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讲义)(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强化训练_第1页
力与运动(讲义)(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强化训练_第2页
力与运动(讲义)(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强化训练_第3页
力与运动(讲义)(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强化训练_第4页
力与运动(讲义)(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强化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讲义+强化训练(全国通用)

第5讲力与运动

知识回顾..........................................................................1

考点一力学概念辨析.............................................................3

考点二受力分析.................................................................5

考点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6

考点四受力分析综合.............................................................7

知识回顾

1、力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力

的力的单位: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

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来表示力。

2、弹力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

向,弹性形变越大,弹力o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属于力。

弹力测量:

(1)工具:,实验室中常用O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比。

(3)使用方法:“看”:—、、是否指零;

(4)使用弹簧测力计注意事项: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最大;

b.使用前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c.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轴线的方向一致。

3、摩擦力

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o

大小:重力与物体的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直接测量出来。g=9.8N它表示o

方向:,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作用点——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对运

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分类:、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方向相反。(不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影响因素: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和有关系。

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_、增大接触面—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②减小摩擦方法有:减小、减小接触面程度、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

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4、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拓展: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而得出来的,且经受住

了实践的检验,所以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的物体不受力是不可

能的,因此不可能用—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不变的速度

做。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不是物体运动

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拓展: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只与物体的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

(2)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而惯性只有大小,因此在惯性前面加上“产生”、“出现”、

“受到”、“克服”等词语都是错误的,也不能说惯性作用。

6、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或运动状态,此时所受到的

力是平衡的。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或状态也叫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相等、相反、在

同一条上O

考点一力学概念辨析

/例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例1.1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B.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D.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例1.2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

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

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A.戴头盔能防止人头受到惯性作用导致受伤

B.开车时绑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而受到撞击

C.戴头盔能减小人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绑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例1.3如图是一款消毒机器人,消毒液储于机器人箱体内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匀速直线前进时,所受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喷洒药液消毒过程中,机器人的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D.机器人边前进边消毒时,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不变

/练1.1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D.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练1.2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练1.3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

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练1.4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惯性越来越小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惯性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练1.5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

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右倾倒

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练1.6随着全球变暖,北极的浮冰逐渐消退,北极熊己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北极

熊静止在冰面上时,有关力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北极熊对浮冰的压力的大小相等

B.北极熊对浮冰的压力和浮冰对北极熊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浮冰对北极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浮冰受到的重力和海水对浮冰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二受力分析

例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

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C.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练2.1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若改变F的大小,下列判断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若适当增大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②若适当增大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③若适当减小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④若适当减小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A.仅有②③④B.仅有①C.仅有②③D.仅有③④

练2.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

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

=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o

练2.3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

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

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A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水平拉力F

D.地面对A的摩擦力一定大于测力计的示数

考点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例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

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坎一一A

K木板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o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使相同。

(4)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力计读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

擦力。

(5)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

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

擦力。

(6)图丁是对实验进行的改进方案,请简单评价方案改进后的优

点O

练3.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用同一正方体木块在水

平面上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为了使拉力与摩擦力相等,他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运动。

(2)图甲、乙两次实验表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选填“大”

或“小”),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两次实验表明: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4)随后,小明在原有数据及结论的基础上对实验做出进一步探究:

①在图甲所示实验中,从静止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

的关系如图丁所示。若用2.9N的拉力使木块保持静止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

若用2.9N的拉力拉木块做变速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o

②在图乙所示实验中,若用4.5N的力拉着木块和祛码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木板对木

块的滑动摩擦力为No

③在图丙所示实验中,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选

填字母)

A.毛巾的长度太长B.毛巾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木块相对于毛巾的速度太大

考点四受力分析综合

例4.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

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时,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

1.5N,第三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挂物体受

到的重力为No

ZZ//■/

/练4.1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固定的滑轮与吊盘相

连。在左盘中放重L5N的祛码,右盘中放重2N的祛码时,物体M能以O.lm/s的速度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M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N.若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

桌面上以0.2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应在左盘中增加祛码的重量为.N(吊

盘重、细线重和滑轮转轴间的摩擦均不计)。

练4.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A和吊篮B,一人站在篮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为700N,当人用1OON的力竖直向下拉A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

/练4.3质量为1kg的物块A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0.4kg的物块B

相连,在轻绳拉力作用下A恰好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绳上拉力的大小;

(2)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田(加油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该接触面上的压力大

小N成正比;f=W,其中①口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可认

为H为一定值;②自由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的压力大小N等于其自身重力大小);

(3)若在A上再叠放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C,若要使它们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需要多大的拉力?

B

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讲义+强化训练(全国通用)

第5讲力与运动

知识回顾..........................................................................1

考点一力学概念辨析.............................................................3

考点二受力分析..................................................................5

考点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6

考点四受力分析综合.............................................................7

》知识回顾

1、力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力的单位: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

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来表示力。

2、弹力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

向,弹性形变越大,弹力O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属于力。

弹力测量:

(1)工具:,实验室中常用O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比。

(3)使用方法:“看”:—、、是否指零;

(4)使用弹簧测力计注意事项: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最大;

b.使用前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c.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轴线的方向一致。

3,摩擦力

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o

大小:重力与物体的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直接测量出来。g=9.8N它表示o

方向:,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作用点一一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o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对

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分类:、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方向相反。(不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影响因素: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和有关系。

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增大接触面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②减小摩擦方法有:减小、减小接触面程度、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4、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拓展: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而得出来的,且经受住

了实践的检验,所以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的物体不受力是不可

能的,因此不可能用—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不变的速度

做0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不是物体运

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拓展: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只与物体的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

(2)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而惯性只有大小,因此在惯性前面加上“产生”、“出现”、

“受到”、“克服”等词语都是错误的,也不能说惯性作用。

6、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或运动状态,此时所受到

的力是平衡的。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或状态也叫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相等、相反、在

同一条上。

1、力

作用、相互、牛顿、牛、N;运动状态、形变、大小、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

2、弹力

弹性、相反、越大、弹;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性、正;量程、分度值、指针;量程。

3、摩擦力

吸引、地球;质量、mg;弹簧测力计、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竖直向下;重心、几何中心;滑动、阻碍;滑动摩擦、静摩擦;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

粗糙程度、压力大小;压力、粗糙;压力粗糙。

4、牛顿第一定律

没有受到力、静止、匀速直线;经验事实、推理、实验;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力、

维持、改变

5、惯性

不变;惯性、质量、越大。

6、二力平衡

静止、匀速直线;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大小、方向、直线。

考点一力学概念辨析

/例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解答】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

故选:Ao

/例1.1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B.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D.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解答】解:

A、C、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产生压力,使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桌面对杯

子的支持力,使杯子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故A、C错误;

B、D、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产生压力,施力物体是杯子,是由于杯子发生形变

产生的,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例1.2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

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

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A.戴头盔能防止人头受到惯性作用导致受伤

B.开车时绑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而受到撞击

C.戴头盔能减小人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绑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解答】解:

A、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

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惯性不是力,不能用“惯性作用描述",故A错误;

B、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

玻璃受到撞击,造成伤害,所以要系安全带,故B正确;

CD、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和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

故CD错误。

故选:B„

例1.3如图是一款消毒机器人,消毒液储于机器人箱体内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匀速直线前进时,所受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喷洒药液消毒过程中,机器人的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D.机器人边前进边消毒时,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答】解:一一

A、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都是向下的,不是相互作用士^;

A错误;

B、机器人匀速直线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机器人所受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B正确;

C、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喷洒药液消毒过程中,质量减小,机器人的惯性减小,故C

错误;

D、机器人边前进边消毒时,质量减小,重力减小,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由于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机器人与地面间摩擦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Bo

练1.1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D.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解答】解:

AD、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故AD错

误;

B、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等,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C正确。

故选:Co

练1.2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解答】解:

A、两物体相互接触,若没有相互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就不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故

A错误。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故B正确。

C、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所以,有弹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发生了弹

性形变,故C错误。

D、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不是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Bo

练1.3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

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解答】解:

A、甲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球

不会静止,故A错误。

B、乙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

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

CD、丙球受重力,圆面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他们圆心连线

向左的弹力,如果它接触的小球不给它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的话它不能保持静止

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o

练1.4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惯性越来越小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惯性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

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

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状态,故B错误;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

性作用,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来提高成

绩,但不能增大惯性,故D错误。

故选:Ao

练1.5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

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右倾倒

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

A、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当小车突然停止,

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

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正确;

B、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小车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

对运动趋势,所以木块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总重力,则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

重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小车(同一物体)上,且二者大小

不等,所以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o

练1.6随着全球变暖,北极的浮冰逐渐消退,北极熊己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北极

熊静止在冰面上时,有关力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北极熊对浮冰的压力的大小相等

B.北极熊对浮冰的压力和浮冰对北极熊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浮冰对北极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浮冰受到的重力和海水对浮冰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

A、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北极熊对

浮冰的压力的大小相等,故A正确;

B、北极熊对浮冰的压力和浮冰对北极熊的支持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个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浮冰对北极熊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

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海水对浮冰的浮力等于浮冰和北极熊的重力之和,大于浮冰受到的重力,不符合二力

平衡条件,所以二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二受力分析

例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

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F

B------►

C.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解答】解:

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因为A处

于静止状态,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i=F=10N,故A错误;

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

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

对B没有摩擦力,故D正确,B错误;

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故C错误。

故选:Do

练2.1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若改变F的大小,下列判断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若适当增大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②若适当增大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③若适当减小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④若适当减小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A.仅有②③④B.仅有①C.仅有②③D.仅有③④

【解答】解:

由于此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6;

①②、若适当增大F,物体会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仍

然是f=G,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若适当减小F,物体可能向下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小于重力;而原来静摩擦力等

于重力,比较可知,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故③可能正确;

④、若适当减小F,物体可能仍静止或匀速下滑,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仍然

是£=6,故④可能正确。

故选:Ao

练2.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

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

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o

F=R

【解答】解:(1)在第3秒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推力为3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

做加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推力不平衡,无法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在第2〜4秒时,由乙

图可知物体的推力为2N,由丙图可知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推力二力平

衡,大小相等,故摩擦力为2N,由于动摩擦力大小与推力大小无关,所以在第3秒时的

摩擦力也应该是2N。

(2)在第5秒时,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不平衡,小于大于摩擦

力;但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2N。

故答案为:2;2o

练2.3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

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

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A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水平拉力F

D.地面对A的摩擦力一定大于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解:A、因为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因此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

A错误;

B、因为A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受到地面对A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

力,则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错误;

C、由于B处于静止状态,因此B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并且二

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测力计=fB;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摩擦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即F测力计=fB=

fA;

因为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受拉力F与B对A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受到的摩擦力之

和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fA+f地,所以F=fB+f地=F测力计+f地,所以弹簧

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水平拉力F,故C正确,

D、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示数无法比较大小,故D错误。

故选:Co

考点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例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

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o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使相同。

(4)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力计读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摩擦力。

(5)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

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

擦力。

(6)图丁是对实验进行的改进方案,请简单评价方案改进后的优点o

【解答】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

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相同,乙中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

越大,故得出:在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把木块和铜块叠加在一起是为了控制

压力大小相同;

(4)因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大小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

动,则拉力变小,故弹簧测力计读数小于摩擦力;

(5)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要进行调零,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在水平方向上使

用,因为在竖直方向上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弹簧要比在水平方向上要长,调零指针指在

零刻度线的上方,导致测量结果小于摩擦力;

(6)图丁中,物体静止,物体受到的测力计拉力与木板对其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

故测力计静止,方便读数(或木板不用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压力大小;(4)小于;(5)小于;(6)测力计静止,方便读数(或木板不用做匀速

直线运动)。

练3.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用同一正方体木块在水

平面上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为了使拉力与摩擦力相等,他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运动。

(2)图甲、乙两次实验表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选填“大”

或“小”),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两次实验表明: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4)随后,小明在原有数据及结论的基础上对实验做出进一步探究:

①在图甲所示实验中,从静止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

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若用2.9N的拉力使木块保持静止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若用2.9N的拉力拉木块做变速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

②在图乙所示实验中,若用4.5N的力拉着木块和磋码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木板对木

块的滑动摩擦力为No

③在图丙所示实验中,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选

填字母)

A.毛巾的长度太长B.毛巾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木块相对于毛巾的速度太大

【解答】解:

(1)只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

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图甲、乙两次实验表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测力计示数也大,故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图甲丙两次实

验中,丙中接触面更粗糙,测力计示数更大,表明: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4)①在图甲所示实验中,从静止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水平拉力F随时

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若用2.9N的拉力使木块保持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木块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9N;若用2.9N的拉力拉木块做变速运动时,由图知,受到的摩擦力

为2.8N,因影响摩擦力的两个因素不变,故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8N。

②在图乙所示实验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示数为3.4N,即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3.4N,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不变,故加速运动时,摩擦力仍为3.4N,根

据力的相互性,若用4.5N的力拉着木块和祛码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木板对木块的滑

动摩擦力为3.4N。

③在图丙所示实验中,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即摩擦力大小不同,因压

力大小不变,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的原因是毛巾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选B。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大;(3)甲丙;大;(4)①2.9;2.8;@3.4;③B。

考点四受力分析综合

例4.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

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时,己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

1.5N,第三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挂物体

受到的重力为No

【解答】解:设物体重G1,每只弹簧秤重G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Gi——①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B=GI+G2——②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GI+2G2——③

③减②式可得:FA-FB=G2---④

所以:G2=2N-1.5N=0.5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