刚度:分析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3)扭转刚度:分析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变形。通过以上分析,保证动力系统结构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以保证航天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8章动力系统生产与制造8.1生产工艺与设备本节主要介绍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生产工艺及所需设备。在遵循国家航天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特殊要求,制定以下生产工艺与设备方案。8.1.1生产工艺(1)铸造工艺:采用真空熔炼、定向凝固等先进技术,保证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材质纯净、组织均匀。(2)焊接工艺:针对不同材料、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氩弧焊、电子束焊等,保证焊接质量。(3)机械加工工艺:采用高精度数控机床,实现动力系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4)表面处理工艺:根据不同材料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零部件的耐腐蚀功能。8.1.2设备选型(1)熔炼设备:选用真空熔炼炉、定向凝固炉等设备,保证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材料质量。(2)焊接设备:选用氩弧焊机、电子束焊机等设备,满足动力系统焊接工艺需求。(3)数控机床: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数控机床,实现动力系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4)表面处理设备:选用喷砂机、涂装设备等,满足动力系统表面处理工艺需求。8.2质量控制与检验为保证动力系统的生产质量,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案。8.2.1材料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化学成分、力学功能、金相组织等项目的检验,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8.2.2加工过程检验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监控,保证加工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等符合设计要求。8.2.3焊接质量检验对焊接部位进行外观、无损检测、力学功能等项目的检验,保证焊接质量。8.2.4装配与调试检验对装配质量和动力系统功能进行检验,保证装配尺寸、运动副间隙、功能参数等符合设计要求。8.3生产线建设与管理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生产线建设与管理方案。8.3.1生产线布局根据工艺流程,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实现生产流程的最优化。8.3.2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8.3.3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率。8.3.4生产计划与调度根据订单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优化生产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为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生产与制造提供有力保障,保证动力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满足航天器任务需求。第9章动力系统试验与测试9.1试验设备与设施9.1.1试验设备动力系统试验所需设备主要包括:发动机试验台、推进剂供给系统、测控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具体设备配置如下:(1)发动机试验台:用于模拟航天器发动机工作环境,进行发动机功能、可靠性及寿命试验。(2)推进剂供给系统:包括推进剂储罐、输送管道、调节阀门等,用于为发动机提供稳定的推进剂。(3)测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测控软件等,用于实时监测发动机工作状态,实现参数的自动采集、处理与控制。(4)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用于收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9.1.2试验设施动力系统试验设施主要包括:试验场地、试验车间、试验辅助设施等。(1)试验场地:用于开展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推进剂供给系统试验等。(2)试验车间:用于进行发动机装配、调试、试验等操作。(3)试验辅助设施:包括试验所需的供电、供水、供气等设施,以及安全保障设施等。9.2试验方法与规范9.2.1试验方法动力系统试验方法主要包括:(1)功能试验:通过调整发动机工作参数,测定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指标。(2)可靠性试验:模拟发动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时间工作,验证发动机的可靠性。(3)寿命试验:通过加大发动机工作负荷,测定发动机的寿命。(4)环境适应性试验:模拟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状态,验证动力系统的适应性。9.2.2试验规范动力系统试验应遵循以下规范:(1)试验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