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1页
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2页
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3页
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4页
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

第9节文言翻译

思维导图

重要实词

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

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言文翻译“三大赋分点”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

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赋分点一重要实词

所谓重要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

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

来。

赋分点二关键虚词

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

①有些虚词必须译出。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

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这两类需要译出。

②有些虚词不必译出。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此类一般

不必译出。

总之,我们在翻译虚词时,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

译出。

赋分点三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审出译句

中的特殊句式后,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忽略

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

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译句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过来。如:状语后置句,

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译时要将定语和宾语恢复原位。

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二、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地

方,再意译,即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

译,“一一对译,单音变双音”。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主要是对

句式、修辞等的翻译。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

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文言文意译点拨

(1)比喻的翻译

明喻,译为“像……一样”。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云”“响”“景”

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暗喻,译为“像……一样+……比喻义”。如天秦王有虎狼之心”,可译为“秦王有

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

借喻,翻译时需把喻体还原成本体,译出它所比喻的事物。如“纵一苇之所如”的

“一苇”可译为“一片苇叶似的小船”。

(2)借代的翻译

借代部分应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

如“沛公不胜杯杓”中“杯杓”代指酒力。

(3)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辞”,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

互文在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米翻译。如“主人下马客在船”应译为“我和客人都

下了马,一起上了船”。

(4)婉辞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

话说得很含蓄。

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有事”,特指发动战争。

(5)用典的翻译

古人为了使文章典雅,言简意丰,常常会引用典故。

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如“请酒潘江,各项

陆海云尔引用了钟蝶《诗品》中“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的说法来赞美与会宾

客,可以译成“请各位宾客施展潘岳、陆机一般如江似海的才华,写出优秀的作品吧!”

三、文言文翻译“六关注”

文言翻译要做到“信”,即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力争“达”,即文通字顺,句意畅达;

而“雅”,则是更高一级的要求,即做到用语得体,简明优雅。所以翻译时要先直译,确保字

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时,注意运用“6关注”,防范“6失误”。

关注一留

所谓“留”,就是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1)人名、地名、朝代、年号、谥号、庙号、爵位名、书名、官职名、器物名、典章制度

和度量衡单位等。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可译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让人

对项羽说”。

(2)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

而显得不通顺),如《鸿门宴》中的“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劳苦而功高”是

成语''劳苦功高”的意思,所以“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

关注二换

所谓“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1)将古代汉语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

“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

等。

(2)将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画线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3)将古今异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如''沛公居山东时”,译为“沛公居住在崂山以

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就换成了“嵯山以东”。

(4)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译为“把守住函

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其中“距”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内”,接纳,译为

“进来”。

(5)将词类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例如,“渔樵于江渚之上”,译为“在江边捕鱼砍

柴”,“渔樵”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打鱼砍柴”。

美汪二碉

所谓“调”,就是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

要调整语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应译为“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宾语前置句。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3)定语后置句。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译为“村中有个好事的少年”。

(4)状语后置句。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译为“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

但比蓝草颜色还要深”。

关注四删

所谓“删”,就是略去不译。文言文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

“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等,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对译,而删去之后又不影

响句子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文言实词中有些重文和互文,有时也可略去不译,有的

则可以合并译出。

例如:“登轼而望之”,其中“而”连接两个动作,在时间方面前后相承,不必勉强译为

“而且”。

又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其中的“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合译为'’(秦人)趁着十

分有利的形势”。

再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只译其中的一个即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昼夜勤作息”,“作息”为偏义复词,其中的“息”无实义,不译。

关注五补

所谓“补”,就是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增补法。

(1)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是“(公)度我至军

中,公乃入(辞)”的省略,因此应译为“(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2)省略了的介词“于”等要补上。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是“将军战(于)河北,

臣战(于)河南”的省略,因此应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⑶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为判断句,应译为“这就是岳

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关注六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几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

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

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

城”,可译为“坚固的城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

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绮”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

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

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典例漏析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时卢齐卿为刺史,器之,引与共榻坐,谓日:“不十年,子当节度

是州,为国重将,愿以子孙托,可僚属相期邪?'‘稍迁建康军使。徙幽州长史、河北节度副大

使。契丹、奚连年梗边,牙官可突于,胡有谋者,前长史赵含章、薛楚玉等不能制,守珪至,

每战辄胜,虏遂大败。契丹酋屈剌及突于恐惧,乃遣使诈降。守珪得其情,遣右卫骑曹王悔诣

部计事,屈剌无降意,徙帐稍西北,密引突厥众将杀悔以叛。契丹别帅李过折与突于争权不叶,

悔因间诱之,夜斩屈剌及突于。

(节选自《新唐书・张守珪传》,有删改)

(1)不十年,子当节度是州,为国重将,愿以子孙托,可僚属相期邪?

(2)契丹别帅李过折与突于争权不叶,悔因间诱之,夜斩屈剌及突于。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李子通,东海丞人也。隋大业末,有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据齐郡之长白山,子通归

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必全护之。时诸贼皆残忍,唯子通独行仁恕,由是

人多归之,未半岁,兵至万人。才相稍害其能,子通自引去,因绝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

来整所败。子通拥其余众奔海陵,得众二万,自称将军。未几,杜伏威遣其将王雄诞攻之,大

战于苏。子通败绩,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京师,高祖不之罪,礼赐甚厚。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六・李子通传》,有删改)

(1)才相稍害其能,子通自引去,因绝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来整所败。

(2)子通败绩,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京师,高祖不之罪,礼赐甚厚。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陈佑,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中统元年,真除佑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佑

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尝上书世祖,言树太平之本有三:一日太子国本,建

立宜早;二日中书政本,责成宜专;三日人材治本,选举宜审。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

(1)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佑独以清慎见称。

(2)三日人材治本,选举宜审。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天宝十五年,光弼兼河北节度使,拔赵郡。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弼酹其

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人太原。时节度

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

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目:“众

有罪,系之矣,今只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

震三军。

(节选自《旧唐书•李光弼传》,有删改)

(1)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以慰其心。

(2)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嫂书来,

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

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

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

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日:“得

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

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题其谋。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1)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

(2)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毛喜,字伯武,喜少好学,善草隶。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

密。母忧去职,诏封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

画,其见重如此。及得淮南之地,喜陈安边之术,宣帝纳之,即日施行。帝又欲进兵彭、汴,

以问喜,喜以为“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上不从。

吴明彻卒俘于周。自吴明彻败绩,高宗深悔之,谓袁宪日:“不用毛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

也。”

(节选自《南史・毛喜传》,有删改)

(1)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2)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